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品牌关注消费者感知
Ⅰ 蔚来ES8/奔驰EQC纷纷上榜!消费者究竟喜欢它什么
[汽车之家?新闻]?8月18日,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正式揭晓,引起了行业内外强烈的反响。此次发布共有8个品牌、8款车型以及一家汽车企业荣登榜首,这些荣誉的获得者是消费者最为认可的品牌或者车型产品。
相比之下,北京奔驰EQC凭借其奔驰品牌所带来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关注度。当然,新车产品力本身的优势,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如果是对品牌、产品性能和豪华感有需求的消费者,北京奔驰EQC必定会让你感到满意。
好了,关于年度消费者信赖新能源车型和年度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新车的解析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的系列文章,敬请关注!文章最后,请谈一谈您最关注的汽车品牌/车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聊!(文/汽车之家李娜)
Ⅱ 关注新能源车热失控安全等 全国人大代表周福庚2021两会建议
易车讯 在2021“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带来四项建议,分别为《关于建立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等级评定机制及奖励政策的建议》、《关于优化居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开展汽车产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系统研究工作并适时引入碳交易的建议》。
关于建立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等级评定机制及奖励政策的建议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历经数年高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5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4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车辆“心脏”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一年一个台阶快速迭代,向“高”挺进,从2015年电池能量密度只有90Wh/kg,续航100~150km,发展到当下最高180Wh/kg,续航达700km的纯电动汽车,在短短的几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频发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向全产业链敲响警钟。
据媒体报道,2020年国内有报道的自燃起火事故共61 起,其中纯电动汽车车型达到51 起,占比高达84% ,事故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动力电池问题导致。纯电动汽车自燃、充电起火等事件频发,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5月1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得发生起火和爆炸,从国家层面对电池安全做出了硬性规定,也倒逼各汽车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研究,提升电池安全技术,强化热失控管理,生产更加安全的纯电动汽车,造福全国消费者。
案据:
没有安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就没有未来。汽车安全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给予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更高的优先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的革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发不仅损害品牌,也让众多消费者持观望态度,国家出台电池安全硬性政策,从国家层面强调了电池安全的重要性,有助于各汽车企业调整战略思想,从一味的重续航向重安全、兼顾续航方面转变,加大对电池安全的研究,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的革新。
2.有助于提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始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点,国家硬性法规的出台确保了新能源汽车在发生热失控事故后的一定时间内的安全性,各汽车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继续专研技术,将电池安全再提升一个台阶,有助于打消消费者的购车顾虑,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建议:
1.建立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等级评定机制
建议在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等级评定机制,引导汽车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深入开展关于动力电池安全的基础性研究,研发保障动力电池安全的最佳系统方案,向更高等级安全发展。同时,引导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从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整车匹配等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
2.针对热失控安全等级高低给予不同的新能源积分
建议根据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安全等级评定结果,调节新能源积分系数予以应用。通过热失控等级高的给予更多的新能源积分,对于试验后不失控的给予最高1.5倍补贴系数的方式,激励汽车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做好电池热失控管理,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关于优化居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
对于居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顶层设计
建议国家层面,制定面向2035年的充电桩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居民区、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区域两类充电设施网的建设方向、标准及实施路径,给予地方政府及市场明确指引。
2.开展居民区充电桩建设试点
加快居民区整体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式及个人已建充电桩有偿共享试点,总结经验进行全国推广,提升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3.推进居民区停车位电气化改造
将居民区停车位电气化改造纳入充电设施建设奖补的范畴,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积极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对专用固定停车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赁期车位),按“一表一车位”模式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增容改造,每个停车位配置适当容量电能表,确保满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用电需求。
