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
① 地下停车场可以装个充电桩给电瓶车充电吗
是可以安装的,不过需要申请。
在小区地下车库复杂环境下安装充电桩需要先看看场地是否合适:
1、充电区域的长度测量; 2、距离停车位的位置测量,确保其他车辆能正常出入;
3、明确配电箱位置,确认电源线的走线距离; 4、明确地下车库是否有潮湿渗水; 5、明确光线是否充足; 6、测试地下车库的信号是否稳定。
7、在安装充电桩前需确认充电桩的规格,每个插座需间隔至少80~100cm距离保证充电车辆的进出顺利。
8、由专业电工连接电源线:连接最终电源线时,需要由持电工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在此之前需保证充电桩已正确连接零火线、地线,设备外加装有空气开关。确认安全无误后,再通电测试充电桩运行是否正常。
9、检查信号强度:由于地下车库无法和地上相提并论,所以最终需检测信号强度是否达到标准。
不过还是不建议在地下安装充电桩:1是消防设备;2是信号不稳定;3是施工比较繁琐。
② 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发展如何
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发展,个人认为潜力还是很大的,毕竟电力等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是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且近年来电动汽车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相应配套的汽车充电桩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标准需要一定的统一。
③ 有人知道及时电智能充电桩电压多大吗
220V的电压。
充电桩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栓)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栓)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这就是只能充电桩的情况。
④ 电动汽车车充电桩和电池管理系统上有什么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目前存在的五种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标准政府在慢慢的落实,所以大家对于充电桩设备也更多在关注,但是市面上面的还没有同意的充电设施通讯标准,不过在未来的话,中国电动汽车会采用相同的交流慢速充电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进行充电,不过对于高成本的直流快速充电发展会相对落后交流慢速充电。
那针对市面目前存在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标准,守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大家梳理下:
1chademo 快充插座
支持是日本日产及三菱汽车等,之中直流快充插座可以提供最大50KW的快充电量。
2bo插座
可以允许电动车慢充和快充,是目前欧洲应用最广的插座类型,包括包括Audi、BMW、Chrysler、Daimler、Ford、GM、 Porsche以及Volkswagen都将来配置SAE所制定的充电界面。而且此类插座还可以和Mennekes类型兼容。
SAE的这套标准来自很多家大汽车制造商,因此它们的目标是希望这套快充装置的充电时间能够与加油时间不相上下,那就是在DC直流电下可以10分钟内完成充电。这就需要充电站可以提供电压500V最高到200A的电流。
3.Tesla插座
特斯拉公司号称是能在30分钟充满可跑300公里以上的电量,因此它的充电插座最高容量是可以达到120kw,最高电流可达80A。
4.Mennekes快充插座
是交流快充插座,在欧盟是比较普遍,这种三相交流电的充电最高可支持44kw的容量。
5.CEE标准充电
“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即“CCS”标准,几乎是应用的最广泛的电气插座,由欧美汽车公司主导推出。参加制定这一标准的汽车品牌包括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保时捷,7月9日活动当天,默克尔身后的奥迪A3e-tron、宝马i3、大众e-up均属于“CCS”标准阵营。家庭和户外充电桩都可以使用此类12kw作用的可以提供最大32A的交流充电插座作为慢充方式。
哪一张才可以作为标准呢!从国际上面的充电桩我们得出的经验是:
1.快充一般使用直流,慢充使用交流。
2.交流和直流未来使用统一接口标准是趋势。
3.快充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最大也只能充到80%以保护电池。
4.无论何种充电方式,充电桩与电动车的电池之间的通讯与信息交换至关重要。
⑤ 充电桩的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情况
以下是由专业生产充电桩的企业“易事特( www.eastups.com )”在网络文库中找了一篇大神的分析,分享给大家:
中国充电桩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电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车桩配比失衡,充电桩建设需加速
国内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进入爆发周期,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4万辆和33万辆,同比增长3.3倍和3.4倍。自2011年至今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量已达近50万辆,基本达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所提出的“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目标。
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相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截至2015年底,国内已建成的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车桩比大约为9:1,按照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1:1的标准配臵来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巨大。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政策推广有序推进不同,充电设备之前用地、电力设施、补贴、运营模式等规划均未明确,因此建设节奏有所落后。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上扬,充电桩建设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形成制约,充电桩加速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二、顶层设计引领发展方向
自2015年下半年起,国家明确了对充电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指南,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两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充电桩建设要按照“桩站先行”的原则,适度超前建设,并对达到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的省市实行充电设施建设的奖励,促进车和桩的共同发展。
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四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制定了未来5年充电设施发展的基本规划和重点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该规划将开启充电设施建设高速成长的大门,充电网络的布局将全面铺开并不断完善。
