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车内饰 » 70岁老夫妻房车旅游

70岁老夫妻房车旅游

发布时间: 2022-11-21 11:18:26

① 东北一对老夫妻改房车旅游抗癌续命24年,你如何看待他们这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很好啊,让人觉得挺舒服的。

其实本身癌症治疗这个事情就是非常有争议的,有人觉得应该积极治疗,而有人觉得既然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性,那么浪费那个金钱根本没有意义。

最近不是还有医生专门驳斥了癌症过度治疗这个事情,广大网友一时间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受到了欺骗。

而这一对老夫妻,大概也是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弊,与其在医院耗费掉剩余的人生和大量的金钱,还不如痛痛快快去享受这剩余的生命。

结语:

当你老了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人一直陪在你身边,不管你想干什么他都无条件地支持你。

那么,你的人生就比很多人都幸福。

伴侣的意义并不是年轻时的激情,而是老年时的陪伴。两个人能够一直这样幸福下去,那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祝福这一对老夫妻能够长长久久,白头偕老。


② 很多人都选择买房车去旅游,你也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

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晒他们房车旅游的一个消息,比如说一家三口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有小情侣走走停停的,还有老夫妻在退休之后,想要见识一下祖国的美丽风景。他们拍摄出来的东西,让我们看的心之向往,觉得是非常的好,所以有很多人都特别的羡慕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有条件的话,我是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的。

而且其实国内能够支持房车的一个营地特别的少,如果说没有营地的支持的话,那车上很多的功能就没有办法去使用,一香水的话,只能够勉强使用一天洗澡,洗菜。而且污水箱的水每天都需要排放,如果没有营地的话,这些都是问题。还有电池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去支撑它。所以其实还不如自己开车,自驾游来的舒服。

③ 对于床车自驾游你怎么看

床车自驾游,我平时就是这么操作的,而且已经坚持好些年了。

为了自驾游出门方便,专门买了一台七座大空间SUV,后面两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然后在某宝上买过两个充气垫,第一种是单纯的电动充气垫,收放都比较容易,平时也不占地方,但是这种全靠充气的垫子睡着不舒服,而且用不几次就坏了,所以后来又买了一个内含10厘米海绵的垫子,这个睡着跟床感觉差不多,很舒服,就是收放不太方便,而且平时即使是收起来也比较占地方。

为了在铺床的时候解决行李的问题,又买了一个车顶箱,容积大约有四百多升,能够承载70公斤重量,基本上绝大多数行李可以放上去。
床车出行,通常是在跑长途的时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因为这种地方用水比较方便,可以解决洗漱和上厕所的问题,而不走高速的时候还是去宾馆饭店住宿。

对于床车自驾游,个人看法是要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去选择,适合床车自驾游的选择这种方式会增加旅途乐趣,节约开销,但是不适合床车自驾游的采取这种方式就是自找苦吃,哗众取宠。

现在的 旅游 不管哪种方式都要看是不是带有其他目的,床车游也分正常游和自媒体游

不得不说目前这个时代是很容易造就网红的,床车这个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应该是最早从网红带起来的吧,因为个人一直反对这种自驾方式,没有旅行舒适度。所以没去仔细研究过,但是我知道自驾游是要以舒适和享受为主的,而不是出去受苦受累风餐露宿,那是户外活动,劳其筋骨的旅行方式。很多人把户外模式和自驾游结合起开可能就成了床车游了,把后备箱改一下,在车上睡觉,在车上做饭,真是心疼花钱还是感觉这样吃住比起去酒店饭店吃住要舒服呢?

