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南旅游的美文
⑴ 搜集描写江南的美文
今:《西湖的雪景》、《西湖漫笔》、《苏州赋》、《锁记》、《雪》、《忆江南》、《塞上湖城》、
古:孔尚任《哀江南》、《江南曲》、《采莲归》、
新概念美文《2006上海的距离》
《一月里的天空之城》
⑵ 描写江南水乡的散文
江南美景似天堂,一江春水一波流,花红似霞水面漂,青烟飘飘若彩云。突闻笛声入耳畔,一曲梦里水乡,触景心起相思情,醉入梦中与君共舞。
烟柳江边岸,花红草绿青,蝶舞花飞香,虫鸣鸟雀声,伊人守岸边,触景伤真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豆是相思情,情寄相思豆,请君入梦来,与君翩翩飞。
青山荡漾水面上,群山围绕好风光,水碧鱼游恰清闲,放声歌唱波轻漾,余音绕回千百里。请君进入良人梦,梦里是江南水乡,岸边风吹杨柳花,鸳鸯双双遨于水,风扶脸庞心甜甜。
楼台烟雨迷蒙蒙,景物缥缈似仙境。登楼入阁赏风光,与君举杯共饮酒。花叶香草满飞飘,心与君齐共舞。心溢满喜悦之情,独忘自我醉于心。
雨过天晴薄雾散,夕阳西下景迷人醉。落霞轻吻天边云,蝶吻花心在雌蕊,与君携手走一遭,一切皆如痴如醉。景依人情系景,心花怒放喜容颜。
笛音尽梦已绕回,恰似清梦一场醉,君不在伊人眼前,心又起相思难奈。一曲梦里水乡一曲梦,梦魂萦绕缠绵无休止,梦醒又回到原点处,情又难伤思又难奈,不知何年何月是终数。
一江春水向东流,过往时光不复返,曾与君情甜似蜜,如今天涯两路各茫茫。良人唤不回曾经梦,只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愿陪君听一曲梦里水乡,醉入梦中永不醒。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思念却是无绝期,缘聚缘散恍若一场梦,来无影去无踪犹如梦寐一般。千回百饶一切又回到原点,什么都没留下,只剩人走楼空后的凄凉与落寞。当初赤裸裸来,如今赤裸裸离去,两袖清风什么都不剩,一切又回归原点,这就是所谓的原点即是起点,起点即是原点。
如今不知君在何方,这相思豆此乃人间最相思之物,种下一棵待到来年春天再发芽。
⑶ 描写江南的优美散文
烟雨江南(散文)
时序如旋轮,季节交替,冬去春回,东风送暖,万物复苏。池塘边的柳树吐出了嫩绿的新芽,随风摇曳着婀娜多姿的身躯。几只鸭子跳进池塘里,在水里追逐嬉戏。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特别那漫山桃花吐出粉香花蕊,引来蜂蝶丛间飞舞。身临在这春光明媚,蜂飞蝶舞,鸟语花香的江南,淡烟疏雨,如画如梦如幻,谁不陶醉?
移步月夜中,气息芬芳,微风扑面,清香盈怀,桥下碧水潺潺,而我静静的站在桥上看梨花如蝶纷飞。不远处琴声悠长,那么清幽,那么缠绵。此刻旧梦如织,没有你相伴的月色,没有共叙的庭院,没有把酒的言欢,怎不叫人寂寞心酸?闻景伤情自感凄婉迷茫,滋长了几分闲愁,执心丈量,凝目遐思,月下灯楼,你在何处,身系何方?在山一头,在洲一方,在天一角,在水一隅?
