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上市公司财报
① 汽车4S店财务分析主要分析哪些内容
这个,分析内容较多,不妨上淘宝看下财务分析模板,了解下。
②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在哪里看
直接在证券交易软件(如同花顺)或者你想查看的上市公司官网上都可以看到。
拓展资料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目前,国营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分别编报资金平衡表、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及专项借款表等资金报表。
无论这家上市公司经营什么内容,财报主要是由三大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当然,国内报表与欧美公司的财报略有不同,比如股权收益那部分,不同公司的财报又会根据经营特点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财务三大报表是最基本的。
网络,财务报表
③ 求一份4S店的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以下是全套:瑞易EXCEL财务报表(带公式)的下载
包括:凭证、总账、分类账、科目账、T型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各行资产经营财务表格等等。带全套公式,只要把基本数据填写了,将自动生成汇总数据和相关数据,最大程度减少财务制表工作量。
600多套表:http://biso.cn/soft/304.htm
④ 卖车不挣钱“4S店之王”资不抵债,千亿巨头巨亏68亿
2020年,庞大集团在“鬼门关”前历经盘桓。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4S店大佬庞庆华近二年来为庞大集团的续命、为了扭转财务困局而多方奔走、殚精竭虑之中,但是,和公司名称一样,ST庞大即便是破产重整这个事情也变得又“庞”又“大”,似乎都不容易!
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庞大集团,就这样要完了吗?
它曾是全国第一的 汽车 经销商、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 汽车 经销商集团、“中国 汽车 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第一名……缔造了庞大集团的庞庆华也是叱咤中国 汽车 经销商界的领军人物。
然而,这一切都在2019年夏天戛然而止。这家命悬一线的千亿 汽车 销售帝国,经由业务的调整规划,正让一线曙光缓缓落进停滞深渊的业绩谷底。
壹
迫于市场压力, 汽车 经销商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9年,整个 汽车 行业都十分浮躁,新车销量持续下滑,部分车企被边缘化,上下游供应商产业链受到牵连,就连4S店也开始叫苦抱怨不赚钱。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帝国崩塌”、“濒临破产”等一系列负面词汇,把这家汽贸领域龙头企业,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昔日国内十大经销商集团之一的庞大汽贸集团,突然陷入破产重组以及债务危机的现状中,不得不试图通过破产重整计划,重获最后一线生机。
被誉为“4S店之王”的千亿 汽车 销售帝国,如此之快步入黄昏引人错愕。
要知道, 2018年庞大营收维持在420亿元的较高基数;2017年,凭借705亿的业绩,庞大还曾位居《财富》中国500强第115名。
2019年12月10日晚间,ST庞大(601258.SH)发布公告称,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庞大集团重整计划》。
按照法院的公布的评估材料,庞大集团本部账面资产总额为302.07亿元,按照市场价值法进行评估,评估价值总额为97.66亿元;按照清算价值法进行评估,评估价值总额为50.17亿元。但是,按照法院的最终统计,其债务合计272.8亿元,庞大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
与破产不同,重整的目的恰恰就是避免企业走向破产清算。而为了实现重整,原控股股东庞庆华及其关联自然人无偿让渡其所持的210624.17万股股票(占庞大集团总股本的32.21%)给投资人。
而 原董事长庞庆华则净身出户,与庞大再无关联。据启信宝数据显示,庞大集团法人、董事长已由庞庆华变更为元维资产董事长马骧。
难道庞庆华真的要离开自己一手缔造并苦心经营长达16年之久的庞大集团吗?