正确的对待床车游这种方式就应该考虑到季节、目的地以及个人的身体情况

曾看到过六十多岁的老两口把一辆空间不大的车去改成床车开着到处玩,俩人风餐露宿,吃住车上,后来老头病倒了,老太太也不会开车,孩子坐飞机过去把车开回来,这是图什么呢?小年轻人如果经济条件差,但是爱好 旅游 ,这个方式是适合的,年轻人身体条件好抗折腾。

真正的自驾游不管哪种方式都要以舒适度为首要条件,私自改装车也是违法的

旅游 不是一件遭罪的事,极限挑战一类的不算!大众老百姓出去 旅游 就是去享受的,享受 美食 和风景,大部分人还是会晚上住酒店,吃饭去饭店,而床车把后备箱改成床,睡在后备箱里真的会比酒店舒服吗?就是差钱还是为了发个朋友圈显得你有个性呢?睡在车上舒服不舒服,方便不方便只有自己知道。

在此奉劝那些想用床车游来吸引眼球的朋友们,网友千万个,网红没几个,但凡看到那些床车游很火的网红人家那是工作不是 旅游 ,那是收入的来源,晚上拍完去住酒店你也不知道。所以,要想自驾游就要本着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原则,也可以床车游体验一下,晚上还是去住酒店,但保证你的改装不违法,

床车自驾游是一种想节约旅行开支又想多玩些地方,手中钱不是很多的人的旅行方式,我觉的这种自驾游的方式很好哬,虽然没有房车的高大上,却也可以做到随遇而安,没有房车的惹人注目,可以低调出行,没有房车的这个城进去停不了车那个停车场限停,可以随便在城里穿梭,当然房车的优势在野外,它的空间与载物(客)量是床车不能比拟的,床车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会行走的"床"其空间总是有限的,还有就是"钱"的问题了,如果我的钱非常多,我就可以多买几辆车,每辆车各施其责,呵呵,想想而已

因为我钱不多,所以我也我成了一个床车出游的爱好者了,我认为关于住在车上,而车也具有铺成床睡的条件,睡在车上也没有问题,这个完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买车的时候就是专门挑选了一款可以做为床车的车买的。

我的床车旅行方式是每次出去自驾旅行2~3个月的时间,我很喜欢吃住在车上的随意性,退休好几年了,做什么事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出游时每天不赶路走到哪算哪,走到哪累了就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一下,困了就找条小路进去找个不影响交通也不妨碍别人的地方睡一会儿,每天天黑前早早地就找个能停车并有卫生间的地方休息,有喜欢的地方就停下来。

我们在野外做饭时产生的垃圾都装在塑料袋中,我们走的时候会把它带到有垃圾站的地方扔拉圾箱中,尽管我们每次停车不可能将周边的垃圾都带走,但我们至少能保证不给周边的环境留下我们产生的垃圾,即除了脚印与车辙以外,其它的东西都带走。

我们是在车上睡2~4天再找一次宾馆以便于洗澡洗衣物,不住宾馆时我们带了个洗澡用的速开小帐篷,每天可以在帐篷里随便擦洗一下,晚上一般找个停车场住,要求安静,停车场边上有公厕,这样相比住酒店的旅行方式,不但经济,而且灵活性会高出很多,没用床车出行的方式时,很多时候晚上住宿会耗费很多时间去找宾馆,因为你要找到一家卫生条件好又经济实惠的宾馆,(中、高档的酒店不在此例)就要实地去看看,网上订的经济型酒店很多时候到地方一看就不满意,还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寻找,住车上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减少了对酒店的依赖,再者住在车上还是酒店完全是个人的喜好和意愿,旅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首先要自己身心愉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看上去很美,其实一点都不美!

表面上看最大的优势就是省钱,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不舒服、不方便、不安全、最后因为得不偿失而得出的悲催结论:貌似省钱,其实一点都不划算!

