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宝去旅游
㈠ 哪几个好处,是经常和孩子出去旅游带来的呢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但他们怎么能坚强?只有让孩子去看,去处理,才会让孩子成熟,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
五、旅行,让孩子更加勇敢
旅行中需要我们跨过很多坎、也会遇到问题不少意外事情,更多时候需要孩子勇敢克服,还要他们自己照顾自己,在一步就是一个脚印的过程中,孩子的坚韧被培养起来了,这是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到的。据统计,未曾旅行过的孩子,跟曾经旅行的孩子相比,会更加胆怯怕事。
㈡ 有没有必要带两岁的宝宝出去旅游
带着两岁的孩子外出旅游,无论去哪里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这两个地方都挺好的,不过,你若带着孩子,还是去海南吧!因为走昆明、大理、丽江这条旅游线路交通工具比较繁琐,而且大理和丽江的个别景点还会有高原反应。
至于自助游还是随团游问题,如果只是你们夫妻二人还可以,如果带着孩子,还是随团旅游好。主要原因是:一,旅行社会因为你们携带者孩子而特别加以照顾;二,旅游途中你们抱孩子累了,其他游客也会帮忙;三,外出旅游重要的是安全,团队保护一个小孩应该没有问题。
出发之前,出了你们俩上保险之外,千万别忘了给孩子也上一份意外保险。
㈢ 第一次带宝宝出去旅游是一种怎样的想法对自己来说
我觉得第一次带宝宝出去旅游的话就是非常好,可以让他见一见世面,然后让他去看一看外面美好的世界。
㈣ 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对孩子成长有多大的作用
1、带着孩子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让孩子见多识广,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对世界会多一份包容,长大更容易快乐; 2、旅游中和孩子一起参与安排行程、解决交通、酒店、吃饭和景点门票等事项,即使孩子小,也告诉她旅行要处理这些琐事,让她也有个概念,也是一种学习,为她以后独创世界也算是经验的积累; 3、旅行中亲子系数高,基本上是时时刻刻在一起,交流要100%的; 4、最好带着老人一起,让孩子树立一个概念,旅行也要带着父母,让父母开心,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 5、最好是自由行,旅行中有很多要平衡,让孩子学习照顾他人,是一种美德的培养。
㈤ 带孩子出去旅游到底好不好
你的这个问题定语太少了,真不好说的。只好我们来假定条件论好歹了。
若经济拮据,带孩子不好,要多花钱的。再说子孙自有子孙福,以后他们会有机会旅游的。若经济条件好,最好带上孩子啦,一方面孩子可以得父母庇佑,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享天伦之乐,再就是你知道的可以让孩子开眼界了。
若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一时的解脱,出去散散心放松放松。那最好不要带孩子,因为那是个旅途中的大累赘,更何况孩子才六岁啊。如果说出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让孩子长见识,那一定要带上孩子了,哈哈,开个玩笑啦。
既然愿意听宗教人士的看法(不要说高见,让人都不敢发言了),末学倒是愿意用佛教观点来替你设想一下。那就是:
无论你们是为了出去散心也好,还是带孩子长学问也好,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也好,都应该带上“奶奶”。从你的问题补充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奶奶是多么疼爱你的孩子啊!作为回报,你也应该让奶奶跟你们一起去旅游,我知道,带上奶奶可能很麻烦,很累心,但是,你的这种付出一方面可以使老人开心,另一方面,用自己孝敬老人的实际行动做给自己的孩子看。这样会产生上行下效的作用。孩子尽管不是很大,但是他们能把这种不言之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孩子也会效法你们的做法来孝敬你们。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石三鸟了。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免除了对孩子的种种担心;自己为将来积了福报;孩子除了学到孝敬老人之外,当然在旅途中也会学到其他很多知识的。老人孩子都开心了,相信你也会感到快乐无比的。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
施比受好!
