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旅游几月份
A. 景德镇旅游景点必去
景德镇为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
湖田古窑遗址,中国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属于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元、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属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500多年历史,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属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4A级旅游景点: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和红塔、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风景区、锦绣昌南中国瓷园。国家3A级旅游景点:冷水尖、明清园、金竹山寨、怪石林、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1)景德镇旅游几月份扩展阅读
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根据1981—2010年最新气象数据,景德镇城区历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63年1月13日)。
景德镇春季气候多变,时冷时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阴雨连绵。
前夏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极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出梅后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且湿度较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耐。
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
B. 江西景德镇各个季节穿什么衣服
江西省(当然包括景德镇)全省四季分明,春天短暂,大概一两个月的样子,温度变化剧烈,有时候要穿毛线衣加外套,有时却热得像仲夏一样,只需要穿一件TM就行了,夏天炎热而且比较长,感觉几乎一年有半年是夏天,温度一般在27至38度之间,穿件短衫都热。秋天也短,也只有一两个月,温度跟春天差不多,穿跟春天也差不多,江西冬天也比较阴冷,大概有四个月左右。温度一般在10度以下,零度以上,偶尔下雪,也不大。但是因为不提供暖气,所以很多北方的朋友甚至会觉得比北方还冷……
所以如果你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或者那个高等专科学院上学的话,现在去除了带上几套换洗的夏装,最好还要带上几条毛线衣,几件较厚的外套,最好还要有件羽绒服,秋季穿的长袖衣服也要准备点(当然冬季的衣服可以在江西买的)
C. 7月份去景德镇哪旅游好
做陶艺就去景德镇的古窑,
陶瓷市场的话可以去雕塑瓷厂或者陶瓷城那边
特色小吃一点要去景德镇的毛仔,就在东门头那边
瑶里还蛮好玩的特别是那边的漂流和竹筏,还有就是景德镇市内的冷水尖也还蛮好玩的,可以去玩下
还有就是这边的婺源(婺源在景德镇附近,不在景德镇市内),还有就是浮梁古县衙都蛮好玩的。可以去看看。
D. 去江西景德镇游玩需要注意什么
景德镇适宜的旅游时间为秋季。景德镇的秋季气温较为温和、少雨,秋季景区内的自然风光也非常漂亮,而且每年一度的“景德镇陶瓷节”都在10月份举办,因此秋季为出行景德镇的好时节。
江西气温略低、山上较冷,需带些防寒衣物;山上气候潮湿,衣物不易干,应多带些换洗衣物。建议带上雨具,如果有住宿农家的准备,还要自备睡袋。
在景德镇市区内,尤其是车站等地的购物地点,多存在广东潮州瓷等外地瓷与景德镇瓷混销的情况。甚至有商贩擅自在外地瓷器上刻上“景德镇”、“南国瓷都”、“景德镇监制”等字样。
景德镇购买瓷器时,尽量在国家规定的正规店内购买,不要过分相信瓷器的证书、鉴定等辅助认证,不要迷信瓷器作者是否为名人。
当地人很淳朴,也不拒绝拍摄,如答应给他们寄照片,事后一定要兑现。
江西山地景区特别之处在于所有宾馆依山而建。湿度较大,故客房的被子、床单等用品会比较潮湿。景区宾馆客房的热水淋浴是定时供应的。
夏天景点的一些游水口、龙潭瀑布群等地,千万不要下水游泳,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禁止游泳,二是因为山上的水特别凉而且那里游泳危险万分。
E. 景德镇旅游景点有哪些
景德镇有以下景点好玩:
瑶里古镇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距景德镇市区 5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原始森林郁郁幽深,小桥流水,禽鸟啼鸣,飞瀑流泉,是避暑的佳处。村镇大量清代名居,商店,街道,路面,保瑶里历史上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境大米、木柴、茶叶、茶油的集散地,还是景德镇通往浙江,安徽的古道。傍晚时分的瑶里古镇静谧而美好,彩霞满天,倒影水中,与两岸的古屋,廊桥,树影相映。古镇不大,游人罕至,您可沿瑶河穿行在青石板铺就的古巷里,悠然感受古镇的古风古韵,这里会让您格外的舒心惬意。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陶瓷历史博览区由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窑组成,这里汇集了古建筑,古作坊,古工艺,古窑房,古园林,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缩影。景区有明清时期的古窑,现在仍在烧制瓷器,还可以现场观看瓷器的制作过程,欣赏中国唯一的瓷乐表演。景德镇古代烧制御瓷的窑炉称为镇窑,又称柴窑。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齐全的柴窑。值得一看的还有景区女子瓷乐队演奏,这支乐队所用的乐器全部都是用景德镇的瓷器做的。在古代,用瓷做乐器在我国颇为盛行。瓷瓯、瓷箫、瓷笛等,但多已失传,这是景德镇歌舞团后单独研制而出,可谓独一无二,别有风情。
三宝国际陶艺村
三宝国际陶艺村在景德镇的南边的三宝村。刚开发的,很不错的一个景点,没有公交车,需要打车前往(30多元),游客少,至少要打车到图中的A点,然后往下山方向走,一路走,一路玩,路边还有窑在烧着。路两边有很多艺术家的馆,快走到村口有一个青谷陶艺(三宝路268号)可以学陶艺,很不错,体验古老与现代。不过一路要走好几公路路,穿球鞋很有必要。没有公开的饭店,但是有些路边的宾馆和陶艺馆有餐饮服务,味道还不错,需要走进去问的。
灵岩洞
灵岩洞位于江西婺源境内的灵岩洞森林公园内,灵岩洞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景区。 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目前已开发且对游人开放的只有其中两个:涵虚洞和莲华洞。相比之下涵虚洞更为好看,也是游玩的重点。和大部分沉积而成的钟乳石、石笋为主的溶洞不同,灵岩洞内是流水冲击石灰岩形成的石芽、石林景观。此外,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 多处。景区周边一些古村落、名树古木也值得一看。
景德镇市雕塑瓷厂
雕塑瓷厂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东路。走近景德镇市雕塑瓷厂,错落有致的厂房,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现代风格的陶吧酒吧,高耸入云的窑囱,墙壁上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相映成趣;厂区内穿着工服的瓷工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川流不息。这里,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地。
F. 去景德镇什么时间好
建议你最好是春天去,因为婺源的春色非常“养眼”,而江岭则是春天婺源的绝美之地,江岭是婺源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每当油菜花季节,这里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
爬上江岭的高处,千亩油菜花田一览无余,金黄色的油菜花肆意蓬勃地开放,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古老村落点缀在广阔的油菜花丛中,成为江岭风光的大背景。山风里更飘荡着淡淡的油菜香,不愧为“中国最美乡村”中田园风光的代表作。
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
G. 景德镇每年的什么时候进入梅雨季节什么时候会停止
一般是六月中旬进梅,七月中旬出梅
H. 景德镇免费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邑山窑,属于清代柴窑,创建于清末,距今150多年。是清代御窑“官搭民烧”的合作民窑。
地理位置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迎祥弄17号 占地面积500平米
开放时间全日制景点级别4A门票价格免费
