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线
① 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系统的布局有哪些
上汽集团对未来提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布局;半个月后在上海车展的前一天上汽集团召开了主题为“互联网X新能源”的汽车创行者大会。上汽集团频繁的动作背后是对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一种新思考,随后上汽也基于“电动化”、“新能源”方面开启实质性进展。
5月3日,根据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日前发布的一则公示显示,中国汽车业巨头——上汽集团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新锐——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联合成立动力电池公司。目前,作为新能源汽车竞争中的重要部分,动力电池尤为关键,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联手意义深远。
一场“联姻”产两“子”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目前宝马、上汽、北汽新能源、吉利、长安汽车等几大主机厂均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外,其它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均选购宁德时代电池产品,这也从侧面证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技术实力。
有分析指出,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资,抢占了发展先机。比其它主机厂只是简单从宁德时代购买动力电池,上汽集团通过与宁德时代成立电池合资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深入,但在动力电池采购成本、供应上,上汽集团显然将比其它主机厂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这将提高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此前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双方业务的彼此带动,共同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巨头。现在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资,或将再次书写一段“共同成长”史。
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bms系统为什么要选择fpc排线
考虑到在汽车上搭载使用,因此其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等较为复杂,因此压延铜,耐曲折,柔韧。等必不可少的性能要求就需要FPC排线作为BMU等线束连接。
③ 让比亚迪市值暴涨600亿!“刀片电池”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社长有个土豪朋友,去年10月底想进股市投资,问我哪家新能源企业的股票值得买。
出于职业敏感,我给他推荐了几支新能源的龙头股,让他先关注一下。
谁料这个憨憨直接上手买,3个月过去,特斯拉直接翻了个倍,而比亚迪更是:年初连续两天开盘涨停,昨天又一度涨到9.9%,前前后后总共涨了快一半,分分钟赚出一套房的首付。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一款续航足够、不会自燃、寿命超长的电动车,一定会因为它独特的科技、环保和实用属性,获得所有人的青睐。
那个时候,才是属于新能源真正的时代。
也是改变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时代。
我笃定电池成本100美金/千瓦时的时代,会比麦肯锡公司预测的时间来得更早些!立帖为证,你觉得呢?
奔!走!相!告!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公众号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将电池分解,看看别克微蓝新能源到底有何技术
本次“探厂”的过程较为急促,只用一天时间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上汽通用的动力电池技术研究成果,不过湃客通过实地进厂参观,能够感受出微蓝7和微蓝6PHEV这两款车在电池研发方面确实投入颇多。同时,湃客认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两车的电池组每日产量仅在30-60台左右,这一生产能力在未来销量提升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提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芯组包括什么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芯组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以及其他电气机械装置。电池的结构可以概括为12个电芯组装成1个模组,16个模组组装成一个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运输到整车厂进行装车工序。
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作为汽车唯一的动力来源,电池电能的高低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动力电池组电能的方法有两种:采用高容量的电芯,使用更多的电芯。
一般电芯容量越高,成本也越高。因此优化电池组的结构,尽量使用更多的电芯成为整车厂设计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章将介绍目前动力电池组的结构。
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结构可以分为三层,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动力电池系统。
电池单体(Cell,简称电芯):构成电池系统的最小单元,由正极、负极及电解质等组成。
