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共享汽车最新车量数据
1. 东莞共享汽车有哪些app
目前,东莞共享汽车共有:
一、GoFun共享汽车app,也是进入东莞的首家汽车共享公司。
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收费:
新能源共享汽车具有更长的产业链条,覆盖汽车销售、汽车运营、维修、保养、保险、智能终端、充电桩以及大数据等相关行业。U车出行平台6大收益方案涵盖车辆运营、充电桩运营、车辆维保收益、新能源汽车推广、广告附加收益、大数据管理等全产业链,每区县年均净收益200万元以上。
1)共享汽车运营收益:采用市场均价进行定价(1元/公里+0.1元/分钟);按平台车辆平均运营数据测算,每台车每日毛收入220元,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180元。
2)充电桩服务费:依据政府充电服务费指导价,每充一度电最高可收0.45-0.6元,交流单桩年收益超过3000元,直流单桩年收益万元以上。
3)汽车维保收入:按共享汽车运营特点及规律,单台车平均维保收入500元。
4)广告及其他附加收入,按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测算。单台车广告年广告收入1000元。
5)共享车主招募奖励:U车出行的“车主合伙人计划”,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带车入网”,以快速扩大平台车辆规模;各区县联营合伙人完成车主招募任务,将获得平台的招募奖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共享汽车
2. 上海新能源共享汽车都有哪些
上海这边使用较多的是EVCARD分时租赁共享汽车。
EVCARD特点:
1. 分时租赁:有别于一般的车辆租赁,租金结算以小时或者分钟计算。
2. 全程自助:取车、使用、还车等环节全部采取用户自助方式。
3. 提高效率:一辆共享车辆可以代替5至10辆私家车。
4. 短途需求:完全满足每天10-100公里城市范围内的中短途消费群体用车需求。
3. 共享汽车是什么怎么收费
与共享单车类似,使用共享汽车只需用手机下载专用的共享汽车APP软件,随后注册账户并验证身份证和驾驶证等信息,最后再提交押金后就能租赁车辆。
据了解,目前共享汽车的计费方式多为1元/公里+0.1元/分钟,会在使用完毕后计费。
拓展资料
汽车共享,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点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它手续简便,打个电话或通过网上就可以预约订车。
汽车共享一般是通过某个公司来协调车辆,并负责车辆的保险和停放等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省钱,而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以及公路的磨损,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参考资料:网络-汽车共享
4. 一步用车共享汽车,可供用户选择的车型有哪些
一步用车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车型有:吉利知豆D1、吉利知豆D2S;江淮IEV6E车型;海马汽车-爱尚EV车型。
5. 新能源车全球销量出炉,前五有3个中国品牌上榜!
近日,国外网站INSIDEVS公布了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数据,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售221万辆,占全球所有乘用车销量的2.5%。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74%,插混车型占比26%。
2020年,随着特斯拉量产ModelY车型,加之国产Model3车型价格下调,新一年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必然会更加剧烈,到底谁能脱颖而出夺得新一年的新能源销量桂冠,咱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两年倒卖三千辆 共享汽车的奇幻生意
[汽车之家行业]?曾经的共享汽车坟墓,正在成为一门新生意。2019年到现在,李强(化名)卖了3000多辆二手新能源车,“3折拿车,4折卖到下沉市场”,他谈到。
李强是一位深耕下沉市场的车商。2015年开始,他先后经营过低速电动车、小微型电动车。从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那些年“热销”的小微型电动车,究竟流向何方。
01高歌,未曾猛进
共享汽车坟墓的故事,要回溯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初阶段。2013年,我国开始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补贴催化,市场一路高歌,销量从当年1.76万辆增长到2019年120.6万辆。
少为人关注的是,分时租赁这一共享汽车商业模式,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兴起,概念最热时期,有近300家平台共同挤在市场里。往后几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与共享汽车紧密的“缠绕”在一起。
车企“大仓库”——或许是定义彼此关系最贴切的词汇之一。而究竟有多少车辆流到出行平台,以及车企其他B端大客户那里,市场一直没有答案。
2019年底的一场论坛上,一位新能源车企人士曾向媒体透露,“我们拿到的统计数据显示,私人消费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贡献大约有三成,企业用户大约占七成”。
按照公开数据,仅几家头部共享汽车平台,就吸收了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实际上,还有大批未公开投放数据的中小平台,以及打着分时租赁名义上牌后,停在荒野里的车辆,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
2020年,九成以上共享汽车平台倒闭,车企也开始快速清库存,以求资金回笼。EVCARD、首汽Gofun、华夏出行纷纷展开车辆处置计划,江淮、江铃、奇瑞等多家车企也将“库存车”进行甩卖、抵债。
与之相对应的现象是,北汽、江淮、众泰、江铃等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头兵,均在2020年出现销量断崖式下滑。以北汽新能源为例,这家车企2019年销量达到15.8万辆顶峰,而2020年前11月销量则不足2.5万辆,同期降幅达78%。其他几家车企的情况,也无一不是如此。而同一时期,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增长5.9%。
多家车企销量跳水的背后,究竟是今年市场发展不利,还是前几年发展存在未知因素?
李强的故事或许能为我们找到一些答案。(以下为受访者口述内容,略作编辑)
02市场,陷入凉局
2018年,我开了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经营状态一直不好,开始思考新方向。2019年,共享汽车倒闭潮大规模出现,同时多家车企有去库存计划,很多新能源汽车需要消化。因为做经销商积累一定渠道资源,我就开始思考,能不能走这条路。
当时推算,市场空间还可以,每年有几万辆车源。到现在,我一共卖了3000多辆车,主要是小微型新能源车,涉及众泰、大乘、江淮、北汽、奇瑞等品牌。
我们的车源,一方面来自共享汽车平台下线或迭代置换后的二手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来自厂家抵账车或库存车。
过去几年,对于一些新能源车企来说,只能算作“阶段性成功”,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是得益于补贴红利。今年传统新能源车企的市场行情很不好,江淮、江铃、北汽、奇瑞等多家车企都在清库存,共享汽车平台也开始车辆处置。
04写在最后
曾几何时,风口之下,共享汽车是投机者趋之若鹜者的方舟,所有人都期待一场资本的狂欢;而当大潮褪去,共享汽车更像是投机者避不可及的麦城,被戳破的肥皂泡里没有鲜花和掌声。
不可否认,共享汽车是一门生意,但若想从“一门生意”蜕变成“一个产业”,去伪存真是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时刻变化的商业逻辑,有行业潜规则的暗流,也会有类似李强这样的“掘金”故事。但,李强“掘金”的故事,肯定不是共享汽车产业的全貌。
投机心态,不是一个褒义词,却是大多数行业都存在的问题。就像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真实性,一直被行业广泛关注。如今,随着分时租赁模式的失败,泡沫破裂,那些虚掩的销量,正被逐渐暴露出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前的水分有多大,此后的故事是否还在继续?这可能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更多车市解析与车圈故事,欢迎关注车市物语公众号——微信号:autostinger。(文/车市物语)
7.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网络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8. 一步用车新能源电动共享汽车,充电一次能续航多少公里
180公里以上。
9.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0. 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一方面代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不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于新能源车企及其产业链的长期利好。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且新能源汽车目前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未来整体增长趋势较为明确。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此次规划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不断完善,同时日常新能源使用便携程度以及车辆整体实力将得到大幅度增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