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纳米晶电动汽车

纳米晶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 2022-07-27 18:52:09

1. 太阳能电动车的工作原理

阳光照射电池阵列时,产生光生电流。能量(电流)通过峰值功率跟踪器2被直接传送到电机控制器中,驱动电机5旋转,使车辆行驶。剩余电量由蓄电池储存起来,以便太阳电池板电量不足或阴雨天气时驱动电机。这一过程由控制器控制。车辆的启动、加速、转向、制动由驾驶员操纵。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装置。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以晶体为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阵列板的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产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骤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电路接通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从而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太阳能阵列电池板是由光敏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大多使用硅化合物。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板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以无机盐如砷化镓III-V化合物、硫化镉、硒铟铜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这也是太阳能电池板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供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组件中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与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源控制管理系统具有相同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它附加功能如光控、时控等应当都是控制器的可选项。蓄电池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提供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单个光伏电池拼接组成,或由折叠式支架拼接组成阵列。因为单个光伏电池(如硅电池)的电压太低,所以都要把它们串、并联构成有实用价值的光伏电池板,阵列成一个应用单元,然后根据供电要求,再由多个应用单元的串、并联组成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供电组件。蓄电池组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储能装置,在夜间或光照不足及负载消耗超出光伏电池的发电量时,由蓄电池组向负载供电。为了减轻整个系统的重量,应采用高能蓄电池组。
太阳能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在动力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与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却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必须依靠电源,而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能装置来自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源两种充电方式,而纯电动车不必背负巨大的太阳能光伏陈列电池板。当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与控制装置和储能装置连接后,再由另一端连接负载,负载就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一般在电动车运行时,被转换的太阳光能通过控制装置直运送到负载,而在停驶或太阳光足时,剩余部分的电能向蓄电池充电并储存起来,当太阳光不足时,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和蓄电池同时向负载供电;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还应设计“回授性制动装置”,将电能量通过控制器,将发动机变成发电机,反向进入蓄电池进行储存。用互补式不间断供电技术,改变严重依赖天气的缺陷,完善电动车的性能。
在设计电动车整个供电系统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光强与负载。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其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光照的强度,要拼装多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主要取决于能够接受光照的强度及所用负载的大小。
二是蓄电池组的选择。要根据光伏电池组合的发电容量来选择蓄电池组的容量,以便在阴雨天及晚上可以由蓄电池向负载供电,为了减轻系统重要,最好选用高比能量的蓄电池。
三是机械强度。考虑到电动汽车的整个供电系统都是在运动和运行中使用,必须考虑系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耐气候变化等各种因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阵列应采取高强度钢化玻璃外壳,支架系统应采用高强度材料。使整个供电系统具有便于运行、重量轻、效率高、可靠性好、造价低等优势。
5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是将太阳能量转变为电能,是因为光子在日光下产生能量带动电子从一个半运动的金属粒子的一层转移到另一层面,电子的运动产生了通用的电力。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由光电转化率、能量比大小来选择。由于许多独立的硅片被组合,形成庞大的太阳能光伏阵列,并产生能够电动汽车驱动的电能,而这种电能量还必须达到高电压、高功率的程度,这就要有一个重要的系统-电力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的心脏部位就是电源及其蓄电池组,而运行系统基本上是由电源、电控、电机来组成。而在太阳能电动汽车上其控制系统不仅仅控制电动源(电池),还要增加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控制功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所供应的电压与蓄电池组饱和电压基本相同,可以直接耦合,在太阳能功率充足时,多余的能量进入储能的蓄电池,在太阳能光电功率不足时由蓄电池完成电力驱动的任务。这些,必须由控制系统来完成。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进行控制和保护,这样才能保证对整个电动源系统的正常充电、放电及其对电动汽车的驱动。最简单的控制系统也应该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按照使用要求给出稳定的电压、电流;
二是蓄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时可以报警或自动切断电路;
三是负载发生短路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电路。
控制系统是控制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板对蓄电池的充电以及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对负载的放电过程,实现对太阳能光伏电池和蓄电池的科学管理,指示蓄电池过压、欠压等运行状态,具有两路负载输出的管理,或两路负载可以随意设置为同时工作、分时工作或单独工作等模式,同时具有负载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其硬件结构主要由电压采集电路、负载输出控制与检测电路、指示或显示电路及键盘电路等部分组成。电压采集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电压采集,用于太阳光线强弱的识别以及蓄电池电压的获取等。
在电动源控制系统利用子系统的控制功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时,若太阳能光伏电池正常充电蓄电池时,控制器将关断负载,以保证负载不被损伤,当充电电压高于保护电压时自动关断对蓄电池的充电;此后若电池电压掉至维护电压时,蓄电池进入浮充状态,当蓄电池低于维护电压时,启动的应当是均充状态。当蓄电池荷电电压低于保护电压时,控制系统应当自动关闭负载开关,以保护蓄电池不受损坏。在蓄电池负载关闭后,有两路充电电路可选择使用,在太阳光照较强时自动启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充电电路,使其发挥更大功效,或使用外充电源进行快速充电。
太阳能电动汽车电动源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硬件电路是相对应的,包括有主程序、定时中断程序、A/D转换子程序、外部转换子程序及键盘处理子程序、充放电管理子程序、负载管理子程序等。作为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心脏”——电动源的控制系统,不仅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电力控制功能,还要能体现现代控制理念,也就是达到“一体化”控制,并实现“智能化”的控制管理能力,在基本电动源电力系统基础上,“智能化”的电动源控制系统是以电子模块为控制中心,增加了以键盘输入、遥控及液晶显示组成的人工界面模块,还增加了以安全报警模块,在内部控制算法还可采取模糊控制或其它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此外还可以使用预留可扩展模块。