电池模块(Mole,简称模组):由电池单体和模块控制器组成,作为电池系统构成中的一个小型模块。目前SVW的纯电动车用的模组为12个电芯2P6S(2并联*6串联)组装而成。
动力电池系统(Battery,简称动力电池组):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蓄电池,其中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以及其他电气机械装置。目前SVW的纯电动车的电池组使用16个模组组装而成。
因此,电池的结构可以概括为12个电芯组装成1个模组,16个模组组装成一个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运输到整车厂进行装车工序。
(图/文/摄: 问答叫兽) 问界M5 传祺GS8 AION V 玛奇朵DHT PHEV 拿铁DHT 高合HiPhi X @2019
⑥ 兄弟动力的电池和什么通用
正如大家所了解,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电气化技术的关键部分,其优秀的性能表现离不开电池系统开发验证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的有力支撑。作为别克品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战略布局的重要落子,别克微蓝7纯电动SUV和微蓝6插电式混动车搭载的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三元锂离子电池组,汇集通用汽车在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认证等领域数十年体系化的积累与前沿技术的优势,并得到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智能化制造体系的保障,打造出业界最高标准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耐久性动力电池系统。
核心技术领先行业 “三高”优势树立新标杆
通用汽车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锂电池的开发与生产,在温度管理系统、电池组模块设计、电池封装技术等关键领域掌握领先技术并拥有众多专利。微蓝7和微蓝6 PHEV的动力电池系统严格按照通用汽车全球最高标准的动力电池开发、设计与试验验证流程,根据新车的定位和需求进行专门开发。双车均采用新一代高度集成式模块化设计,在至为关键的电池组模块设计、电芯级智能温度管理系统、三电系统安全、电池封装技术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且完整的核心技术,以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耐久性树立行业标杆。
微蓝7(上图)和微蓝6 PHEV(下图)搭载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三元锂离子电池组
高比能、长寿命电芯
不同于大多数车企只是单纯地向电池供应商购买电池进行组装,上汽通用汽车秉承通用汽车深度参与电芯开发的理念,与电池供应商长期合作开发电池。别克微蓝7和微蓝6 PHEV选用的三元锂电芯,是基于LG化学领先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专属配方与设计,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长,并具有更好的温度适应性,使得电池组循环寿命得以充分保障。
别克微蓝7的电池组还采用了更多保障安全和寿命的细节设计,如电芯间使用泡棉隔绝散热,缓解电芯后期充电时的膨胀;在电芯框架与散热片使用长螺栓紧固,保证电芯的堆叠稳定性。
电芯级智能温度管理系统
别克微蓝7和微蓝6 PHEV动力电池系统采用了通用汽车专属的电芯级智能温度管理系统,并根据两款车各自的结构、造型、性能和其他需求进行了度身定制。其中,微蓝7在每两片电芯间布置一块导热片,导热片直接与电池组底部的水冷结构相连,可根据电池工况实现主动冷却或加热,从而实现出色的温度均一性和优秀的低温放电性能。同时电池组底部的水冷结构的进出水管采用双流道蛇行设计,也能对电池模组的温度管理带来更多裨益,保证了电池组在-35℃~55︒C的宽泛环境温度下工作性能稳定。
微蓝6 PHEV电池组拥有通用汽车专利的片层液冷技术,每两个电芯之间都夹有带毛细液冷管道的导热片,厚度仅为0.2毫米,冷却液可在毛细管道里流动,更高效地加快热量的传导,有效保证了电芯性能的一致性。其环境温度适应范围宽达-35℃~55︒C,能带来更长久的使用寿命和更加稳定的性能。
微蓝6 PHEV带毛细液冷管道的导热片
高强度集成化的结构安全设计
微蓝7和微蓝6 PHEV的动力电池包根据新能源平台正向研发,度身定制,大量应用先进的轻量化复合材料,使得电池包造型更紧凑也更轻薄,为车身预留了更宽裕的空间。降低重量的同时,微蓝7和微蓝6 PHEV还为电池包提供了更高强度的结构防护:IP67级密封设计,可保证最高要求的防尘和水下1米浸泡30分钟的防水性能,不仅将任何尘埃固体物杜绝在外,而且在车辆涉水时亦保证电池组的安全运转。
微蓝7电池包底部还采用带加强筋的钢制托盘设计,确保轻量化的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为电池组的碰撞安全性带来保障。而且微蓝7车身采用高性能BFI一体化车身结构,高强度钢材应用比例高达78%,A柱、B柱、铰链柱内板、雪橇板、前后纵梁等地方都使用了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PHS),充分保障整车和电池包的强度安全。
微蓝7电池组保护框架
电池组系统安全性
微蓝7和微蓝6 PHEV全方位打造电池组系统、高压系统的安全防护,让用户开起来更安心、更放心。
别克微蓝6 PHEV前舱中的高压线束均采用横向出线,保证在碰撞中高压线束的完整,在关键区域特别采取高压线束包裹防割袖套,有效提供双重保护。同时,高压线束的连接部分都采用二次锁结构,避免高压线的松脱及误触碰;此外,高压线连接的零部件外壳都采用双路接地设计,杜绝因内部绝缘破坏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别克微蓝7具有智能充电保护、充电口双路温度检测、智能故障提醒、碰撞自动断电、电量自动均衡等电池组管理技术,无论行车、充电时,都能够做到对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状态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时会在车内、车外和后台云端协同报警;此外,当发生碰撞后,高压系统能同时满足“电压安全评价”、“电能安全评价”、“物理防护安全评价”、“负载绝缘电阻评价”四项要求,超过国标(国标仅要求满足四选一)。其双重冗余的主动断功能,能在碰撞后1秒内断开继电器、5秒内完成主动放电电压降低到60V以下(国标要求为60s),并可在车外强制关闭高压系统和气囊系统,确保事故后救援安全。
