电动汽车电控技术pdf
㈠ 电动汽车电控技术的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单元、发动机电控单元、电机控制器、AMT控制器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动力总成控制单元用以确定发动机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比例,以满足汽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排放性等性能指标,保证换档操作过程的平顺性。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单元的研究成为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和产业进程中的重要研究开发方向。在这方面国外已开发出了不少成熟的动力总成控制器。
㈡ 电控技术到底是什么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是丰田汽车公司旗下品牌 rius于1997年12月投入小批量商业化生产,该车自重1515kg,装用顶置凸轮轴四缸,1500cc排量汽油机,最大功率42.6kW/4600r/min,带永磁无刷发电机,驱动电机亦为永磁无刷的额定功率30kW。中小容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永磁体,现在多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钕铁硼(Nd-Fe-B)材料。因此,稀土永磁无刷电动机的体积比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缩小了一个机座号。近三十年来针对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在寻找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方法,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必将以其宽调速、小体积、高效率和稳态转速误差小等特点在调速领域显现优势。
电控技术解析——电控单元相当于传统汽车的ECU,是电动汽车上对高压零部件实现控制的主要执行单元。除了电机控制以外,对车载充电机,DC-DC单元等相关组件的控制,同样也是由电控单元来实现的。电控单元的核心,便是对驱动电机的控制。动力单元的提供者--动力电池所提供的是直流电,而驱动电机所需要的,则是三项交流电。因此,电控单元所要实现的,便是在电力电子技术上称之为逆变的一个过程,即将动力电池端的直流电转换成电机输入侧的交流电。为实现逆变过程,电控单元需要直流母线电容,IGBT等组件来配合一起工作。当电流从动力电池端输出之后,首先需要经过直流母线电容用以消除谐波分量,之后,通过控制IGBT的开关以及其他控制单元的配合,直流电被最终逆变成交流电,并最终作为动力电机的输入电流。如前文所述,通过控制动力电机三项输入电流的频率以及配合动力电机上转速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电控单元最终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除了对电机实现控制以为,电控单元也是车载充电机,DC-DC单元等组件的主控制机构。充电与电机控制正好相反,需要把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动力电池的直流电,也就是在电力电子学上称为整流的过程。而DC-DC单元,则是实现通过动力电池为12V电池充电的过程,电控单元需要把动力电池端的高压,转换成12V电池的低压端,用以最终实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㈢ 混动汽车电机电控技术是什么
HEV(Hybrid-ElectricVehicel)—混合动力装置。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发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混合动力总成以动力传输路线分类,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等三种。串联式动力:串联式动力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部分动力总成组成,它们之间用串联方式组成SHEV动力单元系统,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控制器输送到电池或电动机,由电动机通过变速机构驱动汽车。小负荷时由电池驱动电动机驱动车轮,大负荷时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动机。当车辆处于启动、加速、爬坡工况况时,发动机、电动机组和电池组共同向电动机提供电能;当电动车处于低速、滑行、怠速的工况时,则由电池组驱动电动机,当电池组缺电时则由发动机-发电机组向电池组充电。串联式结构适用于城市内频繁起步和低速运行工况,可以将发动机调整在最佳工况点附近稳定运转,通过调整电池和电动机的输出来达到调整车速的目的。
㈣ 电动汽车电控与驱动技术性能指标是什么了
楼主你好 电控方面是集成度高、以及响应速度快。驱动技术方面要求无效功耗低,有效电能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高。 望采纳。
㈤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主要是电池和电机的技术。电池要求容量大,重量体积小,充电快。电机要求功率大,重量体积小,效率高(省电)。还有就是车体重量,风阻等。
㈥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节能型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即常说的非插电式混合动力;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微混:发动机自动启停(一级节油,等红绿灯时发动机停转),不属于真正意义的混合动力;
轻混:能够回收减速和制动能量(二级节油,减速能量回馈,电动机不参与驱动);
中混:电动机辅助发动机运行,减少发动机输出波动;
强混:发动机辅助电动机运行,低速时可纯电动工作;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能够外接充;
