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地震后旅游安全吗
❶ 四川九寨沟地震后有多少游客安全转移
8月8日21时41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18度,东经103.85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据悉,9日凌晨开始,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按照统一安排,当地和赶来的各方救援力量有序组织九寨沟景点区域内游客向九寨沟县城安全区域转移。在全力抢通道路的同时,已经组织人员对这部分游客进行转移疏散。
❷ 九寨沟景区地震后情况如何
九寨沟震后形成新景观 景区或逐步分区域开放。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了来自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山地所、成都生物所以及环保部环境科学院等机构的十余名生态专家学者组成科学考察团,进入日地震发生后即已关闭的九寨沟,对震后一个多月以来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损毁情况、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九寨沟景区损毁并不大,九寨沟依然美丽。”9月16日,四川省旅发委副巡视员谢海银在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制约景区恢复开放的最主要因素是道路问题,要评估进入景区的道路两边的山体是否稳定安全,九寨沟景区有望很快地分区域地进行有序开放。
据了解,四川省组建了“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其中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景区恢复和产业发展组”牵头部门,将协同省文化厅、经信委、农业厅、商务厅、住建厅等相关单位做好《景区恢复及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预计将于9月下旬完成编制。
❸ 九寨沟地震伤亡严重吗,会影响旅游吗
报道称7级地震,九寨是旅游胜地,特别是暑假旅游旺季。九寨的地形都知道,也是之前的地震造就了现在的地貌。一些景区的人为建筑已经被摧毁了,自然景观受影响也很严重。
伤亡报道是不可信的,景点有多少人大家都清楚
最关键的是对人们心里产生的影响,多地震区域?会不会还有余震?包括景观毁坏程度等等原因,会让九寨的旅游萧条很久
纯手工打造
❹ 过几天想去九寨沟旅游,可是他是地震带,想问下目前安全吗唉真的是地震震怕了 天灾是最可怕的
可以去,刚发生了大地震,应该近千年是安全的了。
❺ 九寨沟在地震带吗 旅游有危险系数吗
九寨沟地震了近期请不要做去旅游的计划,一切以安全为上,并且在紧急时期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谣言,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微博上已经有很多大V比如平安北京、聚汇合一张玉强等整理了地震辟谣,不要上当受骗,祈愿灾区人民安好。
❻ 地震后九寨沟还能去旅游吗
九寨沟景区现在都在开放啊,只是从成都过去的陆路不通。可以坐飞机去。到九寨沟的航班都是正常的。
九寨沟景区在这次地震中基本没受影响。
❼ 现在去九寨沟旅游安全吗有没有地震
我们从川主寺回来经过一个叫格桑花的牦牛角加工厂(非512地震前地址) ,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 在7月17号晚或18号凌晨,发生了大约5级的余震,但没有人员伤亡之类事情,且在川主寺和成都都无震感。因为当时那人没说具体时间,只说“昨晚”,所以具体时间我只能告诉到这,而且新闻电视之类媒体并无报道,且相近的村里的人也都证实有强烈震感。
现下只能坐飞机去了。
❽ 地震对九寨沟景区影响有多大旅游安全吗
这个你操心干嘛?开放了自然安全,放心,政府比你怕出事但现在没开放
❾ 地震了影响九寨沟旅游吗
在四川“5�6�112”汶川地震中,四川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九寨沟是四川众多景区中未受到损害的“幸运者”之一。但由于道路断裂等原因,九寨沟景区目前仍然没有向团队游客开放。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负责人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九寨沟景区预计将在今年暑期重新向游客开放。
据了解,在此次地震中,九寨沟景观和沟口数百家宾馆都没有遭受地震的影响,但由于从成都进入九寨沟的公路全面受损,这使得本应处于旅游旺季的九寨沟几乎没有游客进入。
“尽管现在每天只有几十个散客,但管理局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坚持工作。”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冯刚说。
“按正常情况,每年的五、六月正是九寨沟旅游旺季。每天都会有六七千人来畅游九寨仙境。”冯刚告诉记者。
四川西部假期旅行社经理黄海说:“今年七八月学校假期会有一定数量的游客到四川旅游,到了九十月九寨沟黄金旅游期,将有很多游客乘飞机到九寨沟旅游。”
