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德实业老板豪车
Ⅰ 南通启秀中学2020届中,排多少名能上南通一中
排名中间以上。启秀中学校方推荐生数应为268名,其中江苏省南通中学63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63名,南通大学附属中学71名,南通市天星湖中学71名。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是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秉持“父教育,母实业”的救国理想于1912年创办,她是“近代第一城”南通百年名校之一。
启秀中学
始终以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弘 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科学管理、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学真、勤勉、文明、奋进”的校风和“忠实勤朴”的办学传统,为祖国培养了一 批批栋梁之才。
历经世纪风雨洗礼,“忠信持之以诚,勤俭行之以恕”的"诚恕”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厚实的学术底蕴、丰润的文化背景、中正的道德文章,使启秀成为了人才的摇篮、精英的故乡、教育的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通市启秀中学
Ⅱ 南通有什么大学
(1)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2004年由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的前身分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8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3.3万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1253人,留学生近300人。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10年被确立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拥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近20个省重点学科、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和临床医学中心。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近两千人的专任教师中,高职八百多人,博、硕士生导师四百多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学科梯队、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8个。2004年以来,共承担包括“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高级别科研项目110余项,出版专著120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2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3项,荣获包括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27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馆藏图书192万册,中外文期刊23797种,中外文数据库40个,配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设有“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知识网络一级管理服务中心。
学校与英、美、德、加、澳、日、韩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办学。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秉持“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2)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职业大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具有工、文、管理和艺术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共有4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7000多人,专职教师中正、副教授占34.2%,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3.2%,专职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46.5%,外籍教师10多人。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设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纺织工程、经济管理、人文科学、艺术设计、外国语等9个系和技师学院、成人教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海门学院等4个学院,53个专业(70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有应用电子技术省级品牌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日语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规划教材3门,省级精品教材10套。有各类专业实训基地、实验室70多个,其中中央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建设点1个。学校还是教育部、建设部联合确定的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以社会评价为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全省的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各类统考中,合格率、优秀率均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在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服装设计多次获金奖、银奖,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大赛上学校代表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电子制作大赛一等奖,其他类大赛也多次名列全省首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居98%以上,连续五次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学校被评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3)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距今已有近百年办学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校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取得了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200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跻身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行列。
