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能源扬了江汽车公司
1.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破产清算,你觉得它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目前长江汽车总部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所以这又是一家新能源车企申请破产清算,对于长江汽车破产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竞争太大,技术不行,没有补贴所致。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那么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特斯拉是美国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独立创办工厂,凭借自身技术,在价格高的情况下,销量也还不错,可以说这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它都有自身硬实力。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它的自身硬实力还有待观察,但是从市值来看,它们比其他传统车企还高,所以它们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好好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没有实力和亮点的长江汽车,它只能沦为破产的地步。
2. 扬子江汽车被谁收购了
冠华集团有限公司。
扬子江汽车在2021年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被迫被冠华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后来政府征收了该厂本已作为职工安置的抵押地块。
扬子江汽车源自1929年武汉公用汽车修配所,2016年更名为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各类客车、特种专用车整车以及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捧着金碗要不到饭:手握双资质的长江汽车破产了
文/宋双辉
又一家新造车倒下了,这句话今年我已经用过不下两三次了,这次轮到了长江汽车。
再看看如今新造车销量前三名:蔚来汽车,10月交付量超过5000台;理想汽车,10月交付3692台;小鹏汽车,10月交付3040台,三家的销量都在创新高,蔚来的车现在还挂着江淮汽车的字样,理想和小鹏的资质也都是曲线救国拿到的。
再回过头看长江汽车的兴衰史,除了核心技术和明星产品,它啥都不缺,最终捧着金饭碗还是把自己饿死了。
新造车的故事,真是像寓言一样精彩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蔚来汽车为何没落户武汉
目前蔚来汽车已经落户武汉了。
2016年12月11日,蔚来汽车新整车项目宣布落户武汉,而且蔚来能源的总部就位于武汉光谷。
蔚来汽车早就与湖北省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16年准备将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长江蔚来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武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九省通衢,发展汽车产业环境十分优越,蔚来汽车早就开始布局武汉发展了。
5. 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有哪些
在整车领域推荐:比亚迪、宇通客车、江淮汽车以及多氟多、杉杉股份、康盛股份
、猛狮科技
等转型标的;电池及相关原材料领域推荐:东源电器
、猛狮科技、先导股份
、赢合科技、天赐材料
、当升科技、新宙邦、沧州明珠、正海磁材、宁波韵升、中科三环、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众和股份、华友钴业等;充电桩领域推荐: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等。
6. 武汉电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武汉电动汽车是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北斗/GPS系统产品研发、车辆工况监测平台研发、车辆安全系统平台研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研发、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等前沿技术相结合的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
法定代表人:熊晓飞
成立时间:2011-10-21
注册资本:1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000028047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12号
7.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倒闭四年间“烧毁”51亿元!
近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长江汽车总部了解到,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目前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
长江汽车前身为杭州公交客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曾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3年由五龙电动车前身中聚电池注资重组,并成立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而五龙电动车第三大股东,则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2016年,长江汽车是最早一批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汽车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时,五龙电动车投资51亿元推出电动车品牌“长江EV”,一期年产量10万辆、二期年产量30万辆,杭州工厂正式开始投产。同时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也相继成立。
数据显示,2015年,长江汽车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33%。
外忧内患长江汽车不堪重负
外忧内患,让长江汽车不堪重负,昔日的高光时刻已不复存在,在长江汽车总部园区内,也只剩下“长江汽车”四个红字,市场从不缺乏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没有像样的产品是很难做的,适合消费者,顺应市场规律,进而生产出性价比过硬的产品,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对长江汽车唏嘘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所有汽车制造商务实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