据悉,为了让九寨沟景区迅速走出地震的阴影,九寨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旅游人气。九寨沟旅游局营销处副处长林加水说:“九寨沟将首先调整目标市场。由于西线公路被阻断,道路抢通还需要较长时间。近期还是要努力拓展乘飞机来九寨旅游的游客。”
“除了成都、重庆 等城市外,我们还将争取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旅游局的支持,开拓其他直飞九黄机场的城市。”
林加水还表示:“另外,我们正在与五星级旅店、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协商推出优惠线路。这样明码标价,打包优惠,有利于灾后旅游市场的快速启动。”
据了解,为了恢复人气,九寨沟还将创新产品体系,在汶川、茂县公路受阻的情况下,积极开拓从甘肃兰州 —红原—九寨沟的旅游线路,让游客拥有一段从平原到草原、再到高山峡谷的特殊体验。
一位香港 心理教育志愿者完成灾区服务任务后,6月18日路过震后九寨沟,拍摄分外宁静的美景。四川汶川大地震丝毫未损四百公里外的九寨沟,风景区旅游设施完善如初,六月底前将部分恢复旅行社组团旅游,主要通过航空和甘肃省以及四川省的绕行公路进出,目前每天都接待一些散客。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中新社九寨沟六月十九日电 题:官员答疑:九寨沟景区门可罗雀 灾后旅游亟待恢复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正值旅游旺季,昔日炙手可热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九寨沟景区却门可罗雀——汶川大地震不仅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也使这个旅游胜地承受着每天数百万元计的经济损失。
日前,本社记者专程前往九寨沟。这个有着“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美誉的著名景区风采依然。但在无人喝彩的寂寞中,那些五彩斑斓的海子湖和飞流直下的钙化瀑布,却是愈美丽愈让人心痛。
“往年的此时,九寨沟日均接待一万八千多游客,但从震后至今,景区每日散客只能以十位甚至个位数计,仅门票损失就达两千多万,近三万景区从业人员待业。”九寨沟风景管理局市场营销处处长王强无奈地说。
据估计,汶川大地震将使九寨沟景区今年的门票收入损失四点五亿,整个片区的经济损失将达到八十到一百亿。
对于各旅行社和游客最为关心的九寨沟如今的安全问题,王强语气肯定地说:“我以景区的名义保证,目前九寨沟的安全和卫生没有任何问题。”
九寨沟风景管理局市场营销处副处长林加水介绍了地震时景区的情况:九寨沟风景管理局办公楼内有较强震感,但没有出现房屋受损情况。景区内较高的山上有少量碎石滚落,当时约有五千名左右游客在景区内,由于大多处于运动状态,感觉并不明显。
地震发生后,管理局工作人员迅速进沟维持秩序、疏散游客,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和财物受损情况。随后,管理局又第一时间派出防护、管理、保卫等各部门人员进沟对各景点、沿途公路、栈道、护栏等检测,没有发现大的损失和隐患。老虎海有一小段护栏被石头砸坏,已经及时更换。
余震没有给景区造成影响,管理局在给阿坝州政府和旅游局的地震情况日报中,除了第一次有轻微受损报告外,其余都是零报告。
林加水介绍:地震发生后,九寨沟景区就没有接待过一个旅行团,但仍有少量散客前往旅游。本着“游客至上”的原则,九寨沟景区仍然保持开放。
由于客源较少,景区及周边服务行业大多处于歇业状态,因此少量散客前往可能会有稍感不便的地方。但景区管理局及周边服务业都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客流增大,所有配套服务及相关娱乐项目将全方位恢复。
目前,前往九寨沟的航空线路畅通。由于震后客源锐减,从成都 飞往九寨沟的航班只有两班,但管理局已与航空公司达成协议,一旦旅游恢复,到达九寨沟的航班将迅速增加,往年的此时,每天飞往九寨沟的有三十多个航班。
另外,原定于今年开通从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的直飞航班因为地震被延误,一旦客源充足,上述直飞航线仍然有望开通。
公路方面:从甘肃到达九寨沟的西线已能正常运营,从绵阳 经江油、平武到达九寨沟的东线已经可以通行,但目前还在进一步抢修,以增加承运大流量的能力。另外,有关方面已经发出从成都绕道马尔康开往九寨沟的旅游班车。
王强称:阿坝州是此次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作为阿坝州的支柱产业,九寨沟景区也承担着阿坝州自救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管理局已考虑将未来部分门票收入设立专项基金,因此,每一个前往九寨沟的游客在游览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在为阿坝州的灾后重建出力。(完)
❿ 地震后对四川旅游业有什么影响(详细)
你说详细的哈,我发的乱七八糟的你自己整理哈~
四川旅游业元气大伤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向以秀美风光和人文古风吸引世界目光的四川在一夜之间遭遇了一场浩劫。一时间,四川省内旅游服务业、食品供应几乎完全中断,蒸蒸日上的四川旅游业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这场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四川旅游业能否恢复元气?需要多久才能迎来复兴?
