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疫情的影响今年五六月份还能旅游吗
⑴ 想近期去三亚旅游,疫情对旅游有影响吗
没有任何影响。,你也不要去担心这样的状况,去有什么事情发生
⑵ 春节期间,新冠病毒还会再爆发吗
从理论上说,春节期间由于人流量比较大,而且还有很多人会海外归来,因此很可能会爆发一波疫情,但绝对不会像2019年一样出现大爆发。就算在某些区域会出现一些新增病例,以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和经验来说,也是完全可以遏制住疫情的扩散,绝对不会有第二个城市再次成为疫情下的武汉。所以说,有喜也有忧。

我们曾经以为这次新冠疫情就和当年的非典一样,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实时的情况并非。全球范围内对抗新冠肺炎可能会长达好几年的时间。
虽然我国已经研制出了一定的疫苗,但目前仍然没有办法投入到市场。而且虽然我国国内的情况非常乐观,但是国外的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
在武汉疫情大发布会期间,世界都认为中国是最危险的地方,但纵观世界各地目前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如果疫苗能够尽快的投入市场,让全世界人类都形成群体免疫效果的话或许疫情还能早点过去,否则“抗疫”将是一场持久战。
⑶ 因为疫情,大多人都取消了出游计划,这对旅游板块会造成什么影响
大家今年应该是都只能家里游玩了吧,哪里都是去不成的,更不用说什么马尔代夫、三亚了,就只能家里的卧室、卫生间、书房游玩了。这都是由于在我国爆发了以武汉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了,这个病毒的死亡率呢是比埃博拉病毒等病毒来得低的,但是呢它的传染率是远远高于这一些病毒的,所以就要自我隔离在家里,阻断病毒的传染的。想必这个疫情或多或少就会对很多行业造成不少的影响的,就拿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个旅游板块来说,肯定是会造成不小冲击的。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谈一谈的。

以上的就是自己的看法了,大家要是还有其他想法的欢迎大家来和我一起交流。
⑷ 疫情对旅行社的影响有哪些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高达5.97万亿元,旅游人数累计达55.4亿人;且新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里,旅游业收入同比增速均高于GDP增速;贡献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旅游业的敏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易受突发事件影响
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这是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例如经济危机、金融动荡等经济因素,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区冲突、战争、动乱、恐怖活动等政治因素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国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消长变化, 因而旅游业在每年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于隔离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而旅游行业中几乎所有细分领域均涉及人群聚集与社交,故而在景区关门、酒店空转、餐馆闭客、航班骤减的现状下,2020年的经营预期完全被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去探究旅游业在疫情下的真实面貌,以及后续将会如何演变。
新冠疫情:将给旅游业带来什么?
短期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原本应该拥有一个无比热闹的春节旅游黄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2020年春节出游人次将突破4.5亿,较2019年春节增加8%,还将创造约为5550亿元的消费规模。
由于疫情的突然来袭,上述预测值瞬间失去了价值,从交通和出行人数两方面数据可以得到充分佐证:
(1)交通数据:据交通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2.1亿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发送旅客12.1亿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万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万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黄金周出行人数:从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节“黄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国出行人数仅有1.52亿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节黄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国出行人数多达4.21亿人次,骤减态势比“腰斩”更甚。
行业低迷之势或将在短期内持续
1、供给端:行业整体受到波及
当前,几乎全部旅行社的员工都处于停工状态,收入和现金流面临挑战;
多数景区关闭,或者采取关闭部分停车场、下调限流人数等措施来应对疫情,创收有限;很多酒店暂停营业,短期内出租率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受到影响;
海外疫情同样在蔓延,国际航班纷纷取消或者停飞,出入境旅游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国人出游意愿锐减
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知发布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主动取消了春节期间及节后的旅行计划,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与外出活动。
从历史上看:旅游行业的业绩最低值将出现在疫情爆发后两个季度,可见疫情对旅游业业绩影响持续时间之久,至于人们的出游意愿何时恢复,一切都要取决于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游重振计划的实施等等。
疫情过后的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
相比于非典时期,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时期更为严格。各省市均实施不同程度上的区域封锁、交通管制、景区暂停开放等,大部分民众主动或被动的隔离在家不出门,对旅游业造成的冲击较为严重。
不过,长期的隔离与居家办公让不少人被过久地“压抑”,故而我们预计在疫情彻底结束后,随着出游信心的恢复,人们将以更加强烈的意愿去策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行业的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时期的经验,五一黄金周的旅游市场很难出现明显改观,我们预计景区受到的冲击可能持续半年以上;考虑到疫情结束后,各行各业普遍都会采取措施以弥补前期的损失,企业员工很难通过休年假等方式来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的旅游业才会有所起色,景区和酒店的生意也会有所好转;
⑸ 今年五六月份去国内那些地方旅游合适
今年五六月份,有旱情的地方就先暂时不要去了,欢迎你们到湖南来旅游。
如果想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玩,建议你们到湖南株洲的酒埠江看一下,这里是国家地质公园,有山、有水、有湖、有溶洞、有天生桥、也有宗教庙宇还有一些红色纪念地,比如说红军兵工厂之类的,而且湖边的小岛还可以开篝火晚会。