2. 太阳能电动车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充电吗

太阳能电动车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充电。

电动车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一般使用铅酸电池或是锂离子电池进行供电。而太阳能电动车是在此基础上,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车进行供电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而且非常环保。其结构性能更加卓越超群,及时有效地补充电动车野外行驶途中的电量,增强行驶电能,维护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设计独特,安装使用方便,保持电动车现有的配置和车辆结构,是目前同类产品中功率最大、价格最低、性能最优的太阳能充电器。
阳光照射电池阵列时,产生光生电流。能量(电流)通过峰值功率跟踪器2被直接传送到电机控制器中,驱动电机5旋转,使车辆行驶。剩余电量由蓄电池储存起来,以便太阳电池板电量不足或阴雨天气时驱动电机。这一过程由控制器控制。车辆的启动、加速、转向、制动由驾驶员操纵。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装置。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以晶体为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阵列板的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产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骤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电路接通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从而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太阳能阵列电池板是由光敏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大多使用硅化合物。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板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以无机盐如砷化镓III-V化合物、硫化镉、硒铟铜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这也是太阳能电池板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供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组件中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与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源控制管理系统具有相同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它附加功能如光控、时控等应当都是控制器的可选项。蓄电池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提供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单个光伏电池拼接组成,或由折叠式支架拼接组成阵列。因为单个光伏电池(如硅电池)的电压太低,所以都要把它们串、并联构成有实用价值的光伏电池板,阵列成一个应用单元,然后根据供电要求,再由多个应用单元的串、并联组成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供电组件。蓄电池组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储能装置,在夜间或光照不足及负载消耗超出光伏电池的发电量时,由蓄电池组向负载供电。为了减轻整个系统的重量,应采用高能蓄电池组。
太阳能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在动力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与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却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必须依靠电源,而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能装置来自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源两种充电方式,而纯电动车不必背负巨大的太阳能光伏陈列电池板。当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与控制装置和储能装置连接后,再由另一端连接负载,负载就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一般在电动车运行时,被转换的太阳光能通过控制装置直运送到负载,而在停驶或太阳光足时,剩余部分的电能向蓄电池充电并储存起来,当太阳光不足时,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和蓄电池同时向负载供电;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还应设计“回授性制动装置”,将电能量通过控制器,将发动机变成发电机,反向进入蓄电池进行储存。用互补式不间断供电技术,改变严重依赖天气的缺陷,完善电动车的性能。

3. 新能源电动车可以一边充电一边行驶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有电池动能回收,但不是边走边充电,只是把释放出去多余的电能回收利用,继续储存到电池里。

这种状态将来一定会实现的,现在众多车企都大全力的进行创新,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确掌握充电时间汽车电池跟普通电池一样,都得避免过度充电或长时间充不满电,这样会导致电池寿命缩短。出行时提前安排好充电,避免行驶中电量不足。



理性购车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经过这些年的筛选,只有留下来的才是精品,才是值得入手的好车。

4. 重庆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怎么样是今年新增的,出来好找工作吗就业前景怎么样