贰
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卖车。
搞了40多年 汽车 的庞庆华,他自言自己是汽贸行业一块“活化石”,见证了中国 汽车 发展史,多次踏准中国 汽车 流通的发展脉搏,曾带领企业站上了全球汽贸的山巅。
庞庆华,生于1955年8月,祖籍河北滦县。
了解过庞庆华的人其实都知道,他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过往,16岁离开校园,干过修理工,开过理发店、饭店,为了谋生尝试各种有可能发展的岗位。
借助当时国家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再加上庞庆华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一路摸爬滚打,从最初的河北唐山滦县物资局的机电设备公司,到改制后的冀东物贸,到改名后的庞大汽贸集团,再到跻身2011胡润中国富豪榜,庞庆华的人生就和庞大集团一样,直冲云霄。
千禧年后,中国 汽车 市场开启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年度产销由最初200万辆,迅速跃升至2010年的1800万辆。
庞庆华抓住这波大机遇,一边迅速扩张 汽车 品牌代理权,一边尝试 汽车 消费信贷业务,伴随4S店等销售网点的遍地开花,庞大的业绩曲线急速飙升。
那时,创始人庞庆华春风得意、风光无二,更被视为中国 汽车 经销行业无出其右的领军人物。
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后,庞大迎来了高光时刻,并创造了三个行业第一:首家IPO登陆A股的 汽车 经销商集团,当年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车 经销商集团,当年上市单笔融资额最高的民营企业。
上市当年,庞庆华名利双收,在胡润富豪榜上身家涨至100亿元。庞大集团市值曾一度超过630亿元,就此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车 经销商。
叁
让庞庆华始料未及的是,黄金十年后, 汽车 行业消费增速趋缓;而且在此之后,庞大膨胀了,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拿地扩张,渐渐地,钱不够用了,就开始发债募资。
2011年,庞大554.55亿元营收同比仅增3%,6.5亿元净利已是近年峰值;倘若着眼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表现,2012至2018年,庞大数值仅2016年为正。
财报显示, 2012年至2018年庞大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9.85亿、603.15亿、563.75亿、660.09亿、704.85亿、420.43亿,扣非净利润-0.44亿、-2.73亿、-3063.61万、1.95亿、-2.09亿、-68.41亿。
也就是说,上市之后,除2016年外,庞大的主营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越亏越大。
高速列车般加码行驶让庞大停不下来,进而开始铤而走险,连续多次违法操作。2012年,庞大卷入“欺诈门”的漩涡,被大量卡车车主围堵股东大会。
据统计, 在过去7年里,庞大先后6次被曝涉嫌违法违规,违法占地、变相销售、内幕交易等等。
另据天眼查显示,关于庞大集团的法律诉讼共计1115条,追偿权纠纷最多,共761条,其他如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土地纠纷、劳动纠纷也不少。
上市八年间,庞大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逐渐消失,快速扩张使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一路走高,日益紧张的资金链使其从云端坠落,并长期处于求“钱”若渴的状态。
光阴太瘦,指缝过宽,仅八年光景,深陷债务危机、资金链紧张的庞大集团于2019年从云端坠落,一地鸡毛,一年多以来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对于庞庆华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其如此突兀境地令人唏嘘!
肆
最终,这家曾经的千亿 汽车 销售帝国,不得不走上重整的自救之路。
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重整,庞大集团的改革已经初见收益。 据ST庞大2019年度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扣非净利为亏损39亿元,较2018年的亏损61.6亿元大幅增长。
回顾除2019年外前3年的财务表现,不可否认的是,从绝处逢生至重获新生,庞大在爬脱经营谷底的路上,依然阻力重重。昨日的“4S店之王”要王者归来了吗?
然而好景不长,近日,拟推出的股份回购计划又遭交易所问询。
5月14日《证券日报》消息, 近日,ST庞大推出股权回购计划,因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4亿元和-2.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和-1.7亿元,均发生大额亏损。而ST庞大在此背景下拟支付5亿元至10亿元用于股份回购计划一事,引起交易所问询。
此外,上交所对于ST庞大重整投资人能否完成业绩承诺也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庞大集团遭受困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 汽车 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2018年,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2235万辆,同比降幅5.8%。这是1990年以来,数据红线的首次跌落。当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固有“矛盾”迅速激化。
现如今, 汽车 经销商早已经告别了以前高利润的时代,再加上经营成本和获客成本的日益增加,经销商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各行各业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汽车 行业也颇为艰难。但只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与魄力,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参考资料:
砺石商业评论《庞大集团败在哪儿?》、
道哥说车《庞大集团前十股东:庞庆华持股第二,让渡股份成空谈》、
一波说《卖车不挣钱?巨亏39亿,ST庞大有能力5~10亿股权回购?》、
华商韬略《千亿巨头庞大集团“自己告自己”,是“真破产”还是“苦肉计”?》
⑤ 江淮汽车成交量为什么那么大江淮汽车2021三季度财报江淮汽车一年赚多少钱
最近几年的时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不少出名品牌车从争相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空前未有的前景和红利,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才刚刚开始兴起,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发展潜力将会非常大。
投资者能不能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关于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我今天就在此与大家好好聊聊!
