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政策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政策

发布时间: 2022-08-26 22:33:41

❶ 2021上海充电桩新政

上海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5月1日起实施。此次《办法》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支持方向从设备补贴转为度电补贴,仅对示范设施保留设备补贴政策。
二是从全面推转向抓重点,通过度电补贴和示范站建设重点解决电动出租车充电难问题,着力破解进社区难题。
三是从无序充转向有序管,依托市级平台加强充电运营企业管理,依托企业平台加强社区有序充电和安全充电管理。
通过加强充电企业科学建设、规范运营、互联互通管理,实现有序充电、安全充电、便捷充电的目标,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配套的补贴政策是:
按照站点的星即确定补贴标准,对于经考核评定为A级及B级企业的下属星级站点,给予连续6年申报度电补贴的资格,起始日自基本数据接入日的下一个季度开始计算。
“一星”及以上的充电站点可享受度电基本补贴,“二星”及以上的充电站点可享受度电星级补贴。补贴电量不超过补贴电量上限标准。
2021年及以后补贴标准,根据充电设施整体运营效率等因素2年一定;具体由市级平台提出测算方案,报市发展改革委核定后执行。支持充电桩示范社区建设为破解充电桩进居民社区难题,结合美丽家园、旧社区综合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重点在中心城区(外环以内)开展示范社区建设。
充电示范社区建设为期3年(2020年-2022年),目标全市每年建成10个示范社区。对示范社区给予综合性政策支持:
一是给予充电设备补贴政策,充电设施(含解决油车占位的停车设施)按充电设备金额的50%标准给予补贴,直流充电设施千瓦补贴上限600元,交流充电设施千瓦补贴上限300元。
二是按专用充电设施标准给予度电运营补贴政策。
三是对示范社区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由充电企业代为申请,用于补充社区公共收益。
四是电价支持政策,与电网企业结算电价执行居民电价标准。
支持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为尽快解决纯电动出租车充电问题,重点是日间补电问题,在出租车运营集中地建设一批充电示范站。
充电示范站建设为期3年(2020年-2022年),参照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目标全市每年建成15个示范站。
具体支持措施包括:
给予专享度电补贴,按度电0.4元标准(2020年)补贴驾驶员;支持示范站建设。
计划2020年-2022年间,在全市范围内按一定的建设标准,每年组织建设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对示范站延续30%设备补贴政策,同时享受国家集中性充换电设施基本电费减免;支持“桩车匹对”工作,由市级平台作为信息枢纽,调动充电企业积极性,并对“桩车匹对”的充电桩提出为出租车服务的具体要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否有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只有奖补政策。充电桩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一、奖补对象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是对充电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较大的省(区、市)政府的综合奖补。二、奖补条件获得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的各省(区、市)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较大。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要具备一定数量规模并切实得到应用: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南),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3.0万辆、3.5万辆、4.3万辆、5.5万辆、7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2%、3%、4%、5%、6%。中部省(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福建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1.8万辆、2.2万辆、2.8万辆、3.8万辆、5.0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1.5%、2%、3%、4%、5%。其他省(区、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1.0万辆、1.2万辆、1.5万辆、2.0万辆、3.0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1%、1.5%、2%、2.5%、3%。新能源标准车推广数量以纯电动乘用车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折算(折算关系见附件1)。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公共机构实行属地化考核,即相关单位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纳入所在省(区、市)统一计算。 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已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惠及购买者与生产厂家。本文从免购置税、免车船税以及企业如何申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角度,进行解读。对于纯电动乘用车:从购买者角度,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增值税(2013年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可作进项抵扣)、部分城市免摇号、免限号、免停车费(存地方政策差异);从生产厂家角度,免征消费税(乘用车消费税税率以汽缸容量为征收依据,分7档)、不对中央财政补贴征收增值税、低税率企业所得税(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者,按照15%优惠)免购置税1、何为购置费购置费是车价扣除增值税后金额的10%计算公式是:购置费=购车发票价/1.17×10%;对于进口车,购置费数额是车价(含关税和消费税)的10%。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15-30万区间)在扣除国家补贴及地方补贴后,售价基本处于10余万元。按此计算,购买新能源车最低可免掉近1.5万元。2、免购置税依据★★现行制度适用时间: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车型已纳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3、免购置税条件★★指导文件2014.8.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5.1.30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车辆要求1)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2)使用的动力电池不包括铅酸电池;3)纯电动续驶里程须符合要求;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目标值相比小于6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60%;5)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符合新能源汽车标准要求。4、《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申报说明及流程★★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授权中机中心受理及审查)1)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2、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对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审查的车型列入《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3)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目录》确定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税务机关据此办理免税手续。★★基本条件1)生产或进口符合列入《目录》条件的新能源汽车;2、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质保;3)有较强的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免车船税1、何为车船税(各地有差异)车船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车船信息;对于乘用车,车船税按“排气量”划分为7个档次征收(180-4500元)。2、免车船税纳入依据车型已纳入《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3、免车船税条件★★指导文件2015.5.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车辆要求★ 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免征车船税★ 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商用车)免车船税条件:1)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2)使用的动力电池不包括铅酸电池;3)纯电动续驶里程须符合要求;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目标值相比小于6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60%;5)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符合新能源汽车标准要求。 @2019