是10年新增的 就业什么的 不好说 毕竟没人出来过 新新专业
这专业的话学术研究价值还是很高的
重大有一个“新能源化工”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下面是个简介
新能源化工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于2007年12月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
该团队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和“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中的核心科学和关键工程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负责完成与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863高技术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4项、其它类别的研究课题3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4项。在《Chem. Comm.》、《J. Phys. Chem.》、《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核心版收录60余篇,他引逾1000次,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26项。
该团队所取得的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有:提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锚定效应”理论;建立了气体多孔电极微时空尺度内物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及耦合规律的数学模型;提出PEMFC催化层团簇模型,发现催化层有效通道数与组成之间的非平衡耗散结构特征;建立了描述甲醇电化学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首次阐明甲醇电化学氧化电位振荡的根源在于电极电位对CO和含氧物种所参与的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耦合反馈作用;发明有序化抗溺水气体多孔电极及核/壳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发现对氧还原具有特别催化活性的MnO2晶面结构以及如何诱导产生该晶面的方法;承担了我国首辆全部材料完全自主FCV电动汽车催化剂的研制任务;提出利用枝状化合物与超支化分子的“枝”“代”效应,通过分子工程设计合成连接具有光引发能力的片断的共轭与非共轭结构的超支化分子,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多光子光引发聚合调控;设计合成可与金属Ir、Pt、Ru等形成金属配合物制备高稳定性与高发光效率的电致发光器件,设计合成了具有(N, N)为配位原子的枝状化合物与超支化分子作为配体;实现了圆偏振激光光照消旋体进行不对称有机合成。

团队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
魏子栋,男,1963年9月生,工学博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英国剑桥世界杰出专业人士(2005年卷)、重庆市高校首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中国表面工程学会电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电子电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表面技术》、《电镀与精饰》和《重庆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几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高技术项目,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等1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5项;获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奖励3次,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次,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3项。在《中国科学》、《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Electro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5篇,EI核心版收录47篇,他引逾700次。

5. 什么是纳米晶胶电池

据了解,此次新日推出的晶胶电池在国内首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日晶胶电池使用寿命长,循环充分达到400次以上,是普通铅酸电池使用寿命的两倍。该电池耐低温,续行里程长,在—10℃时的续行里程仍为正常使用时的90%以上,能广泛适应高寒地区。而普通铅酸电池在—10℃时的续行里程只能达到70%。同时,为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新日晶胶电池在世界动力电池领域率先将三包期从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数码磁王双动力电机和多段式数码脉冲充电器,这两项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新日数码磁王双动力电机使用寿命超过普通电机的1.5倍,具有超强的爬坡能力,可驶上18度的陡坡,能达到加人乘坐不减速的效果。和晶胶电池相配套的多段式数码脉冲充电器不但更安全,电池使用寿命延长了20%,而且省电,一年节电20度左右。
晶胶电池-中国首创晶胶电池出炉
国内首创晶胶电池技术全球首发式今天在江苏无锡举行,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每年减少近三千万吨铅消耗、降低废酸污染数百万吨,将引爆一场电动车新能源革命。
中国电动车产业近十年来的超速井喷式发展全球瞩目,轻型电动车近几年保持百分之八十的年增速,已跃居全球榜首。但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仍然不敌发达国家,电池等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 业界人士指出,从新能源汽车的长远战略看,电池核心技术是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日本、美国等开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均在电池研发上不惜血本,而国内由于行业竞争混乱,缺乏统一标准,电池研发相对落后。
晶胶电池-晶胶电池研发
晶胶电池研发商江苏新日,该电池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电池技术,与普通铅酸电池相比,寿命是其二倍,且续行里程长、耐低温,零下环境可保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有效容量。
电动车晶胶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获得世界性重大技术突破 全球电动车动力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连续四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的新日电动车6月30日在无锡举行新日三大核心技术发布会。新日电动车董事长张崇舜宣布新日历时18个月、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晶胶电池”将全面进军市场,并在世界动力电池领域率先将三包期从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会上同时发布的还有新日数码磁王双动力电机和多段式数码脉冲充电器两大新型核心技术。
晶胶电池-晶胶电池引领动力时代
专家表示,随着人们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新能源行业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电动车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节能环保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对电动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晶胶电池-专家认为
随着晶胶电池技术在国内电动车最大生产基地无锡的推广,将带动整个中国电动车业的技术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声音也将越唱越响。新的电池晶胶的很是不错,比铅酸的要耐用、不怕(充电)等等
晶胶电池-电动车晶胶电池在无锡诞生
电动车以其不耗用油气和无尾气污染而受市场追捧,但其使用的普通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也受到环保人士质疑。此次新日推出的晶胶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循环充分的特点,可循环使用达400次以上,使用寿命是普通铅酸电池的两倍;同时该电池在零下10℃时的续行里程仍为正常使用时的90%以上,能广泛适应高寒地区。
晶胶电池-晶胶电池的原理
硅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半导体材料中98%是硅,半导体硅工业产品包括多晶硅、单晶硅(直拉和区熔)、外延片和非晶硅等,其中,直拉硅单晶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和中小功率器件。区域熔单晶目前主要用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比如整流二极管,硅可控整流器,大功率晶体管等。单晶硅和多晶硅应用最广。 中彰国际(SINOSI)是一家致力于尖端科技、开拓创新的公司。中彰国际(SINOSI)能够规模生产和大批量供应单晶硅、多晶硅及Φ4〃- Φ6〃直拉抛光片、 Φ3〃- Φ6〃直拉磨片和区熔NTD磨片并且可以按照国内、外客户的要求提供非标产品。
晶胶电池-单晶硅
单晶硅主要有直拉和区熔 区熔(NTD)单晶硅可生产直径范围为:Φ1.5〃- Φ4〃。直拉单晶硅可生产直径范围为:Φ2〃-Φ8〃。 各项参数可按客户要求生产。
2013-12-22