床车不同于房车,他最大的亮点是节省住宿费,但你把床搞得再舒服它也是在空间逼仄狭小的车内,高度宽度长度通风都受限制,远不如房间里的床舒服,况且洗漱、入厕、 娱乐 、通风、保暖、降温、用水、用电、等问题都不能妥善解决,尤其是安全问题(这里说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以及可能来自天气、地质灾害、动物等因素的伤害)。

长期睡床车腰酸背痛四肢酸麻,对身体的损害远远大于节省下来的那点住宿费,况且现在住宿费并不高,100元以下的酒店并不少见,青年旅馆甚至每晚低至20-40元。且条件并不差。

下面这两张图是去年在西藏八宿318国道边拍摄的,江苏常州一对老夫妻的床车,五菱宏光里加一张钢丝床,那么低的高度,那么窄的宽度,睡两个人,这么大年纪......在佩服他们精神的同时真是心疼他们......

下面这两张图是上个月在西藏墨脱嘎隆拉隧道附近拍的,一个做直播的辽阳女孩的床车,小小的斯柯达被她搞成了一个家,空间利用发挥到了极致......

床车旅行一天两天可以,满足一下新鲜感。时间长了我认为床车节省的是有限的钱,牺牲的却是宝贵的 健康 ,得不偿失!

其次房车成本太高:床车只需要,在你自驾游出发之前,根据车的特点改造一下,成为床车,具备吃住的条件就可以出发了。自驾游回来之后还可以在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依旧可以上班下班的正常使用。而国内也不流行用房车,很少看见房车基地,就很难弄到足够的水电,所以房车上很多东西都不能用,这时除了洗手间能让床车羡慕以外,其它没什么两样,这就好比去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大家好,说一下我的看法。

其实大部分SUV后排放倒后铺上充气床垫都可以成为床车,由于高度有限,舒适度肯定是不及房车的,房车什么设施都有,就是一个移动的家,但由于体型比普通车大,在城市里行驶,停放比较麻烦,加之价格比普通车高出不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大部分选择房车的人都是经济条件较好,有家庭用车,再买一辆房车外出 旅游 时开。

对于长途自驾 旅游 来说,能睡觉的床车相比只能坐着的车,肯定还是更受欢迎,当你长时间驾驶,疲惫不堪,想小睡休息片刻,或身处荒野无地方住宿,能睡觉的床车就会优势尽显,个人观点,只要你的车不是只开短途,最好是有能够躺卧的床车功能,有过长途自驾游经历的朋友才能体会,当你长途驾驶疲惫不堪,一张可以随时休息的床是多么的重要。

床车自驾游只是一个过渡,我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车的普及,以后选择房车自驾游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毕竟床车只是移动的床,房车才是移动的家。

床车自驾游三年了,新疆西藏都走过了,心得体会还是有一些的,本人觉得床车自驾游最关键的是舒适,床车改装时就要考虑,床要宽,设备要全,水电使用要方便,做饭方便,最好有车载马桶和淋浴帐篷,再一个旅行时注意目的地的天气,别太冷也别太热,住宿地最好是景区停车场,高速服务区,大医院停车场,大酒店停车场,这些地方有水有电有卫生间,有的还有热水。每到一地逛逛当地的农贸市场,那是最接地气的地方,喜欢就吃当地的风味,或自己买菜做 美食 ,随心所欲。床车游对于退休的人是最适合的。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热爱 旅游 的人来讲,床车自驾游必然是最好的选择,床车自驾游是一个自由方便快捷的 旅游 方式。有很多好处,一下是个人的看法。

1吃饭问题,有了房车可以解决平时的吃饭问题,现在的很多房车设备齐全,随时随地都可以起锅烧油。哈

2 住宿问题,现在很多的房车设备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洗澡,看电视,等,最重要的房车就是移动的宾馆,可以方便住住宿,很大的节约 旅游 成本。

3出行问题,有了床车,出行就更方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快乐自在。

谢谢希望大家旅行愉快

很好啊!非常向往羡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特别任性不用担心住宿省钱,如果一个人游建议买小型车,木兰大妹妹哪个机动三轮摩托车就很棒!主要是省油方便。

④ 老人旅游,是夫妻两人好还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旅行好

年轻时没有“伴君仗剑走天涯”,退休后老夫老妻伴君驰骋千里之外,走过的路,还是那么美丽。一路的风景,成为了生命中的永恒,一生如此美好,相伴到老是如此精彩。

如果两位老人身体都还健康的话,我建议还是夫妻两人一同旅游好一点。当然,如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加入进来,那就更好了。