学校坐落在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江苏省南通市,处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学校占地面积700多亩,建筑面积20272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装备比较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基本实现了图书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学校设有48个实训室,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现代纺织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家纺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江苏省家用纺织品与服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南通市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与海门市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多名,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体的综合性高校。现设有纺织、染化、机电、信息、艺术、服装、经贸、外语、建工、社会科学、体育与军事等11个系部以及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堪培门等3个二级学院。设置52个专业(方向),传统专业凸现品牌特色,新设专业贴近社会需求,拥有12个院级试点专业,8个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其中,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纺织品设计(家用)专业、染整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现代纺织技术”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教育部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电子商务”等两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染整技术”、“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国际商务、软件技术等5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4)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办于1960年,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原名“江苏省南通河运学校”、“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升格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中国长三角地区最适宜人居的花园城市、著名的教育之乡——江苏省南通市,位于苏通长江大桥北翼。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交通运输、造船行业设置专业,着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鲜明。现设有航海、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管理信息、机电、人文艺术等7个系40多个专业(含专业方向)。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00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员1000多人,每年度的短期职业培训规模达5000人次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400多人,“双师型”教师数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7%,有全国交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5名、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3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3名,有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建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有一批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5)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的前身是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创建于1945年。在65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历经7次搬迁,先后在重庆、南通、上海、如皋等地办学。经历过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南通农业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农业学校等时期。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6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艰苦创业,负重奋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先后培养了各类人才3万名,他们中有以昆虫学家、中科院院士印象初、著名水稻专家、中国作物栽培委员会主任、原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尔鎏、美国EXETER生命科学公司高级科学家和植物育种部主任吕忠进为代表的学术精英,更多的成为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为国家农业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院占地面积30.42万 m2,建筑面积13.35万m2;资产总值近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有实验实训室69种93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近百个;有市级“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 个;市级“农作物高效利用公共技术平台”1 个;图书馆藏书55.8万册。设有生物工程系、园林园艺系、环境与资源系、机电工程系、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开设专业40多个,学生7200多人,教职工32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80多人,博士、硕士学历(学位)70多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6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7人,南通市政府技术顾问2人。
(6)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Ⅲ 2019南通中考与2020相比难易度程度如何
综述:相比2019年,2020年语文课难度系数中等水平。具体可以问学校老师,例如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省南通中学(Nantong High School)简称“通中”,是由清末状元、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9年亲手创办,是南通第一所推行新式教学的中学堂,是江苏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之一。
硬件设施:
截至2013年7月,江苏省南通中学校舍面积达到了8210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一亿,教学设备总值达到2515万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江苏省南通中学