6. 谈谈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认识求解释

(一)纳米材料简介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注1米=100厘米,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即100纳米以下。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后来相继问世的有纳米半导体薄膜、纳米陶瓷、纳米瓷性材料和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nanometer material),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
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nano particle)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
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纳米技术的广义范围可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应用技术等方面。其中纳米材料技术着重于纳米功能性材料的生产(超微粉、镀膜、纳米改性材料等),性能检测技术(化学组成、微结构、表面形态、物、化、电、磁、热及光学等性能)。纳米加工技术包含精密加工技术(能量束加工等)及扫描探针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当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纳米时,其粒径虽改变为1000倍,但换算成体积时则将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为上将产生明显的差异。
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
就熔点来说,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
一般常见的磁性物质均属多磁区之集合体,当粒子尺寸小至无法区分出其磁区时,即形成单磁区之磁性物质。因此磁性材料制作成超微粒子或薄膜时,将成为优异的磁性材料。
纳米粒子的粒径(10纳米~100纳米)小于光波的长,因此将与入射光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金属在适当的蒸发沉积条件下,可得到易吸收光的黑色金属超微粒子,称为金属黑,这与金属在真空镀膜形成高反射率光泽面成强烈对比。纳米材料因其光吸收率大的特色,可应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材料。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美、日、德等少数国家,虽然已经初具基础,但是尚在研究之中,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仍然方兴未艾。我国已努力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研究队伍也在日渐壮大。
[1]
纳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
1861年,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开始了对直径为1~100nm的粒子体系的研究工作。
真正有意识的研究纳米粒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的为了军事需要而开展的“沉烟试验”,但受到当时试验水平和条件限制,虽用真空蒸发法制成了世界第一批超微铅粉,但光吸收性能很不稳定。
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对分立的纳米粒子进行研究。1963年,Uyeda用气体蒸发冷凝法制的了金属纳米微粒,并对其进行了电镜和电子衍射研究。1984年德国萨尔兰大学(Saarland University)的Gleiter以及美国阿贡实验室的Siegal相继成功地制得了纯物质的纳米细粉。Gleiter在高真空的条件下将粒子直径为6nm的铁粒子原位加压成形,烧结得到了纳米微晶体块,从而使得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技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Technology),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自20世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从研究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方法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或合成块体,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种材料称为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0~1994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发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物性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
纳米结构
纳米结构是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筑或营造的一种新体系。它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目前对纳米阵列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由金属纳米微粒或半导体纳米微粒在一个绝缘的衬底上整齐排列所形成的二位体系上。而纳米微粒与介孔固体组装体系由于微粒本身的特性,以及与界面的基体耦合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效应,也使其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其中支撑体的种类可将它划分为无机介孔复合体和高分子介孔复合体两大类,按支撑体的状态又可将它划分为有序介孔复合体和无序介孔复合体。在薄膜嵌镶体系中,对纳米颗粒膜的主要研究是基于体系的电学特性和磁学特性而展开的。美国科学家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几百只单壁纳米碳管组成晶体索“Ropes”,这种索具有金属特性,室温下电阻率小于0.0001Ω/m;将纳米三碘化铅组装到尼龙-11上,在X射线照射下具有光电导性能, 利用这种性能为发展数字射线照相奠定了基础。
技术指标
纳米氧化铝外观 白色粉末。
纳米氧化铝晶相γ相。
纳米氧化铝平均粒度(nm) 20±5.
纳米氧化铝含量% 大于 99.9%。
熔点:2010℃-2050 ℃
沸点:2980 ℃
相对密度(水=1)】:3.97-4.0
应用范围
1、 天然纳米材料