毕竟外出旅游,也是比较辛苦的,无论是坐车、开车、爬山,都是体力活。夫妻两人之间知道该走多少路,该睡多少觉。

旅游期间的餐饮也很重要,老人的身体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夫妻之间就比较清楚了。

哪怕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来,在饮食上也不会想的这么细。也不太操心“生、冷、硬”的食物是否适合对方的胃口。

老年人一定要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别感觉老伴在身边是个累赘,其实是个幸福在身边。

⑤ 老夫妻改房车旅游抗癌续命24年,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最难治愈的一种疾病。癌症给很多的家庭带去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可是为什么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癌症呢?在我看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激烈,年轻人们的压力非常大,加班熬夜都成了家常便饭。在癌症面前,有很多人会畏惧,会恐慌,会绝望,可是在死神面前,也有这样有顽强生命力意志的人。他们的对待生命态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这对老夫妻中,我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不服输。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完成那些年轻的时候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生活上,有很多在遭遇到打击后,就一蹶不振,可是你不知道,打击后振作起来的你自己,会有多么的努力和自律。

⑥ 俩70岁老夫妻计划即日起至10月底前自南京出发游玩3个地方:乌镇、南浔和西塘。请教最合理的行程路线

摘要 去西塘乌镇南浔

⑦ 东北7旬夫妻自驾20万公里游遍全国,他们一路都经历了什么

东北7旬夫妻自驾20万公里游遍全国,他们一路都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于这对夫妻并不是完全的“穷游”,所以在物资方面并没有太过于苛刻自己,他们一路上欢歌笑语,看过了很多美景,品尝了各个地方的美食和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的生活无疑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小编希望以后也能跟着自己的老伴一起游遍全国。

一、这对夫妻旅行的路上非常的欢乐,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这对夫妻他们自驾了二十万公里游遍了全国,他们最远的地方北方是去过北极村,南方是三亚,领略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并且品尝到了各个地方的特色食品,经历了各个地区好玩的事物,他们追随这季节的变迁,看到了各个地区最美的风景,可以说他们一路上都是欢歌笑语的。

综上所述,东北7旬夫妻自驾20万公里游遍全国,他们一路上经历过很多有趣的事情,领略到了好玩的风土人情,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小编希望老的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⑧ 老夫妻改房车旅游抗癌续命24年,癌症患者通过旅行治病的行为可取吗

我认为可取。

一、旅行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好。

抗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好心情。自己的妻子患有癌症如果一直待在家里,自己的妻子也会因为自己生病而变得郁郁寡欢,等到那个时候即使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对自己的病情也是不利的。谷向东就是害怕自己的妻子因为心情不好导致病情恶化,所以才会选择在路上旅行治病,这样的话双方遇到开心的事情都会暂时的把病情遗忘掉,这也是谷向东爱自己妻子的表现。

当然,两位老人一起旅行对于子女来说肯定是不放心的,但是有没有办法反对,所以只能随时跟他们保持联系,并且在有时间的时候出去寻找一下他们,这也是孩子对于自己父母的孝顺,部队他们的决定做过多的干涉,但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及时赶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其实还是很幸福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⑨ 70岁以上的老人开车安全吗

70岁以上的老人开车安全吗?说实话,这个年代70岁以上的老人能开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至于是否安全,完全取决于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这是最主要的指标,只要不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就没有问题!

我国交通法也有明确规定,70岁以上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为的就是确保高龄驾驶员,没有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消除潜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必须需要每年提交身体报告!

因此,70岁以上的驾驶人,影响驾驶安全更主要的还是身体状况,我们也不能太主观认为安全与否,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老年驾驶人很少是后期学车的,一般都是真正的“老司机”,有的甚至开过一辈子车,驾驶经验更丰富!