⑹ 今年春节疫情还能出去旅游吗
可以的。但出去旅游的条件必须符合才行。如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等等……
⑺ 五六月份适合到国内那里旅游
地点如下:
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简介: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无数人的向往,皑皑的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构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香格里拉藏语音译又为“香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明月”,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英语为Shangri-La,意为世外桃源,而这里,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南浔古镇|文化圣地
南浔古镇简介:
南浔,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具有典型的水乡风貌,不同的是,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个。周庄有陈逸飞画过的方圆双桥,甪直有叶圣陶写过的万盛米行,乌镇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南浔则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等待着真正懂她的游人们,毫无怨言。
丹巴|最美乡村
丹巴简介:丹巴,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神奇美丽,“天然盆景”、党岭风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墨尔多神山,纳山、水、林、崖、洞108圣景于一炉,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自然的最佳去处。还有古碉、莫斯卡格萨尔石刻等人文景观,还有出了阿兰·达瓦卓玛这样女子的美人谷,可谓人杰地灵。
木梨硔村|云端的古村
木梨硔村简介:
木梨硔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该村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近几年来,木梨硔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以云海景观为主,吸引了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风景。
仙居公盂|神隐之地仙居公盂,:神隐之地。在公盂,有火山熔岩地貌所形成的石柱,最值得一看的自然是夏季葱郁、秋季金黄的梯田。晚上,漫天的繁星闪烁,四周一片寂静,这是在大城市中怎么也无法体会到的宁静。
⑻ 之前受疫情影响出门旅行不方便,在这个五一假期你会报复性出游吗
近日,一则“五一假期到来”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也是非常的快,而这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呢,也是由我们的劳动人民们给辛苦劳动做出来的。现在上班除了国企之外,是很少有公司能够双休的,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做六休一的一个状态,而互联网公司呢,则更甚,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调侃说:“上班九九六,生病ICU”的这样一个情况。那么人们在平时呢,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来讲基本上是没法出游的,而人们呢,就是在等待一个五一假期这样的时间来出游。那么之前呢,是受疫情的影响出门旅游不方便,那么这次会报复性的出游吗?我们来谈谈。
一.疫情
去年呢,因为疫情的因素,就算是有假期,人们也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到人多地方,所以很多人在去年这个时候都是没有出门旅游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⑼ 现在疫情期间不能出国旅游还能换汇吗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这也是时隔逾三个月,人民币中间价首度重回“6时代”,创下近四个月以来新高。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银行网点发现,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出国旅游以及留学受到限制,换汇“刚需”骤减。另外,汇率差幅度逐渐缩小,可获取收益很少。
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基本没人来网点换汇。“从客户需求来看,近期少数来兑换美元的客户还是‘刚需’族,比如留学生,或者购汇付款的企业等。而将美元用于投资或资产配置的客户则很少。”
“以前暑期放假来我行兑换美元的人很多,每天几乎都是排长队,今年却一直冷冷清清,现在消费者兑换美元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另一家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的业务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当天的走访,从数家银行网点处获悉,换汇冷清与疫情有一定相关性。“客户换汇要么是投资,要么是消费,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境外消费需求锐减。”而且现在很多市民通过手机银行直接换汇,不需要来银行网点,很方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回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基本面是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其次,我国继续扩大深化改革开放。这些都使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更加有信心,同时,今年以来,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特征也更加显现,国际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资金也开始持续流入,而短期资本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在温彬看来,下一阶段,人民币一篮子汇率还是会有小幅的升值,对美元而言,与年初相比有小幅的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总体还是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仍然会是双向波动走势。
浙商证券分析师李超认为,进入7月份,我国股市行情重燃,强劲的股市资金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正向加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尽管近期人民币走势亮眼,但是兑美元还不在低点。有理财经理给记者举例称,去年7月10日,6.8856元人民币即可换1美元,而时隔一年之后,换1美元需要6.9943元人民币。换句话说,按5万美元的额度来计算,相隔一年的时间,换汇成本要高5435元人民币。
“购买外币理财产品要涉及购汇和结汇,承担两次买卖价差成本,另外汇率差的幅度越来越小,靠汇率差盈利的空间很有限。”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记者在网点咨询购汇相关事宜时,几乎所有与理财经理的对话都会从购汇转至“购基”;“目前换汇还不如选择一款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例如近期众多基金收益表现不错,用理财收益来抵御汇率贬值造成的资产缩水风险。”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