海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但出生后的幼小海龟为了寻找食物,却要游到英国附近的海域,才能得以生存和长大。最后,长大的海龟还要再回到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如此来回约需5~6年,为什么海龟能够进行几万千米的长途跋涉呢?它们依靠的是头部内的纳米磁性材料,为它们准确无误地导航。
生物学家在研究鸽子、海豚、蝴蝶、蜜蜂等生物为什么从来不会迷失方向时,也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同样存在着纳米材料为它们导航。
2、 纳米磁性材料
在实际中应用的纳米材料大多数都是人工制造的。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纳米粒子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和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和信噪比好,而且记录密度比γ-Fe2O3高几十倍。超顺磁的强磁性纳米颗粒还可制成磁性液体,用于电声器件、阻尼器件、旋转密封及润滑和选矿等领域。
3、 纳米陶瓷材料
传统的陶瓷材料中晶粒不易滑动,材料质脆,烧结温度高。纳米陶瓷的晶粒尺寸小,晶粒容易在其他晶粒上运动,因此,纳米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良好的延展性,这些特性使纳米陶瓷材料可在常温或次高温下进行冷加工。如果在次高温下将纳米陶瓷颗粒加工成形,然后做表面退火处理,就可以使纳米材料成为一种表面保持常规陶瓷材料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而内部仍具有纳米材料的延展性的高性能陶瓷。
4、纳米传感器
纳米二氧化锆、氧化镍、二氧化钛等陶瓷对温度变化、红外线以及汽车尾气都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它们制作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检测仪和汽车尾气检测仪,检测灵敏度比普通的同类陶瓷传感器高得多。
5、 纳米倾斜功能材料
在航天用的氢氧发动机中,燃烧室的内表面需要耐高温,其外表面要与冷却剂接触。因此,内表面要用陶瓷制作,外表面则要用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作。但块状陶瓷和金属很难结合在一起。如果制作时在金属和陶瓷之间使其成分逐渐地连续变化,让金属和陶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便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倾斜功能材料,它的意思是其中的成分变化像一个倾斜的梯子。当用金属和陶瓷纳米颗粒按其含量逐渐变化的要求混合后烧结成形时,就能达到燃烧室内侧耐高温、外侧有良好导热性的要求。
6、纳米半导体材料
将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例如,纳米半导体中的量子隧道效应使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输运反常、导电率降低,电导热系数也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这些特性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利用半导体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高的、即使在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由于纳米半导体粒子受光照射时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因而它能氧化有毒的无机物,降解大多数有机物,最终生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水等,所以,可以借助半导体纳米粒子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
7、纳米催化材料
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好的催化剂,这是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的体积分数较大、表面的化学键状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
镍或铜锌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对某些有机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替代昂贵的铂或钯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以使乙烯的氧化反应的温度从600 ℃降低到室温。
8、 医疗上的应用
血液中红血球的大小为6 000~9 000 nm,而纳米粒子只有几个纳米大小,实际上比红血球小得多,因此它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活动。如果把各种有治疗作用的纳米粒子注入到人体各个部位,便可以检查病变和进行治疗,其作用要比传统的打针、吃药的效果好。
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
9、纳米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5年,它是由美国的大学和陆军部共同研制成功的,一共用了18 000个电子管,总重量30 t,占地面积约170 m,可以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了,可是,它在1 s内只能完成5 000次运算。
经过了半个世纪,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学、信息存储技术、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的计算机小巧玲珑,可以摆在一张电脑桌上,它的重量只有老祖宗的万分之一,但运算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如果采用纳米技术来构筑电子计算机的器件,那么这种未来的计算机将是一种“分子计算机”,其袖珍的程度又远非今天的计算机可比,而且在节约材料和能源上也将给社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
可以从阅读硬盘上读卡机以及存储容量为目前芯片上千倍的纳米材料级存储器芯片都已投入生产。计算机在普遍采用纳米材料后,可以缩小成为“掌上电脑”。
10、纳米碳管
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的专家制备出了一种称为“纳米碳管”的材料,它是由许多六边形的环状碳原子组合而成的一种管状物,也可以是由同轴的几根管状物套在一起组成的。这种单层和多层的管状物的两端常常都是封死的,如图所示。
这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物的直径和管长的尺寸都是纳米量级的,因此被称为纳米碳管。它的抗张强度比钢高出100倍,导电率比铜还要高。
