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帝豪450纯电动汽车图片
❶ 吉利帝豪质量怎么样
导语:日常维护费用高不高?

2、精彩回答:
本人14年新帝豪车主,车子开了三万公里整,一般开车上班和县城结合,偶尔开车出去旅游。每公里五毛油钱,这个油耗可以接受!至于你说的保养问题,迄今为止保养换了五次机油,半年一次(一百多近两百一瓶),轮胎换了两个,主要是本人倒霉,在水泥路和柏油路被钉子扎了N次,轮胎修得不能再修了就换了。其他部件没有任何更换。也就是说我的车子迄今没有机电毛病,车子塑料有异响。车子用了两年零十个月。希望对你有所参考。
3、精彩回答:
经典帝豪油耗高是一个毛病,其实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车子毛病很多,设计也很老,而且做工也很粗糙,所以日常维护上来讲是非常高的,又比较的烦心,所以买这个车的都没开多久就卖掉了,不行你可以去大路上看看,这款车你能看见不,这样的车子就别纠结了放弃吧。
4、精彩回答:
老车油耗肯定高啊,而且还都是些放置在库房里的老车了,买回来肯定是这样那样的毛病的,你不嫌烦啊,而且配置还很低,做工还是那么的粗糙,小毛病不断的话,你也会受不了的,你看看现在的新帝豪也就明白了,一个样子,质量很差劲的。
5、精彩回答:
吉利的经典帝豪油耗很高的,而且毛病也很多,所以我买回来开了3年的样子就转手卖了,真的不值钱的。再说吉利现在出售的经典帝豪还是一些以前卖的剩下的低配车,低配车安全性不行的,考虑到家人的安全,这样的车还是别买了,新帝豪虽然不错,但是油耗也很高,也不推荐买。
❷ 2021款吉利帝豪GL车型参数配置表曝光,新车搭配3种动力总成
近日,小编了解到在全国部分地区,2021款吉利帝豪GL已经有实车到店并且开始出售。21款帝豪GL在外观有略微的改变,车内新增全黑内饰与电动天窗等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吉利汽车都有哪些车型,希望高手详细指点!越全越好~
“博”系产品:博瑞GE MHEV(轻混)、博瑞GE PHEV(插混)、新博瑞(燃油)、博越(SUV)
纯电动车型:帝豪GSe(SUV)、帝豪EV450(轿车)
❹ 吉利帝豪EV450纯电动小汽车 出现:电子驻车系统故障 怎么解决
首先连接汽车解码仪读一下故障码,如果解码仪进不了系统,说明是控制电脑有问题,如果有故障码,按故障码来维修,如果没有故障码,再常规检查电子驻车电机或控制线路等。
❺ 吉利帝豪RV450怎么样,值得买吗
你确定是吉利帝豪的RV450么?如果你确定是这个型号,那么告诉你吉利是没有这个型号的车子的。有一款的车型号跟这个名字非常像是叫EV450这款车,这款车是纯电动的车子。
再有就是这款车的外形设计上也比较年轻动感,毕竟现在很多的国产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市很让人尴尬的,吉利帝豪这款车虽然设计上算不上让人眼亮,但是也算是可以的。总的来说,可以买,如果担心质量可以等车子上市半年之后看口碑。
❻ 吉利车又哪几款式
1、“博”系产品:博瑞GE MHEV(轻混)、博瑞GE PHEV(插混)、新博瑞(燃油)、博越(SUV)
2、“缤”系产品:缤瑞(轿车)、缤越(SUV)“帝豪”家族:帝豪(轿车)、帝豪GL(轿车)
3、帝豪GS(跨界SUV)“远景”家族:远景(轿车)、远景SUV(SUV)、远景S1(跨界SUV)、远景X3(SUV)、远景X1(SUV)、MPV车型:嘉际
3、纯电动车型:帝豪GSe(SUV)、帝豪EV450(轿车)。
❼ 吉利车都有哪些款式
“博”系产品:博瑞GE MHEV(轻混)、博瑞GE PHEV(插混)、新博瑞(燃油)、博越(SUV)
纯电动车型:帝豪GSe(SUV)、帝豪EV450(轿车)
❽ 帝豪热销车报价是多少目前值得入手么
帝豪热销车的报价在六万到十万之间,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动,价格相对稳定。从价钱和各个方面来看它值得入手。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在众多自主品牌中吉利的势头很热,它位于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榜首。在吉利销售冠军的头衔后,帝豪是它的坚实后盾,贡献了最稳定最高质量的持续输出。
不论是帝豪的哪一款热销车都值得入手。
❾ 吉利帝豪系列所有车型
吉利帝豪系列所有车型:
1、帝豪GL
帝豪GL是一款家用A级车,在风格、材料的选择、组装工艺、发动机、底盘调教还是定价各个方面,都有其优势在。在A级车市场里面,很大一部分竞品在性价比和底盘方面都与帝豪GL有不小差距,4S店被围得水泄不通就是帝豪GL受欢迎的最好体现。10万左右就能拿下,作为家用代步车,非常值得我们考虑。
❿ 2020款帝豪GSe补贴后10.98万起,它是一款最具性价比的纯电SUV
写在最后
2020款帝豪GSe提供450km和400km两种续航,配置方面也算实用,相较于同级别、同续航水平的电动车来说,在价格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也突出了国产纯电车型的竞争力。此外,这款车型在颜值、稳定性、配置等方面表现的也非常不错,很适合年轻消费群体作为城市出行使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