●千年景区:满目疮痍
5月20日,国家文物局抗震救灾四川现场会议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益堂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主持了现场会议。据会议通报,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强烈的地震灾害中,四川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已经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
“李白书房”千疮百孔
地震后的李白故居损毁严重。前天,记者专门前往位于江油市的“青莲故居”采访。这栋青砖绿瓦结构的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已经全面封闭,不准外人进入。据工作人员称,因为里面的文物古迹损毁严重,许多建筑物摇摇欲坠,怕有人进去被砸伤。他特别提醒记者千万不要进入太白楼内,因为太白楼的3层和4层结构毁坏严重。
在李白幼时居住的陇西院,记者看到了更为震撼的一幕。从唐朝一直保存至今的“山门”完全塌在地下,变成一堆残垣烂瓦。旁边看护现场的两名工作人员称,这些东西都是千年古物,即使全倒了,将来也要重建,因此他们必须守在这里,怕有一砖一木被人盗取。走进山门,可以看到李白书房和卧室损毁严重,房子的瓦顶上震出了很多洞,像筛子一般。墙体也有多处裂痕,卧室内一片狼藉,一地碎块。
朱德、陈毅故居有损毁
四川省不仅是国内著名的文物大省,同时也是革命遗迹较多的省份之一。许多革命先辈都出自四川,他们的故居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记者了解到,陈毅故居损毁得非常严重,其屋面损坏,陈列馆围墙开裂,即将倒塌。陈列馆职工值班室房屋檩子、屋瓦损坏三分之一。而朱德故居情况稍好,目前发现的损坏有墙体开裂、垮塌,房屋瓦面脱落。郭沫若故居的屋面琉璃瓦变形、脱落。
都江堰文物损失惨重
四川省文物局给国家文物总局的报告中指出,在此次地震中,文化遗产损失极为严重。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在这次强震中受损最为严重。目前,二王庙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前山门等建筑和围墙全部垮塌。
此外,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损坏,鱼嘴裂缝,木结构断裂,建筑严重倾斜,已成危房;青城山片区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屋脊、屋面全部毁坏,大部分古建筑倾斜,部分垮塌。
而位于绵阳市平武县的平武报恩寺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次灾害中,3518平方米古建筑均不同程度受损,山门正脊断裂;天王殿墙体和报恩寺祭祀碑垮塌;大雄宝殿墙体向外开裂,裂缝达10厘米,壁画受损。整个建筑群受灾情况相当严重。
在成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的屋脊部分出现断裂,墙面剥落。著名的杜甫草堂的东院落建筑已经垮塌10间,2个清代瓷花瓶破碎。另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的墓顶开裂,藏品受损情况不明。
很多地方因为文物保管库房垮塌,也导致文物大批毁坏。比如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两件陶器从展具上震落,进、出口上部的鸟头装饰断裂,砸裂天窗玻璃;还有汉源县文管所,其文物库房已经夷为平地,219件文物全部被埋;彭山县文管所馆藏文物有31件受损,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8件。
此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古建筑、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24小时巡逻保护文物
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强烈的地震灾害中,四川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已经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馆藏文物损失841件,其中珍贵文物148件。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文物局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要求各地对重点部位进行连续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藏品和展品进行撤柜、下架、打包。同时,要求各地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落实监管人员,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巡逻,确保人员及文物安全。
四川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总局紧急呼吁,由于此次地震灾害发生的强度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和馆藏文物受损严重,且数量较多,为此,恳请国家文物局在技术指导、救灾抢险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说,地震已经造成四川大量重要文物严重受损,国家文物局已派出专家组赶赴灾区,开展文物损失调查和抢救工作。
●旅游行业:元气大伤
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组织赴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对已经组团的旅游团队,要立即终止途经灾区旅游。
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每年旅游收入的75%以上来自受灾景区业务。其办公室工作人员黄建向记者抱怨:“你说打击有多大?我们都快没饭吃了!”他表示,旅行社正在全力抢救震区被困旅客,落实治疗、赔偿等事宜。
“现在国家旅游局规定,只准四川人出来,不准外面人进去。什么时候禁令解除了,才谈得上恢复吧。”黄建说。