Ⅳ 江苏南通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
我也是南通人
江苏南通历史悠久,约在6500多年以前,南通市海安县西部、如皋市西北部即已成陆。1973年在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1984年又在海安县隆政乡吉家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
南通成陆图
清墩遗址出土:中华第一斧
==秦以前==
先秦称海阳,南通境内海安县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
周朝初年,周武王封子姬叔于邗。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嬴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黄海,南隔长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带)为邻。南通一带属邗国(当时的南通除了海安,其他绝大部分地区未形成陆地,仍在海中)。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灭邗国,“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地属吴国。
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鲁哀公和卫出公、宋国大夫皇瑗在吴国的郧(今海安县立发乡)商谈鲁、卫、宋3国结盟之事,“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左传·哀公十二年》)”。
周元王五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地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地属楚国。
==秦汉==
秦初地属东海郡, 秦始皇 曾屯兵于境内 军山|象山 (今军山)。
汉高祖 初年,地属东阳郡。
汉高祖 五年( 前202年 ),地属 楚国(西汉诸侯国)|楚国 。
汉高祖 六年( 前201年 ),地属 荆国(西汉诸侯国)|荆国 。
汉高祖 十二年( 前195年 ),封侄 刘濞 为吴王,地属 吴国(西汉诸侯国)|吴国 。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 任侠奸人 」,以扩张割据势力。
汉景帝 三年( 前154年 ),平定 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 后,国除,地属 江都国(西汉诸侯国)|江都国 。
汉武帝 元狩 六年( 前117年 ),置海陵县,地属临淮郡。
汉武帝 元封 五年( 前106年 ),地属徐州临淮郡。
新朝|新莽时期 ( 8年 — 23年 ),改海陵为亭间,地属淮平郡。
东汉 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魏晋南北朝==
三国 时先属 曹魏|魏 , 曹操 “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 三国志 ·魏志·蒋济传》)”,强令徙民,为隙地,海陵县废。
吴大帝 赤乌 四年( 241年 ),郡人 吕岱 招抚乡民回归。
晋武帝 太康 元年( 280年 ),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晋怀帝 永嘉 五年( 311年 ), 永嘉之乱 后北方地区人口避战乱大举南迁,部分迁至海陵。
晋安帝 义熙 七年( 411年 ),分广陵境置海陵郡,地属南兖州。
南朝 宋明帝 泰始 七年( 471年 ),分宁海县西境置海安县(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后并入宁海县,地属新平郡。
南朝 梁武帝 年间( 502年 — 549年 ),长江口出现了一块较大的沙洲——胡逗洲(又作壶豆洲,今南通市区)。
南朝 梁元帝 承圣 六年( 552年 ),乱将 侯景 兵败而曾企图占据壶豆洲,后为 王僧辩 所获。
==隋唐五代==
Image:鉴真和尚.jpg|thumb|150px|鉴真和尚
隋文帝 年间( 581年 — 604年 ),地属扬州总管府。
隋炀帝 大业 元年( 605年 ),废扬州总管府,置江都郡,地属江都郡。
唐高祖 武德 元年( 618年 ),胡逗洲为盐亭场。“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 太平寰宇记 》)”,地属扬州广陵郡。
唐玄宗 开元 十年( 722年 ),设置盐官,地属扬州海陵县,隶属淮南道。
天宝 七年( 748年 ), 鉴真|鉴真和尚 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 大唐和上东征记 》)”。此时的胡逗洲已是一块东西80里、南北35里的大沙洲(唐时1里相当于0.56公里)。
唐僖宗 乾符 二年( 875年 ),狼山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狼山北的胡逗洲亦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
唐哀帝 天佑 四年( 907年 ), 吴(十国)|吴国 姚存制据胡逗、东布二洲,任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后子姚廷珪任东洲静海军使。
10世纪初,胡逗洲与另一个沙洲—南布洲连成一片,整个沙洲的范围向东扩展到了大致今 海门市 包场镇一带。
南唐烈祖 升元 元年( 937年 ), 南唐 代 吴(十国)|吴国 ,立 静海 都镇制置院,取“海疆平静”之意,姚存制孙姚彦洪任静海都镇遏使及静海制置使,置如皋县,地属泰州。
后周世宗 显德 三年( 956年 ), 后周 引兵取 南唐 长江以北地。
显德 五年( 958年 ),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地属 扬州 ,旋改 通州 ,意为水上交通方便之意,辖静海、海门2县,州治静海;同年,后周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筑城“立四门,周六里七十步。
显德 六年( 959年 ),甃以陶甓,以北门地僻多盗,立壮健营镇之。”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开始。
==宋元明清==
宋仁宗 天圣 元年( 1023年 ),通州一度因避讳而改称崇州,别称 崇川 。
明道 二年( 1033年 ),复称通州,隶属淮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
庆历 年间( 1041年 — 1048年 ),东布洲(海门岛)又与陆地连成一片。狼山亦已渐与陆地相连,今南通的大部分土地均已成陆。隶属淮南东路。
嘉佑 五年( 1060年 ),教育家、理学先声、郡人 胡瑗 逝世。
宋徽宗 政和 年间( 1111年 — 1118年 ),“知州郭凝塞北门,改壮健营为玄武庙”。
宣和 元年( 1119年 ),郡人 王俊乂 以太学上舍擢第一(状元)。
政和 七年( 1117年 ),通州一度升为静海郡,不久复名通州,隶属扬州。
宋度宗 咸淳 五年( 1269年 ),两淮制置使 李庭芝 凿河40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
南宋 末,通州一度治于 金 、 元 之手,饱受蹂躏,特别是第二次蒙古人入城,屠杀酷烈。
宋恭帝 德佑 二年( 1276年 ),元军东下, 文天祥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与其客杜浒、金应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路过南通,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发海陵》)”'''的千古名句。
元初仍设通州,隶属扬州路。
元世祖 至元 十五年( 1278年 ),升为通州路,设总管府,隶属江北淮东道廉访司,并设万户府,镇守其地。
至元 二十一年( 1284年 ),复为通州,属扬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廉访司。
元顺帝 至正 十三年( 1353年 )五月, 大丰 盐丁 张士诚 起兵,占领泰州、通州。
至正 二十七年( 1367年 )七月, 朱元璋 派 徐达 攻克通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设守御千户所,废静海县,通州直管静海本土,领海门、崇明两县,属扬州府。