文件提出到2020年,国内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文件将建设区域分为了加快发展地区、示范推广地区和积极促进地区,提出分区域的建设目标;同时文件分场所对充电桩建设进行了目标规划。文件对于充电站的分场所规划为,公交、出租及环卫物流的充换电站为88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2400座,城际快充站800座,分场所的充电桩规划为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43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到,2016年计划建设充电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86万个,各类充电设施总投资300亿元。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1.2万个,充电桩达450万个。从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划来看,预计未来5年的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分布将较为平均,每年新增2000座充电站和10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左右,未来5年充电设施的总投资将在千亿以上。相较于2015年的建设规模,2016年的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将出现大幅跳升。
三、充电标准出台,混战局面有望改善
国内的充电网络之前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充电接口不统一,各家企业在充电桩建设中各自跑马圈地,采用的充电设施接口标准不同,充电设备的兼容性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车厂的充电桩只能适配自己的汽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充电桩的发展,对于充电运营商而言也会降低设备的利用率。
2015年12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北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五项标准分别为《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臵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臵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臵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在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进行了有效提升。
(一)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二)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臵,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
新标准的实施解决了各家企业各自为战,车和桩不能良好匹配的情况,为充电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构建扎实的基础,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能够有效提升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充电设施新标准对安全性和兼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充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拥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能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充电运营企业来说,充电标准的统一扫清了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接口不匹配的问题,减少了充电资源的闲臵情况,也有利于运营市场的打开。
四、国网招标金额将大幅增长
国网充电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意味着国网充电设备招标的规模将快速增长。国网在2015年进行了三批充电设备的招标,下半年最后一次招标规模显著扩大,与国家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一致,2015年国网充电桩总招标金额在15亿元左右,预计2016年国网充电桩招标金额将达到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将达到200%以上。
从2015年国网充电桩的中标情况来看,共有16家企业入围了国网的招标,其中国网旗下的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国网系以外的民营企业同样收获一定的市场份额,且每家企业整体的中标情况相对平均。
国网招标中,中标企业整体情况较为稳定,其中几家国网系的企业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另一半的市场中国网系统外的各家企业进行分配,上市公司中包括中恒电气,浙江万马等获得相对较多的市场份额。国网充电设备招标预计在2016年将出现大幅增长,对于能够在国网充电设备招标中占据一定份额的企业将形成较大的利好。
与网外市场相比,国网充电设备的招标价格优势明显,目前网外市场直流充电桩的价格略低于1元/W,而从2015年国网招标的情况来看,国网直流充电桩的价格基本稳定在1.5-1.8元/W,因此对于进入国网招标的充电设备厂商而言,盈利能力与网外市场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我们认为与网外市场激烈的竞争相比,国网充电桩的招标价格将相对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下降,2016年国网招标放量,中标企业业绩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6年电源项目第二次招标中,充电设备招标6600多套,直流充电设备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认为国网主要将加快高速公路城际充电及城市快充站的布局,因此2016年全年招标中,直流充电设备将继续保持较高份额。
预计国网系企业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中标占比,但随着招标总量的放大,国网系以外的企业中标量也有所提升。对于整体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如能在国网2016年的充电设备招标中保持稳定的份额,将会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快速提升盈利水平。
⑥ 小区地下车库可以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吗
小区地下车库安装充电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1、如果是小区业主为了充电更加方便,私自安装充电桩,这是不允许的,因为许多地下停车场属于人防工程,建设和使用标准较为严格,不能私自改建。
2、如果与物业沟通后允许安装充电桩,并且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资料后,是允许安装充电桩的。
另外,地下车库在安装充电桩的时候需要先观察周边环境 ,首先需要对充电区域进行长度测量,然后测量下充电桩与车位距离,再确配电箱位置,确认电源线的走线距离,同时也需要看下光线是否充足,地下车库的信号是否稳定等。
本条内容来源于:建筑工业出版社《家居装修知识问答》
⑦ 智能充电桩的工作原理
充电桩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栓)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栓)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7)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扩展阅读
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配电网侧,其通信方式往往和配电网自动化一起综合考虑。通信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区域不同、条件不同,可应用的通信方式也不同,具体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
1、有线方式
有线方式主要有:有线以太网(RJ45线、光纤)、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
有线以太网主要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网络容量大,缺点是布线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
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设计简单,缺点是布网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通信容量低。
