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中国2017年电动汽车销量

中国2017年电动汽车销量

发布时间: 2022-09-11 04:23:28

⑴ 如何看待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核心技术提升推动发展
传统燃油车受限,新能源汽车崛起
传统燃油车时代,跨国汽车厂商在核心的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领域拥有上百年的技术积累,让国内厂商短时间内难以逾越。而新能源汽车就没有这样的包袱,动力来自电池,电机可以依靠电量不同改变转速,轻松实现无级变速。由于电池几乎全部分布在底盘上,底盘的设计与调教也与燃油车有所差别。
正因为如此,在产业风向转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时,自主品牌绕过了传统燃油车的技术限制,与汽车工业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了换道超车的可能。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6%和125.6%;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3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9%和141.6%。
其中,2018年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9%和112.8%;1-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2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5.1%和124.7%。
2018年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万辆和2.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8.8%和196.8%;1-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万辆和7.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7.3%和218.4%。
与此同时,我国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三大核心技术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成为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的重点。
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包括北汽、江淮、比亚迪、吉利等诸多国产品牌都表示,已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不仅如此,宁德时代、国能高科、国轩高科等一批大型新能源汽零部件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整车、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并没有传统燃油车那么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1995至2015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总计近20万件。其中,汽车强国日本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申请量的46%,具有绝对优势;我国紧随其后占18%,但我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和整车控制及附件方面,这说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研发方面投入较大,但对整车的专利布局却较少。
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开始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这是我们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技术积累,加大对整车研发和专利布局的力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带动下,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配套数量超过70万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25亿元,预计到2023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同时,到2020年,国内七家主要动力电池厂商的生产能力也将达到100GWh(电功计量单位,1GWh等于100万度),能够满足200万至3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需求。
核心技术提升推动新能源车发展
近年来,受电池需求量不断扩大影响,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钴为例,2016年钴的价格是20万/吨,目前的价格已超过60万元/吨,不到三年涨了三倍。
电池、电控、电机的进步和成熟,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纯电动汽车要想在与传统燃油车的较量中胜出,就必须要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取得优势。
经过努力,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2020年,我国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至220Wh/公斤,电池系统成本预计会下降到每度电1000元左右,这使纯电动A级整车的价格从目前的20万元下降到15万元左右,接近传统燃油车的价格水平,如果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购置和使用成本已基本一致。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行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电池企业间的竞争,也非局限于整车间的竞争,整车与零部件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对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关键技术、零部件总成等进行全方位攻关,走出一条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的新路子。

⑵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⑶ 浅析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⑷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究竟是怎样一家公司

Hello,大家好,我是齐放。

特斯拉又上热搜了,还是一炮双响。一是特斯拉车辆冲进了包子铺,疑似失控;二是特斯拉发文晒奶茶,名为道歉,实为公关,还是失败的那种。

白送的热搜,不蹭白不蹭,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 板、及储能设备。 它的创始人是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2004年埃 隆·马斯克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

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诞生;2012年,其第二款汽车产品— —ModelS诞生 ;2015年,第三款汽车产品Model X于9月开始交付。2017 年末,Model 3开始交付;2019年2月,马斯克宣布将开放所有特斯拉电动 汽的专利 。2021年3月24日,美国特斯拉官网宣布支持比特币付款,特斯拉成为史上 第一家支持比特币购车的车企 。

1.特斯拉的名字

特斯拉的名字来自于一位物理学家,2003年,马丁·艾伯哈德和长期商业合作伙伴马克·塔彭宁决心成立一家电动跑车公司,他们将公司名字命名为特斯拉,以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可能有些小伙伴看到这个名字有点懵,尼古拉·特斯拉是谁?

尼古拉·特斯拉是现代交流电体系的奠基人。

1856年7月10日,他出生于当时奥地利帝国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国 尼亚加拉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该发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 1897年,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1898年,他制造出世界 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无线电遥控技术取得专利。1899年,他发明了X光(X-Ray)摄影技术。其他发明包括:收音机、传真机、真空管、霓虹灯 管、飞弹导航等。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磁密度单位(1Tesla=10000Gause), 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

特斯拉企业的壮大,将尼古拉·特斯拉重新拉扯回普通大众的视线里,尼古拉·特斯拉本人决计不会料到,在100年后,他的辉煌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重现。

2.特斯拉的现掌门

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的现任CEO,说起他的个人履历,就像是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埃隆·马斯克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

1995年至2002年,马斯克与合伙人先后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 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com”和“PayPal”。

2002年6月,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2004年,马斯克向特斯拉汽车公司投资630万美元,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2006年,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

2012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

2018年2月7日4点45分,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2021年1月9日,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达到1897亿美元成为世界新首富。

