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房车现象
❶ 人力房车,世界最小,里面居然还能睡四个人!
房车有人追求大,有人追求小,一辆迷你房车,也能玩得很快乐,在英国,有一名汽车技工,安迪,就花了两周的时间,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房车。
在当地不属于机动车行列,属于自行车范畴,不用上牌就能上路。
如果不安装一个电力小马达,碰到山路,那就很难踩着去了,不过还是要为这哥们的创新精神点个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什么是手拉房车
用人力拉着走的房车,手拉房车应该是近几年出现的,现在人越来越渴望自由,喜欢出门穷游,但是很多人买起来车或者不会开车,就会选择手拉房车。
价格便宜,也不需要驾照,在旅游途中也可以有一个休息的地方,虽然功能没有其他类型的房车强大,但是价格便宜,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以下规定:第五十六条机动车牵引挂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拖拉机只允许牵引1辆挂车。挂车的灯光信号、制动、连接、安全防护等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二)小型载客汽车只允许牵引旅居挂车或者总质量700千克以下的挂车;挂车不得载人。
第六十七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❸ 房车旅游者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国内人多,适合房车停靠的地方少,完善的营地更少,不客气地说只学了个皮毛,即便是建好的营地也是不完善的,而且有的营地收费高,很难吸引开房车的人前往。随着房车的增加,配套跟不上,个别房车车主不注重房车礼仪,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导致现在很多地方的人排斥开房车的来旅行。
❹ 房车出游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可以容纳很多东西,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车上进行,可以节省一些住宿费
坏处:房车体积较大,停靠的难度比较大。并且房车的汽油供应量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遇到房车汽油量不够导致房车停止工作是一件比较难以解决的事情。
建议短期旅行可以房车出行,长期旅行比较适合选用公共交通。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❺ 房车,一个被低估的新产业
来源:解放日报
当文旅行业受疫情影响正在缓慢复苏时,“房车自驾”这种新方式反而迎来逆势增长。
据统计,2020年国内房车产业迎来一拨小热潮,同年12月国内自行式房车销量环比增长32.2%,同比增长25.7%。无独有偶的是,每逢节假日,上海房车营地销量爆满,一车难求,也成为一种现象。
房车自驾,是否真到了蓬勃发展的拐点?
作为一个复杂的全产业链,它横跨 汽车 制造、文旅、景区资源、基础硬件、消费文化等多领域。起步阶段究竟面临哪些问题?能否发展成上海的优势新产业?
愧疚下的尝鲜
延军是一位设计师,去另一座城市出差乃家常便饭。然而在外地工作时间太长,他对家人的愧疚也与日俱增。
2013年,在公司附近,他忽然注意到有一家房车租赁公司,冲动之下租了辆房车,和家人一起玩了20天。当时一台车租赁价格1500元一天。
如今回忆,他已经记不清走过哪些城市,反而房车上与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司机是另聘的。蹒跚学步的女儿在车里乱爬,妻子 旅游 和照顾孩子两不耽误,延军自己在房车上办公。设计师有一台电脑和网络,一切足矣。
最初也有一些担忧:国内房车配套不好,没有驿站,无法及时加水充电怎么办?开出去后才发现,电不难有。在车辆行驶中,房车的燃油可以反充电。加水则简单很多,加油站、景区、停车场或店铺,接个水管就行。房车营地没有想象中那么“刚需”。
延军选择的C型房车,是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车型,看起来比较高,实际占地面积和一辆依维柯面包车等同,停车不难,而且只要C照驾驶证,自驾车车主都可直接上手。
那一次,享受到了边工作、边 旅游 、边陪伴家人的乐趣,延军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他决心买一辆房车创业,专做城市礼物、文创设计。
他先把房车表面刷上公司名称、业务内容、联系方式,随后开着房车,一家四口去全国各地。车里带着两个孩子,一个3岁半、一个8岁,一家人一路走过海南、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起初在创业阶段,他只是搜集各地风土文化信息,拜访曾经的客户。后来有些客户对他的房车非常好奇,问起他现在的创业内容,基于之前的信任,请他设计城市礼物和文创产品。
“房车给我招来了客户,相当于免费广告。”延军说。他开着房车可以在一个陌生城市待1个多月,走访50多家企业,同时参加研讨会、沙龙。有时,他也会带着创业团队开着房车到当地宣传、举办小展览等,房车让一切都变得方便,时间变得从容。
旧景点,新玩法
我国房车产业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零星的房车来自改装车。
上汽大通原本的生产线主打客车。渐渐地,客户开始提出一些定制化客车需求,比较接近于“房车”。而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提升,自驾游成为年轻人偏好的选择,房车将是未来风口,这个趋势越发明显。
2017年,上汽大通在溧阳投资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房车工厂。基于此前国内只有改装车,这一举动当年就让大通形成头部效应。
但前期发展并不容易,房车在国内不仅仅普及度和知晓率低,配套问题也让车主有很多顾虑。比如,房车停放方便吗?停车场是否有加水、充电等配套设备?露营地有几处? 旅游 线路如何定制?