2、无线方式
无线方式主要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接入业务,如:GRPS、EVDO、CDMA等。
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需要将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一电网内部设备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需要支付昂贵的月租和年费,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费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数据的安全性和网络的可靠性都受到移动运营商的限制,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接入带宽属共享带宽,当局部区域有大量设备接入时,其接入的可靠性和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会恶化,不利于充电桩群的密集接入、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
⑧ 智能充电桩系统里怎么删除里面的充电记录
智能充电桩系统里怎么删除里面的充电记录?目前的充电服务系统及方法利用充电桩联网、充电桩带显示屏可交互、自动身份识别、手机支付等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可自助充电并付费的充电服务,但是,考虑到国内的停车场很多在地下,充电桩的数量较多,无法有效管理,并且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对其不及时监控,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发现,不利于充电桩的使用。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充电桩管理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停车场很多在地下,充电桩的数量较多,无法有效管理,并且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对其不及时监控,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发现,不利于充电桩的使用,因此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作为充电站控制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充电站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以及带有通讯功能的充电桩、用于监控应用服务器与充电桩之间通讯质量的监控模块;
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应用服务器通信连接,从而将充电桩数据上传至应用服务器,并在充电站控制中心作用下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控制单元、存储用户注册信息的用户服务单元,存储充电桩信息和充电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以及订单服务单元,所述用户服务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订单服务单元分别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应用服务器适于保存充电桩数据,并通过管理终端进行下载保存或在线访问;
所述充电桩设有若干个且其相互并联,便于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
对控制单元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使得充电桩安全充电的阈值设定单元,所述阈值设定单元包括充电电流阈值、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温度安全保护阈值、温度报警阈值,所述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大于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所述温度安全阈值大于温度报警阈值。
对控制单元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设有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温度控制保护单元;所述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用于通过应用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在超过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在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应用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应用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在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在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时,应用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
对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对于在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但未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充电桩发出声光报警,并降低充电桩充电电流。
对温度控制保护单元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温度控制保护单元对于在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但未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充电桩启动降温装置。
对控制单元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控制单元的负载率信息,当负债率大于预设的负载率阈值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预警信号。
对充电桩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充电桩上设有显示屏模块,便于输出故障信号。
对应用服务器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用于将多个充电桩进行顺序编号的配置模块。
对充电桩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充电桩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所述计算机监控所述充电桩的操作状态。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作为充电站控制中心以用于接收充电请求信息并完成与电动汽车匹配请求充电后充电桩的功率调配;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充电桩控制中心的通信连接;
带有通讯功能的充电桩,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通讯连接将充电桩数据上传至应用服务器,并在充电站控制中心作用下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述应用服务器适于保存充电桩数据,并通过管理终端进行下载保存或在线访问。
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设置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大于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大于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能够区分在不同的温度调节下,充电电流情况下,充电桩的安全防护;