在空气中将纳米碳管加热到700 ℃左右,使管子顶部封口处的碳原子因被氧化而破坏,成了开口的纳米碳管。然后用电子束将低熔点金属(如铅)蒸发后凝聚在开口的纳米碳管上,由于虹吸作用,金属便进入纳米碳管中空的芯部。由于纳米碳管的直径极小,因此管内形成的金属丝也特别细,被称为纳米丝,它产生的尺寸效应是具有超导性。因此,纳米碳管加上纳米丝可能成为新型的超导体。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美、日、德等少数国家,虽然已经初具基础,但是尚在研究之中,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仍然方兴未艾。我国已努力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研究队伍也在日渐壮大。
11、家电
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纳米材料多功能塑料,具有抗菌、除味、防腐、抗老化、抗紫外线等作用,可用为作电冰箱、空调外壳里的抗菌除味塑料。
12、环境保护
环境科学领域将出现功能独特的纳米膜。这种膜能够探测到由化学和生物制剂造成的污染,并能够对这些制剂进行过滤,从而消除污染。
13、纺织工业
在合成纤维树脂中添加纳米SiO2、纳米ZnO、纳米SiO2复配粉体材料,经抽丝、织布,可制成杀菌、防霉、除臭和抗紫外线辐射的内衣和服装,可用于制造抗菌内衣、用品,可制得满足国防工业要求的抗紫外线辐射的功能纤维。
14、机械工业
采用纳米材料技术对机械关键零部件进行金属表面纳米粉涂层处理,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磨性、硬度和使用寿命。
纳米材料分类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三类产品的基础。
纳米粉末
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物态的固体颗粒材料。可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磁流体材料;防辐射材料;单晶硅和精密光学器件抛光材料;微芯片导热基片与布线材料;微电子封装材料;光电子材料;先进的电池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高效催化剂;高效助燃剂;敏感元件;高韧性陶瓷材料(摔不裂的陶瓷,用于陶瓷发动机等);人体修复材料;抗癌制剂等。
纳米纤维
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可用于:微导线、微光纤(未来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的重要元件)材料;新型激光或发光二极管材料等。静电纺丝法是目前制备无机物纳米纤维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纳米膜
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可用于:气体催化(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过滤器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光敏材料;平面显示器材料;超导材料等。
纳米块体
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主要用途为:超高强度材料;智能金属材料等。
制备方法:
(1)惰性气体下蒸发凝聚法。通常由具有清洁表面的、粒度为1-100nm的微粒经高压成形而成,纳米陶瓷还需要烧结。国外用上述惰性气体蒸发和真空原位加压方法已研制成功多种纳米固体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陶瓷、离子晶体、非晶态和半导体等纳米固体材料。我国也成功的利用此方法制成金属、半导体、陶瓷等纳米材料。
(2)化学方法:1水热法,包括水热沉淀、合成、分解和结晶法,适宜制备纳米氧化物;2水解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溶剂挥发分解法、乳胶法和蒸发分离法等。
(3)综合方法。结合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沉积法所形成的制备方法。其他一般还有球磨粉加工、喷射加工等方法。
纳米技术内容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
1、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制备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像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为什么磁畴变成单磁畴,磁性要比原来提高1000倍呢?这是因为,磁畴中的单个原子排列的并不是很规则,而单原子中间是一个原子核,外则是电子绕其旋转的电子,这是形成磁性的原因。但是,变成单磁畴后,单个原子排列的很规则,对外显示了强大磁性。
这一特性,主要用于制造微特电机。如果将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用于制造磁悬浮,可以制造出速度更快、更稳定、更节约能源的高速度列车。
2、纳米动力学:主要是微机械和微电机,或总称为微型电动机械系统(MEMS),用于有传动机械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光纤通讯系统,特种电子设备、医疗和诊断仪器等.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集成电器设计和制造的新工艺。特点是部件很小,刻蚀的深度往往要求数十至数百微米,而宽度误差很小。这种工艺还可用于制作三相电动机,用于超快速离心机或陀螺仪等。在研究方面还要相应地检测准原子尺度的微变形和微摩擦等。虽然它们目前尚未真正进入纳米尺度,但有很大的潜在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理论上讲:可以使微电机和检测技术达到纳米数量级。
3、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电极做生物分子间互作用的试验,磷脂和脂肪酸双层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细结构等。有了纳米技术,还可用自组装方法在细胞内放入零件或组件使构成新的材料。新的药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细粉,也大约有半数不溶于水;但如粒子为纳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则可溶于水。
纳米生物学发展到一定技术时,可以用纳米材料制成具有识别能力的纳米生物细胞,并可以吸收癌细胞的生物医药,注入人体内,可以用于定向杀癌细胞。(上面是老钱加注)
4、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当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小,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 纳米技术是建设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7.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能和性能是什么