我舅舅80年代在我们城市的酱油厂送酱油,后来工厂倒闭又去别的单位开班车,现在也马上70了,A证也换成了C证,2013年买了一台大众高尔夫旅行,至今没有一次大小事故,对于我来说这是榜样!

本人五十八岁学的C级驾照,今年六十三岁了,驾龄五年七万公里。起初开一辆手动挡桑塔纳3000,前年(2017年9月)换国产吉利博瑞。我的体会是,七十岁,只要身体没有大的毛病,开车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这个年龄了,不能逞强好胜,尤其是连续开车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去年本人自驾去新疆独库公路 旅游 ,就是开行个把小时,就停下来休息一会,照个相喝点水抽支烟什么的。还有就是:岁数大了,开车出去 旅游 ,必须和有经验的老司机搭伴出行,二是要设计好线路和时间,尽量按照日常的作息时间,到饭点就吃,中午必须午休(哪怕在车上迷个半小时),不赶夜路等等,最重要的遵照交法交规,文明驾驶(跑题了)。总之,七十也好,八十也罢,能否开车,因人而己,决定因素就一条:身体状况!

我七十四岁了,开了快三十年车了。现在有时去上海办事,绍兴早上去午后就回耒了。来回快五百多公里。而且也不觉得累,一䑥车速都接近上限,我的体会是主要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开疲劳,血压心脏自己要多关注,年纪大了有些人前列线有症状,开车小便的问题一定要有方案,合理安排好。开车能快必须安全,该慢的必须慢。目前,我的感觉开到八十岁不是问题,当然万一谁也说不准,有些问题事故也不是一定年龄大造成,年龄大了的更细心至少这么多年我没有正面有过碰擦,但车屁股等红灯时被轻微的追过尾。开车时刻必须注意安全,不能麻痹大意。每天出车都要谨慎小心。对车辆必须仔细检查,尤其是跑高速,更不能马虎。要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我今年也快八十岁了哈哈真不是吹牛!现在一般五,六,七十的人身体状况恐怕还不如我。我视力1.2以上,听力很好!三高不存在。我从不喝酒!喜欢吸烟一天十支多一支或少一支。喜欢喝茶。从不暴饮!暴食!!。心态和心情都很好。但不管身体素质怎样开车一定!一定要小心!!开车勿开小差,千万千万勿喝酒!!礼让三分!!愿停三分!不抡一秒!!开车时在(没有情况下,要当作有情况処理。)这样朋友你开车就一定安全,(手撑生死盘!脚踩鬼门关啊!!)多为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想想。供大家参考。

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开车,但是建议不要开车为好。因为没法保证安全,出事故的几率也更大。

我国对于70岁以上的驾驶员开车是有法律规定的:

这些条款规定了70岁以上驾驶员允许的准驾车型,就开开普通家用车这类上C照的车。

除了对准驾车型有要求,70岁以上的驾驶员想要合法驾车,每年都需要提供身体 健康 证明。这种做法相当于每年都需要对驾驶证进行换证体检。

普通驾驶员基本是六年检查换证一次,很多人还觉得太麻烦。所以还有六年没扣满十二分可以换领十年期驾驶证的规定,就会变成十年体检换证一次。二相对比一下就知道一件提交一次身体 健康 证明是多么麻烦的事了。

其实国家对于70岁高龄驾车算是持鼓励态度的,比如今年最新的交规放宽小型 汽车 驾驶证申请年龄,取消申请小型 汽车 、小型自动挡 汽车 、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也就是说,70岁以上有钱有闲身体 健康 的人可以考驾驶证开车。

不过,无论是70岁及以上考驾驶证的规定还是70岁已有驾驶证的检查规定都要求驾驶员身体 健康 ,还对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

从身体机能的方面来看,7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劳,而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人的注意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判断力,伴随而来的是视线模糊、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精神涣散。