马斯克是一个企业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奇思妙想的“另类”投资家,一个普通的企业家绝不会一边“造车”一边“造火箭”。他的传记里写到:Musk一直想要整个世界都知道,他和其他那些硅谷的企业家完全不一样。他不去追热点,他也不会被称为富翁的想法腐蚀。他一直坚持实现自己的计划。”我真得从大学就开始想这些东西了”,他说:“这不是根据事实创造的故事。我不想像一个新手或机会主义者。我也不是投资家。我喜欢把那些对未来有用的技术变为现实。”

3.特斯拉的使命和愿景

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具有它独特的使命和愿景,比如说华为的使命和愿景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与压力,提供有竞争的信息和通讯解决方案及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阿里巴巴的使命和愿景是:活102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特斯拉自然也有它的使命和愿景。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努力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提供其消费能力范围内的纯电动车辆;特斯拉的愿景,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4.特斯拉的组织文化

特斯拉的组织文化总结起来有5条,它们分别是:

(1)硅谷的快文化:决策快、打破常规、执行力。

(2)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设定高目标,激发团队去创新。

(3)第一性原理思考: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强调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4)像创始人一样思考:每个员工都要有主人翁精神。

(5)全力以赴:公司上下目标一致,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5.特斯拉的组织架构

区别于传统车企以4S店为实体中心开展维护,特斯拉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售后服务体系,提供无缝衔接的线上线下服务:一方面,虚拟服务中心可针对车辆故障实现远程维修,或进行优化的线下服务预约和资源调拨,降低了车辆“不能使用”的时间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特斯拉车辆可通过空中软件升级日臻完善,车主无需换车就能享受到更佳的用车体验。

6.特斯拉在中国的落地

2018年的上半年,马斯克因为公司的产能、债务和华尔街的做空者这三大问题而焦头烂额。他迫切的需要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实际行动。而这时,根据statista的数据,中国2017年的电动车销量已达57.9万辆,是世界上电动车销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特斯拉除美国本土之外销量最高的国家。这样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可以说对马斯克和特斯拉极具吸引力。

但是根据我国199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中的规定,外商来华投资设立生产汽车以及发动机的企业需和中方合资,且中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0%。这一条硬性规定并没有断了老马的念想,他仍然在争取,争取给特斯拉脱困的可能。

2018年4月17日,发改委正式宣布在2018年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老马的机会终于来了。

同年7月1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亲赴上海,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宣布要在中国设厂,特斯拉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第一家由外商独资控股的汽车制造企业。

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中国,就像是沙丁鱼群里混入一条“鲶鱼”,它是激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系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品牌选择。

从特斯拉这几年在中国的财报数据来看,取得的成就也非常瞩目。总之,这是一段双赢的合作。

7.写在最后的话:如何看待特斯拉最近的负面新闻缠身

特斯拉为什么陷入当前的舆论困境?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特斯拉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不足,这项大概占50分;第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该项占比约30%;第三,在经历了狂热的“特斯拉购买潮”后,消费者对待特斯拉的态度趋于理性,占比10%;第四,某些竞争企业的推波助澜,占比10%。

如果给它进行打分的话,我认为第一原因可占50分,第二条占30分,第三条10分,第四条10分。接下来,我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打分。

特斯拉落到如此田地,它管理制度的缺陷绝对是最重要的。远的不说,就说近日,特斯拉半夜发文道歉,晒车主给特斯拉点奶茶,直接被心思缜密的网友扒出“特意标明半糖、三分糖、不加冰”等具有鲜明个人标签的备注,一个正常人,给自己的朋友点外卖尚且不会如此细心,给陌生人赠予的奶茶,竟然如此体贴?毫无疑问,这是特斯拉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一个具有成熟管理制度的企业,绝不会做出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宜。再有,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接受采访时的一句“决不妥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些问题本不该在一个成熟的企业出现,偏偏特斯拉真的做出了这样可笑的举动,说明它内部的管理制度是混乱的,部门建设是缺失的。

刹车失灵、车辆失控这些事件,每家车企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例如2020年8月曾报道一例日产天籁刹车失灵案例,同年5月,理想汽车出现一例刹车失灵案例……他们为什么没有掀起大的风浪?这与他们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

我们来看一下理想汽车的道歉声明:

再来“欣赏”一下特斯拉的道歉声明:

这样的公关水平,让微博网友直呼大开眼界,甚至有人耿直的说:你把钱给我,这样的通告我都能给你整个几十篇。可以说,特斯拉走下神坛,它的制度缺陷能占到一半的责任。

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存在缺陷,这也不是什么值得怀疑的问题了。曾经有知乎大佬用特斯拉汽车做过实验,证明特斯拉在碰撞时的确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数据消失情况。不管特斯拉本身存在技术缺陷究竟有多大,不断地创新改进都是它应该做的事情。多起特斯拉失控案例集中发生,终究不是空穴来风。