太阳能术语解释(中英对照)
光伏矩阵或发电板阵 (Array - photovoltaic)
太阳能发电板串联或并联连接在一起形成矩阵.
阻流二极管 (Blocking Diode)
用来防止反向电流, 在发电板阵中, 阻流二极管用来防止电流流向一个或数个失效或有遮影的发电板 (或一连串的太阳能发电板) 上. 在夜间或低电流出的期间, 防止电流从蓄电池流向光伏发电板矩阵."
光伏发电系统平衡 (BOS or Balance of System - photovoltaic)
光伏发电系统除发电板矩阵以外的部分. 例如开关, 控制仪表, 电力温控设备, 矩阵的支撑结构, 储电组件等等.
旁路二极管 (Bypass Diode)
是与光伏发电板并联的二极管. 用来在光电板被遮影或出故障时提供另外的电流通路.
光伏发电板 (电池) (Cell-photovoltaic)
太阳能发电板中最小的组件.
充电显示器 (表) (Charge Monitor/Meter)
用以测量电流安培量的装置, 安培表.
充电调节器 (Charge Regulator)
"用来控制蓄电池充电速度和/或充电状态的装置, 连接于光伏发电板矩阵和蓄电池组之间. 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蓄电池被光伏发电板过度充电, 同时监控光伏发电矩阵和/或蓄电池的电压."
组件 (Components)
指用于建立太阳能电源系统所需的其他装置.
交直流转换器 (Converter)
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
晶体状 (Crystalline)
具有三维的重复的原子结构.
直流电 (DC)
"两种电流的形态之一, 常见于使用电池的物件中, 如收音机, 汽车, 手提电脑, 手机等等."
无序结构 (Disordered)
减小并消除晶格的局限性. 提供新的自由度, 从而可在多维空间中放置其他元素. 使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互相作用. 这种技术应用多种元素以及复合材料. 它们在位置, 移动及成分上的不规则可消除结构的局限性, 因而产生新的局部规则环境. 而这些新的局部环境决定了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 电子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因此使得合成具有新颍机理的新型材料成为可能.
电网连接 - 光伏发电 (Grid-Connected - photovoltaic)
是一种由光伏发电板阵向电网提供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 这些系统可由供电公司或个别楼宇来运作.
直流交流转换器 (Inverter)
用来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装置.
千瓦 (Kilowatt)
1000瓦特, 一个灯泡通常使用40至100瓦特的电力.
百万瓦特 (Megawatt)
1,000,000瓦特
光伏发电板 (Mole - photovoltaic)
光伏电池以串联方式连在一起组成发电板.
奥佛电子 (Ovonic)
[以S. R. 奥佛辛斯基(联合太阳能公司创始人)及电子的组合命名] - 用来描述我们独有的材料, 产品和技术的术语.
奥佛辛斯基效应 (Ovshinsky effect)
一种特别的玻璃状薄膜在极小电压的作用下从一种非导体转变成一种半导体的效应..
并联连接 (Parallel Connection)
一种发电板连接方法. 这种连接法使电压保持相同, 但电流成倍数增加
峰值输出功能 (Peak Power)
持续一段时间(通常是10到30秒)的最大能量输出.
光伏 (Photovoltaic - PV)
光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
光伏发电板 (电池) (Photovoltaic Cell)
经过特殊处理可将太阳能辐射转换成电力的半导体材料.
卷到卷工序 (Roll-to-Roll Process)
将整卷的基件连续地转变成整卷的产品的工序.
串联连接 (Series Connection)
电流不变电压倍增的连接方式.
太阳能 (Solar)
来自太阳的能量.
太阳能收集器 (Solar Collectors)
用以捕获来自太阳的光能或热能的装置. 太阳收集器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中 (常见于住家), 而光伏能收集器则是用于太阳能电力系统.
太阳能加热 (Solar Heating)
利用来自太阳的热能发电的技术或系统. 太阳能收集器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中(常见于住家), 而光伏能收集器则是用于太阳能电力系统中
太阳能发电模块或太阳能发电板 (Solar Mole or Solar Panel)
一些由太阳能发电板单元所组成的太阳能发电板板块.
稳定能量转换效率 (Stabilize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长期的电力输出与光能输入比例.
系统, 平衡系统 (Systems; Balance of Systems)
"太阳能电力系统包括了光伏发电板矩阵和其它的部件. 这些部件可使这些太阳能发电板得以应用在需要可控直流电或交流电的住家和商业设施中. 用于太阳能电力系统的其它部件包括:接线和短路装置, 充电调压器,逆变器, 仪表和接地部件."
薄膜 (Thin-Film)
在基片上形成的很薄的材料层.
伏特 (Volts)
电动势能单位. 能促使一安培的电流通过一欧姆的电阻.
电压 (Voltage)
电势的量.
电压表 (Voltage Meter)
用以测量电压的装置.
瓦特 (Watts)
用电压乘以电流的值来衡量的电力度.