纯电动汽车(EV)——以纯电力驱动;
燃料电池汽车(FCV)——以燃料电池驱动。二、混合动力技术
1.简单来说,节能型汽车就是不可外接充电的内燃机/电动机混合动力汽车(HEV)。可外接充电的为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
2.中混、强混和PHEV,按照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功率配合方式,可以分为并联、串联和混连三种。
3.增程式(REEV)是采用串联结构的PHEV。4.根据混合动力用电机的不同,主要分为BSG和ISG两种技术。SG即Starter/Generator,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
5.BSG(Belt-driven Starter/Generator),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在发动机前端用皮带传递机构将电机与发动机相连接,该机构比较简单,仅能起到发动和制动能量回收的作用,节油率也有限,一般12V的BSG节油率在5%-10%
6.ISG(Intergrated Starter/Generator)集成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直接集成在发动机主轴上,就是这一种瞬态功率较大的电机,在起步阶段能短时替代发动机驱动汽车,并起到启动发动机的作用;正常行使时由发动机驱动车辆,该电机断开或者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刹车时,该电机还可以再生发电,回收制动能量。7.混合动力架构
根据电机相对于传统动力系统的位置,可以把单电机混动方案分为五大类,分别以P0,P1,P2,P3,P4命名。这里的P就是是position(位置)的意思。
P0:皮带驱动发动机,即BSG技术;一般用于轻混;
P1:电机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在离合器之前,ISG电机取代飞轮;在不同程度的制动过程中,ISG电机都可以实现发动机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储存(下同);一般用于中混;
P2:电机置于变速箱的输入端,在离合器之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在P1的基础上可以单独(纯电)驱动车轮;
P3:电机置于变速箱的输出端,与发动机分享同一根轴,同源输出,在P2基础上纯电驱动更为直接;P2和P3一般用于强混;
P4:把电动机放在了驱动桥,直接驱动车轮;其最大的特点是电机与发动机不驱动同一轴,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实现四驱,但电机和发动机的完全脱离,就失去了P2、P3结构能够实现的一边行驶一边充电的功能,因此P4一般与其他混动方案系统结合使用于PHEV系统。
㈦ 电动汽车电控技术的介绍
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大脑,由各个子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控单元、控制策略、执行机构、自诊断电路和指示灯组成。在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上,电控系统存在一些区别,但总体来说一般都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功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综合各子系统功能来控制电动汽车。
㈧ 电动汽车维修技术
电机、电控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其技术的成熟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电动汽车电机的作用在于在动力、性能稳定的基础上,提高可靠性和实现高精度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机需要在几秒内将汽车从静止状态zd驱动到一定的行驶速度,控制该电机的电力电子控制单元需内要具有极高的峰值电流能力,从而产生最大量的扭矩来移动汽车。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这就要求其应具有超高可靠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并实现高峰值电流和异常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而在现实中,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控技术不完善,无法保证汽车动力强劲、持久,也无法实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技术不成熟,电动汽车的外观普遍简单化、微型化,舒适性较差,性能简劣,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容进程。
㈨ 汽车电动电控换挡技术
网络搜索 科技论坛 吧,里面有好多有用的和你想要的东西。
㈩ 汽车电控技术有没有发展前途
你好,汽车电控技术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不错的,随着汽车的普及和新的汽车电控技术的提高,汽车电控技术正在向集成化的道路上发展,发动机可以很好地与自动挡汽车的控制系统相结合,当汽车行驶在道路,它可以很好地发现障碍物,制动系统的防抱死等各种技能是计算机通过不断准确计算得出的正确答案。汽车电控主要由安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电控中心、软件驱动程序和程序系统组成。最重要的是汽车核心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电控,在目前的电控技术中已经研究得比较完整,核心技术比较完善。发动机的电控主要是汽油点火和喷射的电控以及在点火燃烧中的电控,在不同时期进行电压控制,在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诊断,甚至自我修复或自我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