邑山窑创建于清末,距今150多年,由秦先栋创办。秦先栋号邑山,祖籍江西省都昌县北山乡石头巷村,石头巷村尚保存有《秦氏宗谱》以及碑铭等史料。邑山窑窑房原址处于景德镇市珠山区风景路南侧,御窑厂东面,为大型双子窑格局,两座窑东西相邻,属0典型的镇窑结构。邑山窑烧造的瓷器质量好,产量大,且邻近御窑厂,是清代御窑“官搭民烧”的合作民窑。邑山窑属清代镇窑,容量大,窑房两层,上层堆放窑柴,供窑工歇息,下层码放匣钵和入窑瓷坯窑瓷器。窑室长约17米,内径最宽处4.25米,可容纳300多担瓷坯,尾部烟囱为15米左右,冲出屋顶。窑场周边有“三义顺”“冯利盛”“巢余泰”等8个坯坊,可满足邑山窑的连续烧造2007年,已划归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的邑山柴窑及窑房拆除,土地被房管部门置换后,建成商品住宅楼。随着20世纪60年代煤窑烧造技术的成熟,柴窑逐渐被取代,1978年徐家窑停烧,后拆除。
2016年,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按原样复建徐家柴窑及窑房、坯房等建筑群,基本恢复了
秦祖源,号甘泉,邑山祖父。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例贡生。在昌江(景德镇)业瓷后建立家业,后又交给侄儿经营。《秦氏宗谱·人物传记》载:“(甘泉公)刚方有德人也,家少窘,权子母于昌江,由是日以裕。先生乃顺风收帆,委其业于诸侄,析其产于孤侄。……开居建室、捐资筑途、体恤姻亚、督诲后人。”秦祖源在景德镇业瓷,成就家业,荫及桑梓,深受族人敬仰。秦祖源之孙秦先栋,号邑山,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曾任国史馆誊录官,“性聪颖甚诚朴,稍学能文,书法整秀。”拟任浙江盐太使,因故未到任。中年“改就陶业于昌江,……一手创造窑屋、家屋,坯房栉比连云历充景德陶庆会总经理十有余年。”邑山发扬光大秦氏家族在景德镇的窑业,正式冠名“邑山窑”商号。邑山总理窑务三十年,任景德镇陶庆会会长达十余年,陶工瓷匠成百上千,民国时期达至鼎盛,一直到解放前,从业工匠还有400多人。兴盛期大量生产外贸出口瓷,瓷器底款有“ CHINA"“ Made In China”“秦运昌新”等样式,所制青花、粉彩、色釉瓷和雕塑瓷,器形精美,品类丰富,有典型的西洋定制风格。陶庆窑(会)是清末民初烧窑行业中最高层次的组织。景德镇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景德镇都帮陶庆窑总老板余用正》(余静寰)载:陶庆窑最盛时有150多座柴窑,其权势之大,可从当时流行的两句民谚中看出一二。谚云:“坐着的浮梁县,站着的陶庆窑。”意思是在景德镇,坐着的官员有县太爷,支撑门面的有陶庆窑老板。当时,陶庆窑订有7天或10天烧一次窑,农历3月后开工(禁春窑)等行规,控制了烧瓷的价格。此外,还垄断许多与烧窑业有关事务。陶庆窑下设保柴公所,配30名兵丁保护窑柴,每人配快枪1支。陶庆窑总老板公出时乘专轿带护兵,煞是威风。
景点特色
据景德镇徐家窑复建复烧总指挥余喜来介绍:明代的瓷窑是葫芦窑,在御窑厂已经发掘出多座。到清初,瓷窑的规模依然不大,一般只能烧60~70担瓷器。在徐家窑复建施工时,也发现2~3个小规模的瓷窑砖基,真正发展到能烧300担瓷器的镇窑,应该是到了道光年间。也就是这个时期,邑山家族开始创立“邑山”商号。在徐家窑复建时,还挖出带邑山字样的窑砖,当时不知道如何保护,于是埋在徐家窑大门的下面邑山窑的西南侧就是窑主邑山家族的生活起居和商业经营用房,西面紧邻在建的景德镇国家御窑遗址博物馆,南面是欠班窑(欠了一个班的建窑工钱而名)。四大间建筑连成一体,规模宏大,从北到南分别是陶庆会(商务、管理用房)、书房灶房、厅房卧室、绣楼,建筑均为徽派风格,各间均设双天井,四水归堂,聚财内敛,面积总计700多平方米,后面为坯房和长工住房。20世纪50年代,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大部分房屋交市政府分给其他人居住。2016年,由陶文旅集团征收管理,但厅房一直为邑山家族后人居住管
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迎祥弄27号,旁边仅次于正在建设打造的5A级景区御窑厂。邑山窑窑房原址处于景德镇市珠山区风景路南侧,御窑厂东面,为大型双子窑格局,两座窑东西相邻,典型的镇窑结构。
I. 江西景德镇是什么时候开始出名的
景德镇出名应该是在宋朝的宋真宗的时候,当时景德镇烧出了一款非常精美的瓷器,他的外表光彩耀人,因此闻名于全国,同时沿海外都有很大的知名度,为了能够保证景德镇瓷器的这种纯正性以及质量的保证性,宋真宗还派遣了专门的官员来监制督造这些瓷器。一直到当代社会为止,景德镇出产的瓷器依然受到了全国许多老百姓的喜欢,并且远销海内外。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当代社会的考古发现之中,我们没有找到在唐代之前的景德镇生产出来的瓷器,所以因此我们无法给景德镇的历史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大多数的都是从一些史料上得出来的,没有找到实物证据来证明,但是不管怎么说,景德镇的陶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它有着它独特的风格,那就是青瓷和白瓷。代表着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