8.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张海燕怎么样

张海燕教授
材料能源学院2014-6-16 16:08:24
1.教育与研究经历:
1978-1982,中山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95-1998,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7,法国南特大学,访问学者。
2.研究方向:
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镍氢电池;
纳米复合导热材料;
纳米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
3.职务、兼职和荣誉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广东省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广东省教育厅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4.主持的主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碳-金属核壳型结构颗粒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及其机理研究(51276044),2013.1-2016.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导热,高化学稳定,低密度纳米碳热界面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研究(No. 20971027),2010.1-2012.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包纳米晶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No.50372013) 2004.1-2006.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碳包金属纳米晶导热材料的研究》 (2006国科金工外资助字第50610105054) 2006.8-2007.8
(5)国家863计划项目:激光新型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2012AA040210)(2012.12-2014.12)(合作)
(6) 国家863计划项目《恶性肿瘤靶向性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的研究》 (No.2003BA310A24) 2004.1-2006.12 (合作)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快速检测技术及电动汽车相关产品和材料检测验证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K26B04,2012.10-2014.12(合作)
(8)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一种全新的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碳包铁纳米晶的研究》 (No.20050562002) 2006.1-2007.12
(9)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性能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的研究” 20094420110005,2010.1-2012.12
(10)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No.2011B050300017) 2011.10-2013.12
(11)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2012B070800015,2012.10-2014.12
(12)广东省省部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项目: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项目编号:2011B090600001)(2011.10-2014.3)
(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的研究”(No.9251009001000006) 2010.1-2012.12
(1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兼具磁场靶向化疗和发热特性的纳米铁碳复合材料的研究》,(No.07001769) 2008.1-2009.12
(15)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LED照明散热关键技术的集成开发及其产业化” (No.2009B090300017)2009.10-2011.12(合作)
(1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纳米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技术”(项目编号:2009B011100006) 2009.10-2011.12
(17)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高性能钛酸锂储能电池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No.2010A090200063) 2010.12-2013.12(合作)
(18)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项目编号:12ZK0088), 2012.1-2014.12
(19)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计划项目“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高效钛酸锂储能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No.2010A011300041),2011.1-2014.12(合作)
(2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取向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的研究》2009.10-2011.12
5.获奖情况:
1. “碳C60相关材料的研究” 1999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 “碳纳米材料储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3. “碳纳米材料的研究” 2002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4. “基于大功率二次电池用碳纳米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5.“基于大功率镍氢电池用碳纳米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2007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7.“新型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8.“高性能电磁屏蔽导电橡胶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2010年获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9. “高性能导热橡胶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011年获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热点内容
可以装机车的房车 发布:2025-05-21 20:31:42 浏览:804
别克gl8商务车报价24轮胎 发布:2025-05-21 20:24:44 浏览:197
找一下小额头房车 发布:2025-05-21 20:24:10 浏览:131
我要看黄黄的皮卡车的 发布:2025-05-21 20:23:58 浏览:357
新车皮卡还需要上线检测 发布:2025-05-21 20:17:49 浏览:952
妹子喜欢豪车还是跑车 发布:2025-05-21 19:47:45 浏览:647
大通皮卡t60最新报价 发布:2025-05-21 19:42:27 浏览:231
有豪车别墅没女朋友 发布:2025-05-21 19:38:17 浏览:561
摩托车拖挂能合法吗 发布:2025-05-21 19:19:39 浏览:790
78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海边 发布:2025-05-21 19:10:00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