在正式测评江淮汽车之前,我把这份最近整理的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浏览一下,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宝藏资料:汽车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与此同时它还是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是公司的紧要营业范围。
简单介绍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亮点,是否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的报告体现出,公司一共卖出了19.1万辆轻型货车,销量比很多同行业企业都高。并且MPV销量逆势增长,全年销售数量已经为6.65万辆。公司的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中排名很高,可以排到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仍然是同行中的首位,SUV出口数量比4万辆还要高,位列行业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轻卡在国内外市场均被认同,方便公司可以稳定在该细分领域的地位以及市场的覆盖。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在2017年的时候,江淮汽车光是新能源乘用车就卖出了2.83万辆,同比增长占比是53.86%。不光如此,公司对于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领域内还有着领先的优势。还有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也和公司是合作伙伴,他们协作在电池系统、电机电控方面投资创立了合资公司。
除此之外,公司也跟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合力生产新能源汽车,公司将来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具备突出优势。
由于篇幅受限,对于江淮汽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还有不少,学姐都为大家整理好了,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了:【深度研报】江淮汽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1年顺利完成从奔跑追赶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彻底赶超的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已经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市场的好评,接下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认知度能够领先欧美日国家的很多驰名的老车企的可能性很大。
总的来说,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技术得到国际和国内的著名车企认可,今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杆之一!
可是文章存在时滞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江淮汽车行情,建议点击该链接瞧瞧,有专业的投顾给你提供帮助,看下江淮汽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江淮汽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⑥ 汽车 4S 店纷纷倒闭,汽车商家该如何自救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4S店倒闭潮这个提法其实是不客观的。事实上,目前4S店虽然处于经营困难期,但是选择退出的投资人依旧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人退出,也能够迅速找到大型集团接盘。这也就是说,汽车4S店的总体数量还是基本稳定的,如果我们再算上包括一些新进入的品牌在持续开店,那么全国4S店的总量也是稳中有升的。
那么,现在4S店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是新车销售锐减,新车利润率大幅降低。根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百强经销商毛利结构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新车销售的毛利占比从13年的42%下降到14年的39.4%,想必到了今年还将进一步降低。这说明,大型汽车经销商已经不再靠新车销售过日子,而是不断的做大基盘数字,挖掘售后和水平事业的利润率。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4S店倒闭潮这个提法其实是不客观的。事实上,目前4S店虽然处于经营困难期,但是选择退出的投资人依旧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人退出,也能够迅速找到大型集团接盘。这也就是说,汽车4S店的总体数量还是基本稳定的,如果我们再算上包括一些新进入的品牌在持续开店,那么全国4S店的总量也是稳中有升的。那么,现在4S店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是新车销售锐减,新车利润率大幅降低。根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百强经销商毛利结构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新车销售的毛利占比从13年的42%下降到14年的39.4%,想必到了今年还将进一步降低。这说明,大型汽车经销商已经不再靠新车销售过日子,而是不断的做大基盘数字,挖掘售后和水平事业的利润率。