从我驾驶经验来看,车开久了难免疲乏。年轻人底子厚,还能靠着意志力强撑,70岁的老年人本来是垂垂老矣,疲劳来的快,也没有足够的身体底子去撑着,更容易出问题。

而在现实生活中,70岁以上还开车的人更是稀少,一年都见不到几次。如果70岁以上的人开车安全,我想我见到老年驾驶员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拿被人诟病的老头乐来说,里头的驾驶员全是6,70岁的老年人。这类老头乐开起来动作慢,时速慢还难免出事故,如果换上最高时速180km的四轮车,万一踩错了刹车,那造成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所以,70岁以上开车真的不够安全,能不开车就不要开,实在要开车,要合法合规上路,并且切记不要疲劳驾驶,开一阵子就要休息一下,也不要开长途,长途出行年轻人都累,老年人更加难以把控。

我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今年毅然决定将我开了8年的爱车转让了!做了我步入老年后一次最大的断舍离。

我是49岁学会了开车驾龄将近20年了,其间换了一次车,59岁时自己送给自己生日礼物是一辆一系的宝马,将近60岁圆了自己开好车的梦想,开过车的司机朋友都会有体会,好车开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哈,给点力就行,变道超车轻松自如,开远程高速给好定速就只管注意前方路况就好了。

尽管喜欢爱车,但近几年我不太喜欢开远程车了,无论是出去玩儿还是办事,尤其是当天往返的路程,去的时候精气神儿十足,午饭后正是要午休打盹儿的时间,可我这个开车的司机可不敢怠慢,要强打着精神把车开往目的地,这跟年轻时候的状态就是不一样了,有一次我开车去沧州办事,返回的时候太阳照进来晒的我晕晕乎乎的直想打盹儿,为了安全起见,我只好把车停在路边,闭上眼睛小睡了一会儿,才又开车返回了。

遇上和朋友聚会聚餐有时也很尴尬,我从来是不喝酒的,但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开车的总要将顺路的带回去吧,我这个老太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躺床上睡一觉,但还要坚持着打起12分精神充当司机,此时在路上如果有个突如其来的路况,难免会有反应迟钝的现象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退休以后由于女儿在北京工作,我会经常到北京女儿家小住可车又不能开到北京,只好把它停放在我家小区的院子里,有时一住好几个月,回来以后车已经没有电了,我只好又找师傅搭电,光去年我几次从北京回来,给我的爱车搭电成了我的一项工作。

思前想后,我决定做断舍离了,我不想等隐患太多或是出了大问题了再考虑这个问题,我要提前一点儿卸下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有的朋友劝我人家外国人到80岁还有开车的呢!我不这么看,外国路况跟我们不一样,他们住的周边买东西也不方便,因此私家车就是他们的腿,我们就不同了,我们的交通非常发达,网上购物也非常方便,因此对于我来说,私家车用处可以用公共交通或是打车来取代了。

半年过去了,我对自己做的这个决定非常满意。再也不用想着保养、验车、上保险......不再为这个爱车操心了。我感觉无比的轻松。我也为自己在当司机的这20年里的平安无事感到庆幸。我也奉劝各位老年朋友,适时地与自己的爱车做断舍离应该是一件必须考虑的事情,您赞同我的想法吗?欢迎互动。

关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车安全与否,主要取决于驾驶经验、驾驶技术、反应速度,以及 健康 状况。

如果有较长的驾驶经历;走过各种复杂的道路;耳不聋眼不花;腰椎没病能够端坐;能够集中精力,反应敏捷;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及时处置问题;再加上有一辆车况较好,容易驾驭的车辆,那么就是年龄超过70岁,安全行车也不是啥问题。