2018年,大通意识到,光卖房车远远不够,作为市场先驱,他们需要自己做市场普及、推广,甚至补足房车产业链的短板。于是,一系列跨界动作开始了:房车 旅游 、线路定制、租赁业务、运营营地等,一个车企干起了文旅服务业的活儿。
大通为房车打造了两个网络平台,一个是“我行”,提供在线选车和买车。还有一个是“房车生活家”,提供丰富的 旅游 线路产品。从还车租赁、每天行程点位、餐饮和住宿安排到路上交通时间等,罗列清晰,与传统的跟团游产品目录一样,对新手比较友好,让人心里有底。
据项目经理介绍,目前国内有几条线路特别适合房车自驾游:一是大西北环线,本就是著名的自驾游线路;二是内蒙古草原。它们有一些共性:一路皆风景,适合自驾;那些地方的住宿、厕所等条件本就一般,与其住在旅馆,倒不如直接把房车开到山坡、沙漠、草原、湖边,住在房车里,还能随时支个帐篷,摆上桌椅。
不久前,正是西藏桃花盛开时。大通平台上线了拉萨―波密7天6晚的房车线路。线路中安排了两个支持水电桩的营地,一个在林芝,营地上桃花盛放,可以一边给房车充电、加水,一边在户外摆开桌椅,花海中野餐。
另一个营地在然乌湖边。远处千山飞雪,夜晚满天繁星,与湖面遥相呼应。住在旅馆反倒不能更好体验天地之美。路线上还重点标注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建议房车停在桃花树下,一家人煮一杯咖啡,度过悠闲时光。
大通设计的这条线路,有2晚住在酒店,就怕自驾游客不习惯全程睡在房车。此外还安排了一些特色 美食 ,与当地餐馆、酒店合作。
一辆C型房车,最多6人。线路选择分两种,一种租车带司机,费用略贵。一种自驾,但配有专门的线上管家,随时通过微信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提醒每天行程和注意事项,随时掌握沿路状况等。
这样的一站式房车游服务,省去很多顾虑。一些新手,本以为房车自驾离自己还很遥远,国内出游可能困难重重,结果一看产品内容,就有了第一次尝试的勇气。
“房车自驾,美景和露营结合,更契合年轻人对 旅游 的想象。”上汽大通房车 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力挽说。
疫情倒逼下,国内走马观花式的景区游览开始走向窄弄。房车自驾游带来的新奇感、体验感、自由感会成为存量市场的新玩法,也是年轻人、亲子游更加偏好的选择。
只是目前房车普及度还不够,游客们有所顾虑,需要更多宣传与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上海车企从制造业跨界到了服务业。
营地,一车难求
坐落于迪士尼小镇旁的大通音乐谷是上海最大的标准化房车营地之一,小长假期间营地车位爆满。
营地车位分两种。一是房车式住宿,游客可以体验住在房车里的感觉,但因为没有车头,并不能开。白天人们可以在营地玩耍,或者去迪士尼游玩,晚上住房车,模拟一下“房车生活”。
而另一种是真实房车,车位上提供水电桩,旁边还有一个配套烧烤平台,比较宽敞。帐篷、桌椅、烧烤炉、洗手池等设备一应俱全。营地可提供烧烤套餐,当然游客也可以自己带吃的自己烧。
“国内大部分景点我都去过,节假日已经不想逛了。”家住浦东的林女士表示,“现在过节我只想找个地方‘瘫’着,和朋友聚餐聊天更轻松。景区太拥挤了。”许多人的回答都和这位女士大同小异――不想逛景点,节假日就想找个设备齐全的户外帐篷,亲朋好友野营,或自己在太阳下发呆。
“这样的营地度假心态,再发展下去,就是房车游了,你说是吧?”她的丈夫补充了一句。
