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房车旅游
⑴ 怎么去北极看极光啊又没有航班去北极
开着房车去北极 育空(Yukon)位于加拿大最西端, 西面与美国阿拉斯加接壤, 西临太平洋,北面直通北冰洋,是北美惟一可由公路进入北极的省份。杰克·伦敦的成名作《野性的呼唤》,就基于他在加拿大育空河流域广漠蛮荒中对大自然野性的切身感受写作的,他在这里找到了他全部作品的主题。2015年9月,由《户外探险》杂志组织的由五辆房车和四辆SUV组成的车队从育空首府白马经克朗代克公路,再经丹普斯特公路进入北极,自驾到达北极界碑。 所罗门的魔瓶 育空(Yukon)是加拿大的边疆省份,从温哥华还要转机飞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首府白马市(Whitehorse),来接我的李莹和丈夫魏光亚几年前移民到这里,办手续的时候移民官难以置信地问她:“你确认你要移民到育空?”因为这里几乎是加拿大的最西边,和美国阿拉斯加接壤,地广人稀,有80%以上的土地还处于未开发状态,遍布野生动物,驯鹿和棕熊的数量比人还多。 白马机场的行李转盘中间,放置了一对很大的驯鹿标本,定格在相互顶角争斗的瞬间,让人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野性气息。一出机场,马上就呼吸到了纯净的空气,头顶是晴朗的夜空。当地的天气预报每天会有一条是极光指数,9月以后干燥晴朗的夜晚能看到极光的几率是很大的。 魏光亚夫妇在白马市的郊区有一幢小木屋,前方就是一片湖水,视线开阔,是观看极光的好地方。夜里十点半以后极光开始在东方浮现,起初是白色的光带,照亮东方的天空,随后逐渐蔓延,形成一条光带,横跨整个天际,只见天边一个半弧形光桥,同时倒映在湖水之中,形成一个发亮的合围。其间会有几缕精灵似的极光,呈漩涡状回旋上升,倏地又消失,就像所罗门的魔瓶被打开了盖子,一股青烟过后小魔鬼被放了出来,欢天喜地跑到了山的背后。 淘金之路 次日一早我们就去租车公司Driving force租赁我们此行所需的房车。房车有两种,一种是19_,可乘四人,一种是21_的,可乘六人。后者体积比较大,对于没有开过大型房车的大部分国内司机来说,更是不好驾驭,我们选择了19_的四人房车。租车手续也很简单,在国内公证过的驾照,加上一张信用额度2000加币以上的信用卡就可以了。 我们的房车旅行从白马市的育空河边开始。河边停泊着一艘很大的克朗代克(S.S.Klondike)号轮船,是英国育空航空公司1929年建造的,是那时育空河上的重要货轮,当时最大的艉外轮,曾经几十年如一日地往返育空河运输物资。后直至连接着白马和道森(Dawson City) 两个淘金重镇的公路兴建后,才逐渐取代了它的作用。如今它作为历史遗迹永远停在育空河边,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太阳初升的早晨,在育空河边跑步的人们经过轮船的旁边。克朗代克号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城市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自驾的路线是沿着育空河,走2号高速路(highway),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那条连接白马市和道森市的克朗代克(Klondike)路去道森市。这是一条有名的淘金路。 车开出白马后路况很好,而且途中车辆很少,几乎要平均过半小时才会有一次会车。这边的车都非常有规矩,根据各种路牌标定的提示行驶。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岔路口倒三角标志,是提醒行驶到这里一定要暂时停车观望,让主路的车先行,司机们都自觉遵守。一路上后车从来不会在只有一条道的路上跨道超车,总是很有耐心地排在后面。全程都有限速的标志,但没有摄像头,全靠自觉。 过狐狸湖(Fox lake)的区间是最美的,秋日发黄的树林间或有些夏日残留下来的翠绿,倒映在平静的湖面,像随意的涂抹,但又融合得如此自然。但这段路也是最难走的,砂石路上尘土飞扬,前车尾部扬起的灰尘使得后车看不清来路,不得不停下来拉开车距。 在公路穿越佩利河(Pelly River)的地方稍作休息,这里南距白马市282公里,北距道森城254公里,是北方图琼(Tutchone)原住民的一个社区,叫作佩利路口(Pelly Crossing),有几百名北方图琼原住民住在这里。传统上,他们在佩利河区较低处过着半游牧的生活。从公路上俯瞰村庄,可以看到村庄的位置相当好,正好在大河拐弯的地方,掩映在逆光中金黄的树林中。 单日行车五百多公里,进入道森之前几十公里处,两旁的河道边就开始绵延着土堆,一直延伸到道森。1899年淘金潮过去后,道森的金矿仍然继续在开采,这些都是淘金潮过后,大型挖掘机淘金留下的。一些大公司利用大型的机器设备开采黄金,在这些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开采黄金获得利润,一直持续到1966年。在道森地区周围开采出价值达5100万美元的黄金,这些黄金在今天值10亿美元。 杰克 · 伦敦的小屋 1897年3月杰克·伦敦踏上了淘金之旅。他求得了一点支持,在寒冬到来之前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靠近北极的育空河,在这儿度过了冬天。杰克·伦敦在育空河流域找到了他全部作品的主题,即人与超自然力量的较量。成名作《野性的呼唤》,就基于他在这广漠蛮荒中对大自然野性的切身感受。书中狼狗巴克挣脱人给它的舒适,在森林的狼群中回归了难移的野蛮本性。 车队下午到达了杰克·伦敦当年居住的淘金热的中心城市道森,可以停泊房车的大型RV营地在道森城外,我们入住了Bonanza Gold Motel & RV Park。旅店的名字也很有意思,“Bonanza Creek”翻译作“富矿溪”,从1896年8月三个拓荒者来到育空,在那时还叫作兔溪(Rabbit Creek)的富矿溪(Bonanza Creek)发现黄金,从此这片土地的历史被改写。 来源:户外探险