我是北京退休并定居,1949年2月份出生的,今年已经71周岁了。

1996年底我学的 汽车 。1997年4月份在上海买了一辆退役的出租车,一个人开回了北京。

2013年第一次自驾游阿尔山,走八达岭高速、217国道,内蒙S303边境路,6天往返约3500公里。

2014年走青藏线去拉萨,从川藏线出藏,共29天,10000多公里。

上面的是以我为主,但有副驾换着开的自驾游。

下面几次都是我一个人开车,带老伴自驾游。

2015年9月13日去山东15天,沿着海边转了一圈。10月1日去北戴河,乌兰布统,7天。10月11日去五台山,应县,大同,共7天。三次合计:3800公里。

2016年9月5日离京,去内蒙东北部和东三省,沿着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走了一大圈,最北到北极村,最东到黑瞎子岛。于10月3日早上回到北京,共计29天,10000公里多。

2016年10月28日,再次从北京出发,去西南几个省,往西到了西双版纳,往南到海南岛,历时44天,13000多公里。

2019年8月13日,北京出发南、北疆环游,去了三大草原,穿越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和独库公路,看了胡杨林,到了赛里木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游览了新疆大部分的景区。于10月4日回到北京。53天,共计14000公里。

2019年10月15日再次从北京出发,到皖南、浙江慢游,走遍了皖南、浙江大部分景点和江南水乡古镇,于12月6日回到北京。历时49天,共计5500公里。

几年来,我断断续续的跑了5 6万公里。我现在跑高速,如果赶路一天还能跑1000+公里。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平地和山路,我都能安全抵达。

2016年10月3日深夜,走京哈高速从沈阳回北京700多公里,夜里出发,早上抵达。

2018年8月1日清晨,走京沪高速从上海回北京1300公里,早上出发,当晚把我改装的露营车开回北京。

对于这种赶路,需要连续几个小时不停车保持时速在120公里疾速行驶。

2019年起,为了保证安全,我约索自己,在高速路上不再长时间跑120公里的时速,大部分都是保持在90 100公里速度。

一般来讲,岁数大了的人,都比较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的。拿驾照20多年,从来没有在行车时发生剐蹭,追尾事故,也很少有啥违章。自驾这几年,只有2016年在哈尔滨,去索菲亚教堂,不知情的闯了限行,罚了钱扣了分。在限速最厉害的新疆,我行驶了近10000公里,也没被扣一分。

2016年11月份,我在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遇到一个74岁的南京老哥,开着房车,老两口转遍了全国及欧洲十几个国家



2019年7月份,我在乌兰布统桦木沟景区的蛤蟆坝影视基地,遇到一个岁数更大的,已经79岁的北京老哥,带着76岁的老伴,开着一辆中型SUV,还在满世界地跑。

一般来说,驾龄越长的人年龄也越大。再说20 30年前开车的,好多都是职业司机,有不少人超过70岁驾驶车辆能力依然。

所以我认为,老年人开车安全不安全,年龄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由驾车经验,驾车技术,反应速度以及 健康 和心理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我们驾车外出,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行车还是停车,不管是走高速路,还是国道、省道、县道,都要集中精力,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违停,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毕竟我们是出门在外,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考虑周全。既要玩的开心,还要家人放心。

如果70岁还能轻轻松松的开着车在马路上行驶,先不说别的,就身体方面那就是相当 健康 的,谁不羡慕这个小美好?

国家有规定70岁不能考驾照,但没限制70岁不能开车。安全方面肯定会有,但不排除有老年人驾驶技术经验丰富,照样可以轻松上路。

70以上老人开车安全吗?这个问题放在10年前我是不赞同70岁老人开车,那个时候的老人确实感觉不如现在的老人精神。

那个时候的老人基本都是文盲,现在的70岁老人都识字,特别是在城市生活的老人,对城市道路和交通法规基本了解,如果身体 健康 ,完全可以胜任驾驶员。

有幸去过日本东京,了解到日本已进入老龄化 社会 ,感受最大的是日本国家退休福利待遇好,过着生活无忧的日子,却非常孤独。

在东京 游戏 厅的 游戏 机是老年人解决孤独的方法,几乎都是七八十岁老人在消磨时间。

更发现东京非常昂贵的出租车,驾驶者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一身干净整洁的制服,彬彬有礼举止,车内十分干净,他们并不缺钱,只是排解孤独,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预防痴呆症。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对驾驶员的年龄不加限制,只要符合身体条件都可以继续开车。在德国对驾驶员更是放宽,你自己不想开车为止。