而在营地路边,停放着一排排大通房车,正是租车游客所在。目前车辆已经全部租完。游客正准备从这里出发,开启3天的长三角房车自驾游。大部分人均从“房车生活家”下单。偶尔也有其他散户。
一位打扮时髦的女士正在给房车贴标签。她说自己早年爱玩,喜欢房车,5年前,成立了一个房车自驾游小微旅行社。房车从大通租赁,在这里取车。每一次制定好 旅游 线路,包括沿路景点、停车场、水电桩营地等,攻略由她来做,一排房车浩浩荡荡集体开出去 旅游 ,对心存疑虑的新手比较友好。
由于国内房车自驾游还在起步阶段,真正的散客,即“老玩家”毕竟还是少数。带火这个市场,大大小小的 旅游 服务平台机构依然不可缺少。
她明显感觉到,文旅产业开始转型。不仅自驾游游客增长,从2020年起,到她那儿报名房车游的人数也快速增长。今年开春以后,工作日都天天有团队出游。“未来,这种方式一定会受到年轻人普遍欢迎。我看好这个市场。”她说。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收入到了1000美元以上,出现更多“中等收入群体”时, 旅游 方式变化、文旅产业结构改变已经成为规律。疫情缩短了转型时间,也让房车自驾游迎来春天。
短板,设施配套
营地和配套设施少,是目前国内房车自驾游的瓶颈。
全国工商联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常务副会长芦志军说,在发达国家,每10户家庭就有1户拥有房车。欧洲超过1万个露营地,政府推动占了很大比例。美国约2万个露营地中,三分之二属于政府投放的公共设施,剩下才是企业项目。
为什么发达国家都把露营地建设作为政府项目?
房车不仅仅涉及车,从生产企业、租赁市场、销售产品,到终端的营地配套、线路设计、文旅服务等,是一个复杂的全产业链。它横跨 汽车 制造、金融租赁、文旅销售、景点线路、基础硬件、文化活动等多领域。好的房车自驾游线路,可以激活一个个乡村、一个个小镇,带来源源不断的后续产业和创新可能。
说到底,房车产业涉及的不只是 汽车 领域,还有各类服务、消费、就业,拉动各种链条和配套,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要素流动,激活各种新产业和新商机。
从2014年起,我国也开始加快推进房车产业和露营地发展。国家露营地标准正在制定中,而各地已经纷纷开始推动露营地建设。
近几年,文化和 旅游 部一直表示,房车是高速发展的新兴消费领域,潜力巨大。从2014年至今,多个部门陆续发布过一系列关于自驾车、旅居、露营地建设的意见。
比如提到房车挂车登记程序、房车驾驶证管理制度、营地土地使用政策、道路上拖车收费标准、营地的水电消耗参照标准、适当补贴营地、促进房车和露营制造发展……
这些都是自驾游,尤其是房车自驾游的掣肘,政策试图填补配套服务的空白,意图明显。然而前期进展依然缓慢,意见仅仅是意见。相关文件还要求,2020年国内露营地要达到2000家,如今大约超过1000家,离指标还有一段距离。
芦志军坦言,目前国内没有一家房车营地可以真正赚钱,都处在发展建设阶段。由于缺少真正流动的房车,有些房车营地,更像“大型户外游乐场”,以此维持生计,也是过渡阶段的选择。
拐点出现在2020年,一个明显信号是,疫情新常态下,房车旅行因私密性、安全性、自由度,迎来一拨小热潮,反倒逆势上涨。2020年12月,国内自行式房车销量1002台,环比增长32.2%,同比增长25.7%。