飞花似梦,细雨如愁,暗浮出狂涌般的落寞,此刻多想,牵挽你的纤纤细手,陪你浪迹天涯,与你共寝大美时光,露宿南山悠悠,情通细水长流,细赏风清云淡,静聆心曲怡然。远离繁华喧嚣,亦弃却尘世淤耳,无是无非,无骄无躁,无憎无恶,无浅便澈,那才是真正属于你我的人间仙境。
吾心付诸几许,情怀意脉相连?犹记那夜,刹那欢颜!你眸清如水,暗送秋波,与吾相视一笑,和风相拥,落伫桥上,双目相对,凝楚于你绝美的姿艳,水墨丹青的诗画中,只许一眼,描你翩若惊鸿,为你题文研墨!一山一水一青石,一庭一画一春情,你轻舞羽衣霓裳,拨一曲弦落离殇,我心彷月影如弈剑,花琼楼月下,一路倚随作伴醉在江南。
好想,将你我的故事,在春的素笺上,裁云为纸,折柳为笔,清露为墨,为你,为我,书写一场传奇;好想,趁这桃花盛开时,将我对你的思念,托清风细雨带给你,那写在春的眉眼的柔情似水,盈得你满心欢喜,填一阙清词,谱一曲心曲,不许天长,不问地久,只盈三月暖阳于心,温暖彼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一道如痴如醉的风景,那一夜暗香浮动的月色,那一碗一概而尽的苍凉,消散了容颜,那清幽之韵也无处寻觅,一切都缥缈起来,曾经的那最早的情节再也找不回了。从此烟雨江南,解不开的是一种相思,散不去的是两处闲愁。
流年,疏影暗香;指尖飘过的岁月,有缱绻,有温暖……浅春的诗心,指尖下流出的文字微凉亦无色,更惊扰不了别人。潇潇雨带走世世情,难过泪带走离别痛!突然觉得,在变老的路上,善待自己,不再去问那是与非,不去念想对与错,让时光婉约了清欢,妥贴了苍凉;心扉的记忆,承载着祝福与希望,藏进梦里,久久尘封。闲时看几阙唐风宋雨,听几许佛言梵语,赏几段经史杂议,写尽风骚,决别红尘,感受生命的要祥闲适,任岁月之河缓缓流淌,享受着自己的孤独与喧嚣,暂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⑷ 写江南的美文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
消融的雪水,沿着唐古拉巍峨的山脉缓缓流淌,与其他的山川溪流交汇,带着远古神秘的气息,横跨华夏的国土。长江,与五千年的文化结合,奔流,那么湍急,那么勇猛,朝着东海而去,每一穗浪花,每一纹水波,都咆哮出了亘古的声音。一路豪情,直冲下游,到达长江以南,那文人骚客必览之地。江南,似梦中呢喃般的名字,仿佛是世外那桃花斑斓的幽境,沉淀了那澎湃,只有沉静伴随着丝缕隽永的文明酝酿,淡淡一点儿,却使人迷醉不能自己。
江南,妩媚却不嚣张,典雅亦不失艳丽。那片土地,及被那片水土哺育的人们,都散发着清新,柔和的气质。
话江南,必然先想到那秀丽雅致的风景,每一寸湿润的土壤都印着才子名家的足迹。金陵,六朝金粉洗刷的梦,却是红楼隔雨相望冷,愁莫愁过秋雨过花飘零,那一汪湖水,星星点点莫不是那泪光涟涟?扬州,二十四桥依旧,红药尽落,冰轮半悬,萧声绕梁夜若水,凉彻心扉。钱塘,潮起潮落,看水天成一色,随世事周而复始地起伏。周庄,古朴的风光,小桥流水,岸边梳着情丝万缕的少女,一种静谧幽然而生,恰似那源源的清流淙淙不绝。杭州,断桥的雪还未化透,花港的鱼亦自由地嘻戏,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故苏,大狮子,小狮子,见证着月落乌啼,聆听暮鼓晨钟,却烟水漫漫,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风景,毕竟是静态的,而江南的灵魂聚焦在了那柔似春水的女子身上。她们垂首妩媚的神采,匀称无骨的腰身,吴侬软腻的嗓音,吹弹可破的玉肌才真正地让江南的韵味活生生地体现在了世人面前。长堤上垂柳扶风,莺飞蝶舞,花香抚动轻盈的裙摆,若隐若现出那半寸凝脂脚踝,钩起无限旖旎风情。又或者是清丝的秋雨映黄昏,纤纤素手撑着的油纸伞下,丁香般清艳的面容,一双明眸烟视媚行。江南女子秀美,除却外表,还有那种楚楚可怜的气质格外具魅力,些许易安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哀怨,些许苏小小烟花不堪剪无处结同心的忧愁,加上西子捧心的娇弱,莫说天底下男儿一见就心软了化了,就算是女子也我见犹怜乎。
