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塑和注塑内饰
『壹』 搪塑和注塑的区别
1、所用材料不同
搪塑又称为涂凝成型,是用糊塑料制造空心软质制品(如玩具)的一种重要方法。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2、优缺点
注塑优点是由于是机做,产量大,故价格低廉;缺点是如果款式多,换模具较麻烦,鞋子定型困难,没冷粘鞋做工精致,所以一般适合鞋底款式单一的订单。
搪塑的优点是设备费用低,生产速度高,工艺控制简单;缺点是制品的厚度、质(重)量等的准确性较差。
(1)搪塑和注塑内饰扩展阅读:
注塑主要类型
1、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橡胶注塑的优点是:虽属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优异。
2、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
3、成型注塑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贰』 汽车内饰选什么材料的好
汽车的豪华并不只在外部体现,汽车内饰如果高级感不够,则会显得不伦不类,拉低整体汽车档次,所以并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拿来当做汽车内饰面料。
一般来讲,汽车内饰材质除了成本,还在防污清洁、耐磨耐用等功能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在面料与人体接触部位又有着舒适性和美观耐用性等方面的考量。
1、 仪表板面板一般有改性聚丙烯(半硬质注塑成型)、PVC(吸塑半硬质或搪塑软质)、聚氨酯(搪塑或喷涂)等,高挡车也有采用真皮等材料的;
2、门内饰板以改性聚丙烯居多,也有用PVC/ABS片材吸塑、搪塑、人造革或天然皮革缝纫后内部低压发泡的;
3、顶棚材料一般为聚烯烃或PVC/ABS片材吸塑植绒;
4、安全气囊盖材料一般为聚酯弹性体,也有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
5、旋钮、按钮等多数采用改性聚丙烯、PC、PC/ABS、尼龙等材料注塑,有些有二次注塑软质材料包覆。
『叁』 汽车内饰变革:从硬到软,走向可循环
生物基材料的运用,符合汽车内饰走向环保健康的趋势,不过,对于豪华品牌来说,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环保材料打造出符合豪华品牌属性的高级感。
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汽车厂商在概念车的打造上,开始利用高档衣服面料和织物制造内饰覆盖,这些类似于衣服的纺织面料,一方面更容易体现高级的手工技艺和设计搭配,另外用高档的亲肤面料代替动物皮革,也符合豪华车走向环保的需要。
雅斯顿小结
为了一口洁净空气,汽车厂商在控制车内空气循环的路径上做了很多工作,以不断过滤和净化车内空气。但除此之外,污染气体产生的根源也同样需要被重视。无论是为了独辟蹊径,还是为了用户安全,汽车内饰正在往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汽车内饰的皮革材料中质量最好的是
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汽车内饰越来越受到 OEM 厂商的格外重视,因为消费者购车时,最重要的第一感观,除了汽车外形,就是汽车内饰了。而在汽车设计流程中,汽车内饰设计的工作量占到了整个汽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远超过汽车了外形设计,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可见一斑。
常用的汽车内饰材料有塑料、皮革、纺织纤维等,各自又细分为很多品种,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应用。
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纺织纤维在汽车内饰中主要用于汽车座椅、车厢内壁、顶棚表皮、安全带、隔音垫、地垫等,除了具备一定的产品功能性之外,相对于其他材料,纺织纤维在汽车隔音、隔热、降噪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从织法上看,汽车常用的纺织纤维主要分为机织平布、针织绒布、无纺布等。机织平布、针织绒布主要用于汽车座椅面料,中高档车型更多采用皮革和针织绒布;顶棚的表皮材料常用PVC膜,目前无纺布等材料的应用在逐年增加;安全带一般选用抗拉强度高、伸长率适中、塑性变形小的合成纤维为机织材料,锦纶和涤纶是比较适合的材料;车内各种地垫毛毡和隔音垫等,则通常采用再生纤维针织而成。
『伍』 汽车内饰塑料是什么材料
从汽车内饰塑料的种类来看,目前仪表板大多采用PP、ABS、ABS+PC等,门内板大多选用PP、PP+EPDM、ABS或PC/ABS,除雾格栅、把手和手套箱等则选用ABS、PC/ABS或PP,空调出风口一般选用ABS、PC/ABS或PET等。从汽车内饰塑料的特性来看,有抗菌材料和抗静电材料。
(5)搪塑和注塑内饰扩展阅读: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
车身设计分为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2部分。在工程设计当中,白车身的设计工作量最大,其次就是内饰系统的设计,车身外观覆盖件的设计排在最后。这可能是普通人或非业内人士没有想到的。
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汽车内饰
『陆』 汽车内饰材料搪塑和注塑该怎么选择
1、搪塑的制作方式