除了著名的大西北环线,此前本栏目报道过的大运河线路,以及其他如长城线路、“一带一路”线路等,有一批人致力于开发线路游,寻找当地文旅景点,升级当地停车场,打造驿站和营地,成为激活产业池子的一条新“鱼”。
房车产业短板,即基础配套服务设施薄弱,长期以来大家一目了然。而如今,在疫情新常态的契机下,作为国内游新增长点、产业新契机,似乎到了各方加快补充和推动的关键时期。
车上创业,无限可能
如果思路开阔些,房车并不完全用于 旅游 。
武汉疫情期间,上汽大通调配了多辆房车作为工作车,其灵活性、封闭性、安全性在疫情中大显身手,无形中起到了推广作用。
实际上,基础设施、医疗改装、公安值勤、核酸检测等灵活场景的出现,使房车使用日益增多。上海此前的流动餐车、夜市酒吧车等,都是在房车功能上做了拓展。
自由职业者小徐说,他把房车作为创业机会。比如,房车就是流动的摊位。他经常开着改造成酒吧的房车,参加各地音乐节、露天晚会和夜市。
小徐的房车创业群里,也有人开着房车到处直播卖货,比如今天到湖北,推荐某座城市的景点、店铺、饭馆;明天到附近乡村,推荐村里的农副产品、手工艺,一村一景一房车。
此外,房车也可以作为“保姆车扩大版”,或者替代各类店铺。大运河线路创始人张弘认为,连接大运河的文旅行,房车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只是自驾游工具,如果线路上某景点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当地未必有接待大客流的能力,房车就可以充当临时旅馆和临时店铺,配套服务比较灵活,还能削峰平谷。
从创业的角度看,满车都是机会。也正是因为房车的延展度和想象空间,所以这个新产业成为各国政府的力促产业,链条之长,涉及行业之复杂,确实大有可为。
芦志军认为,疫情倒逼下,人们游玩出行方式的转变已经十分明显。从行业协会掌握的数据看,国内市场去年下半年起,超过80%的人采取了自驾游或自由行。 旅游 企业纷纷转型。当然,老年团大巴游等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市场将会更加细分。亲子游、研学游、讲座游等,自由行+各种玩法的新模式将会层出不穷。
归根结底,新潮流下,如何为散客提供配套服务,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各地政府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重中之重。
上海,别低估这个产业
作为上汽大通总部所在的上海,也是全国最大的客源地之一。
上海人喜欢 旅游 ,喜欢尝试新奇的东西。几乎消费领域的新萌芽都可以在上海找到。然而,上海对房车产业的推动动作并不大。
多位受访嘉宾对未来房车的发展可能提出分析观点。
第一,中国市场缺乏房车营地,第一阶段,需要在重点城市重点打造营地,铺设水电桩,配上运营服务。一系列法律、标准、规范的空白有待填补。
而这方面,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上海其实本可以率先作为。
目前我国房车井喷期远远没有到来。随着80后、90后成长起来,他们更看重亲子家庭氛围,看重自由出行的体验。关门是家,出门是景,带着家去旅行。这种方式,让年轻人对房车一直抱有好感和期待。一旦国内配套设施成熟,市场此前的潜在人群或许会掀起房车业“井喷”。
进一步说,自驾游、房车游,比传统报团游更能刺激消费,激发各种空间活力。上海是否可以引领这股潮流?是否可以依托房车复杂的产业链,带起更多产业发展、刺激消费新动能?