我举一个例子,有地区的奥迪经销商几乎卖车是全线亏损,那么经销商的策略是把曾经每月300台的目标下降到目前的200台左右,这样可以实现整体的盈亏平衡。经销商们和车企其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车企也不太可能逼迫经销商为了达成提车KPI而强行压库,而经销商也不可能因为卖车亏损就不进行销售,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状态。在我看来,其实销售的寒冬期对于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而言或许是好事,他们正虎视眈眈的精心挑选着猎物,一旦发现有合适的绵羊就会立马扑上去,现在的收购成本可是比旺季要低很多。虽然我们说现在并没有什么汽车经销店的倒闭潮,但是经销商们转型却是早已在思考的问题。经销商怎么转型?我们还是可以先看看上图百强经销商的收入构成:新车销售收入依旧是收入的大头,但份额却在降低;其次是零部件和维修服务,收入也下跌了几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二手车业务、金融保险以及其他业务是在大幅上升。对比美国经销商,新车收入不过是占到半数,其次是二手车销售,然后才是维修和零部件。
这个数据说明几个问题:第一,新车价格在下降,虽然量在上升,但是收入占比却在下跌;第二,维修保养服务的流失率在提升,原因是4S店在这一块是暴利;第三,二手车业务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第四,消费者对4S店提供的金融和保险服务其实并没有那么感兴趣。
其实我们分析当前的形势的确可以证明以上几个观点。首先是销售层面,汽车电商大潮正在来临,但是汽车电商绝对是只会对大集团有效果,而根本轮不到小经销商吃肉。以最近汽车之家开始独家销售双龙为例,汽车之家启用自家的广告位、呼叫中心来支持双龙销售,而以前的双龙经销商只负责试驾和交车服务,成交一台汽车之家支付服务费(大意如此)。这里面,双龙在全国的总代理其实是庞大集团,这次汽车电商之所以能够做起来完全是因为庞大集团可以完成整体的物流链和供应支持,而这个案例放在大型品牌上其实并不太可能复制。同样的,易车也开始在做包销、定制以及中介服务,道理也差不多,汽车垂直网站希望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将原有的经销商转化为落地服务站,传统经销商干的是苦活累活,挣得是服务费,最终汽车电商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并非是出路,反而可能是一个坑。
但是我也说了,汽车电商对于大型汽车集团还是有好处的。原因在于,一个大型汽车集团在拥有大部分品牌后,其实可以完全绕过汽车垂直网站,自己建立销售平台来进行电商活动。这更像是现在的机票销售,汽车垂直网站是携程,大型汽车集团就是各大航空公司,而未来还会出一些比价网站——类似去哪儿。从趋势上看,这是大概率事件,当前只是汽车垂直网站和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联手开拓电商的阶段,而后会是相互割裂,对于小经销商而言,几乎没有太多选择,要么被收购,要么成为汽车垂直网站的供应商。
我们再看看维修保养环节。现在众多的O2O汽车服务创业项目大受追捧,抢走了很多汽车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业务。但我采访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O2O服务其实对于经销商而言没有任何竞争力,目前经销商只是不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高额利润,但是一旦汽车经销商要发力售后,只需拉低售后价格,回厂率可以大幅提升,而那时候O2O服务赖以生存的低价策略其实没有太多的抵抗力。随着业务减少,O2O服务的技师收入开始下降,人才将很快流失,那么服务质量也随之而降低,那么更多消费者会选择4S店。当然,此时4S店的售后保养环节毛利率也会大幅下降,但胜在稳定持续,而这将成为小经销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未来最大可能发展的部分是二手车销售业务。一方面各大品牌在主推品牌二手车业务,另一方面,由于经销商依然是新车交付的渠道,在合适的价格前提下,车主会优先考虑置换服务,毕竟在流程上更无缝,所以经销商只要控制好二手车来源就可以充分发展。通过翻新和维修业务,可以将本身低价购进的二手车溢价售出,这显然是二手车高利润率的关键,更主要的还在于这个有4S店信誉背书的。
至于金融和保险服务,我个人并不看好。保险由于当前网络车险的突飞猛进,4S店已经占不了什么便宜,更多是通过保险代理在赚取差异,而金融业务主要是主机厂的金融公司在负责,4S店也是按照金融渗透率获取补贴,几个点的收益而已。除非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自建金融公司,获得更好的利益,但是要付出的成本和风险也极为可观。其他还有诸如延保服务等,只能说聊胜于无。
没有颠覆性的出来,谈何大面积倒闭?年年都有经销商关门,新闻媒体总是会放大,引起话题。在做营销的时候,有个词语叫:“一句话拦截"!目的是引起关注。
去看看军事论坛是不是总有美国跪舔中国的新闻,小编都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这样写了就会增加浏览量。所以新闻报道不就是为了引流而增加广告收入吗?
不可否认经济下行,但是像说4S大面积倒闭的,我没发现。我从年初到现在,看到的倒闭新闻也就那么七八家。。。还不是某单一品牌的。倒闭的原因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但是哥们,4S店从开业到运营过两三年的,资金链哪会那么容易断裂?老板不作死,是不会死的。连经销商退网都要炒作个新闻,君不见,自从有了4S店以后,每年都有退网的,正常的很。
最开始我说的,想要一个行业消亡,必定先要有颠覆性的东西出来。
汽车之家和易车做汽车咨询平台和推广平台这么多年,如果整合主机厂资源做汽车买卖的生意,是不是可取,答案是可取的,汽车之家和易车目前都在试水平行进口车的销售,我接触过他们的整套流程。首先我表示,整个流程和体系简直就是一坨渣渣。
然后我无意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只做平行进口车?