4.加强居民区充电桩建设管理
以立法、条例、通知等形式,明确居民区充电桩建设流程,缩减不必要的证明、承诺、免责等文件,并压实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的管理责任。对固定车位产权人或长期承租方(租期一年及以上)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未经专业机构认定,居民区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不得以电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绝在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乡镇、街道、社区要积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同时,对配套服务与管理积极主动、成效突出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适当奖补或者对协助业主报装个人用户充电设施的物管公司,给予每个充电桩一定的的奖励。
5.加强政策落实
强化国家及地方关于居民区充电桩建设的各类规定和政策文件的严肃性,确保政策落实。国家及地方有关责任部门做好督查及追责,杜绝因规定及文件执行不到位,而影响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车体验。
关于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建议
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政府部门、整车及关键部件、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公交运输等企业共同联动,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加快建设智能驾驶汽车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人机交互、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环境感知与控制执行、智能芯片、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短板弱项,提升智能汽车融合创新能力。
2.加快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多级别、多场景的智能汽车测试和智能交通示范路网设施环境、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
3.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与示范测试、测试管理及商业化应用等相适应的国家及各地方智能汽车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完善。
关于加快开展汽车产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系统研究工作并适时引入碳交易的建议
1.建议在国家层面系统考虑汽车产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需要多部委协同开展研究(不但应该包括汽车产品使用过程中间的碳排放研究,还应包括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间的碳排放和制造汽车使用的材料对应的碳排放)并制定适宜的行动方案,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体系框架。
2.因为现有的碳交易市场与汽车行业现有的双积分管理政策有一定的差异性。建议在研究将汽车产业纳入碳交易的范围时,要综合考虑二者在管理侧重方向、交易体系差异、价格差异以及体量差异,以及汽车产业碳排放管理边界的问题。例如,以电能消耗量管理为例,目前我国在发电行业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再针对电动车使用端碳排放进行考核,则电能生产、运输等产生的碳排放被重复计算。
Ⅲ 新能源市场一哥,比特斯拉更火,起步价才2.88万,上月销量2万+
相对于国内民众而言,新能源车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在市场的存在感及认知度上依然是较低的,但直至诸多传统厂商宣布进军新能源领域及特斯拉国产化之后,国内新能源市场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如今,新能源趋势愈演愈烈,除了特斯拉Model3售价下探至20万出头月销量过万后,国产新能源车系表现同样不俗。宏光MINIEV上市就遭抢购,头7天销量就已达7348辆,短短20天突破15000辆,订单数据表现亮眼。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宏光MINIEV销量再次以20631辆的销量夺得同级市场销冠,和第二名的Model3相比有近8000辆的优势,成为新能源市场当之无愧的一哥。
总体而言,宏光MINIEV之所以能够迅速在本身关注度不强的新能源市场脱颖而出,与其自身高性价比和强产品力分割不开。2.88万元的起步价对于很多大城市而言,甚至不够一块“铁牌”的竞拍价,而在提供免限行的基础上,宏光MINIEV还能为用户带来低成本的环保出行。于消费者而言,宏光MINIEV的到来,或许让新能源市场开启全新局面,往后民众们或许也将选购到更多性价比出色的新能源车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在设计上有什么区别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设计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新能源汽车设计理念更加前沿
Ⅳ 新能源汽车如何挑选且注意什么
近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019年以来,广东省消委会及广州、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诉近900件,涵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十余个,投诉问题涉及销售、价格、质量、宣传、服务等多个方面。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减少和避免消费纠纷发生,广东省消委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新能源汽车消费提示”。
续航里程和充电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前,应找准需求定位,充分考虑车辆续航里程是否满足自身的出行需求及使用场景,了解清楚居住小区是否适合安装私人充电桩,以及所在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切勿盲目跟风购买,避免购车后因续航里程不足或充电不便造成困扰。此外,在购买二手新能源汽车时,消费者应关注评价汽车性价比的“残值率”指标,结合同品牌二手车的销售情况,选购消费者认可、性价比高的二手车。
新能源车启动和加速更快,对驾驶者要求更高
新能源汽车在驱动方式、操控系统、使用设计等方面均与传统燃油车有较大的不同,如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等,使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在驾驶和操作上会有一定的区别。由于电机驱动的特性,新能源汽车启动和加速可能更快,对驾驶者提出的要求可能更高。
消费者在购买前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的研究,提前掌握驾驶新能源汽车需要注意的细节,最好亲身试驾体验。同时,消费者应多关注了解同款车型或同品牌车辆的用户口碑,对经常发生消费纠纷、售后服务态度差、频繁出现故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应慎重选择。
重要信息写进合同,仔细核对方可提车
消费者在选车过程中,应要求经营者对车辆作出真实全面的介绍,向商家详细了解汽车的各项配置、功能、收费标准、电池寿命、维修保养、额外收费项目、提车时间、退款约定等重要信息。应要求将上述信息连同销售人员的宣传承诺一并写入合同,对于不清楚的条款,要主动提出质疑,避免被销售人员“忽悠”,若遇到捆绑购买车险、收取不合理费用等经营行为,要勇于说“不”。