第二,智能房车未来大有潜力。车企已经开始研发房车上的智能家居集成、人脸识别等技术。“流动小家”的智能升级需求很大,智能房车有更多应用潜力。这也是上海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商机。
第三,多样性应用。比如流动网红直播车、疫情工作车、警察工作车,房车还能提供餐饮、住宿、活动接待、店铺等,充满各种可能性。
一个先天优势是,总部在上海的上汽大通属于国内房车产业的头部。房车制造工厂、“租赁+出行+营地”模式、“互联网+用户”平台运营等,形成了战略雏形。目前,大通平台的自营车队规模近2000台,全国第一。计划至2025年底,平台车队总规模达到9000台。而这个数据,标志着它在全球也能成为排名前列的房车自营车队。
先天优势,如果能配上基础服务,想象力可以无限发散。
中国的房车,如今就处于像20多年前小 汽车 刚刚进入中国家庭的初级阶段。通过20年发展,未来指数级上升,中国成为世界房车消费大国,也是可以期待的。
旅游 如何赋能城市、拉动就业、激发创新、刺激消费,让经济全方位增长?这个课题一直困扰着疫情新常态下的城市。
传统 旅游 业或已很难做到重新出发。而新玩法,如房车和各类自驾游大有空间。城市围绕新产业重新组织资源、提供服务,谁做得快、做得好,正是你追我赶时。
对于坐拥先天禀赋的上海而言,房车产业绝不应被低估。
❻ 网上看到越来越多房车旅行被驱赶的视频,为什么
房车有几宗大罪,没得洗。
我也是房车车主,但我也非常理解房车为什么不受欢迎。自驾游途中,我见到了太多的现象。如果我是停车场管理人员,我也不会欢迎房车的。
1、多占车位我见过好多房车车主,一到停车场就支篷、摆桌子、放凳子,然后起锅烧油做起饭来,做完了再洗衣服。就算没事做了,也会弄个躺椅享受晚风,或者三几个人聊天、打牌。
房车本身就个头大,如此一来,一辆房车至少占两个车位。这对于车位紧张的停车场来说,是管理者不能容忍的。
我在川藏线某停车场,就见过工作人员来管理不规范停车的,比如没停进车位的、占两个车位的、在车位上支帐篷的,等等。人家也并不是来针对房车挑刺的,但最终被管理的,差不多都是房车。一些房车车主当面应允,却迟迟不行动。
有一些停车场是没人管理的,房车停放更是随意。似乎很多房车车主心里就没有别人——不是少数哦!漂亮话我这里就不说了,别什么“极个别、少数”啦,似乎一多半房车都是这样的,特别拿自己当回事。
2、排污有的房车走了之后,给人家留下一堆烂菜叶子、包装袋,再泼一地污水。
这一堆问题,都交给了停车场的管理员,他们怎么可能不反感房车?
我见过房车人随手扔垃圾,至于我本人,是一定会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的。 但我的思想境界,还没有高到替他们收垃圾的水平,但我却不得不替他们背房车名声变坏的黑锅。
3、不消费房车真是旅居省钱的神器,车上能做饭,能烧水,能睡人,还有生活用电,几乎一切生活需求,都可以在车上解决。
这样的话,房车人就不用住酒店,也不用下饭馆。 俭省一点,完全可以做到十天半月不花钱。
可以说,对志在发展 旅游 经济的地方来说, 房车 旅游 者能产生的价值,是最低的。 这正是房车车主想要的,也正是 旅游 服务从业者所不想要的。一个不能让他们赚到一个大子儿的游客,他们会欢迎吗?
也不是没人欢迎房车,那些自驾营地的人,就格外喜欢房车。但可能也只有他们会欢迎房车了。 房车是自驾营地的主力客户。对小车来说,不需要补水、补电,也就没有进自驾营地的必要,只要能停车就可以了。
4、多占公共资源即使是十分守规矩的车主,也难免会过多使用停车场的公共资源。
房车车主需要洗菜、刷锅、洗衣服,而小车车主通常不用。有时候,房车自身还要加水。所以,房车要用掉很多的水。
有时候,房车还要大量消耗饮用开水、扔更多的垃圾,还可能会停留更长的时间……
5、部分车主素质低下,没规矩我见过一个老头,把房车停在过道上(因为靠近水龙头),拿水枪冲车。而“禁止洗车”的牌子,就在他旁边两米的地方。
当然,肯定有守规矩的房车主,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房车车主的口碑,早被那些不守规矩的车主给败坏了。
单纯指责房车车主的素质有问题,是不恰当的。
应该说是全民的平均素质都有问题,并不是说房车车主群体格外没素质。这是我多次长途旅行得出的结论——虽然可能会挨骂。
小车车主平均素质比房车车主高吗?不见得吧。我在塔公草原的停车场,见到有小车车主把垃圾往外一扬——注意不是往地上扔,而是往天上扬,然后垃圾根据重量不同,渐次下落,散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那些轻的垃圾随风飞舞,久久不能落地。而车主发动车子扬长而去,去祸害别的地方去了。
只不过,房车车主的不文明行为,格外招人烦,尤其是招各类停车场烦。 一个不文明的房车车主,远比一个不文明的小车车主造成的麻烦多。 被人驱赶,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少房车人都在呼吁车主们守规矩,讲公德,不要败坏这个群体的名声。不过,这种呼吁是多么的绵软无力!自私的本性,让一些人完全不把公德放在眼里。
也许,只有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信用银行”,把那些缺德车主的信息共享,让各种公共设施对他们拒绝服务,才会真正有效吧!