2、设有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温度控制保护单元以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充电桩内温度值的大小,当在超过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在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应用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在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在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时,应用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
3、控制单元上设有检测模块,能够及时检测控制单元的负载率信息,便于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应用服务器;11、控制单元;111、检测模块;112、配置模块;113、阈值设定单元;114、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115、温度控制保护单元;12、订单服务单元;13、用户服务单元;14、监控模块;2、通讯模块;3、充电桩;31、显示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设计初衷,是由于国内的停车场很多在地下,充电桩的数量较多,无法有效管理,并且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对其不及时监控,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发现,不利于充电桩的使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充电桩进行管理的方案,从而能够及时对充电桩的使用状态进行管理且监控,便于充电桩能够稳定持续的被使用。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说明上述各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智能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作为充电站控制中心的应用服务器1、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充电站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2以及带有通讯功能的充电桩3、用于监控应用服务器1与充电桩3之间通讯质量的监控模块14;
所述充电桩3与所述应用服务器1通信连接,从而将充电桩3数据上传至应用服务器1,并在充电站控制中心作用下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应用服务器1包括控制单元11、存储用户注册信息的用户服务单元13,存储充电桩3信息和充电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以及订单服务单元12,所述用户服务单元13、数据存储单元以及订单服务单元12分别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
所述应用服务器1适于保存充电桩3数据,并通过管理终端进行下载保存或在线访问;
所述充电桩3设有若干个且其相互并联,便于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3数据主要为充电桩的运行数据,例如但不限于电压、电流、功率、温湿度、充电电量等数据,通讯模块2可以采用采用4g模块、5g模块直接将上述数据上传至应用服务器1,上述上传方式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下面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由于在充电桩3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突发情况,使得正常供电时,充电桩3上的充电电流、充电时充电桩3的温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控制,防止其影响后续正常使用;所述控制单元11上设有使得充电桩3安全充电的阈值设定单元113,所述阈值设定单元113包括充电电流阈值、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温度安全保护阈值、温度报警阈值,所述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大于充电桩3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所述温度安全阈值大于温度报警阈值。
进一步地,在充电电流阈值、温度阈值超过充电电流阈值、温度报警阈值时且未超过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温度安全阈值时需要对其进一步的控制,既保证使用的同时,又能对其达到最大值时断电保护;所述控制单元11上还设有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114、温度控制保护单元115;所述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114用于通过应用服务器1判断充电桩3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3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在超过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3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3充电电流保护阈值,在超过充电桩3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应用服务器1控制充电桩3停止充电;所述温度控制单元11用于通过应用服务器1判断充电桩3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3温度报警阈值,在超过充电桩3温度报警阈值时,继续判断充电桩3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3温度安全阈值,在超过充电桩3温度安全阈值时,应用服务器1控制充电桩3停止充电。
在超过充电桩3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时但未超过充电桩3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声光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处理该故障;所述充电电流控制保护单元114对于在超过充电桩3安全充电电流阈值但未超过充电桩3充电电流保护阈值时,控制单元11控制充电桩3发出声光报警,并降低充电桩3充电电流。
在所述温度控制保护单元115对于在超过充电桩3温度报警阈值但未超过充电桩3温度安全阈值时,对充电桩3及时的启动降温装置,防止温度过高将其内部电路烧毁,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后续使用;所述温度控制保护单元115对于在超过充电桩3温度报警阈值但未超过充电桩3温度安全阈值时,控制单元11控制充电桩3启动降温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11上设有检测模块111,所述检测模块111用于检测控制单元11的负载率信息,当负债率大于预设的负载率阈值时,向应用服务器1发送预警信号。
对充电桩3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充电桩3上设有显示屏模块,便于输出故障信号,便于工作人员检修时及时发现且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
对应用服务器1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应用服务器1还包括用于将多个充电桩3进行顺序编号的配置模块112,便于工作人员清楚分辨各充电桩3的情况。
对充电桩3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充电桩3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所述计算机监控所述充电桩3的操作状态。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3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1,作为充电站控制中心以用于接收充电请求信息并完成与电动汽车匹配请求充电后充电桩3的功率调配;
通讯模块2,用于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3、充电桩3控制中心的通信连接;
带有通讯功能的充电桩3,与应用服务器1进行通讯连接将充电桩3数据上传至应用服务器1,并在充电站控制中心作用下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述应用服务器1适于保存充电桩3数据,并通过管理终端进行下载保存或在线访问。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