微蓝6 PHEV动力电池系统接触总成
安全、耐久性试验认证
通用汽车在美国和中国都有独立的电池实验室,当中设立了自己的电池试制生产线,用于电池原型开发和各类型的试验认证。在每一款电池投放市场前,通用汽车会在电池实验室里进行3-5年的电芯验证与测试。
微蓝7和微蓝6 PHEV的电池通过挤压、碰撞、浸泡、火烧、过充、过放、短路、盐雾等10余类极限试验,其中振动试验时长是国标的9倍,高低温交变试验时间是国标的10倍,腐蚀强度试验的时长达到国标的12倍,并在温差范围-40℃~85︒C的环境舱下,模拟极热、极寒、高海拔地区的使用工况,确保电池结构安全。电池组还会经历涵盖机械、热力学、电气、寿命、性能等各个方面百余项系统与整车测试,确保电池组在更长生命周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电池实验室
智造体系赋能 生产管理严标准、高品控
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于2015年在上海浦东金桥成立,是通用汽车全球第二家及北美之外第一家电池装配中心,与通用全球同步专攻电池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生产等,规划产品线覆盖轻混、全混动、插电混动(含增程式)、纯电动等全系新能源车电池组。其采用与通用汽车北美一致的、全球领先的组装工艺、技术标准和品控管理,基于自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制造体系,为上汽通用汽车全面发力新能源战略提供可靠保障与强大助力。别克微蓝7和微蓝6 PHEV搭载的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三元锂离子电池组,正是在这里完成组装生产。
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
工艺操作自动化率100%
电芯堆垛和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电芯和模组的上料、装配、运输和电池模组测试的全线工艺操作全部由机器人或机械手智能完成,自动化率达到100%,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每个电池模组产品的一致性,提升了电池的质量可靠性。
电芯上料
高规格工艺精确度
电芯堆垛和电池模组装配工艺中,机器人每一次的上料/下料/搬运过程中精度在0.1mm以内,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在装配工序后,还通过压力控制复查确保整体质量的稳定性。
模组堆垛
可智能追溯关键零件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微蓝7和微蓝6 PHEV的电池组电芯、模组堆叠电子元件、高压线束等每一个关键零部件,不仅在装配过程中实现了零部件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和预警,确保生产有序进行,而且还通过完备的产品信息追溯系统,拥有各自的“身份证”,可精准进行后续追溯。
超声波极耳焊接
采用先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电芯极耳,不仅无熔焊缺陷,而且可针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超声波焊接技术。其优势在于不会对半导体等材料引起高温污染及损伤,减弱了极耳撕裂风险,保证了电芯的安全性,尤其是便于焊接类似于铝、铜这类高热导率及高电导率的材料。该项技术由工业机器人在视觉系统引导下准确定位,自动操纵超声波焊接头,完成电芯正负极极耳的焊接,使电池模组形成通路。
超声波极耳焊接
三连测三层级,生产质量全线保障
电池装配过程中分电芯、模组和电池组三个级别,都需要分别进行功能性、电性能和电气绝缘等安全检测和评估,保证电池装配线安全生产和出厂产品质量。
其中电池组的电性能测试需要通过高热灵敏度、-20℃ ~350℃超宽温度范围的红外热成像探测技术,实现非接触的全产品轮廓范围内的实时温度变化监测,确保微蓝7和微蓝6 PHEV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和测试安全;通用汽车专利的焊接电阻检测设备可以进行模组焊接质量检测,若发现焊接存在虚焊、漏焊等情况,则由人工补焊对该点位进行补焊;为了确保别克微蓝6 PHEV的片层液冷导热片和微蓝7的液冷回路系统中没有漏点,在模组装配线还会采用质量流量法进行泄露测试,提高测试精度的同时更缩短测试时间。
电池模组电测
依托通用汽车全球领先的电气化技术和经验积淀,上汽通用汽车在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认证上均具有强大的实力,为别克微蓝新能源产品的动力电池带来具有行业一流品质、超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势。作为别克品牌今年布局新能源战略的重磅产品,别克微蓝7与别克微蓝6 PHEV都基于通用汽车新能源车型平台打造,不仅搭载了通用汽车全球领先的电气化技术,凸显业界独树一帜的超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以令人惊艳的颜值、宽敞越级的空间、极致平顺的驾乘体验、新潮酷炫的科技以及超长续航里程,在各自细分市场树立主流合资品牌的价值标杆。凭借全方位的“出圈”实力,全新别克微蓝双车将成为无论是“颜值控”、“续航控”还是“科技控”都能心满意足的新能源产品,为他们带来高品质出行的“来电”体验。
⑦ 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 包含哪些工艺
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主要工艺包括:
1、分选配组工艺。
2、自动焊接工艺。
3、半成品组装工艺。
4、老化测试工艺。
5、PACK检测工艺。
6、PACK包装工艺。
7、动力电池的自动化集成业务一般包含模组和PACK的全自动/ 半自动组装线,各厂家普遍应用了半自动的PACK组装产线,主要用于PACK的上线、下线、包装三大部分。
8、PACK是单个组件.PACK产线一般只需要承担两个功能:传送和检测.目前,而PACK是单个组件.锂电池模组是由几颗到数百颗电池芯经由并联及串联所组成的多个PACK。
⑧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组成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由多个电池串联叠置组成。多个电池组再组合成一个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