2008年以来,受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西藏“3·14”事件影响,中国旅游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打击。国家旅游局已决定,将就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上述突发事件,提出对全年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报告。
“这次地震对四川旅游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西南交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王成璋向记者表示。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0%,其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全国居首。四川省旅游局统计,仅2008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入境旅客9.45万人,国内游旅客1436.58万人,旅游总收入74.96亿元。
此次强烈地震,四川主要旅游景区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位于震中区的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损失尤为严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主要建筑二王庙、伏龙观损坏严重,经济损失达12亿元;绵阳猿王洞、千佛山、窦圌山三个景区,道路全部损毁,窦圌山双峰其中一座倾斜非常严重;三星堆博物馆建筑物轻微受损,即日起闭馆检修;四姑娘山、海螺沟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亦受破坏。九寨沟景区目前还没有得到地震破坏情况的报告。
四川省旅游局前日估算,此次四川旅游业直接损失超过500亿元。旅游业人士则表示,要恢复正常的旅游起码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地震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王成璋表示,除了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打击是游客心理留下阴影,这种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恢复。此外,很多震区景区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修复难度很大。
●市场复苏:相信未来
面对突然变故,四川省旅游局一位人士表示,“我们有信心能尽快恢复!”
国家旅游局已经拨给四川省旅游局4000万元应急资金,其中500万元用于疏散搜救游客,后续还会根据情势发展进一步拨款。据了解,目前,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的初步维修重建计划已经出炉,但是还需要会同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协同开展。“按照目前的计划,第一期维修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成。”有关负责人介绍。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旅游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旅行社立即停止组织赴四川地震灾区的旅游团。此次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的直接损失估计已超过500亿元。
汶川是重要的旅游交通点。汶川东部和南部与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接壤,是前往国家级“熊猫之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干道,也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寺这两个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旅游公路九寨环线中线的必经之道。县城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沟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游交通点。
由于这次地震的影响,加之地震时有一些游客被困,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消费心理考虑,对四川未来的旅游业产生明显的影响。预计在灾后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四川旅游会经历阶段性低迷。
旅游业内人士称,四川旅游部门已把今年的工作中心转移到重建和维修上面。针对国家旅游局12日发出停止组织赴四川地震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的禁令,成都也在积极同国家争取,早日解除禁令,让未受灾的景点早日恢复。不过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旅游部门猜测至少要7月禁令才能解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按照市上要求进行线路规划,准备新开几条能保证安全的旅游短线,尽快恢复旅游市场。
●灾后重建:丽江之路
丽江旅游业的兴旺验证了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和一个朋友前两天给四川省政府写了一封信,建议他们在灾后重建时保留部分地震遗址,作为灾难旅游项目来开发。”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翔告诉记者:“灾后,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去四川旅游,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将可以支援灾后重建。”