笑谈,不足为取。谨供参考!:)
㈥ 在孩子多大时可以带出去旅游了
一说到出去旅游,家里一定有长辈持反对意见:“孩子太小记不住,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觉得是为孩子好,实际上孩子太遭罪了。”
那么到底多大的孩子出行是最合适的?这两个时间段一定要珍惜。
1.一岁半到两岁之间。
飞机票按出生年月,过了两岁的宝宝就不再是“宝宝”了,按儿童票算。
两岁是一个挺可怕的年龄,明明会走会跑还会跳,可是脚一沾地就好累,还会喊腰疼,腿疼,但是儿童票很多航空公司都不支持儿童票的婴儿车上飞机,婴儿票可以。
而且两岁会有一个叛逆期,很容易一出门变成熊孩子,一定趁宝宝乖的时候进行第一次远行,以后再出门就有了规则意识。
年龄过小的宝宝不适合远行,因为睡眠和饮食会有很多麻烦事,短期旅行1-2日为佳。
2.学龄前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上学就没那么多空闲时间了,幼儿园时期真的要珍惜。
近年来流行4-6岁的孩子趁幼儿园暑期放假时间,去国外的幼儿园报名插班生,既可以交到朋友,又能开发第二语言,比如泰国的国际幼儿园价格并不比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国际幼儿园贵。
出国不便的家长,可以趁孩子幼儿园期间去小学课本上提到的景点游玩一圈,把书上的内容变成“真实立体”的景观,未来也会增加孩子的自信。
带孩子出来玩,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参与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不读书就上路,最多是个邮差。
家长带娃出行,决定了目的地就可以开始做攻略,从行李准备到交通工具选择,从值机取票到行李托运过程,从酒店入住到景区游览的注意事项,都是可以让孩子学习并且实践的。
这些工作,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帮忙或者在旁观摩,小一点的宝宝也可以听妈妈讲流程,也许宝宝当时没有什么表现,可能返程时他就会主动指出下一步要做什么
㈦ 怎样带孩子去旅行
不要把孩子当成旅游的携带品之一,真正让他也作为一个旅游者 很多人都知道旅游的意义,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而且还有利于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提升我们自己。家长带上孩子出门旅游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带上孩子出门旅游不仅仅是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仅仅做到跟随、观看就足够了,下面的15条建议,让您的孩子的旅行更加的有意义。 1、在旅行前,和孩子聊一聊旅行的目的地,购买地图或者在网上搜索地图,让孩子看到我们现在在哪里,将要去哪里。可以顺便增加孩子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相信这个时候,您的孩子是非常愿意去了解相关的一些知识的。 2、在出发之前,同孩子一块儿学习一些旅途中的急救知识,告诉孩子在旅途中或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让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告诉他,如果父母或者其他人有需要,孩子就可以用这些知识去帮助他们。这样有利于孩子乐于助人以及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不错的。 3、旅途中,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承担一部分的行李。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4、尽量少拍一些“到此一游”之类的照片,多拍摄一些旅行中难忘的瞬间,比如孩子自己动手搬运东西或者帮助他人的照片,以及孩子不经意间的微笑等等,这些都将会成为以后孩子宝贵的财富。 5、在旅途中,可以让孩子融入当地的生活,引导学会观察。不同的旅行目的地,其所在地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适当的引导也许就能激发出孩子的兴趣,从而去学习和了解,增加孩子的见识。 6、去自然风景景区旅游的时候,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探索未来。在旅途中,多注意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对自然界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当孩子对于自然界中动植物感兴趣从而停下前进的脚步的时候,建议家长也停下来同您的孩子共同探讨一下而不是催促孩子“别看了,快点走”。 7、适当的通过身边的所有的事物来引导孩子观察平时生活中无法发现的细节。比如在大自然中,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蜘蛛网的形状,各种不同的植物等等,激发孩子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孩子的观察能力。 8、在旅行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收集他感兴趣的东西。