对申请小型 汽车 、小型自动挡 汽车 、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年龄上限由70周岁调整为不作限制。

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且需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提交体检证明。

考驾照取消70岁上限,对于即将进入老龄化的 社会 ,体现了国家政策与时俱进,顺应老人参加 社会 活动的需求。

1、70岁以上老人身体 健康 ,完全可以胜任驾驶 汽车 。

2、70岁以上老人驾驶 汽车 可以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并能积极参与 社会 活动,有利用身心 健康 。起码开车是在坐着驾驶,比挤公交车、地铁安全。

3、70岁以上老人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自驾游,增加生活乐趣,既看看大好河山,也可以放松心情。我在自驾游时遇到过多位70以上老夫妻,身心 健康 ,心情愉悦。

4、老年人开车比较稳当,基本都是老司机,比新手上路要安全,不会对其他车辆造成威胁。

5、70岁以上老人不单独开车,最好有人陪伴,感觉身体不适,可以有人照应。

欢迎关注@开车与生活

开车注意安全第一就是。 年龄大 更谨慎。 我74 岁了。 从六十年代就热爱车辆。 就会驾驶修理。 近几年 手头有点集俗 买了两部手动挡。 (喜爱手动 手动挡有驾驶乐趣)。 15年带老伴 去长治 平遥 大寨 太原 衡水 游玩了几天。 17年春节 又去徐州 南京探亲。 18年 去盐城 上海 周里 同里 南京 扬州 回山东。 平时 也经常带老伴驱车去山区游玩。 老年人 身体力行。 开车无大碍。 开车主要就是注意安全。 思想准备 紧急情况下宁可压线 也不能伤人。 这是重点。伤人伤己负担不起! 个人观点。 哈哈哈哈哈 祝老伙计们 幸福美满

⑩ 东北一对7旬夫妻自驾20万公里游全国,他们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么做

一般人到了退休的年纪,总是想着颐养天年,就会选择一些比较静态的生活方式,比如溜溜公园、钓钓鱼、下下棋这样清闲的活动,但是在东北有一对七旬的夫妻,在五年的时间里,自驾游了二十万公里,他们当时做出这样选择,是觉得人虽然老了但心态要保持一种年轻的状态,所以在退休后才去考取了驾证,并且自己开车去过了全国各地很多的地方。

三、东北夫妻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五年的时间游览了20万公里。

这对东北的夫妻人老心不老,夫妻两人自驾游走过了很多的城市和景区,相信很多人看到他们的故事都为之羡慕,因为他们是做了很多人,想做又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别人才会给这对夫妻的评价是“退休界的天花板”。毕竟真的能做到这个程度的,需要一种魄力,而且也需要财力的支持,只要经济富足,内心也丰富的人才敢一直在路上,体验不同的风景。

热点内容
福田风景内饰隔板 发布:2025-07-05 15:28:41 浏览:871
欢乐颂赵医生的车价格 发布:2025-07-05 15:07:06 浏览:277
内蒙古4月份适合去哪儿旅游 发布:2025-07-05 14:58:16 浏览:682
搬家工拖挂 发布:2025-07-05 14:46:07 浏览:896
广东皮卡车二手车 发布:2025-07-05 14:39:15 浏览:235
皮卡堂小火龙打工家具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5-07-05 13:47:32 浏览:214
嘉年华改装内饰 发布:2025-07-05 13:05:36 浏览:253
江铃皮卡千斤顶在哪里 发布:2025-07-05 12:44:09 浏览:479
咸宁商务车电话号码 发布:2025-07-05 12:21:42 浏览:8
2016年汽车价格走势图 发布:2025-07-05 12:08:13 浏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