洪武九年(1376年)划崇明县归苏州府,通州仅领海门一县。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倭始犯通州。
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河北刘宸、齐彦明率qi yi军浮江东下,舟泊狼山港。总督都御使陆完派兵与义军战于狼山,齐彦明战死,刘宸落水而亡。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乡6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倭围通州,为参将解明道率众击退。扬州千户洪岱、文昌龄,泰州千户王烈率兵支援通州抗倭,殉难。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倭犯通州,狼山巡检尹鼐御敌殉难,淮扬兵备副使张景贤率兵败倭于州城南,歼20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三次犯通州,先后为知州喻南、淮扬兵备副使马慎率众击退。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倭由掘港入寇,掠白蒲镇。马慎督所部围倭于陈家庄。二日,倭奔。郡人曹顶追击,至单家店(平潮镇),因天雨路滑,战马失蹄,殉难。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倭窜犯通州,狼山副总兵邓城御贼失败。倭进至白蒲,取道如皋谋取扬州。淮扬兵备副使刘景韶、游击邱升率兵三战三捷,倭回窜通州,被剿灭。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王之城以军山、剑山之石,代砖筑新城,南以望江楼为门,北连旧城,使成唇齿之势,新旧两城似葫芦,故又有葫芦城之称。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兵部尚书、蓟辽督师、郡人顾养谦逝世。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隶属江南省扬州府。是年闰六月十五日(8月6日),星陨如寸。次日,州民苏如彻、明万里等杀知州李乔以抗拒清廷推行剃发令。七月,清兵临境,苏、明被害。
顺治三年(1646年),州治置副将(从二品)镇守。
顺治十年(年)七月,州民复发难,以白布缠头为号,遭知州钱国琦、守备韩可桂镇压。
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副将为镇守狼山总兵官(正二品)镇守。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扬州府。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江岸坍没,海门废县为乡,并入通州。康熙以后,新城年久失修,逐渐荒废,但新城之外护城河犹存其形。
康熙十五年(1676年),说书艺人祖师爷、郡人柳敬亭逝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文学家、戏曲家、郡人李渔逝世。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为别于直隶顺天府的通州,故称南通州,属江苏布政使司,下辖如皋、泰兴二县。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扬州八怪”之一、郡人李方膺逝世。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隶江宁布政使司。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郡人胡长龄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内阁学士、兵部尚书、郡人戴联奎逝世。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郡人盛广大等响应太平军,于军山谋取义旗,事泄,遭官兵镇压。
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灶民开垦荡地,与盐商发生冲突。总兵邓龙彪派兵缉捕灶民,遭到反抗,官兵大败后谎报“灶民造反,将乘虚攻城”,两江总督李鸿章派兵剿捕,灶民死难者2000余人。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年),郡人张謇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恭宗宣统元年(1909年),设定3市区、10镇区、8乡区。
宣统二年(1910年),市区、镇区改为市,乡区改为乡。
==民国==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qi yi爆发后,吴淞水师参将许宏恩(字敬五,任过狼山镇右营游击)由沪抵通,于11月8日在城内东大街总兵衙门举行光复仪式并成立军政府,张詧任南通军政府总司令兼民政长。
1912年,通州改县,为与河北的通县相区别,改名南通县,设“南通县公署”。
'''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开风气之先,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中国第一座国人自办博物馆、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中国第一所纺织学校、女红传习所|中国第一所刺绣学校、伶工学社|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盲哑学校|中国第一所盲哑学校和军山气象台|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气象台;并按照近代城市理念全面规划建设南通,因此南通被誉为“近代第一城|中国近代第一城”。'''
1914年—1927年,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县为苏常道辖,海门、崇明等归沪海道辖。
1930年4月3日,江苏境内唯一的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南通宣布成立。
1934年,设立南通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六县。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3月在南通县北兴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解放战争期间,设通东、通海、通西、通如行署,在如东掘港建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曾改建苏皖(华中)一、九行政区。
==建国后==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设立南通市归苏北行政公署管辖,叶胥朝为首任市长。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设南通专区。南通专区辖通州|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崇明、海门等7县,专署驻南通市。
1958年,原由江苏省辖的南通市,划归南通专署领导。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南通专署辖1市6县。
1962年,改为省辖市,并脱离南通专区。
1970年,全省又统一改专区为地区,专署驻南通市。辖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海门6县。
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地区的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海门6县划归南通市领导,南通市区设城区、郊区,南通市共辖6县2区。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南通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9年11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启东、海门、如皋、南通先后撤县建市,仍由南通市管理。其中南通县改称通州市。
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1997年南通市下辖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海安县、如东县、崇川区、港闸区等四市二县二区。
作为一个南通人 我无比自豪!
