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4000亿
① 恒大汽车造车投入多少了
3月25日,恒大汽车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4.87亿,同比大增175%,毛利润26.95亿,同比大增43%。截至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达474亿。
官方表示,集团致力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推广,以「核心技术必须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必须自主拥有」为核心技术目标,以「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为品质目标,已构建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与全球汽车工程技术龙头和顶级造型设计大师合作同步研发设计14款车,目前已发布9款车。
按照工业4.0标准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建设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1)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4000亿扩展阅读
恒大汽车叫板特斯拉:
随着“黑科技”的赋能,恒大汽车将进一步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格局。正如乔布斯创造苹果,马斯克打造特斯拉一样,恒大汽车也在夯实自己的护城河。
并且从各方面来看,恒大汽车已拥有比肩特斯拉的强大实力,但其市值仅5110亿港元,为特斯拉的1/10。
随着恒驰陆续量产交付,恒大汽车股价势必迎来爆发。若按特斯拉现有市值测算,恒大汽车市值还有超十倍的增长空间。
② 恒大汽车投入474亿元造车,他们最后可能会赚还是会赔
现在还很难说,因为恒大汽车的产品至今没有上线。媒体报道,日前恒大汽车发布了其财报,从数据上看,去年恒大汽车营收154亿元,亏损超过76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扩大了50%。尽管如此,恒大董事长在发布会上,依然乐观的表示,恒大将会在2025年实现年产100万车的目标,同时2035年产能达到五百万,最终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了让大家相信这个目标,恒大汽车董事长表示,截止目前,恒大在汽车业务实投入了四百多亿,其中一般用于研发投入,一般用于厂房建设投资等。
③ 恒大汽车投入474亿造车,该如何把控好成本
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新技术,就能够很好的把控成本问题。
恒大由于不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公司,这也使得恒大在造车领域的并没有太过雄厚的技术积累,而且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并没有处于领先者的地位,因此这很有可能会导致恒大冒险使用新技术。虽然最新科技技术可能会让恒大汽车异军突起,但同时也会让恒大面临很高的成本费用。
一、加强汽车质量的品控保证就能够很好的节约成本。如果汽车的质量品控问题非常糟糕的话,那么恒大的汽车售后服务也将会付出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笔很大的投资最终也会融合进汽车的成本当中,所以这也无疑会抬高恒大汽车的成本费用。
其实我并不是太看好恒大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得多么顺利,因为恒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还属于一个新人角色,想要和那些拥有数十年技术积累的车企进行抗衡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恒大至今也没有推出任何一款量产车,这也使得大家对于恒大是否想要真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质疑。
④ 恒大汽车还未发售,为何会有4000亿的市值
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令全国震惊,一辆汽车还未正式销售,但是恒大的市值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亿,连不少官媒都在问:恒大汽车还没有正式发售汽车,凭什么能撑起四千亿的超高市值?
第三,我们从技术层面来看,恒大这些年通过购买技术和合作,实现了造车核心技术与产品品质上的领先。这种技术优势可能是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仅仅凭借有限的资源难以覆盖的,所以在别的汽车可能就最多发行一款或者两款新车的时候,恒大汽车直接发布了6款概念车型覆盖了从A级到D级,包括轿车、SUV、MPV在内的几乎全系列车型,这对于大多数汽车企业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恒大也完成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恒大汽车才在市场上实现了如此强势的市场估值,这种估值代表的是至少市场层面是非常看好恒大汽车的未来发展的。
⑤ 恒大新能源汽车注册资本增加24.81% 达25.15亿美元
就在上周,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就发生过工商变更,企业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10亿人民币,增幅900%。
⑥ 恒大造车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有:吸引资金,给自己的恒大地产填窟窿。产业转型,布局电动车市场,占领新能源市场。为拿补贴,做新能源电动车是有国家补贴的。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召开,峰会现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三年450亿元,恒驰第一款车——“恒驰1”将亮相。
秉持“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的发展定位,已构建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各关键环节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
实施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在全球九大国家协同研发。拥有瑞典和中国广州、上海、天津、沈阳等多个高端制造基地,打造高品质的“恒驰”全系列产品。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下辖汽车研究院、动力研究院和电池研究院。
其中汽车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长、造型研究院院长、首席总工程师,整车架构平台、动力总成、整车集成、车身、底盘、电子电器、车联网、自动驾驶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首席造型设计师,外观/内饰总设计师,各领域的技术总监、工程师和设计师等。
⑦ 许家印为造新能源车砸了几百亿,如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许家印的百亿投资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同时发布了六款量产车型。
许家印带领下的恒大,在地产界无疑是成功的。短短数年就从二线房地产企业,做到了中国地产头把交椅。许家印的土豪风格在地产界所向披靡,但在探索多元化方面却遭遇不顺。除了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高光表现外,恒大粮油、恒大冰泉、恒大人寿、恒大金服等业务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亏损的亏损,变卖的变卖,最后大多都消失在市场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8月3日,恒驰在上海、广州同时召开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了恒驰1-6共六款新车。这六款车囊括了A级到D级的所有级别,有轿车、轿跑车、SUV、MPV、跨界车等车型。
可以说,借助这次发布会和六款车型,许家印可以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布,他砸下去的百亿没有打水漂。
⑧ 恒大新能源汽车注册资本增至25.15亿美元
近日,资料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约由20.15亿美元增至25.15亿美元,增幅约24.81%。
据了解,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
,法定代表人为刘俊,公司经营范围为在国家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依法进行投资(限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
⑨ “不差钱”的恒大,造车进展如何了
近期,恒大高管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吕超离职,他发文提及恒大的房地产造车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相悖,恒大是“拿真地,造假车”,用造车的相关项目投资换取政府的住宅用地资源,从而引发行业关注,恒大是真的造车?究竟进展到哪一步了?