秦淮两岸笙乐已断,西湖歌舞却仍升平,唯见霜浸丹枫掩映下,三生石默默数着轮回。江南是幅流动的水彩,如诗般被吟唱出来,仿佛一个很浅很怡人却永不会消逝的印记,在时间的长河里徐徐散发着淡雅的芬芳。
⑸ 描写江南的散文
一转弯,绿中带些氤氲的水气扑面映入眼来。藏书楼,小莲庄,一文气,一清雅,紫藤长廊簇着书香,荷香四溢映着厅堂;还有曾做过蒋介石媒人的张静江故居,二十年代就有了西洋跳舞厅的张石铭故居。徜徉其间,想 象着当年大绮华,感叹着……南浔,让人着迷。 蜿蜒的廊棚,长千余米。沿河廊下,是一幅幅小镇民居图。门,大开着,绣花的,做画的,悠闲吸着烟闲坐的,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外边,临河小酌,或者泡杯茶,优哉游哉。有小船摇过石桥,滑向远处……。石皮弄,奔一回吧,在那窄窄的深巷,依稀听履声倥侗;八珍糕,养人呢,带上几包回来……。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去了还想去。 茅盾先生,故居在乌镇。《林家铺子》《春蚕》《子夜》,想必大家都熟知吧?先生已作古,文章长流传。来先生故居看看吧,或许,收获能出乎想象。乌镇,大手笔,高起点开发了旅游,民俗文化游的特色颇吸引了不少游客。乌镇的小吃姑嫂饼还有段故事呢,乌色的建筑也有传说。其实,姑嫂饼并不比上海的桃酥味道更好,绿水上的乌色房屋也不见得多少肃杀。可是,因了有传说,有故事,就显了独特的魅力。哦,还有,别忘了带些菊花回来,这里可是杭白菊的产地呢。 同里,水乡,桥乡,鱼米之乡。曾经的“江南四大米市”之一。两堂三桥作标志,婚娶、孩子满月,走三桥图吉利,是这里的习俗;退思园是古典园林中贴水园的经典之作,漫步园中,移步景换,更妙的是,沿池无栏杆,水近岸齐,微风吹来,仿若行于绿波上,不觉的就轻盈了起来。难怪,这里做过4数十部影视剧的外景地。这里还出了1状元,38进士,80举人,一个小镇,出了如许多的名人、士子,深宅大院不会少,现存仍有明代建筑10余座,清代建筑数十处呢。《珍珠塔》的故事,就源于此地。 周庄,因了陈逸飞的双桥,名气早已飞出了国界。却也因此,周庄成了一个大市场。初识周庄,是18年前,名气尚无,双桥宛然,静静的迎着人,载着人,它,只是交通之用。如今的双桥,成了景点,附加值高了,却也闹了,不知是值得喜?还是忧?沈厅的楼板,不知可经得日复一日众多游客的踩踏?花生糕,也不如当年的美味了,泛滥的万三蹄,也让游客倒了胃口。据闻,周庄政府正在调整周庄旅游发展的格局,期望着能在不远的将来,还游客一个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 锦溪----陈幕----锦溪,古镇名字的变化,诉说着历史的脚步。从皇帝的陈姓妃子病势葬于此,锦溪改名为陈幕,到旅游开发,古镇发展,回归为锦溪,其实,也是古镇人生活的期望吧。镇外湖中的陈妃墓见证着古镇的进程。今日的锦溪,游人如织,而古镇,却依然保留了清幽。街头,也有店铺,可,仍多为自家所制的土特产:虾干,马兰头干,南瓜糕,袜底酥。廊檐下,沿着河,摆着小桌,木质的,看去有年月了,已经看不出漆色,却就是茶馆的延伸,花上几元,坐上半天,看着水中的涟漪,,和镇上老者随意聊着,一时间,仿佛就穿越了时空 ,俗世,浮躁,是那么遥远…… 灵岩山下,有古镇,名木渎。为了当年的吴王销魂,有了馆娃宫,有了木渎名。古镇上闲逛逛吧,毕竟开发日子不长,游客尚不很多,可以从容的在严家花园赏花,可以从容的在虹饮山房看看皇帝圣旨的模样,可以从容的欣赏着苏绣的精美,可以从容的拍照不必担心背景里有很多游客一起“合影”。再去爬爬近在咫尺的灵岩山吧,每个毛孔都张开吸着山风的清凉,那叫爽!