或许这只是一片树叶或者这只是一块石头,但是你的鼓励或许就可以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研究能力。 9、给孩子准备一本空白的涂鸦本。小孩子的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这种想象力家长应该适当的进行引导和培养。带上一本空白的涂鸦本,让孩子写写画画,会增加他的动手能力,也能更加的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 10、旅途中增加适当的活动,让旅行途中变得更加的有趣。可能很多人出门旅行的时候,在坐车或者其他的时候都会容易让人产生厌倦。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兴致,这也让旅途更加的有意义。 1 1、和孩子一起保护环境。出门旅行的途中,难免会产生不少的垃圾:喝完的矿泉水瓶,吃完的食物包装袋,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帮忙收拾垃圾,并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1 2、为孩子准备探索自然地工具。带着孩子出门旅行的时候,孩子总会充满好奇心的想要探索周围的所有的事物。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准备好适当的工具,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孩子的探索能力。 1 3、旅行归来后,和孩子一起创作。无论是旅途中收集的石头或者是各种的树叶还是说孩子想要自己动手画出他这次旅途中喜欢的风景,这样的创作都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他的观察能力。 1 4、让孩子成为旅行的参与者而不是跟随者。很多家长带孩子出游的时候,总会把孩子照顾的非常好,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是为何不趁着这样难得的机会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的旅途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更加的有意义。 1 5、旅途结束后,跟孩子一起回忆这一次的旅途并把关于这次旅途相关的照片或者其他物品放好,留下孩子美好的记忆。 如果你要带孩子出门旅行的话,不妨尝试一下上面说到的这15条建议吧,给您的孩子的旅途增加更多的意义。
㈧ 与孩子一起旅行的意义
很早就想去看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以前总是各种原因不能成行,今年暑假终于有空了,于是我早早就预订了莫高窟门票,等门票预订成功,才开始订机票酒店安排日程。
这趟旅行从一开始就注定折腾。
出发那一天,早上8点多的飞机,于是我们凌晨5点多就出门打车直奔机场。没想到,碰上流量控制加雷阵雨,飞机大面积延误或取消,干耗了5个多小时,小熊干脆在机场补了个觉。虎爸一拍板,“明天必须参观莫高窟,否则后面几天肯定没票。咱们能飞一程是一程。”于是我们改签机票,先飞到了兰州机场,再去买当天兰州到敦煌的机票。
航空公司的人竟然劝我不要买去敦煌的机票了:“这趟飞机肯定晚点,万一取消,你们更倒霉,要不然你们还是先到市区,坐火车去敦煌吧,火车肯定不会取消。”我一查,火车票只有无座票了,连硬座都没有,我如何带两个孩子在火车上站12个小时兼过夜?于是我坚持买了飞机票,几乎是恳求航空公司卖票给我:“你先卖给我,万一飞机取消,你们再退钱给我。”我是出钱的甲方,怎么口气好似哀求!
票面起飞时间在五个小时之后,我托运了行李,打算去兰州市区转转,看一眼黄河也好啊。航空公司的人一听我的想法,一脸愕然:“啊?我们这里没人这样想。坐高铁去市区,需要一个小时。你要提前过安检候机,万一登记口更改了呢?你还是留在机场更保险。”
原定的5个小时被延长到9个小时,不过飞机最后总算是起飞了(幸好没有在北京机场干耗着,我们原定的航班后来就被取消了)。第二天凌晨4点,我们才走进预订的酒店房间。早上7点又要起床,取预订成功的莫高窟门票,定时定点参观。不要说孩子们了,我自己都累坏了,在数字中心看莫高窟电影时,直接睡了20分钟才缓过劲来。
后面的几天,都是早上7点出门,晚上9点进门。每天早上我又摇又拍,把两个孩子弄醒,穿好衣服出门去。幸好是包车,他们可以在后排座椅上吃早饭和补觉。吃饭的时间不固定,有时下午2点才能吃午饭,晚上9点吃晚饭,旅游点的快餐质量平平,幸好孩子们随我拥有一个西北胃,一碗面一个饼就能吃饱,不至于饿肚子。广东朋友咨询我旅游攻略,我回复她:“你们广东人,恐怕吃饭不习惯,这里没米饭炒菜,小孩子还是别来受罪了。”
虽然同是西北人,但是我的家乡离敦煌还有1500公里呢。甘肃本地的水,我喝了闹肚子,只能喝矿泉水。大西北的暴晒,超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的皮肤太容易被晒伤,出门穿防晒衣又太热,他们只能在晒伤与出汗之间选择后者。
㈨ 带着一岁小宝宝去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带孩子旅游需要注意目的地的选择、是否适合亲子游、旅游方式的选择、孩子的休息与穿着等等。
㈩ 带家人和孩子去旅游之后的收获和感悟怎么写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了解整个世界”无疑是每一个旅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了解世界的方法是每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