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格销售量
❶ 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主要有:汽车价格、燃料价格、养车费用、人群的收入、政策的导向、房价。
1、汽车价格
汽车价格的变化是影响人们购车欲望的一个因素。4S店的价格政策都是厂家定制的,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价格调整是不会太频繁的,价格政策的变化是按照月度、季度、年度来调整的。
如果店里不降价售汽车的话,也肯定是因为有他们的考虑的,因为是不能破坏当前的整体的市场环境,或者是如果恶意降价的话,肯定会扰乱整个市场的秩序,即使会有许多厂家通过降价方式将自己的库存的车卖出去了,但是卖的幅度肯定不会像大家想得那么大。
6、房价
在大多数人心中,房子与车子虽都为刚需品,但相比之下房子要比车子更加重要,因为一句老话“有房就有家”导致房子成了谈婚论嫁的必需品。
高房价掏空了大家的钱包,大部分居民消费被房市套牢,买车已经有心无力。汽车消费是典型的经济周期消费,就是经济繁荣,腰包鼓了,买车的人自然就多。如果大多数人把资金都投资在不动产上,就不会选择购买汽车。
❷ 汽车什么价格范围内销量最好
目前从销量上看价格在10万---15万元的汽车占绝大多数。
❸ 2021年汽车销售量趋势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汽车销量、乘用车销量、商用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
汽车销量结束连续三年下降局面
我国汽车总销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
乘用车销量恢复增长
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激励下,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保持不断回暖态势,我国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在2000万辆左右。2021年我国乘用车完成销量2148.2万辆,同比增长6.5%。
商用车进入调整期
2020年商用车市场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导致的需求有所波动。国五产品在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低于国六产品,因此市场更青睐于国五产品。此外,“蓝牌轻卡”政策预期带来的消费观望、房地产开发行业较冷等因素也加剧了商用车市场下行的压力。2021年我国商用车销量479.3万辆,同比下降6.6%,未来商用车市场将进入调整期。
新能源汽车成最大亮点
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其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近1.6倍,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4%,较2020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
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73.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60万辆。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纯电动商用车销量18.6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18.2万辆。
整体来看,我国汽车市场销量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提升的最大亮点,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进一步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❹ 9月豪华大型轿车销量公布,7系稳如狗,奥迪A8L再进三甲
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品牌的生命力还在于其销量,哪怕是塔尖上的豪车们也免不了被比较销量。就目前媒体公布2020年9月中国车市终端销售数据来看,宝马、奔驰两大元老依旧稳居前二,依靠价格优势,奥迪A8L这次打败了其他竞争选手,挤进前三。不过,如果看前九个月的总销售量,除了奔驰和宝马地位不变之外,第三位依然是奥迪A8L。看得出来,有些品牌还是难以撼动,但有些后起之秀还是值得关注。
这次只拿到前九月销量第三的保时捷Panamera让人有些意外。其前九月的总销售量为11002台,以微弱优势超于第四名的奥迪A8L,只比后者多108台,处在危险的边缘。如此不乐观的销售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较高,单车价格甚至高于宝马7系Li,不过这也说明了保时捷对自己实力的认可,所以才敢开出这样的价格。整体来看,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趋,除了宝马和奔驰可以依旧稳如泰山,其他品牌要及时做出调整,才不至于掉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2016年到2021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
您好,答案如下,是2021年的汽车销售额。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工业结束3年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汽车强国迈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伴随供给端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问题在新的一年逐步改善,中汽协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表现好于2021年。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44.4%
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分别高于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❻ 中国汽车每年的销售量是多少
今年1月,车市热销,被小心翼翼地称之为“触底反弹”;2月,车市继续增长,被保守地称之为“政策效应”;3月,车市依然火爆,还是被谨慎地称之为“小阳春”;4月,销售数据再一次让人大跌眼镜,“早就立夏了,艳阳高照,哪儿还是什么‘小阳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继3月创下111万辆的单月汽车销售记录后,4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创下新的记录:生产115.68万辆,环比增长5.61%;销售115.31万辆,环比增长3.91%。其中,乘用车销售83.10万辆,同比增长37.37%,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销售汽车383.19万辆,同比增长9.43%。其中,乘用车销售282.67万辆,同比增长15.09%,较一季度增幅扩大7个百分点。
鉴于市场的良好表现,中汽协将2009年汽车销量预期调整为1020万辆,同比增长8%。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董扬表示,要实现今年增长8%的目标还有困难,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出台政策,对“销量不好”的商用车同样实行购置税减免政策。此前,中汽协对今年汽车市场的预测是“增幅在3%~5%左右”。
与数据遥相呼应的是,全国汽车市场缺货严重,“断货潮”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热销车型根本提不到货,而且促销活动明显减少,价格回调现象比较明显。面对消费者的抱怨,汽车厂家也一肚子苦水,工厂加班加点在生产,生产线已经超负荷运转,还是无法应付汹涌而来的订单。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实在变化太快!”