他们回答:因为主机厂不给车他们。
在我心中的疑惑顿时明朗了。
那些说什么阿里天猫京东卖车的,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那卖的车都是4S店的车,又不是主机厂直供车。还有现在不是流行什么B2C销售,O2O销售吗?
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们,现在有这样的创新公司,跟主机厂玩,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交车程序必须到4S店去,成交数量要算在4S店,至于分成奖励怎么算,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两个:第一,保证车主利益,第二,保证客户体验,第三,保证车源合法。第四,保证政治正确。如果你脱离这几个,想把车直接给到车主手中,你当汽车是家用电器?一个拖挂车拖一台车走一趟的费用,谁承担?这都不算成本的吗?
4S店开那么多家,知道为什么吗?覆盖率是一个销售提升的重要指标!覆盖率的增加,是更大程度保证客户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商家的竞争性,获利的仍然是客户!一个地区的独家经营是对客户体验的破坏和市场的垄断。市场经济懂不懂?汽车经销商端口,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现最充分的行业。
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吗?
要改的不是经销商,不要老是把矛头指向4S店
改还是不改,倒还是不倒,要看主机厂的脸。这些企业都是央企和国企。《销售管理办法》就是一汽,东风,上汽他们拟稿,然后交到发改委,发改委再以这个形成了目前的销售管理格局,就算你是长城或者比亚迪你要是敢违反《销售管理办法》,都是属于犯法的事儿。就是说,怎么玩,他们自己说了算。
要改的不是4S店本身,要改的是主机厂愿意以平等互惠的原则的和4S店进行合作
什么东西在我们国家都变味了,主机厂都是大爷,下到4S店好吃好喝,吃拿卡要。
说个小细节:某中日合资品牌,日本的高管来中国视察,到了某4S店以后,首先是召集所有员工,然后日本老头站在队伍面前跟大家鞠躬: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结束以后,老头带着日本人一行是站在门口对出去的员工一个一个的鞠躬。(大家弄懂双方的姿态了吗?)
⑦ 如何查美国上市公司的年报
1、通过网络搜索“新浪财经”。
⑧ 如何阅读上市公司的财报
财报的阅读方法:
首先,我们快速浏览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成本、三费、税费)、净利润的比例结构,建立一个初步印象。
然后在看看近两年利润表的变动,对经营状况的变动建议一个印象。
最后再看下现金余额的变动情况。
如果一家公司营收30亿元,净利润5亿元,那么其现金余额是不是也同比增加了5亿元那?如果不是,我们就要去看下现金流量表,看他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有可能赚了那么多但是没有收回来,计入到应收账款了。
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额占应收的比例较大,我们就要对其坏账计提的具体比例情况进行查询了。
在行业前景方面,每家上市公司基本都会在管理层讨论环节,进行简述,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公司管理层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再去看看他的竞争对手对于未来行业的看法,综合比较基本能得出未来前景是好是坏了。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快速浏览,能帮助我们对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
⑨ 8个关键数据,读懂2019年长城汽车财报
如果用自己和自己来对比,长城汽车的2019年并不算完美,但如果放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的2019年可以说完美“抗压”。
2020年3月31日,长城汽车公布了2019年财报,报告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同比下降3.04%;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7亿元,同比下降13.64%。
?
