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图片
① 纯电动汽车上的BMS是什么意思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可用于电动汽车,电瓶车,机器人,无人机等。
②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分析
一、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
是保证电池组在安全的工作区间内,提供车辆控制所需的必需信息,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响应并进行处理,它也会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状态及车辆需求等决定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等。BMS的主要功能有电池参数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故障诊断、充电控制、自动均衡、热管理等。
二、热管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0°C)对电池进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进而引发短路。其次,锂离子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生产制造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可能造成电池局部过热,并进而引起连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事件。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寿命。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10~30°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寿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寿命。
三、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应对电池的热相关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寿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
1、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
2、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3、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寿命。
③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有哪些功能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有数据采集、电池状态估计、能量管理、热管理、安全管理和通信功能等。
一、数据采集
电池管理系统的所有算法、电动车的能量控制策略、驾驶员的驾驶信息等都以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采样速度、精度和前置滤波特性是影响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电动汽车管理系统的采样速率一般要求大于200Hz。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电池包内安装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电池进行管理。电池箱内通常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压、电流或内阻的测量装置。
二 、电池状态估计
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主要包括SOC和SOH等。是车辆进行能量或功率匹配和控制的重要依据。对于纯电动车来说使驾驶人员知道车辆的续驶里程,以便决定如何行驶,在能量允许的条件下使车辆行驶到具有充电功能的地方,补充电量防止半路抛锚。
三、能量管理
在能量管理中,电流、电压、温度、SOC、SOH 参数作为输入用来完成以下功能:控制充电过程,包括均衡充电;用SOC、SOH和温度限制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与能量;放电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四、安全管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具体功能包括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是否超过限制;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尤其是防止个别电池单体过度放电,防止电池过热而发生热失控;
防止电池出现能量回馈时的过充电;在电源系统出现绝缘度下降时对整车多能源控制系统进行报警或强行切断电源以及电源系统出现短路情况下的保护等。
五、热管理
对大功率放电和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电池组,电池的热管理尤为必要。热管理的功能是使电池单体温度均衡,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对高温电池实施冷却,在低温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加热等。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其他参数都有影响,所以一般都以电池模块的温度来做为控制的指令信号。
六、通信功能
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载设备或非车载设备的通信是其重要功能之一。根据应用需要,数据交换可采用不同的通信接口,如模拟信号、PWM信号、CAN总线或I2C串行接口。某些BMS还有远程通信功能,将电源系统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
④ 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一般有哪些功能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
相关图片2
⑤ 什么是bms系统
BMS系统是电池管理系统,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可用于电动汽车,电瓶车,机器人,无人机等。
BMS还是电脑音乐游戏文件通用的一种存储格式和新一代的电信业务管理系统名。
作为新一代的电信业务管理系统,在工作流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定单管理、客户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和优越的性能,BMS的所有业务功能构建于先进的eBos平台。
(5)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图片扩展阅读:
电池功能:
1、准确估测电池剩余电量:
准确估测电池剩余电量,保证电池剩余电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造成损伤,并随时显示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电池的剩余能量。
2、动态监测: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
同时能够及时给出电池状况,挑选出有问题的电池,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剩余电量估计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除此以外,还要建立每块电池的使用历史档案,为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新型电、充电器、电动机等提供资料,为离线分析系统故障提供依据。
3、电池间的均衡:
即为单体电池均衡充电,使电池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均衡技术是目前世界正在致力研究与开发的一项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BMS
⑥ 汽车也有免疫系统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浅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逐渐接触新能源汽车。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燃油车型的机构原理尚不能完全了解,更何况产品技术含量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了。因此,有必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本次,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这样对纯电动汽车的“免疫系统”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家了解新能源汽车提供帮助。
纯电动汽车并没有热源,因此需要使用标准输出功率为4-5kW的高电压PTC电加热器为车内提供快速且足够的热量。而纯电动汽车的余热又不足以完全进行车厢加热,因此需要热泵系统进行加热。
编辑点评:
其实,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还是非常复杂的,本文只是对该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而相关控制原理更是相当的复杂,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只需要知道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就是车辆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够了。因为高度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步融入到大家的生活当中,大家的用车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便捷、轻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电动汽车的“三电”是指什么呀最近有什么新突破吗