⑹ 想找描述江南风景的散文,谢谢推荐
散文江南
江南,养育滋润着我,一个美得有说不完话题的地方。在我的心底,始终有一种情怀在萦绕,挥散不去,我称这锦绣画境为“散文江南”不为过吧。
你翻开金庸老父子的书,很多地方都是他深深的江南情节在弥漫,“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在他的文字间屡屡闪现,文如心声,我能感受那深深的眷念是如潮湿一般积蓄在他心底的。就在日月的另一端,该也会几度梦里回江南的,不能亲近,莫不能借文字堆砌那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徜徉在文学的长河里,沐日月之宠幸,且让这些微的秋风替我翻开那油墨清香犹存的书卷,搜寻一番那如泣如诉的散文江南。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哪一句不是江南的飘逸呀。在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霏霏细雨里,可见杜牧的轻愁萦结在眉梢;在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乌啼里,有张继的长夜无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跳跃着白六一的满心喜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里,东坡该把盏艳羡那西子的袅娜芳华……
散文江南里,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或可以在杨柳依依里长亭赋诗,寄托给心上人儿缕缕思念。当那满目青翠的荷叶葳蕤时,有一叶乌蓬轻舟在湖面荡漾,微温的绍兴黄酒在手,带着菡萏气息的清风拂面时,直须长醉不愿醒是谁都乐意的。红男绿女,于长堤上轻折桃花,吴侬软语会和那金丝小枣、陆稿荐排骨一起甜得让你发腻。在那浆声灯影的夜色里,穿行十里秦淮,你可见那“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绮丽?此时或许有那一温润女子,葱指在琵琶上轻拢慢捻,岁月就在此时跨越了千年,幽幽如梦,甘醇如那陈年的酒。郁达夫描绘到“烂熟的春光,带来了沉酣的光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绒衣,有一种清新香味蒸吐出来”。此时的你可以从这文字里嗅到了江南的独特气息么?
夏日的江南,是那散文的第一道转折。西湖六月,风光依旧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不须去问那杨万里可曾虚言,随便找一江南放牧的孩子,他都会告诉你他的欢愉。你可曾在那蝉声躁动里登临润州三山?那乾隆“江天一览”的遒劲里,会教你极目江天看沙鸥翔集,波澜不兴。或许那“野旷天低树,日暮客愁新”的夜色里,于江渚柳岸,多愁善感的你自可放纵一怀清愁,借那江水悠悠溯游而上,把相思送至她不眠的红楼。“潮打故国周遭在,夜深还过女墙来”,该是描绘江南那夏日夜色的无边落寞与惆怅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的江南,在淙淙溪流里浣纱的女子,那轻灵、那妩媚,怎不叫王孙驻足低头!滕王阁上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有多少积聚的胸臆都可在此刻挥洒,任思绪在水天一色里飞扬。秋天的江南是沉静的,若用音律来描述,那尺八洞箫是最为贴切的。《红楼梦》里黛玉葬花,应该是在肃穆的秋天里,金陵的肃穆,石头城的萧瑟里。看过张秀亚的《秋日小札》,是写给爱人的,“菁菁,你浣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而当你归去,独木桥上,月明如霜,正是一个银色的夜,残荷上水珠滑落了,一切静寂,过路的只有微风同你,更不闻青蛙跳水的音响。”,你看,江南的秋天里,竟然看不见肃杀的爱情,还是甜蜜悠然。
江南的雪天都是灵巧的,不同于“大雪满弓刀”、“燕山雪华大如席”的北国。是有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馨,依偎着红泥小火炉,喝着新醅的酒,絮叨着闲话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幅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在养眼的愉悦里是感受不到寒冷的,你就入了那画境里。很喜欢郁达夫的描绘“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暴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情也悠悠,梦也悠悠,我的散文江南啊,对你的爱恋我是说不够的。
⑺ 描写江南美景的文章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⑻ 描写江南的美文 400字