在提车时,消费者应仔细核对经营者提供的车辆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车身是否有明显划痕,检查好车辆各种手续,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或发现车辆存在问题,应现场及时向经营者反映,要求更换车辆或拒绝提车。
Ⅵ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除了续航还应该关注什么
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产品中,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还是个新鲜事物。从生产管理、安全准则和品质检测方面没有实现统一化,各车企之间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比如很多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车身重量以求得更长的续航里程,不惜牺牲整车的安全性,甚至将防撞钢梁改为轻薄的工业塑料材料;更有甚者,为了盲目的追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将能量密度比新高的动力电池装备到车里,大大增加了自燃等安全隐患。
氢云链总结
总的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以外,车辆的充电技术,车辆的生产平台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当然,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电动车的三电系统质保时间等。
Ⅶ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点是什么为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质量、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维修效率、使用成本。
Ⅷ 中消协权威发布:购买新能源车的四点建议
重要信息写进合同,仔细核对方可提车
消费者在选车过程中,应要求经营者对车辆作出真实全面的介绍,向商家详细了解汽车的各项配置、功能、收费标准、电池寿命、维修保养、额外收费项目、提车时间、退款约定等重要信息。应要求将上述信息连同销售人员的宣传承诺一并写入合同,对于不清楚的条款,要主动提出质疑,避免被销售人员“忽悠”,若遇到捆绑购买车险、收取不合理费用等经营行为,要勇于说“不”。
在提车时,消费者应仔细核对经营者提供的车辆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车身是否有明显划痕,检查好车辆各种手续,若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或发现车辆存在问题,应现场及时向经营者反映,要求更换车辆或拒绝提车。
正确使用保养,依法理性维权
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车辆时,应定期对车辆线路、电池等进行检查和保养,若发现汽车零配件或电池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应避免充电时间过长,暴雨天尽量不要停靠在露天地方进行充电,以保证自身安全。
消费者应妥善保管购车合同、付款记录等凭证,出现问题时,可先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应结合实际情况依法理性选择投诉、提起仲裁、起诉等维权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Ⅸ 消费者主导+大数据赋能,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入围揭晓
[汽车之家?新闻]?2020年对于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注定是个不平凡且值得铭记的一年,车市遇冷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给汽车行业消费带来巨大冲击。Z世代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购车方式也悄然出现了变化,对车企洞悉市场趋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国内汽车消费状况,帮助行业把握市场动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汽车之家共同推出了“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这不仅是对近年来国内市场优秀汽车制造企业的肯定和褒扬,同时也将对引导正面积极的汽车行业舆论,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推动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此外,汽车之家还将在818同期重磅发布《2020-2021年度汽车消费指南》,帮助全行业及消费者把握市场动向,预判消费趋势,挖掘汽车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汽车行业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李娜)
Ⅹ 新能源用户满意度比肩燃油车,威马获细分领域冠军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测评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更创下历史新高。上榜的15个品牌中,造车新势力威马、蔚来和外资的特斯拉,其满意度均领先于其他竞品,分占细分市场的冠军席位。
大家会疑惑,买车时有没有必要参考这份榜单呢?答案是肯定的!榜单的测评机构“中国质量协会“,是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下和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下的全国性质量组织。从2015年开始,中国质量协会已连续6年组织开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无论对用户选购汽车,还是生产企业改进质量,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从测评数据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的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差距均小于燃油汽车。换句话说,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比,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更小,并且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越高,用户满意度水平越高,抱怨率越低,忠诚度也越高。
无独有偶,同为行业权威的JD.POWER连续2年发布的汽车质量排行榜,也为新能源汽车的高品质做出佐证。在中国NEVXI质量排行榜上,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稳定性比传统车型更好,特斯拉、蔚来、威马等头部造车新势力质量表现均高于行业平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新势力频频在各大榜单中后来者居上呢?以威马为例,小编发现,这与其自建工厂自控品质、自研关键技术创新迭代及自创新零售模式打造用户服务息息相关。
小结: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都被认为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股力量,因为不仅要和特斯拉正面交锋,还要面对传统车企的集体围攻。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以蔚来和威马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已经率先发力,无论在市场表现、产品质量、用户服务等方面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用不了多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将会是另一番天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