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最近有没有车展
① 2月19-20日南京车展:车标会发光的新能源汽车!
开年首展,虎力全开!南京2022新庄惠车展,2月19-20日,即将于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庄)盛大开幕!品牌大全,开年钜惠,订车尊享超多豪礼!
提到车标会发光的车,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车型?别的不说,我首先想到比亚迪。发光车标的设计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能够提升车辆的辨识度。在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也有很多车型利用这种设计带来了不错的效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款。
一汽大众-ID.4 CROZZ
厂商指导价:19.99-27.99万元
不仅是辨识度高,加上其本身的设计水平也是可圈可点的,所以威马EX5的外观与内饰呈现出了不错的水平。只是作为一款家用纯电车型,403Km的综合续航里程其实还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这是一个亟需改善的问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网车展,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② 2021上海车展最不容错过的九款新能源车
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而当今车展最大的变化便是智能化和电气化,于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领域将有多款全球首发、亚洲首发、国内首次亮相等等新车吊足观众胃口,具体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车,我们先睹为快。
梅赛德斯-奔驰EQS(4A01号展台)
上榜理由:作为梅赛德斯-EQ家族的旗舰车型,全新EQS基于梅赛德斯-奔驰纯电平台正向研发。在车内,奔驰将一块总面积超过56英寸的曲面OLED屏幕贯穿了整个中控台,这也标志着奔驰第一次将全新的MBUX Hyperscreen系统应用在了量产车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能源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③ 2021年上海车展: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这些新车很有看头
2021年上海车展在即,作为今年车坛的第一个盛会,上海车展吸引了全球车企和消费者的关注。据了解,本次车展或将有上百款新车亮相、上市,其中新能源车型再次占据了较大比重,除了我们熟悉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新能源车大战一触即发,到底哪款车型才是最受关注的焦点呢?
奥迪Q4 e-tron
新车内饰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并使用了大量的软性材质包裹,整体的档次感不低。大尺寸多媒体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的使用,增强了车内的科技感。
<img src="https://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630-w1/mapi/m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小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④ 回顾2022成都车展:这几款新能源值得一看!
即便2022上半年中国车市面临着缺芯少电的难题,但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十分“来电”。就在前不久暂停展出的2022成都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为了本届车展的主旋律,当然这也释放出了车市下半场主流竞争赛道的信号。那么,在此次成都车展中,都有哪些新能源车型值得我们关注呢?
坦克500 PHEV
产品亮点:搭载2.0T+9HAT动力,“电坦克”靠性能取胜
最后在动力上,唐DM-p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231N·m的1.5T插混专用发动机,在双电机的加持下新车拥有4.3秒破百、综合最大续航1020km的性能成绩,另外在亏电状态下整车的百公里油耗仅为6.5L,这几乎和不少质量更轻的紧凑级燃油SUV持平,由此可见唐DM-p的性价比的确令人侧目。
写在最后:
通过此次回顾盘点来看,坦克500 PHEV无疑掀开了越野+新能源的全新竞争序幕,新车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坦克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对这个新的细分市场吹响了全速竞争的号角。另外小鹏G9和比亚迪唐DM-p,也将凭借各自的技术亮点在未来站稳脚跟,届时销量如何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绿动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⑤ 2021上海车展:转型已然打响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爆发期
上周启幕的2021上海车展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在多年发展与技术积累之后的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在本届车展上可谓大放异彩。新能源汽车在产销两方面也是逐年增长,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在销量上更是创下新高,销售量到达了51.5万辆,实现了280%的增长,可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是越来越高。不仅是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众多的合资品牌也全面投身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当中,要在行业的转型期中站稳市场脚跟。
上海国际车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所以本届车展中集中亮相的新能源车型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这几款集合了个性、科技与未来感于一身的重磅新能源车型。
一汽红旗E-QM5
在新四化的大背景下,红旗旗下的新能源车型也是“英雄辈出”,比如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红旗就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纯电动轿车红旗E-QM5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风景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⑥ ID.3、Q5 e-tron领衔,成都车展重磅电动车!