❸ 上海新能源充电桩安装政策

法律分析:本办法所扶持的企业充换电设施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以下简称“企业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1.投资建设企业平台的充换电建设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充换电企业”),经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范围表述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2.充换电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并出具注册资本足额缴纳凭证。3.充换电企业具备完善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制度,保证设施建设运营安全。4.充换电企业具备8名以上充换电设施专职技术人员。其中,在册持进网作业证上岗电工不少于3人,高压电工不少于2人。5.企业平台具备数据输出功能和数据输出接口,输出接口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范要求。对充换电和运营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数据保存期限不低于2年。6.接入充电桩规模不少于1000个。

法律依据:《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 (三) 本办法所扶持的企业充换电设施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以下简称“企业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1.投资建设企业平台的充换电建设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充换电企业”),经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范围表述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2.充换电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并出具注册资本足额缴纳凭证。3.充换电企业具备完善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制度,保证设施建设运营安全。4.充换电企业具备8名以上充换电设施专职技术人员。其中,在册持进网作业证上岗电工不少于3人,高压电工不少于2人。5.企业平台具备数据输出功能和数据输出接口,输出接口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范要求。对充换电和运营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数据保存期限不低于2年。6.接入充电桩规模不少于1000个。

❹ 2021新能源充电桩政策

法律分析:截至2021年2月,全国共有30个省份出台了充电配套设施相关政策的规划。地方相应国家号召,各地推出的各项与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相关的政策与补贴,将充电配套设施的发展从地方向中央推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❺ 2021上海充电桩新政

上海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5月1日起实施。此次《办法》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支持方向从设备补贴转为度电补贴,仅对示范设施保留设备补贴政策。
二是从全面推转向抓重点,通过度电补贴和示范站建设重点解决电动出租车充电难问题,着力破解进社区难题。
三是从无序充转向有序管,依托市级平台加强充电运营企业管理,依托企业平台加强社区有序充电和安全充电管理。
通过加强充电企业科学建设、规范运营、互联互通管理,实现有序充电、安全充电、便捷充电的目标,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配套的补贴政策是:
按照站点的星即确定补贴标准,对于经考核评定为A级及B级企业的下属星级站点,给予连续6年申报度电补贴的资格,起始日自基本数据接入日的下一个季度开始计算。
“一星”及以上的充电站点可享受度电基本补贴,“二星”及以上的充电站点可享受度电星级补贴。补贴电量不超过补贴电量上限标准。
2021年及以后补贴标准,根据充电设施整体运营效率等因素2年一定;具体由市级平台提出测算方案,报市发展改革委核定后执行。支持充电桩示范社区建设为破解充电桩进居民社区难题,结合美丽家园、旧社区综合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重点在中心城区(外环以内)开展示范社区建设。
充电示范社区建设为期3年(2020年-2022年),目标全市每年建成10个示范社区。对示范社区给予综合性政策支持:
一是给予充电设备补贴政策,充电设施(含解决油车占位的停车设施)按充电设备金额的50%标准给予补贴,直流充电设施千瓦补贴上限600元,交流充电设施千瓦补贴上限300元。
二是按专用充电设施标准给予度电运营补贴政策。
三是对示范社区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由充电企业代为申请,用于补充社区公共收益。
四是电价支持政策,与电网企业结算电价执行居民电价标准。
支持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为尽快解决纯电动出租车充电问题,重点是日间补电问题,在出租车运营集中地建设一批充电示范站。
充电示范站建设为期3年(2020年-2022年),参照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目标全市每年建成15个示范站。
具体支持措施包括:
给予专享度电补贴,按度电0.4元标准(2020年)补贴驾驶员;支持示范站建设。
计划2020年-2022年间,在全市范围内按一定的建设标准,每年组织建设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对示范站延续30%设备补贴政策,同时享受国家集中性充换电设施基本电费减免;支持“桩车匹对”工作,由市级平台作为信息枢纽,调动充电企业积极性,并对“桩车匹对”的充电桩提出为出租车服务的具体要求。

