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20162018
1. 新能源汽车品牌知名度TOP20,买不买车都来看看
另外一份榜单是销量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型知名度排名,比亚迪汉自从推出刀片电池后,热度和销量一直保持的不错。理想one作为理想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在7座大型SUV这一细分市场独占鳌头,对于理想来说,现在的问题是新车型研发太慢,2022年才能推出第二款车型,是否能抵抗住这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场是关键。欧拉作为长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背靠长城这座大山,拥有不俗的外观,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A0级市场卖的火热。特斯拉model3和小鹏P7作为25-30万级的竞争对手,刚刚过去的11月,model3热销2万多辆,P7也售出接近3000辆,数据不错。至于五菱宏光MINIEV、宝骏E100、比亚迪元、奇瑞eQ,都在微型电动车市场有不错的关注度,荣威Ei5是唯一一款定位为A+级紧凑型车的冠军,升级过后拥有500KM的续航,以及10来万的售价,让这款车成为亲民爆款。
这篇文章中的品牌和车型,都是经历过市场的检验的,销量和口碑都有保证。如果你最近也在看新能源车的话,不妨参考下表中的推荐,希望能帮助到那些想买电动车,但不知道该选哪个品牌和车型的消费者。关注“秋名说车”,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中排名由“第一电动网”整理提供,如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新能源车榜单出炉,市场还是批量占主导
经历过2018年的车市寒冬,2019年的车市并未回暖整体产销仍在下跌,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是2572.1万辆、销量是2576.9万辆,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是124.2万辆、销量是120.6万辆,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2.3%和4%,下降幅度较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少。这是在车市继续预冷和补贴大幅退坡的前提下,新能源车仍有这么好的整体表现,因此新能源车整体比较值得肯定。
另外,在网约车平台,目前大多数车型也转换为2019年新能源销量榜单前十的其中一款车型。一方面是网约车合作商家对该车型的优惠力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很多网约车平台司机没有当地牌照,而新能源车型是最为直接能上当地牌照的车型,迫于无奈的选择。另外,也有一部分销量是被共享汽车商家采购。
笔者认为,目前新能源车销量确是比较可观,已经占据全年汽车总销量的4.6%,但还是有不少的上升空间,毕竟还算不上主流。在榜单当中以个人购买主导而上榜的车型,应该是比亚迪元EV、宝骏E100/E200、比亚迪唐DM、欧拉R1、宝马5系PHEV,这五款车型。
这五款车当中的三款车型主要是价格较低,导致销量甚佳。而比亚迪唐DM和宝马5系PHEV两款车型的销量销量较好的主要原因是,这两款车型既可以上新能源牌照,又是插混车型能免除用车人士的里程焦虑。同时,这两款车在市场已经上市四五年时间,有一定的技术沉淀。
而的士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共享车平台的行为,目前还是新能源车销量的主导。如果这些企业或平台到达饱和之后,新能源车还能有多少销量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展望大数据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1、产销量螺旋上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
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北汽新能源发布“擎天柱计划”。
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
4. 新能源汽车销量
2022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6.2万辆,同比增长50.4%,环比增长-40.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19.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6.4万辆。
2022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占比75.7%,插电式混动汽车占比24.3%;2022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中,纯电动汽车累计占比78.1%,插电式混动汽车累计占比21.9%。
2022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98.5万辆,同比增长100.6%;其中,纯电动轿车累计销售65.1万辆,纯电动SUV累计销售32.6万辆,纯电动MPV累计销售0.8万辆。
纯电动乘用车中,主销轿车车型;2022年1-4月,纯电动轿车车型累计销量占比达66.1%。但SUV车型市场占比扩大明显,值得关注。
2022年4月,比亚迪以销量46113辆的成绩排名纯电动乘用车品牌销量第一位;1-4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排名前三位的品牌分别是比亚迪、五菱、特斯拉。
2022年4月,宏光mini EV以销量25267辆的成绩排名纯电动乘用车车型销量第一位;1-4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排名前三位的车型分别是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豚。
2022年1-4月,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累计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166.3%;其中,插电式混动轿车累计销售9.0万辆,插电式混动SUV累计销售18.4万辆,插电式混动MPV累计销售0.28万辆。
5. 传统造车企业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销量突破百万,未来补贴退坡回归市场主导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前11月的销量突破百万大关
在前瞻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中,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逾100万辆,达到102.98万辆,同比增长68%。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前11月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大关。
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幅迅猛
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遇冷不同,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欣欣向荣的增长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3万辆和16.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9%和37.6%。在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
其中,2018年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6%和30.3%。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79.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3%和55.7%。
2018年1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7%和82.5。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7万辆和23.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0.3%和127.6%。
2018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于新能源汽车今年的表现,这得益于2018年国家实施的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性强,指标设置相对科学合理,推动产品升级效果突出,销量表现也是好于预期。
2018年年销量或突破120万大关 预计2019年销量有望达160万