⑴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⑵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⑶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⑷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⑸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加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⑼ 描写江南美景的散文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
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
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
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
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
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9)去江南旅游的美文扩展阅读:
《江南的冬景》创作背景:
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从上海到杭州,是苦闷低沉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这篇散文作于1935年12月1日,正当郁达夫中年时期。当时郁达夫生活舒心,工作顺利,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了这篇文章。
⑽ 有没有关于江南水乡的美文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而犹如人间天堂江南水乡,曾令多少人梦里的脚步延展,徘徊在那梦里梦外的山水中,那古色古香的旧巷里。
江南水乡是一幅油画、一首诗、一曲歌,只有当人们行走在那铺满青石的小路上,才能感受那前世今生也悟不懂的神韵,才能追寻梦里那依稀停止的脚步,依山傍水之间,感受那小桥流水的轻快,漫步田园村舍,那熏染的景色如诗如画,那弯延的小路九曲回肠;那绵绵丝竹随风飘荡。宛若置身仙境,别有一番韵味。
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那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翠绿细柳,那一条条缓缓流淌的潺潺溪流,那一座座守候千年的古朴堤桥,那楼台香榭,那兰亭楼阁,让人不禁联想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印迹,写下多少后人感叹不已的唯美诗篇,去追寻去感触那些久藏于心的梦境,那是一幅写意的泼墨山水画,令多少人驻足凝望,点染其间的是蒙着烟雨的暗示,涤荡出亦寒亦暖的缠绵,在若有似无的朦胧烟雨中,想象那可就是梦里的江南?
是谁?西湖岸边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寄语。
是谁?在江南留下脍炙人口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巧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是谁?独醉江南“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的魂牵梦绕的遗憾。
又是谁?在断桥两头深情的守望?令日日夜夜的相思肝肠寸断?遗留的传奇故事令世人争相探索、口口相传。
看那青山荡漾在水面,看那晚霞轻吻着炊烟,看那岸边徘徊的少年,看那涉水而去的乌蓬小船。闲庭信步间,再感一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意;夜深人静时,再吟一首“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的哀怨。行走在江南的月色下,你是否会洗去一身尘埃,忘记尘世中的烦忧,任古诗古韵的山水、诗情画意的月光涤荡你沧桑的容颜。
漫步江南,你会发现这里春有春的诗意,夏有夏的风情,落叶飞舞的秋季,牵出一幅烟雨朦朦的冬日画卷。当你驻足江南,你一定欣喜于那些有关于桃花,燕子,水乡,绣户的别具风格的景象;怀想那些亭阁,画桥,小船,荷莲的真实梦境;陶醉于青花瓷,油纸伞,温山软水的浪漫情怀;还会留念在莺飞草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意画面。这里渗透的文化气息,让你不禁回到盛世年代的诗情词韵中,去感知那些文人的心境,去体会那些过往的历史,去探寻那些历久弥新的墨客书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江南,你可以无端想起很多美好的往事,你可以挥毫泼墨,留下墨染心绪的诗句,仿佛昨日便是前尘往事,而今生所处的环境又是虚虚实实,你梦啊寻啊,你追啊赶啊,就是不愿打扰那心情,不愿惊醒那梦境。是的,我一直梦着,怀想有一天,在那里邂逅,在那里书写,在那里守候,在那里铭刻,在那里生活,在那里安葬,在那里长眠……
在江南的梦里,我做了那最为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落泪,为一个人守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