第三点没什么好说的,看现在这么多人批评特斯拉就能感受到特斯拉在人们心中影响力下滑速度之快。我想重点谈一下第四点,某些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

或许有人会问,你有证据吗?随口就来。我还真......没什么证据。

但是我想说另外一件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不久王兴曾经批判华为造车“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与特斯拉旗鼓相当”?有人指出王兴参股了理想汽车,而理想汽车与华为造车又是竞争关系,这波是利益相关。

华为尚且是刚下海参与造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的老大,特斯拉岂能不被众多竞争对手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不能在明面上嘲讽几句,在背地里或多或少地拉一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吧?商人是逐利的,特斯拉倒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就会被重新划分,谁又不想趁机多捞点好处呢?

好啦,今天的分享内容到这儿就结束啦,我们在关注列表见~

⑸ 请问一下,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可阻挡,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现状:

1.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大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因此,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给出了很多政策利好,很多民营资本纷纷流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鲜血液充足,发展前景良好。

⑹ 2017年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总销量即排名

我只知道北汽新能源的2017年的总销量和排名的,因为它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我想这两个数字就很能证明了。它在2017年的总销量是103199辆,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业。

⑺ 特斯拉不远万里来我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特斯拉来中国建厂,只是实现了中国制造,它并没有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所以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个“代工厂”,这个“代工厂”实际上是目前中美两国妥协的一个方案,美国现在严格限制新技术对中国的出口,放在以前,外国车企来中国必须是要合资,一旦合资中国就不可避免地获得一些国外的技术,比如一汽的很多自主品牌汽车跟合资品牌用的是一条生产线,在以前还有一个名词专门来形容这种现象,叫“市场换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7.8万辆,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期,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仍将保持高速,高速增长,到2020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50万辆。

对于致力于成为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特斯拉来说,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是必须要考虑的。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卖出超过2万辆电动汽车,销售额超20亿美元。而这还仅仅是在销售Model S/X这样的百万级别豪华车型的情况下。

⑻ 特斯拉只能排第三,2017年电动汽车上半年销售第一的是谁

呵呵 byd第一 北汽第二 知豆第三 特斯拉算上全球销量好像都到不了第三

⑼ 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怎么样

在2017年里,北汽新能源共销售纯电动汽车达103199辆,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连续五年夺得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⑽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是分为哪几个部分

1.电动汽车诞生。1834年英国人Thomas Davenport 发明的第一辆蓄电池汽车是世界上最早
的电动汽车。到了20世纪初,美国汽车市场上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和蒸汽机汽车各占三分

之一的份额,1910 年,随着内燃机汽车开始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电

动汽车由于续航里程短、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电动汽车一度退出市场。

2.电动汽车重获重视。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由于数千万辆汽车对城市空气的严重污
染,重新对电动汽车加以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欧佩克石油禁运危机之后,汽油价格一路

飙升,西方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政府对电动汽车研发增加拨款,各地纷纷建立研

发基地,导致了第二轮电动汽车研发高潮的到来。

3.混合动力等其它车型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知名公司投
入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上面。随着混合动力汽车车型的不断增多,产销规模的逐

渐增大,许多车型表现出了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性能,这标志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已经成熟。

国外汽车厂商于1965年设计出了世界上首款氢能汽车,中国也在1980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辆

氢能汽车。

4.纯电动车市场化发展。1994年1月,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进入测试阶段。4年之后,技
术上逐渐成熟的电动车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到1996年美国已经开始制造并销售电动汽车。这

是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用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电动汽车。2008年11月,纯电动

汽车迎来新的春天。包括欧美和中国在内的主要汽车市场国家纷纷将纯电动汽车列为未来发

展的主导方向。

热点内容
皮卡堂快速赚金币 发布:2025-05-07 02:11:14 浏览:534
淘宝50万拍卖豪车 发布:2025-05-07 02:06:57 浏览:750
大轮越野ofo 发布:2025-05-07 02:03:07 浏览:673
多伦越野比赛 发布:2025-05-07 01:49:21 浏览:728
塞浦路斯旅游安全 发布:2025-05-07 01:25:17 浏览:219
顺德去江西自驾游路线图 发布:2025-05-07 01:22:20 浏览:164
动画片房车女孩猴子 发布:2025-05-07 01:20:35 浏览:11
以前各种豪车越野车的游戏 发布:2025-05-07 01:19:12 浏览:715
笔记本电脑丰田越野车壁纸 发布:2025-05-07 01:01:00 浏览:420
越野沙织 发布:2025-05-07 01:00:15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