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安全检查信息
⑴ 暑假期间应注意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
1、溺水
家长应教育孩子远离野外水塘、水库等,更不要单独下水。即便是去正规场所游泳,最好也要有成人陪同。
2、交通安全
永远站在黄线的后面等车,教孩子认识轨道交通上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告诉孩子永远不要攀爬轨道前的任何栏杆,在等待时,不要让你的孩子玩会滚动的玩具。
3、动物咬伤
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夏天孩子们喜欢在外玩,请务必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猫狗,更不要招惹猫狗。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就医打疫苗。
4、滞留车内
保险起见,无论何时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高温、缺氧等情况都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5、拐卖诱骗
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已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要多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各地公安部门会总结预防帖子,全民普及防止拐骗儿童事件发生。
6、网络安全
暑假期间,孩子“宅”在家里,上网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但儿童上网也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其中,遭遇网络欺诈、财产受到损失的情况最为常见。
7、烫伤
夏季穿着较单薄,这增加了孩子烫伤的可能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粥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一旦发生烫伤,要用流动水冲洗伤口,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并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做专业处理。
8、玩火
夏季天气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家长要教育小孩不准玩火、不携带火种。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⑵ 暑期出游需增强哪些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
暑期临近,旅游高峰将至。云南省工商局、云南省消费者协会27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参团旅游应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做好出行前准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并理性解决消费纠纷。
消协特别提醒,应谨慎选择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游玩项目;旅行途中应保管好个人财物和身份证、护照等重要证件;深夜到达目的地的自助游游客,建议先在车站或找地方休息,等天亮再出行。
选择自助旅游的群众,应做好出行前准备,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天气状况、道路通达情况;出行前应检查车辆,保证车况安全,带上适量饮用水、食物、常用药品等以备应急,旅行途中应避免疲劳驾驶。
来源:新华网
⑶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哪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据报道: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做好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境自助游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各类涉旅突发事件的发生。
针对出境自助游,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我国公民在境外旅游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切实做好我国公民出境自助游相关工作。要立即对当地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旅行社开展紧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产品。游客在购买境外单项旅游产品时必须填报游客信息,要求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产品供应商在宣传销售高风险的出境自助游项目时加强风险提示。要指导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建立完善出境自助游应急机制,明确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相关责任,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安全措施,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此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和理性消费宣传,引导游客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选择有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不在旅游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
⑷ 暑期旅游需要做好哪些功课才能安全
暑期是旅游旺季,又正值多地进入汛期,强降雨天气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给旅游安全带来影响。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7月11日发布旅游安全警示,提醒游客赴强降雨地区旅游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出行安全。
注意自驾出行安全,提前检查车况。遭遇暴雨袭击时应尽快驶离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车辆不慎落水时应立即打开车门逃生。
购买旅游意外保险,游客参团旅游可咨询旅行社是否已购买旅行社责任保险,自助游、自驾游等可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和紧急救援保险,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来源:新华社
⑸ 旅游局对景区怎样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1.是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2.是否具有事故应急预案,
3.危险部位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4.安全的定期检查是否实行;
5.各项消防措施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