如果说,中国车商也苦恼,肯定会被外国厂家看作是“无病呻吟”。统计显示,4月美国新车销量不到82万辆,同比下滑34.4%。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个人消费缩减,美国整体汽车市场已连续18个月同比减少,连续7个月同比减少超过30%。另一个主要市场日本,4月份汽车销量(包括0.66升微型车)为28.4万辆,同比下滑23%,创下41年来最低纪录。汽车实际销量连续9个月同比减少,并且降幅连续7个月达到两位数,日本政府出台的旧车置换新车优惠以及环保车购买优惠措施并未奏效。
另外,欧洲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法国CCFA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法国4月新车注册同比下滑7%;意大利基础设施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4月新车注册数为188406辆,下降7.5%;西班牙汽车制造商联盟Anfac表示,西班牙4月新车注册量为67215辆,下滑46%,因消费者支出缩减,西班牙汽车销售一直领跌西欧车市;加拿大也被美国“传染”,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用“冰与火”来形容中国车市与全球市场实在再恰当不过。就连本田专务董事兼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也表示,全球汽车业新兴的“金砖四国”中,巴西市场处于停顿状态,印度不见增长,俄罗斯更加惨淡,“只有中国市场在引领全球汽车业”。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整体回暖,即便是目前这个“五一”之后的传统淡季,汽车市场也显示出“淡季不淡”的态势,“平稳”应是5月车市的主旋律。
“中国汽车消费者有需求,有购买能力,最重要的是信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从税收、财政等方面推出扶持车市政策,特别是国家发出鼓励扩大汽车消费的明确信号,对国内车市止跌回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将进一步好转,消费者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❼ 2021年什么车销售量最好
2021年销售量最好的车型为轩逸。
乘联会公布了2021年1~6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6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7.5万辆,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3.1%;1-6月份累计销量994.3万辆,同比增长28.9%。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表现,对比2020年整体是上涨的,这也非常符合当前中国车市发展的行情和现状,毕竟去年受疫情影响,今年整体上涨是符合行情的。
其中,轿车市场依然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上半年整体销量达到了482.9万台,领先SUV市场的455.1万台。而轩逸再一次当仁不让地以超过25万辆的成绩统领轿车市场,领先排名第二的新朗逸3万多辆。
轩逸作为日产品牌最大的销量支柱,无疑是企业的晴雨表,6月销量为41183辆,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48.9%,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49842辆,同比增长22.3%,而这其中,新老同堂销售的战略显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轩逸的优势:
1、第十四代轩逸沿用了上一代的1.6L发动机+CVT的动力系统,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相比同级说不上有优势,但贵在成熟稳定,而且用的CVT变速箱在节油方面也有贡献,所以第十四代轩逸的综合油耗依然有不错表现,日常开百公里6-7升。
2、历代轩逸在同级中都有着明显的车长优势,现在的第十四代轩逸更是如此,修长的车身带来了更大的视觉感受,这在中国消费者看来是个优点。
❽ 同一品牌车在不同地区的销售量
同一品牌车在不同地区的销售量也会有所不同。
所有中国汽车厂家也包括进口车商,都会把中国市场划分五六个区域管理,比如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西南区等等,这些区域各自管理自己区域里的经销商,价格也根据自己区域的销售情况自行调整。
所谓区域营销是指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为了增强区域竞争力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以吸引和满足各类目标客户需求和愿望的同时最终实现本区域发展目标的过程。
❾ 豪华车的销量激增31%,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豪华车目前销量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大环境下车厂对于豪华车的价格做了降价处理。另一方面是汽车品牌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愈演愈烈。
目前豪华车的销量能够激增31%,跟目前大环境下的市场趋势有着密切关联,现在全球都处于疫情期间的僵持时期。许多汽车品牌为了保证自身的车辆销售能够平稳发展,只有尽可能对车子的价格进行进一步的压缩和降价处理。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许多汽车品牌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愈演愈烈。
一:通货膨胀是汽车销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目前全世界疫情的不断持续。各国之间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都释放了大量的纸币来维持市场流动。这种情况下就引发了巨额的通货膨胀。许多有钱的富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豪车。因此在间接程度上拉动了这些汽车的销售,所以才会有在疫情期间反而汽车销售上升的情况。
❿ 车市价格火拼销量仍腰斩,复工了你为何不买车
车市“价格战”的火拼远远不止于合资B级车,豪华车、自主品牌都纷纷展开了价格的火拼。比如沃尔沃XC60,T4智行豪华版一路从37.29万跌至30万元,而更狠的是T5智远豪华版直接从43.99万跌至34.2万元,足足优惠了近十万元。
再如,一直以来优惠力度比较小的奔驰,奔驰GLA也给出了不小的优惠力度。从网上搜索的数据来看,奔驰GLA在某些地区已经有了6.8万元的现金优惠。
你为什么不买车?
面对市场上那么大的优惠力度,而且许多地区也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什么汽车市场依然消费低迷呢?
首先,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除,消费者购车需求尚未爆发。据流通协会调研,3月上旬经销商综合复工率约为50%,也就是说于经销商一样,许多其他行业在3月上旬依旧未复工,而且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学时间也延迟到到3月底甚至4月,许多人还宅在家里,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依然未回归。
再者,许多行业遭受重创,老百姓普遍收入下降,购车信心不足。一方面,为了控制疫情,2月份各行各业都陷入了停滞,多家车企宣部调薪来应对危机,其他行业许多不堪压力的中小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失业率或在疫情之后增多,居民收入普遍下降,没有钱买不起车;另一方面,国外疫情正在爆发,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家庭都在减少大额支出从而应对突发事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表示,消费者购车的信心在3月也很难回归正常,3月车市仍将处于历史低位,预计4-5月份之后才会逐渐回暖。
小编语
虽说3月上半月,汽车市场依然存在47%的降幅,不过可以看出已经逐步好转。有机构预计3月降幅环比2月将有所好转,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在3月将达到103万辆,同比-41%左右。车市依旧在低位,经销商的价格火拼想必也会持续下去,你会选择在这时候买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