用“买买买”实现宏伟的“造车梦”
去年的双十一期间,恒大掌门人许家印为恒大新能源造车计划喊出15字方针“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不难理解,恒大在地产领域确实是行业头部,而在造车领域却是一个小白,收购、合作、入股相继成为恒大造车的主旋律。
恒大也不只一次的公开表示,“要在3-5年之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造车集团”,计划在3年投资450亿元,并规划在中国的“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立10大整车生产基地,未来10-15年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用短周期、高效率、高产能、广布局实现恒大的宏伟蓝图,纵观现今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多年经营也未曾有恒大这般“豪横”。
144.9亿收购广汇集团41%的股权,接着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的电动车公司NEVS51%的股权,1.5亿欧元入股柯尼塞格;2019年年底与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等60家全球头部零部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如此,斥巨资投放恒驰广告,广州恒大足球队的胸前都印上了“恒驰汽车”的字样,并且出现在央视广告中。恒大的诸多动作向汽车市场发出一个讯号:恒大有决心实现造车梦!
没钱万万不能,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就在恒大用“买买买”大展宏图时,今年3月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财报像是浇了一盆冷水,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净亏损49亿元,相较2018年的14.28亿元,亏损上呈倍数增长,在49亿中新能源造车便亏损了33亿元。
尽管恒大健康首席财务官潘大荣表示:“新车还没量产交付,但这种状态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会明显改善。”但是以造车新势力的领航员蔚来为例,造车第一年的2016年净亏损25.73亿元,之后的2017-2019年之间分别亏损50.21亿元、96.39亿元、112.96亿元,当时的李斌也无奈道“你不能指望一个4岁的孩子养家”!相较之下恒大造车年龄更短,现期亏损33亿元就像是开胃菜。
恒大造车的窘境不仅此一项,在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的前一天,恒大于2018年斥资20亿美元投资贾跃亭的FF,然而FF发布公告,公司将出售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900英亩(约5463亩)土地,报价为4000万美元,贾跃亭的造车已然陷入财务窘境,与恒大产生裂痕;而恒大花5亿收购的泰特机电有限公司也没好过,吕超离职该公司就是导火索,据派到泰特机电有限公司的恒大员工透露,泰特的轮毂电机技术并不成熟,跟多外购件的供应商是国内小作坊,和恒大汽车追求高大上的造车理念落差较大。
综合之下,汽车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没钱一定不行,有钱也不一定好使,纵使恒大是一个总资产达到2.1万亿元、年销售规模超6000亿、世界500强的庞然大物,点点滴滴的“蚕食”也将阻碍造车之路,
不局限“造车”狭义,增强产业联动性
那么恒大遇到挑战是否要知难而退了?现实斐然,恒大在利用“买买买”的结果整合资源,一方面在紧张有序的推进造车,另一方面在4月就开始“招兵买马”,提供了17个岗位类别,共3万个岗位。据悉,恒大在造车业务方面投资已超3000亿元,打造了"生产+技术+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恒大上海松江和广东南沙的生产基地将在2020年下半年竣工,于2021年投产,并且首期规划了20万的产能,新车将在2021年底至2020年初实现批量投产。
不仅如此,据恒大官网信息介绍,如果恒大有300-500个楼盘,其中每个楼盘拿出10个车位作为小区共享,业主可以租用恒大新能源汽车,如果用车过程中业主普遍接受,那么汽车与车位可以一同租售给业主,并且售后服务方面也由恒大接盘。恒大正在使汽车产业与房地产产生能联动效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省去4S店的环节,增加用户体验。
从恒大的动作上,可以看到恒大也在用实际行动造车,将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主力的综合商业集团,那么许家印执着的造车精神能否换来回报,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