前不久,成都车展因为疫情原因说要推迟,没想到几天后便宣布了新的开幕时间,仅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天。8月29日,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车展就要举办了,在新能源潮流如火如荼的当下,新能源车是消费者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下即将在成都车展亮相或上市的新能源车。
内饰部分尚未公布,参考此前朋克猫的设计,应该会采取类似的复古与现代融合的设计风格。动力部分也没有确切消息,我们猜测续航里程应该在400-500公里之间。
全文总结不出意外的话,新能源车又将在本次成都车展大放异彩。本文推荐的四款电动车都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现场实车体验。届时,GO车君也会带来更多关于成都车展的资讯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GO车情报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⑦ 微型到旗舰全覆盖!2021上海车展重磅新能源车型前瞻
明日便是开年以来的首个国际车展——上海车展,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车展,向来是汽车厂商必争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是作为传统燃油车天下的车展也在向新能源行列靠拢。没错,"电动化"是近两年汽车领域出现最多的词,在电动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大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此次车展的主题“拥抱变化”为新能源“迸发”时刻埋下了伏笔。
有些品牌为了博得更高的关注度,在车展前便已率先“抢跑”;这样也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汽车从业者的工作负担,而且也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将车展新车更全面的展现在大家面前,接下来我们就如同拆盲盒般,看看有哪些重磅新能源车型到来,记得别错过。
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
新车状态:首发亮相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国内车企很难有与国外汽车品牌抗衡的条件和能力,更别说豪华品牌了。但是在新能源车这条汽车业新赛道上,有这样一个品牌尚可与之一战,确切的说是一款车型,那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
通过曝出的预告图来看,奥迪A6 e-tron概念车前脸保留了家族八边形封闭格栅格栅轮廓,搭配修长的头灯组,使其视觉效果更加宽大。值得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⑧ 10款重磅新能源车空降广州车展 哪款是你的菜
不知不觉2020年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的一年对于国内汽车市场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对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过去的一年中新能源车高速发展,外资品牌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本届广州车展新能源车也是绝对主角,红点新能源也搜集整理了广州车展上的那些新能源车,看看有没有你的菜?
零跑C11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综合最大功率400kW,峰值扭矩720Nm,0-100km/h加速时间将小于5秒,NEDC续航里程可达600km。车身尺寸方面,零跑C11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45×1890×1635mm,轴距为2923mm。
红点观察:
如期举行的第十八届广州车展是年终车坛的压轴大戏。与去年和前年相比,本届车展亮相的新能源车型在功能定位和专注的细分领域上均有更细致的表现,这些车型也均是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分有竞争力的选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2022成都车展开幕,千余辆展车空降蓉城,此次车展都有哪些亮点
2022成都车展开幕,千余辆展车空降蓉城,此次车展都有亮点主要在于首次使用二层展区各个展览。并且此次展会的规模已经超过20万㎡,在公开所开放的展览之中有自己的自身特点,根据每一个品牌自身设计相应展览各自亮点。
这次成都展览是首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不仅仅规模比以前扩大很多,对于所有亮相的测评而言都受到了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理解和重视。让很多消费者都眼前一亮
⑩ 2021年上海车展即将到来,这几款重磅新能源车型正式登场
备受关注的2021年上海车展即将在4月19日正式召开,作为本年度第一次大型国际车展,上海车展赢得了绝大多数车企的重视。在去年的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型已经有与燃油车分庭抗礼的趋势,今年的上海车展,新能源汽车的产品阵容将进一步扩张,产品实力也会大幅增强,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优质选择。
国产大众ID.6系列
大众汽车这两年在电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连续推出了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在持续提升。4月17日,大众全新中大型纯电动SUV ID.6系列将进行全球首秀,随后登陆上海车展。
唐DM-i搭载了比亚迪著名的超级混动系统,由1.5T插混专用发动机和高性能刀片电池组成,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达112km,官方表示唐DM-i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5秒,在同级别车型中优势明显。
经过长期的市场推广,如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总体销量也在不断扩大。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出行成本、内部配置、动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优势。随着产品实力的持续提升,将会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整个市场也将持续、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我行车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