各位有什么真知灼见,欢迎留言!
我讲讲我的一个经历吧,我从2018年开始开着面包床车自驾游,这几年也看见和经历了很多停车场,遇到很多车友,在2018年的时候在西双版纳景洪市的龙舟广场就遭遇过第一次被驱赶,本来这个停车场真的非常棒,可是大家不爱护,洗菜在卫生间水池里,菜叶导致卫生间下水堵塞,本来卫生间门口有插座,有些房车直接接一根长线到车边用,后来卫生间先是断电,后来没多久就遭到当地城管的驱赶,好在万达乐园那边免费给了场地让房车床车去停,但是过去后,很多车友在亭子里拉绳子晒衣服,内衣内裤各种颜色,像个难民营。第二次被驱赶也是在版纳,那是2020年了,我和孩子开着飞度去的,当时停在泰国街周围,因为泰国街已经快废弃了,但是地理位置很好,所以大家都喜欢驻扎在这里,没住几天,莫名遭到泰国街物业的驱赶,听物业说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副市长路过泰国街,发现有人把内衣裤晾晒在路边两颗数中间,而对面就是江边夜市,影响非常不好。副市长亲自打电话给泰国街物业领导。第二,泰国街旁边有一片空地,被一个浙江老板承包,围起来作为临时的房车营地,收费20一天,但是一墙之隔的泰国街不收费,很多人不去停,他们就和泰国街物业沟通。这两次被驱赶,其实这些不文明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晾晒问题,大部分有这些问题的,是新手床车房车玩家造成的,真正的老玩家,会越玩越低调,这是我这几年观察到的事情,很多新玩家出来带的装备就毕竟户外,觉得天大地大,处处是我家,没想到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而且都是住外面,不能像自家小区那样自由自在,真正玩了一年两年的自驾游人,一般都会经历被驱赶,然后慢慢变得收敛。这个是经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真正驱赶房车,床车,并不是完全是单方面问题,如果停车场有下水道,这个污水问题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晾晒好解决,污水排放真的……
国外房车,也不是随便停在普通停车场,要去专门的房车基地,要提前预约,说明什么车,要多少电,水,下水道,几号车位,到了就可以接通水电,下水道,每天把下一城的基地预约好。走时确定付多少钱。不可能让你随便停,到时大小便如何处理,厨余如何处理,都是问题。
个人观点,肯定是素质不高,爱占小便宜,出去 旅游 ,就是花钱去了,又不是在本地,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可不惯着你,再说了,你是 旅游 享受去了,[捂脸]受一肚子气有意思吗?