搪塑材料是把PVC或者TPU粉末进行熔融之后,再用特定的模型进行定型,等到全部冷却之后,就会形成中空的形状,由于支撑度不够,搪塑的表皮还需要在底部填充上PU发泡材料,这种材料由聚氨酯制成,发泡作为填充才能做成汽车仪表板,聚氨酯本身就对人体健康有害。而搪塑材料本身其实也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PVC,一种是TPU,TPU全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两大类,由于TPU的硬度范围广泛、耐磨、弹性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从化学成分来看,聚氨酯弹性体是介于软橡胶和硬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材料,相比硬塑料,搪塑材料表面可以做得更加粗糙,让光产生漫反射,减少阳光反射刺眼的效果,同时软质的触摸感受更好。
而PVC是聚氯乙烯,属于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引发剂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除了引发剂,PVC在光热作用下也会反应。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170℃左右开始分解,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度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后,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和性能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比如增塑剂和邻苯二甲酸盐,所以有很强烈的刺鼻气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车味道,所以在购车时可以询问使用了哪种搪塑,TPU是更好的选择。
2、硬塑料的制作方式
硬塑料一般采用ABS注塑工艺,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三者的比例一般为20:30:50,如果改变比例,就会有不同的硬度和熔点等,通过将ABS原料熔融,再经过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最后形成塑料,一般来说塑料硬度高,不需要发泡骨架去支,制作工艺简单成熟,是成本最低的内饰材料,当然塑料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就是硬度高表面光滑,内饰质感差,触摸时并不舒适,但相比PVC搪塑,刺鼻味道更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少。
除了两种包裹内饰中控台的人造材料,还有更加高端的车型采用真皮覆盖,除了视觉效果好。天然的真皮相比化学材料对人体的危害最小,在一些车型还使用了碳纤维和Alcantara翻毛皮结合的中控面板,但往往这类材料只能在高端车型上看到,就日常家用车上还是以搪塑和注塑塑料为主。其实除了内饰材料本身,在加工的过程中,车辆内部还使用了大量的粘合剂,其中含有氯丁橡胶和聚氨酯等,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后,化学物质会挥发出苯和甲醛等致癌物。
无论是何种材质,在长时间密闭暴晒后都最好开窗通风,打开空调的外循环,吸收更多新鲜空气;新出厂的车辆则需要在充分通风和放置后再进行驾驶;如今一些车型配置的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也非常有必要,通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颗粒物,由电离出的负离子清洁空气。
『柒』 都说搪塑工艺高档,但什么是搪塑工艺,你搞懂了吗
车子的造型设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内饰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对于驾驶者来说,车子的内饰是常常要接触的,因此内饰的材质、设计、触感和设置等等,都变得尤为重要。在内饰的用料中,有一种用料叫做搪塑工艺,这里我们就来说说搪塑工艺是什么,汽车厂家是怎么样通过内饰材料的选择才营造内饰的高级感的?
品车识味:
总结来说,上面这些就是搪塑材质的优点和缺点。虽然说搪塑材质在内饰材质中不算是多高级的,但是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搪塑材质的花纹面带来的好处比较多,是要远远优于硬塑料的。不少车的内饰都会采用搪塑材质进行装饰,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汽车内饰的塑料的软硬问题
硬的没有软的舒适,特别是在车门上,硬的放手不太舒服。硬材料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容易保养。生产工艺就是直接向模具注塑一次性成型。
软性材料多半是聚氨酯一类的。是采用一种塑料发泡工艺,材料内部像海绵一样有很多气孔,软性材料比较厚,有利于隔音。视觉个手感上都好于硬质塑料。
两者只有舒适性上的区别。不过车内饰的软塑件较多,档次感更高。
要说到使用,我开过08款奥德赛,中控台就是硬塑的,中午太阳光强烈的时候中控台反光,使得前挡风玻璃很花(中控台映在玻璃上),视线有些模糊。伊兰特悦动也是。
帕萨特的中空是软塑的,没有这个现象。宝马X5的也没有。我认为软塑材料对光的散射作用好一些,不那么反光。看上去更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