受政策激励影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律来看,第四季度是销量的爆发期。2018年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11月更是持续稳定增长,前11个月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预计2018年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大概率地保持高速增长。
此前有传言称,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退坡40%,网传新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出台,且不设过渡期,2019年年初正式实施。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此传言是真是假,车企都会在年底清库存,进行新能源汽车的促销。因此,在促销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年末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会保持增长。但也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但销量仍会保持增长,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正在增加。
中国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双积分政策实施效果凸显,车企为了降低传统燃油车油耗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18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良好,业内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预测也在逐渐增加,11月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会顺利突破90万辆,但在11月就提前完成了预测销量。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超过120万辆,而预测到了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将有望达到160万辆左右。
当下,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的关口,新能源汽车成为转型的主要发展路线。我国新能源汽车此前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的激励,但随着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逐渐回归市场主导。
6. 2019全球新能源车市成绩单出炉:这10款车卖的最好
▲全球新能源车地区销量分布表
据EV?sales数据显示,中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虽然下半年的销量出现了六连跌,但由于上半年的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各个车企在中国仍售出了120万辆新能源汽车,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5%。
另一个主要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则是欧洲,2019年全球各个车企在欧洲共售出了56.4万辆新能源汽车。美国也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2019年全球各个车企在美国共售出了32.5万辆新能源汽车。
加拿大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比较高,整个2019年,全球各个车企在加拿大地区共售出了5.1万辆新能源汽车。
日本和韩国也是两个比较重要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2019年,全球各个车企在日本地区共售出了4.4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韩国则有3.4万辆新能源汽车售出。
而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南非、新加坡等地区虽然也有电动汽车售出,但其销售总量都比较小,对全球新能源车的总销量影响并不算大。
结语:特斯拉已稳居世界新能源车企龙头老大
2019年对于特斯拉来说是飞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间特斯拉Model3的产量大幅攀升,上海工厂也顺利投产,柏林工厂也在规划之中,还发布了ModelY和Cybertruck。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市值也在一路飙升,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丰田。
从销量结果上来看,特斯拉也确实非常成功,2019年特斯拉在全球共售出了超过36万辆电动汽车,比第二名多了将近14万辆,销量优势非常明显。
特斯拉能取得如此惊人的销量跟特斯拉Model3的大卖分不开,特斯拉Model3年销量达到了30万辆,一款车的销量超过了比亚迪的全年销量。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开始交付了,可以预见,未来特斯拉仍将会长时间占据世界新能源车企龙头老大的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特斯拉制霸,中国车企表现强势
2019年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市来讲,最终成绩单并不好看。受国内车市寒冬影响,首次出现了下跌。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滑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3.2万辆,同比下降14.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2737辆,同比增长79.2%。
小结
纵观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大盘增长10%、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上升、特斯拉销量市值双飙升,充分说明了未来新能汽车领域的几个趋势。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整体走向还是健康向上的,超过200万辆的销量体量还能有一成的增长量,充分说明其发展潜力。其次是作为过渡产品的插电混动车型还将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未来各国禁售燃油车后的主要替代品将会是它们。最后,纯电动汽车板块未来几年内还是很难有车企能超越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9. 2016年到2021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
您好,答案如下,是2021年的汽车销售额。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工业结束3年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汽车强国迈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伴随供给端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问题在新的一年逐步改善,中汽协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表现好于2021年。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44.4%
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分别高于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10. 新能源汽车国产占有率
新能源汽车国产占有率是百分之44.4。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已经奠定了基本的竞争格局,头部效应凸显。比亚迪从传统车企发展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吉利、长城及广汽等传统车企极力追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造车新势力蔚来及理想等致力于打造中高端车型,但面临特斯拉大降价的竞争压力。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基本属于零排放,所以也在限号范围外。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噪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