❻ 新能源政策

法律分析:国家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1、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完善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利用城市中现有的场地和设施,推进充电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充电设施布局。电网企业要做好相关电力基础网络建设和充电设施报装增容服务等工作。

2、完善城市规划和相应标准。将充电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规划,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明确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的要求和比例。加快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驻地停车位(基本车位)配建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城市公共停车位、路内临时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为辅助,以城市充电站、换电站为补充的,数量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充电设施服务体系。研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充电设施,积极构建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

3、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鼓励在现有停车场(位)等现有建设用地上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通过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的,可保持现有建设用地已设立的土地使用权及用途不变。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新建充电站的,可采用协议方式办理相关用地手续。政府供应独立新建的充电站用地,其用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管理,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应土地,可将建设要求列入供地条件,底价确定可考虑政府支持的要求。供应其他建设用地需配建充电设施的,可将配建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件,依法妥善处理充电设施使用土地的产权关系。严格充电站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管理。严格充电站用地改变用途管理,确需改变用途的,应依法办理规划和用地手续。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第一条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结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充电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安全和性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引导,市场竞争拉动。地方政府要相应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促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充电运营服务。

双管齐下,公共服务带动。把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突破口,扩大公共机构采购新能源汽车的规模,通过示范使用增强社会信心,降低购买使用成本,引导个人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因地制宜,明确责任主体。地方政府承担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体责任,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进度,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❼ 新能源充电桩政策

法律分析:2012年6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提到了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随后,我国相继出台了12项涉及到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通知》,以加强充换电服务,支持依托其他城市建设。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四)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散乱污”企业认定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管理。

❽ 我想问问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有电价补贴吗

你好,目前没有这个优惠政策,只是听说有些地方会给运营充电站的单位一定的奖励,主要是参考每年充电量的大小。对于个人使用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暂时还没有奖励,但在使用时各地供电部门会有一定的电价优惠,远比在外面充电便宜很多,所以如果安装了家庭充电桩还是很省钱的。

❾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国家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每个地方不一样,具体地方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

第五条 根据互联互通要求,接入市级平台的数据原则上分为两类。一类为与充电导航、状态查询、电量监控有关的基本数据。另一类为与充电预约、费用结算有关的运营数据。

第六条 为确保接入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准确,接入数据状态应符合市级平台制定的技术规范要求(具体由市级平台另行制定)。充电设施在项目竣工时应同步将基本数据接入市级平台,支持同步接入支付等运营数据以实现互联互通和统一便捷支付。

第七条 市级平台应通过现场核查等多种方式,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接入的静态、动态等数据进行信息核对,督促企业报送真实准确的信息。

第八条 市级平台应开展相关数据收集及分析工作,通过线上线下数据匹对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数据接入的真实性,为引导本市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推动本市电动汽车发展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第九条 充电设施因区域规划调整、土地性质变更、租约到期或运营服务商战略调整等因素被迁移、拆除、出售转让或设备更换的,应及时向市级平台申请,对其接入信息进行相应调整。

❿ 财政部: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易车讯 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项目建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完善教育、养老、医疗、育幼、住房等支持政策体系,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热点内容
2019豪爵天鹰摩托车价格表 发布:2025-05-14 21:31:04 浏览:758
宝可梦皮卡丘哪些可以骑 发布:2025-05-14 21:29:43 浏览:447
兰州两日游攻略自驾游周边 发布:2025-05-14 21:28:00 浏览:465
2011款悦动内饰桃木 发布:2025-05-14 21:20:21 浏览:135
美剧房车 发布:2025-05-14 21:16:27 浏览:25
c级房车20到30万之间 发布:2025-05-14 21:14:40 浏览:990
201皮卡 发布:2025-05-14 21:06:56 浏览:16
飞机档杆内饰 发布:2025-05-14 20:59:18 浏览:906
广东越野车租赁 发布:2025-05-14 20:51:18 浏览:244
劲马电动越野车 发布:2025-05-14 20:47:47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