黄翔认为,四川受灾地区本身就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而且之前在国内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在本次地震中,虽然很多景区受损,但是九寨沟、黄龙等著名景区基本没什么影响,因此可以在灾后重建的时候打造保留一些遗址,把这次特大地震灾难作为一次历史性事件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和为后人提供警醒。
他介绍,地震的灾后重建变成旅游发展的新的契机,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年丽江地震使得丽江古城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地方,当地在震后重建中重点发展旅游业,使得丽江成为一个旅游胜地。而本次汶川地震,使得汶川知名度在全世界大幅提升,也应该及早进行旅游规划。”
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丽江,源于1996年2月3日那场强度为7级的地震,造成当地死伤人数达到17366人,20余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6亿元。丽江发生大地震后,把恢复重建与旅游相结合,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累计招商引资20多亿元,一大批第三产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丽江旅游业综合实力已上升到云南省的前三位。
旅游业是丽江恢复重建最大的拉动力量,随着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长江第一湾、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的深度开发,丽江以旅游为先导的特色经济在重建3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1994年以来,丽江的游客每年都以高于34%的速度猛增。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成勋也认为,北川、汶川完全可以借鉴1996年震后成功重建的丽江,重新规划城镇建设,实行大村合并,整顿村容,在安全地带建设新的居民居住区。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又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甚至可以保留震后遗迹,建设地震公园供人参观。
对此思路,盛毅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他担心,地震之后,阿坝州交通更加不便,安全因素也会让游客产生顾虑,依托九寨沟、黄龙、卧龙等景区的旅游业,短期内肯定大受影响。
“汶川原来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大地震的遗迹,作为游客赴九寨沟途中的一个景点,但经过这次新的大灾难后,类似这样的景点,究竟会促进旅游,还是对游客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还需仔细斟酌。”他说。
●相关链接:震灾后的湖北旅游市场
2008年对于旅游业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春节前的雪灾、黄金周长假变短假、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这些不利因素都让今年的旅游市场频频受创。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不仅让四川旅游业损失巨大,而且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旅游市场更切身地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影响。
四川游紧急叫停
“九寨沟黄龙和海南、云南、桂林等一直都是国内游的主要线路,我们社每年发往四川旅游的人数都至少有2000人,这可能占到整个长线旅游的10%左右。四川旅游的叫停对旅行社的影响很大。”湖北省中青旅副总经理印桃生告诉记者。
四川一直是湖北人出游的热点线路之一,往年随着暑期的临近,成都、九寨沟等旅游线路在七八月发团都非常火爆。然而汶川大地震给当地旅游产业造成巨大伤害,二王庙坍塌,秦燕楼不复存在,猿王洞、千佛山、窦圌山景区道路全毁……据四川省旅游局估算,全省旅游行业经济损失315.47亿元。旅游业人士则表示,要恢复正常的旅游起码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据介绍,四川旅游主要的一条线路是根据川西环线来设计的,这条旅游线路为都江堰—映秀—卧龙—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如今,这条环线已经基本被损毁。
虽然目前九寨沟、卧龙等景区本身没受到太大损毁,但交通的阻断使得这些景区也无法正常运作。现在四川只有峨眉山和乐山,因为是通过高速公路连接交通,所以交通问题不大。
就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国家旅游局紧急叫停四川旅游,以配合灾区抗震救灾,同时为确保广大游客安全。目前武汉各大旅行社前往四川的团都纷纷取消。
此外,目前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灾情,捐款捐物,帮助赈济灾民,许多市民纷纷放弃出行计划,无心旅游;大量列车、飞机都被抽调去抗震救灾,武汉的专列、包机游也基本停止,这也影响着旅行社其他线路的运作。
入境游雪上加霜
不仅是国内旅游,地震也使得入境游市场雪上加霜。许多旅行社都表示,到目前为止,入境游和去年同比下降了四成左右。湖北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是长江三峡的游船游,海外的入境游客的减少,也让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洋十分着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人取消了原来预订的三峡游船旅游。”
据了解,目前针对海外市场,长江三峡+四川九寨沟+西安、长江三峡+四川九寨沟+西藏或者长江三峡+四川九寨沟+云南都是热门线路,四川地震让许多海外游客直接取消了行程。
“虽然三峡没受到地震的影响,我们也向海外和国内的旅行社都发布了这个通知,但是许多外国游客还是觉得不安全。我们今天下午公司将开会讨论一下,针对现在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王海洋说。