因为现在的房车越来越多了,房车停靠也越来越不讲武德,有的甚至停在城市的休闲广场上,晾晒衣服,做饭排挡污水。这种行为是会严重影响城市影响的,自然会被驱离。
比如上海某个停车场,有自媒体发过被驱赶的视频,我后来实地去了,那里小车停车30一天,大车60,有的自媒体爱较真,按国家规定房车属于小型车,就得按30算,问题是停车场对小型车大型车有自己的解释是很正常的,又不是高速公路这种场合。而且房车确实比小轿车大很多没毛病。我二话不说直接交60,人家很客气。非要省这个钱,人家保安当然赶你。
在三亚,房车近两年几乎成了讨人嫌的代表,任何一个停车场或海滩只要停了几台房车,瞬间就会带来浓浓的生活气息,那是锅里炒菜的油烟和树枝上晾晒的底裤胸罩组成的俗世烟火。
在这个国内顶级的热带岛屿风景区,水清沙幼和椰林树影成了房车烟火的陪衬。兴致上来了,还得做回麦霸,对着海浪K歌到深夜。
一年、两年,十年,一传十十传百,三亚成了房车天堂,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北三省的房车趋之若鹜来到这个蔚蓝岛屿。沙滩扎满帐篷,停车场摆满锅碗瓢盆,树枝上飘荡着大裤衩和胸罩。
野蛮生长的 旅游 氛围,彻底摧毁了珊瑚、污染了沙滩。当然,这不能让房车背锅,它只是其中小小的“贡献者”,只是车大招风,很容易成为背锅侠。但肯定不能说房车是不相关者。
疫情之后,房车环境来了个大逆转,三亚湾一律禁止房车停靠。过年期间更是每个停车场都安排保安驻守,监督不文明行为,实施高额罚款。
一传十十传百,房车都改道去海南岛的东岸和西岸驻扎,极少数还留在三亚湾的房车,会去到离海湾几公里外的天涯镇等小镇停靠。一时间,风声鹤唳,房车好像过街老鼠。
国内配套设施没有到位,然后一窝蜂地去搞房产旅行,到处制造垃圾,不被驱赶才怪呢。
在美国房车只能停在指定的停车场,然后需要交钱的,你随便停在超市外面肯定被驱赶。房车需要充电,需要排污,没有配套服务,你让他们把排出来的再消化了?还有各种背包客也是到处支帐篷,整个一个破坏市容。
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传统农耕文明 故土难离谈不上 起码在故土上还有那么点规矩。一旦离开故土 没有了约束,那股子土匪流寇习气暴露无遗……“反正是别人家,老子再不来” 只要有一个 别人就觉得是一批,把某几个人的恶行再到某一个群体,中文没有复数单数概念,更容易引起歧义
客观现实地说 得罪见谅。
前两天一个房车,车主拖着他的尿盒拉箱往服务区里面走一路滴着排泄物!!!
还是一个服务与管理的问题,既然已经有了房车这样的交通工具,那么相应的配套服务与管理是否需要跟上呢,如指定的停车场,供人们休息的场地,洗车的水源,垃圾的收纳设施,相应的收费与管理人员。这一切才是反应管理水平的能力与格局。而不是平时不管,出问题就一味埋怨这个没素质,那个不文明,一个文明的 社会 环境,离不开科学人性的细致管理。 社会 在进步,人们的休闲消费理念和手段都在进步,但落后的恰恰的配套服务和管理。
❼ 五一假期催热房车租赁,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房车在未来的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车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交通工具。曾经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必须要家庭条件非常的好。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造车的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下降。很多的家庭现如今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购买到一辆小汽车。
但是五一出行还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司机,一定不要疲劳驾驶,最好有两个两个以上的司机结伴出行,这样才可以保证安全。
❽ 什么叫手拉房车
手拉房车就是可以用人力拉动的房车,一般都内部空间仅仅只够一个人睡觉使用。
案例:
袁玉清刚刚从湖北神农架出发,那里正在下大雪。袁玉清说,当她看到下雪的场景时,心情特别好。看到袁玉清在下雪天还在拉着车走,不少网友也很关注说,这么冷的天还在下雪天拉着车跑,这太辛苦了!“我不能停下脚步。我的身体不允许我坐下。”
袁玉清也被关心她的网友们所感动。她说很高兴看到这么多朋友关心我,不管他们有多苦,多累。她才刚刚起步,已经有近4万名粉丝了。
注意事项:
手像袁玉清房车的方法技巧,那不得不说这将是一个艰苦的旅程,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这次旅行不是对每个人都尝试,没有坚强的意志,不熟悉地理环境,没有一些野生动物的经验,以及日常生活常识,或想要更多,不要妄自尊大,随大流。
❾ 盘点世界上最小房车
房车,这个车轮上的家,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房车空间需求日益强烈,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大房车,下面我为你盘点那些在世界上最小的房车,让你感受不一样的房车世界。