⑵ 在美国租房车,提取房车要如何验车或有什么要注意
房车国度有详细的取还车流程,提醒取车时确认工作人员已将车辆原有刮痕记录下来,并检查燃油是否加满,车内灯,冰箱,水泵,燃气炉是否能正常使用。望采纳
⑶ 来说说开房车去自驾游是何体验吧
房车内部设施丰富,需要学习一下,一般出租房车的公司都有详细的视频教学,这里说几个重要的点。房车有好几个量表,需时常注意:汽油、丙烷、电池电量、水箱、厨房浴室下水池水位,马桶下水池水位。
⑷ 荷载2人的奔驰B型房车售价竟然高达200万元,有钱人的世界真不懂
相对于C型房车来说,一般大家都会认为B型空间空间较小,配置较低,自然价格也要比C型房车低一些。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比如这辆B型房车,如果在国内销售的话,价格肯定要超过200万元了。
这是美国高端房车生产企业,Winnebago公司出品的BOLDT品牌B型房车。BOLDT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大胆”。只有起错的人名,没有叫错的产品名,从这里也体现厂家对这款车给予的厚望。这款房车在美国当地的起售价已经高达199064美元,如果进口到国内,稳稳的200万人民币以上的价格。
后双轮的设计,可选装4驱系统,足以应对各种路况的挑战。从阿拉斯加的雪原,到新墨西哥的荒漠,BOLDT都是游刃有余。
奔驰斯宾特底盘,3.0T6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88马力,匹配7速自动变速箱,有着主动车道保持、盲点检测、主动刹车辅助、多媒体车机系统、座椅加热等多项主被动及便利设备。
全车尺寸6985*1930.4*2997.2mm,车内高度1905mm,车内宽度1778mm,这在美式房车中算是小身材了。全车整备质量5003kg,最大质量6917kg,配备92.7L油箱。
中开门设计,打开车门,可以看到车门边布置了沙发座椅,厨房位于驾驶员座椅后面。
柔性纱门,轻松的粘在门框上,使用非常灵活。
贯通式的车内布局,车体后部是2张长条沙发,右侧尺寸为2057.4*660.4mm,左侧尺寸为1879.6*660.4mm,全车荷载仅有2人。车尾是横贯车体的卫生间,衣柜也位于卫生间内。
车内大量使用防腐柚木和亚麻材质,整车氛围清雅素朗,带着欧式房车的简洁风,又有着美式房车的乡村风。车里有着顶置静音空调和特鲁玛电加热单元。
厨房位于副驾驶座椅后面,长长的台面有着充足的操作空间,配备了车载冰箱、微波炉、单眼燃气灶,带盖水槽,以及车载净水系统。车内有着30kg液化石油气,足以使用相当长的时间。
可拆卸的餐桌,尺寸不大,不过足以摆下旅行时的简餐。
2张单独的沙发床,在后部也可以拼在一起,提供了一个双人床。
床头安装了控制面板,可以调节空调和电暖,充电插座和床头照明也是标配。这里还有着吊篮,可以放置充电的手机,一个贴心实用的设计。车内配备了3600W逆变器、蓄电池,115W太阳能板,以及先进的节能系统。
卫生间位于车尾,这里有着马桶、淋浴花洒等生活设备。
车里安装了79.5L清水箱、94.6L灰水箱和60.5L黑水箱,以及9.8L热水器。
打开尾门,可以看到卫生间左边还有着独立的衣柜。这样的卫生间布局,在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一些B型房车中也可看到。
BOLDT房车,奔驰底盘,精美内饰,最突出的特点,估计就是高昂的售价了。
⑸ 有哪些比较好的旅游类节目
比较好的旅游类节目有,美丽中国乡村行,背包去环游,爸爸去哪儿等,这几个节目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尤其是爸爸去哪儿,自播出以来就一直非常的火爆。自打接触爸爸去哪以来,我就迷恋上了这个节目,他亲子互动的类型模式更是狠狠的吸引着我,让我们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明星日常的生活和他们的子女,看着一个个明星宝宝们慢慢的在游戏中学会成长懂得道理,感觉自己也深入其中,非常的开心,这几个节目都是很好的旅游类节目。
⑹ 如果让你开一辆房车旅行,你们最想去哪里
如我让我开一辆房车旅行,我最带着父母去趟桂林。我的父母是非常喜欢到处去玩的人,而且他们每次看到好的东西,想第一个分享的人就是我,仿佛分享的时候也能创造出我们之间的很多话题,而他们却不是我们的第一分享人。而且父母总说一家人出去玩玩很好,可总是没有这有这样的机会,其实我也知道,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趟旅游,而是需要我陪他们,她们也希望遇见最美的风景的时候,是我陪在他们的身边。前两天的母亲节,朋友圈里大秀母亲,其实对妈妈真的爱,并不在每个固定的节日,也不在朋友圈里,而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