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整车差异结构明显,三电主要由电控系统、电机、电池这三电构成。整车的高压器件主要有电机、电机控制器(IPU)、电池(BMS)、充电机(CCS)、DCDC、高压分线盒(PUD)、空调压缩机(ACP)、电加热器(PTC)等。电控系统主要负责整车的联合控制,控制器是VCU,负责控制车辆的上下电,充电流程管理、行驶驱动控制、整车附件控制,如空调、整车热管理、DCDC等等,功能十分强大;电机主要是行驶方面,主要是响应VCU的扭矩请求进行扭矩输出,提供动力;电池相当于动力源,主要提供高压电输出,供整车的高压器件工作使用。这套三电系统,保证了车辆的各个功能有序工作,让车辆在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处于在高压环境状态,并且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目前在三电系统方面,行驶控制已经相当成熟,在四驱方面,扭矩的分配跟驾驶还是一个攻克重点,目前四驱车辆也开始发展起来,比如小鹏的P7轿跑,采用双电机,综合峰值功率近450hp,百公里加速跨进4s内,是相当猛的了。还有,车辆的高压使用安全,车辆如何去避免高压漏电,防尘防水,保证高压环境的使用安全,这也是指的去关注的。另外,电池的技术也是一大难点,电池的安全问题、能量密度等,也是需要发展突破。未来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突破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⑧ 纯电动车的电池系统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优化使用电池能量、延长电池寿命和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等重要作用。电池管理系统对整车的安全运行、整车控制策略的选择、充电模式的选择以及运营成本都有很大影响。电池管理系统无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还是在充电过程中都要可靠地完成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并通过总线的方式告知车辆集成控制器或充电机,以便采用更加合理的控制策略,达到有效且高效使用电池的目的。
电池管理系统采用集散式系统结构,每套电池管理系统由1台中央控制模块(或称主机)和10个电池测控模块(或称从机)组成。电池管理系统检测模块安装在电池箱前面板内;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安装在车辆尾部高压设备仓内,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
1.电体电池电压的检测
2.电池温度的检测
3.电池组工作电流的检测
4.绝缘电阻检测
5.冷却风机控制
6.充放电次数记录
7.电池组SoC的估测
8.电池故障分析与在线报警
9. 各箱电池充放电次数记录
10.各箱电池离散性评价
11.与车载设备通信,为整车控制提供必要的电池数据CAN1
12.与车载监控设备通信,将电池信息送面板显示CAN2
13.与充电机通信,安全实现电池的充电RS—485
14.有简易的设备实现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初始化功能,能满足电池快速更换以及电池箱重新编组的需要。
⑨ 新能源汽车低压电路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
1、低压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
以北汽新能源EV系列纯电动汽车为例,介绍新能源汽车12V电源系统管理系统的结构。
北汽新能源汽车12V电源管理系统由低压电源管理单元(PMU)控制,主要的低压部件。更多新能源干货知识,在“优能工程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全方位学习,维信馆主。
2、低压电源系统的控制功能
(1)低压电池管理单元
低压电池管理单元(PMU)用胶带捆绑固定在蓄电池负极电缆,控制单元(模块)本身包含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来采集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PMU通过传感器采集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信息,对蓄电池状态进行计算,并且获得整车的用电器工作状态和DC-DC工作状态,实现整车供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动态电量平衡、节能模式、智能充电等功能。
(2)动态电量平衡功能
如果用电器全开(几率较小,但是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蓄电池会不断放电,最终导致蓄电池亏电,造成下次无法起动。针对电动汽车,更加会造成电子转向系统(EPS),电子真空泵(EVP)等瞬间大功率工作的安全性电器无法得到稳定的供电。
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电源(DC-DC)的输出能力来实现供电和用电的平衡(电量平衡)。但是这样会造成零件成本上升很多。
动态电量平衡是指,在上述情况下,由PMU发出电源风险等级信号,部分舒适性用电器收到信号后,根据等级自动降低部分功率,使供电和用电达到平衡,实现动态的电量平衡。
(9)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图片扩展阅读:
对于传统汽车而言,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是固定值,一般在14.5V左右。对于纯电动车而言,PMU具有的节能模式,能够在蓄电池电量较足,不需要继续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将DC-DC的供电电压降到13V左右(对蓄电池而言是略高于满电状态时的电压),降低整车供电电压。
从而可以降低部分用电器工作电流和功率(例如14.5V 100A变成13V 95A,功率降低15%);蓄电池充电电流几乎为零,对于DC-DC而言,供电的功率降低(例如从14.5V 110A降低到13V 97A,功率降低21%)。
智能充电模式,是指给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会根据蓄电池的状态不同而变化,例如蓄电池电量较低时,为了保证下次顺利起动和供电电压的平稳,会适当提高充电电压,加快充电进行。在蓄电池电量较高时,会适当降低充电电压,降低整车功耗。经常处于小电流充电对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好处。
蓄电池使用"钙膨胀"技术,它的正负极是可膨胀的铅钙合金格栅。此技术改进了金属板组的机械完整性和极耐久性,且与以前的技术相比降低了水分损失。
蓄电池是完全密封的,但是顶盖上有通风孔允许蓄电池过量充电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排出以降低蓄电池内部压力。
⑩ 汽车上的BMS是什么
bms系统指电池管理系统(英语: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是对电池进行管理的系统,BMS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和过放,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BMS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BMS实时采集、处理、存储电池组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与外部设备如整车控制器交换信息,解决锂电池系统中安全性、可用性、易用性、使用寿命等关键问题。
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通俗的讲,就是一套管理、控制、使用电池组的系统。(10)电动汽车管理系统图片扩展阅读:
BMS最核心的三大功能为电芯监控、荷电状态(SOC)估算以及单体电池均衡。
1、电芯监控。
电芯监控技术的主要功能有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单体电池温度采集;电池组电流检测。温度的准确测量对于电池组工作状态也相当重要,包括单个电池的温度测量和电池组散热液体温度监测。
这需要合理设置好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和使用个数,与BMS控制模块形成良好的配合。电池组散热液体温度的监控重点在于入口和出口出的流体温度,其监测精度的选择与单体电池类似。
2、SOC技术
单电芯SOC计算是BMS中的重点和难点,SOC是BMS中最重要的参数,因为其它一切都是以SOC为基础的,所以它的精度和鲁棒性(也叫纠错能力)极其重要。
如果没有精确的SOC,再多的保护功能也无法使BMS正常工作,因为电池会经常处于被保护状态,更无法延长电池的寿命。SOC的估算精度精度越高,对于相同容量的电池,可以使电动车有更高的续航里程。高精度的SOC估算可以使电池组发挥最大的效能。
目前最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有安时积分法和开路电压标定法,通过建立电池模型和大量的数据采集,将实际数据与计算数据进行比较,这也是各家的技术秘籍,需要长时间大量数据积累,同时也是特斯拉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
3、均衡技术
被动均衡一般采用电阻放热的方式将高容量电池“多出的电量”进行释放,从而达到均衡的目的,电路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但是电池效率也较低。
主动均衡充电时将多余电量转移至高容量电芯,放电时将多余电量转移至低容量电芯,可提高使用效率,但是成本更高,电路复杂,可靠性低。未来随着电芯的一致性的提高,对被动均衡的需求可能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