“最小的房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者
英国43岁的Yannick Read自己造了一辆房车,这辆车长2.39米,高1.53米,宽0.79米,重量达131.1千克。这辆可爱的小车以其小巧的身材获得了“最小的房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4年是世界最权威的纪录认证机构——吉尼斯世界记录创立60周年。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式宣布推出世界上最畅销的版权图书《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5》,这辆“最小的房车”的记录也被收入书中。
“最小的房车”—— 车轮上的家
这样的自行车拖车重约100磅,里面可以容纳你在旅行中所需要的东西。Elkins使用这辆拖车,安装了一个涡轮可以提供动力,一个太阳能烤箱和一个水加热系统,但是没有厕所。这样看起来,似乎在路上旅行也会很有乐趣。Elkins之所以制作这样一个小房子,是受到甲型流感爆发蔓延的启示,这样可以完全自给自足。
最小的人力房车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现年50岁的英国人安迪,是当地一家房车公司的老板,他花费1000英镑(大约1万元人民币)历时两周,将一辆小型房车的车身和一辆四轮人力车的地盘进行了巧妙地“混搭”,制造出了一辆小巧精致的人力房车。据安迪介绍,起初,他只是在和员工闲聊的时候萌生了造一辆人力房车的的想法,但随后他感觉这一定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整个造车计划在他的脑中飞快成型。
别看这辆房车只有两平米见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安迪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水槽、灶台,方桌完美地整合进房车,甚至在车的顶部还架设了一张可供休息的小床。不过安迪自己也承认,这样一辆房车虽然不用上牌照,但要想“开”着它去 野营 ,还真得需要一副施瓦辛格一样的好身板儿!
微型的大篷车
看上去也许更适合苦哈哈挤在一起而不是豪华露营,但尽管身材娇小,它仍拥有一张大号双人床和设施齐全的厨房。但这个俏皮设计的绝妙之处在于,它隐藏着一个能在不到三十秒时间内滑出来瞬间将空间增大双倍的秘密隔间,这意味着它能轻松容纳两个成年人在车内休息。
小房车由木头和玻璃纤维构成,复古的舱室外形充满了现代化的便捷,像平板电视一样。这个时光机一样的小家伙已经在今夏占领了各大露营地。这个外形复古的客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拥有所有现代化便捷设备的奢华的生活空间,甚至包括了24英寸平板电视和立体声环绕系统的娱乐设备。调整床的位置,车内空间就可以变成一个有伸缩桌的舒服的休息室。
Gidget 有两种规模,标准大小的Bondi和稍微大一些的Noosa。Noosa还有一个卫生间和淋浴房。Gidget,由木头和玻璃纤维在一个金属底盘上组装而成,是一对热爱野营的夫妇Glenn Wills和Christine Bree由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复古“水滴状拖车”得到灵感而想出来的点子。Gidget的最高价大约在22,000澳币或大约一万英镑。
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Chris说:“Glenn和我都是露营 爱好 者,比起待在房车里,我们更喜爱户外活动,尤其当一天结束的时候,在星空下,静静坐在一堆篝火旁。
房车后方的一个隔间立起来可以展现出一个有两个炉盘、一个冰箱和一个水槽的开放式厨房。有了轻松移动的Gidget,狂热的野营爱好者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沙滩搭帐篷了。“在这辆野营车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又快又简单地做好并且构造坚固。既有你需要在一个舒服的野营假日带上的所有重要的东西,也有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奢侈品。”另外她补充道:”它也是环保型和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滑出式设计既特别又新奇,使我们的设计将雨滴房车变成另外一个平面。”
当伸缩的时候,房车的空间大小几乎变成原来的两倍,并且有大量的空间能舒服的容纳下两个成年人。左边床的上方有一个三英尺的天窗,想在绝佳的户外下厨的绝对会因右边设备齐全的厨房激动不已。“当你到达野营地的时候,你可以简单快速地打开和伸展车体,几乎能将车内空间增大两倍。不像大多数传统的水滴房车设计,你的脚和身体的部分都在厨房的工作台下面。我们有一整张大号床和一个宽阔的客舱,另外还有一个大大的滑出区域。”Chri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