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救援机制的定义
① 以丽江古镇为例,旅游景区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一、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制定景区安全责任制,明确规定领导、部门、员工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
二、 建立健全景区安全检查制度。进行以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规政策的情况、景区安全管理、安全条件、存在的隐患等方面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对各单位、各级领导、部门、员工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岗位安全技能方面进行检查;
2.对景区的环境、标志、安全设施方面进行检查;
3.对所属单位的安全机构、人员、职能、制度、经费投入等安全管理效能,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促使各单位完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4.除每日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外,每年应定期进行2-4次群众性大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5.开展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检查要有台帐记录。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排除。
三、制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景区员工包括各级领导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按《安全培训教育规定》的要求进行。特殊工种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旅游景区内有潜在危及游客安全的地域、通道要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危险地段要安置防护设施以保证游客的安全。
五、景区内的缆车、高架索道、游乐等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并应经常检查保养,确保安全运转。
六、要制订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制订相对应的援救措施。景区内应备有常用应急药品,以便能及时为游客提供帮助。
七、景区必须有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对景区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管理部门。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确保景区安全。
八、景区环境必须清洁、干净,及时清除旅游垃圾,保护景区不被人为污染。
② 旅游保险的紧急救援是什么
“境外旅行保险”现在好多旅游保险特别是境外旅游保险都带紧急救援,每家保险公司情况不一,所以你最好在选择保险公司时,看一下具体内容是否带紧急救援,询问一下免赔责任方面的情况,不是所有的意外情况都赔的。很多保险公司将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都列入了免责条款,比如攀岩、探险、滑雪、跳伞、潜水等高风险运动是不赔的。因此,在旅途中爱好此类高风险的人士,最好选择购买户外运动保险,可扩展承保高风险运动,且有24小时紧急救援服务,同时提供行李证件损失等保障。
紧急救援就是当你生命处于危险的状态时,有这么一个机构会帮助你在紧急状态下的逃生、救助、营救等救援问题。
③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定义如何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的定义:
2.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④ 旅游景点内安全救援措施都有哪些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含规模、结构类型、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基本情况。含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等姓名、证书号码等.
(三)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护组织。包括具体责任人的职务、联系电话等.
(四)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
(五)安全事故救护单位。包括建设工程所在市、县医疗救护中心、医院的名称、电话,行驶路线等。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作为安全报监的附件材料报工程所在地市、县(市)负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的部门备案。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告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期间,其内容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
⑤ 涉及应急救援的运行机制众多包括哪些
预案涉及的灾种和启动条件 一般来讲,救灾应急预案应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主要灾种。全国各地应突出做好洪涝、地震、干旱、突发地质灾害、凤暴潮等灾种的应急预案。
1.预案启动条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预案启动是件严肃的事情,必须严格掌握,应确定合理的启动条件。要尽可能做到实际状况对救灾工作的要求与预案启动后工作主动性的有机结合。
(2)预案的启动条件一般是一套综合的量化指标体系。由于预案从逻辑关系上讲是假设(如果)将做什么,或已经(将可能)将做什么的互动关系。因此预案启动条件的确定必须考虑灾害预测结果和灾情评估结果,要考虑历史灾情和救灾工作状况,要吸收灾窖预测专家、灾情评估专家、灾害救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等分灾种联合制定,以体现启动条件的科学性。
(3)预案启动条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考虑救灾资源的需求量与完成救灾工作任务间的合理配比。广义上讲,救灾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和组织领导、社会凝聚力等无形资源。资源的多寡与预案的启动相互联动,在确定预案启动条件时应充分考虑。
(4)一定意义上讲,预案的启动条件就是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灾情进行划分,根据反映地方救灾过程中掌握的灾情尺度予以界定。应该明确,地方确定的启动条件,不是中央是否进行补助的界线。
2预案启动条件的参考指标
(1)气象、地震、防汛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预警及相关预案已经启动,预期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
(2)省级一次灾害过程,倒塌房屋5一10万间;农作物绝收面积30—60万公顷;因灾死亡100—200人;牧区牲畜死亡10一20万头(只);6-7级破坏性地震;一次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回%一5%。属其一者。
(3)中央发慰问电、中央首长或地方领导特别关注的灾害或其他惰况。
3不同灾害预案的启动条件
(1)洪涝灾害 可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洪涝灾害时灾情巳经或明显将超过本行政区域前5年内洪涝灾害的重灾指标做为启动条件.
(2)地震灾害 地震部门的预测或已经发生地震,地震应急预案已经启动;或造成社会影响较大的一般性破坏性地震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已经发生做为启动条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指标:人员死亡200一1000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区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地震;或人口在50—100万城市或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
(3)旱灾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北方连续2个月,南方连续40天,降水少于常年50%以上,蓄水比常年同期减少30%;因灾造成10万以上人口950万头牲育饮水困难。
四、预案编制、颁布和启动
救灾应急预案编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及地区、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编制。这是由民政部门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及救灾工作职能确定的。 省级预案一般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政府办公厅颁布,地区、县级预案由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预案具有法规效力。 预案的启动由预案本身确定的启动条件拄制,一旦符合启动条件,预案立即启动,预案规定的内容进人程序化运作,变成实际操作行为。
五、预案的组织机构
指挥决策机构:救灾应急指挥部 综合协调机构:指挥部办公室 具体工作组:预测预报;宣传动员;人员抢救;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物资保障;工程抢险;交通恢复;恢复重建等等。
具体工作组按照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间题划分工作,按照组织学的理论,一般一个工作组应侧重主要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应尽可能避免工作组职能相互间的交又。
六、纪织机构的人员组成及职能
1.救灾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
指挥长:由本行政区域行政领导担任
副指挥长:本行政区域政府秘书长、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委、办、厅(局)领导同志(5—6人)
成员:本行政区域内涉及灾害救助工作的委、办、厅、局及预案工作涉及的其他机构或组织。
2.指挥部办公室 人员组成:民政厅(局)及本行政区域主要承担救灾工作职责的其他委、办、厅、(局)同志。
主要职责
(1)向各工作组传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5)协凋救灾工作过程中的职能交叉问题;
(6)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部门具体工作组 工作组一般由5—6人组成做为决策负责层,工作人员和其他资源根据工作量由该工作组自行确定和组织。 主要职能:按照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确认。 目前省级涉及救灾的部门主耍有:民政厅、水利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地震局、卫生厅、交通厅、公安厅、气象局、教育厅、建设厅、经贸厅、财政厅、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审计、监察等、社会团体或其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