总结来看,2019年的长城汽车确实面对很多的风险和挑战,内部压力也确实增加很多,但是横向其他企业来看,长城汽车依旧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在SUV市场如此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长城汽车依旧保证了45亿元的净利润证明了其巨大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进军,长城汽车将开拓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但是随之而来的加大投资也是必不可免,所以我们预期在未来的近几年长城汽车的营收不会有很大的增长,但是无论是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地位,长城汽车都将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梳理车企2019财报:国企应注意合资下滑、自主孱弱现象
4月3日,汽车预言家对主流车企公布的2019年财报进行梳理后发现,受车市环境下行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和国五国六标准切换影响,近八成车企集团销量出现下滑,营收层面也出现相应程度下跌。
车市下行对于车企集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国内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的同时,中国车企海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上汽、长城等车企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车企市场整体表现中,各车企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起到“压舱石”关键影响。可以说,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对于集团整体产生“提升”以及“拖累”作用。
汽车预言家对于主流车企财报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各大车企表现下滑,但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在研发投入方面均未缩减,反而进行加大投入。进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车市下行双重影响,政府出台刺激政策,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投放。行业对于未来市场回暖保持期待。
1
车市下行八成车企集团销量下滑
汽车预言家梳理主流车企集团财报发现,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累计销量623.79万辆,同比下跌11.54%,位居车企集团销量第一;一汽集团整车销量达346.4万辆,同比增长1.3%;东风集团全年销售293.20万辆,同比下降3.9%;北汽集团累计销售226万辆,同比下跌5.91%;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06.22万辆,同比下降3.99%,汽车销量位列全国前五,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约0.35个百分点;长安汽车集团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同比下滑15%。
出口企业方面,以中国品牌企业为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业分别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东风、长安、大庆沃尔沃、长城、一汽、华晨,合计出口83.7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在出口前十的企业中,上汽、长安、长城增速较快。
具体来看,以上汽集团为例,随着海外市场份额增加,2019年整车出口以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占比高达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
长城汽车方面,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全面进阶,海外业绩表现强劲,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劲增57.62%。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上涨66.61%。
此外,长城皮卡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在过去一年,长城皮卡重磅发布长城炮新品牌,上市三个月累计销售1.82万辆,一举摘得10万元高端皮卡销量冠军。
4
车企业绩表现成也合资败也合资
2019年车市环境下行,部分车企集团呈现逆势上扬,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各大车企集团自身旗下的合资品牌表现有很大关联。
上汽集团2019年整体表现,可谓是合资、自主全线承压。合资版块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巨头全年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万辆,相比去年206万辆的成绩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销量160万辆,相比去年197万辆的成绩下滑更加严重,同比下降18.78%。
自主板块中,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品牌)2019年累计销量下降4.08%,值得一提的是“商转乘”的上汽大通全年销量实现15.3万辆,同比增长21.36%。
在一汽集团的346.4万辆业绩中,一汽-大众销量高达213万辆,同比上升3.8%,成为国内首家销量突破210万辆大关车企,大众品牌为139.8万辆,奥迪品牌近69万辆,同比增长4.5%。此外,一汽丰田销量为73.8万台,同比增长2.5%。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一汽红旗宣布其销量突破10万台,同比狂涨了233%,一汽奔腾累计销量12.05万台,同比上涨33.4%。
东风集团方面,旗下的神龙汽车,2019年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55.17%;另外一方面,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合资品牌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东风本田2019年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11.02%;同期,东风日产115.9万辆,微增0.27%。
在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同时,东风集团毛利率有所提升。东风集团2019年综合毛利率为13.3%,较去年同期增加0.5%。“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降成本及销售结构变化的影响。”例如,为加强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业绩,对其宣传投放进行了缩减。
北汽集团在高端化方面,2019年全年北京奔驰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15.2%。福建奔驰实现2.5万辆的销量。此外,2019年3月,ARCFOX在日内瓦车展上进行全球首次品牌亮相,成为北汽集团高端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开端。
广汽集团方面,合资品牌中广汽丰田2019销量同比增长17.59%达到66.2万辆,营收同比增长17.12%,为980.54亿元。广汽本田同比增长3.98%达到77.08万辆,营收同比增8.03%,为1057.11亿元。两者营收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销量占广汽集团总规模近七成。