Ⅳ 汽车前挡风玻璃怎么区分进口和国产
汽车玻璃分为2种一种是夹层的安全玻璃:
1,中间有层胶状的胶片和2层玻璃组成的。
2,还有种是钢化玻璃是门玻璃以及后档风玻璃用的材质。
这种玻璃的承受力要比夹层玻璃的承受力大很多不过不安全 ,还有很多车用的中空玻璃是2层钢化玻璃然后把中间的空气抽掉。
增加隔音效果等,
现在有的夹层玻璃会在中间加上加热线 让玻璃加热可以再在冰雪天气有更好的
视线。
各个国家的玻璃 相差不是很多,
有点质量差距。
像美国车前挡玻璃比日本车稍厚 (指的是纯原装进口的车不是在中国组装的)
厂商到知道不少不过特点就不太清楚了。
像长春的皮尔金顿的玻璃厂是和德国合资的牌子,
质量不错 ,福耀的玻璃也不错 也出口,
信义的玻璃我感觉没有福耀的好。
汽车玻璃上会有厂家的标志或是厂家的编号,
比如E000002是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Ⅵ 南通大学怎么样
南通大学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于长江三角洲极具经济活力并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秀丽江城——南通。
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的前身分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是国人最早独立创办的高等医学和纺织院校之一。
学校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是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7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医学重点学科、10个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省级工程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1075人,留学生240人。
学校近两千人的专任教师中,高职八百多人,博、硕士生导师四百多人,双聘院士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1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7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20人次,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5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2004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0部,发表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743篇,被CSSCI收录34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获市厅级以上奖励290余项。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27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8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馆藏图书192万册,中外文期刊23797种,中外文数据库40个,配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设有“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知识网络一级管理服务中心。
学校与英、美、德、加、澳、日、韩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办学。
学校重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秉持“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在二本学校中能站中等,最强的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属于本一。
学校教师中,博、硕士生导师四百多人,双聘院士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
Ⅶ 张文潜的个人经历
时值我国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在南通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张文潜报考就读该校。由于他勤奋好学,于1917年以第一名毕业,并受聘为该校助教。张文潜在学习中深切认识到要使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必须掌握先进技术。1918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的庚子赔款留学名额赴美国留学,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罗威尔纺织学院就读。罗威尔有美国19世纪工业摇篮之称,后来与其他学院合并为罗威尔大学,继而成为马萨诸塞州大学的一个校区。张文潜曾在该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棉双股线与单纱强力之关系》论文。由于学习成绩优良,1921年毕业时曾获金质奖章,并被授予纺织工程学士学位。
1921年,张文潜回国学成回国,受聘于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一厂(以下简称大生一厂),任机械总监,兼任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教师。1923年9月,张謇之子张孝若受北洋政府委派出国考察,张文潜随同出国,历时7个月,考察了法、德、英、奥地利、荷兰、瑞士、美国和日本等国。回国后参与撰写了《考察欧美日本各国实业报告书》。1926年夏调往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副厂(以下简称大生副厂)任纺织部长(相当于厂长),连续9年。其间1932年起兼任由其母校改名的南通学院纺织科科长。1935 年,调回大生一厂任厂长。1936年底,受聘为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秘书,1938年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任技正兼科长。1942年,任经纬纺织机器制造公司副经理。1943年,参加资源委员会组织的技术团,往美国接洽技术合作,为制定我国战后复兴和发展工业的计划作准备,他负责纺织工业部分。由于美方对纺织部门的利润分配要求苛刻,因而未能达成协议。其后又在纽约中国驻美办事处工作了一段时间。1946年春回国,任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业务处长兼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1946年7月,受聘为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
张文潜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担任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经理。1955年调任新建立的南通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1956年评定为一级工程师。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关于棉纺织厂的原棉、设备、工艺和温湿度等4项基本管理方法,为局领导所采纳并贯彻。1955年初,因原棉供应不足,各厂被迫采用成熟度很差的剥桃棉,严重影响生产。张文潜亲自下厂参与试纺试织。1958年,为筹建人造纤维厂,赴辽宁丹东市与河北保定市考察。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原棉歉收,张文潜又积极指导棉皮纤维脱胶和棉混纺的试验。他曾担任局领导下的技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各厂开展技术研究。在推动纺织工程学会工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张文潜曾任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南通市科协副主席、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民主新中国成立会南通市委员等职。
张文潜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受到不公正对待。1972年4月30日病逝。1980年1月29日,南通市领导主持召开追悼会,为他恢复名誉。
Ⅷ 林珠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厝丘村屈郎一号人做柚子生意是个无德商人,骗取农
可以这么说平和人做柚子的都是正经的商人, 只是您遇人不淑, 平和柚子那么多,原产地价格便宜, 何必为了点小事情,而去骗你呢? 损坏自己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