“入境旅游估计十月份前都不会有改善,因为地震之后就是奥运会,大量的运动员到中国使得国际机票大涨,几乎都是全价,国外游客避免拥堵也会取消旅游计划,另外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也需要一段时间消除。”省旅游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认为。
灾后旅游业该如何疗伤
“我们现在都在忙着捐款、想办法组织志愿者去四川帮忙,至于旅游业务方面,现在真的是没心情管!”谈起应对策略,印桃生说:“照现在的状况,不说游客,就连我也不会有心情出游。人家在那里受灾,我们出去玩,情感上说不过去。”
多家旅行社负责人均表示,目前是非常时期,但是这种低迷的状况不会持续很久,一旦进入灾后重建,灾区人民生活安定下来,人们的出游需求会增长。
“旅游业向来是非常脆弱的,政局、灾难等都立刻会影响旅游业,不过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非常时期过后,灾区以外的旅游线路应该会恢复。像近年来印尼的海啸、火山、地震等等,也曾经导致当地旅游业瘫痪,但是随着灾后局势平稳,旅游也慢慢恢复了。湖北的旅行社现在应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突发性事件所干扰。”业内人士建议。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有些旅行社也已经在着手组合一些新的产品,以应对地震的影响。
●网友声音:对四川旅游震后恢复应充满信心
对于地震给四川旅游业造成的损失,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的还不能说十分准确。四川旅游局方面报出的500亿损失的数据,应该也只是一种粗略估算。正像地震发生后地震的震级也进行了几次调整一样,地震究竟给四川旅游业带来多大的损失,精确数据也许要在救灾工作完全结束时才能得出。
但是,以全球旅游业发展的视角,以灾害曾给世界一些国家造成的损失以及这些国家灾后旅游恢复的案例来做分析,对四川旅游业灾后恢复的粗线条认知,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就得出一个大致结论。
那就是:这次地震灾害对四川旅游业造成的损失只是短期的、局部小范围的。对四川的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中长期的发展,影响十分有限。四川旅游业界需要对震后恢复充满信心,如不出意外,四川旅游在地震过后半年内就会完全恢复正常。
1.四川的旅游资源受地震破坏有限
此次地震,地震破坏区域主要局限在阿坝州。而从2007年四川旅游统计来看,四川省全年1719.4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主要由17个主要景区完成。全年接待人数达60万人次以上的旅游景区是:峨眉山(256.8万人次)、乐山大佛(276.7万人次)、西岭雪山(62.1万人次)、碧峰峡(71.3万人)、都江堰(219.6万人次)、三星堆(61.1万人次)、九寨沟(252.2万人次)、青城山(152.0万人次)、黄龙(164.4万人次)。
在这些旅游景区当中,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与乐山大佛等景区景点,从媒体报道来看应没有受到地震太多影响;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离震中较近受到波及,一些地面建筑(如二王庙)被毁,但青城山山体、都江堰形制均属完好。
由此来看,四川主要旅游景区受地震破坏应不算严重。损毁建筑只要经过几个月的复建,就应能重新接待游客。
2.灾害往往不会长久影响旅游业
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曾遭受各式各样的灾害。但是,人类的旅游活动,却从来没有因灾害而彻底放弃。旅游业往往在灾害过后,都能获得新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当然就是意大利的庞贝。公元79年8月被维苏威火山摧毁的这座城市,1960年挖掘出土后至今,旅游业一直呈现出兴旺的景象。
一次大的灾害过后,需持续多久游客才会回来呢?近年来亚洲一些国家的事例也可以给我们以指引: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岛发生恐怖袭击大爆炸,其后一个月,德国游客就已经返回;2004年末南亚海啸让普吉岛变成了噩梦一般的地方,可海啸过后三个月,各国游客就又来到了普吉岛。
如果外国的事例还不足以说明,那发生在我国的雪灾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今年年初,中国南方遭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灾,受灾地区对旅游业的恢复也曾表现出过度的悲观。但是,仅仅一个多月后,当天气回暖、阳光普照、百花盛开的时候,许许多多的旅游者就又走出了家门,来到这些地方旅游。
3.灾后的入境旅游市场存在缓步增长的可能
四川的入境游客当中,以港、澳、台、日、韩以及欧洲游客为主。这其中,日、台游客因日常生活中对地震时有接触,因而在心理上比其他地区游客更容易接受灾后到四川的旅游。而此次地震,让亚洲邻国游客贴近了与四川的距离,四川的顺势旅游促销,或有“塞翁失马”一样的奇效出现。
欧美游客虽较为理性,但四川旅游部门如果有较好的促销策略出台,在争取欧美游客上面也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学习一下2005年南亚海啸后泰国的旅游促销方法,打心理情感战,以“到灾区旅游就是对灾区的最大支持”来进行旅游宣传、撬动游客的悲悯情怀。
从某种角度来看,地震也为四川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只要四川旅游业界齐心努力,地震恢复期入境旅游市场的缓步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4.旅游企业要为四川旅游的复苏多做筹划
地震过后,四川旅游企业不能被动的等、靠、要,而应该制定主动的市场促销计划,恢复游客信心、吸引游客返回。
这类的经验我们仍然可以从国际上去寻找。比如说泰国在普吉岛海啸之后,为恢复旅游、吸引游客,他们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点携起手来,对来访游客实行了长达一年的旅游优惠。泰国航空公司也曾拿出1000张免费机票投放在香港市场,促使香港市场的泰国游得以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