此外,在广汽集团财报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约120%和140%,部分车型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此“两田”积极扩充产能。援引财联社报道:“3月中旬,广汽丰田将投建第五条生产线,计划年产能20万辆。此外,广汽本田增城工厂产能扩大建设项目二期也已经在2月投产,每年产能增加了12万辆。”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其它业务板块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自主阵营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8.14%至38.45万辆。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分别实现销量7.39万辆和11.30万辆,下滑40.96%和7.64%。
长安汽车中,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全年销量18.4万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全年销量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长安合资板块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过慢,例如长安福特从2016开始就开始缺乏新产品,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开始好转。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车企集团2019年的市场表现,一方面受中国车市环境下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值得车企集团自我反思。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能带来高额销量的同时,也对集团整体业务产生关键影响。随着中国车市环境的转型升级,这也倒逼车企集团对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开始重新审视。
5
再穷不能“穷研发”?车企研发投入累计破千亿元
车市环境下行导致销量营收等方面的数据收缩,面对这种情况部分车企集团仍然坚持过度研发,以保证产品紧跟市场需求。
以吉利汽车为例,2019年年报显示,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为54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的5.6%。汽车预言家梳理对比发现,这一研发投入比和奔驰、宝马基本一致。这一研发投入比高于目前国内上市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比例。
此外,在现金储备层面,吉利汽车2019年增加35亿元达到190亿元现金储备,充分保证集团资金流通安全。
长城汽车方面,为应对“新四化”转型,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27.16亿元(费用化支出),同比增长55.8%。研发费用精准、高效投入到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及全球研发布局等领域。
对于比亚迪的2019年业绩表现,在比亚迪的官方说明中明确提到,2019年出现的净利润下滑,除了因为行业政策变化外,另外一方面就是研发费用上升所致。尽管比亚迪未透露具体的研发费用,但从2016年至2018年历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5亿元、63亿元、85.35亿元来看,外界预计2019年研发费用将近百亿元。2020年研发费用或将超百亿元。
其中最近发布的“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研发的最新成果之一。具体来看,刀片形状的电池单体可直接安装在电池包内,使使电池包复杂度大幅下降,降低了制作难度、组装复杂度、生产成本、重量、故障率,并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长安汽车方面,尽管出现亏损扩大,但对于研发领域长安汽车并未因亏损而进行缩减。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长安汽车一直将历年收入的5%作为研发费用投入。据悉,上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投入160亿元用于研发,对于下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将在研发领域投入近300亿元。同时,长安汽车还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研发费用的10%作为车辆智能化研究,目前来看,研发成果涵盖了L3自动驾驶技术、遥控泊车、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已于2019年4月正式启用,该中心投资43亿元。
对于2020年车市表现,有权威机构预测世界汽车销量或将减少近三成,中国市场销量甚至下降15%,短期之内很难恢复。面对车市环境下降,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预言家梳理多家车企集团发现,为应对难关,车企进行多种手段降本增效,但从主流车企来看,研发投入力度上并未进行缩减反而加大。
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汽车作为技术密集型集成者,越是市场环境下行越需要加大投入。才能在市场环境下行中有机会翻转。
6
政府政策+车企推新多种举措期待市场回暖
对于2020年,尽管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车企经销商开始复产复工。但对于中国车市来讲,中汽协预计仍将延续2019年下行态势。
面对车市大环境,个车企集团也开始纷纷出台应对措施。其中广汽集团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加紧推进各项生产,努力降低疫情对车企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2020年计划推出19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包括8款自主品牌产品。广汽集团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长3%左右。
比亚迪车企方面,受2019年7月补贴大幅度退坡以来的影响,导致2019年销量出现走低。进入到2020年面对疫情对车市带来的冲击,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大幅退坡,此后3月31日,国务院宣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延长两年。除此之外,3月27日,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组成的电池系统,自发布以来,比亚迪股票已经上涨13%。这一些列的政策以及自身调整表明,2020年对于比亚迪来将迎来利好。
对于疫情的影响,在吉利公布的2019年财报中显示,吉利汽车对于目前规划的2020年141万辆销量目标不进行调整,保持战略定力。结合2020年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十周年,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吉利汽车对于自身的研发、生产、平台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体系成熟,表明吉利汽车的抗风险能力加强。
上汽集团,除了与广汽集团进行全产业链合作之外,上汽奥迪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上汽大众MEB工厂落地成都,这或将助力上汽集团在2020年实现业绩回暖。
北汽集团方面,北汽集团将其定性为“稳中求质,跑赢大盘”,计划目标为226万辆,挑战目标为235万辆;计划营收目标为为5200亿元,挑战营收目标为5300亿元。
对于未来市场前景,东风集团认为,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微增长态势,市场整体预计增长1.2%,其中乘用车增长1.6%,商用车下降1%。为此,东风集团预计2020年、2021年将分别投资161.72亿元,208.57亿元,总计370.29亿元。高于2019年155.78亿元的投资金额。
长安汽车集团方面,在合资品牌方面,除了迎来林肯品牌首款国产全新林肯冒险家之外,未来三年内林肯再计划推出5款新车型,以巩固品牌形象。外界也看到针对合资品领域,长安福特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经过2019年系列改革和调整,多家证券机构认为,长安汽车2020年业绩将得到改善,并且做出“买入”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