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复工复产
1. 上海车企一线员工讲述复工细节,他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上海车企一线员工讲述复工细节,他们的一天吃住都在工厂,而且申请复工的程序很复杂。
目前上海车企只有一线员工能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首先员工想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必须得起企业是白名单企业,而且还需要通过公司的审批以及提供白名单企业证明之后,员工还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证明,这时候员工才能够向社区申请他们复工复产。在社区批准复工复产之后,他们还要做一次抗原检测,此时的他们才能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这也就表明如果他们没有被社区批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那么他们就必须继续待在社区里没法回厂生产。所以说,上海这些车企的一线员工能够回到工厂上班实属不易,哪怕吃穿都在工厂那也很正常。
2. 疫情下的4S店,复工有多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个车市都非常低迷,陷入复工难/复产难的状态。截止于2月24日16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全国4702家4S店进行调研发现,综合复工效率仅14.83%。其中,员工复工率37.2%,销售效率8.0%,售后效率10.5%。为此,我们走访了上海地区一些4S店,看一下它们的现状如何。
大部分复工,但客流感人
我们走访的区域4S店比较集中,汇聚了超过10家不同品牌的4S店,有奥迪、大众、日产、广汽新能源、荣威、比亚迪、丰田、宝马等。截止这周,大部分4S店已经复工,有一些较大的店,在二月十几号就开门了。至于复工的早晚,跟店的大小并不完全成正比,而是必须满足疫情下的“硬件要求”。
所谓的“硬件要求”,就是必须给复工员工配备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消耗品,如果这些不齐全,就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复工令。通常来说,规模较大的4S店,相对容易搞到充足的防疫物品,但也有例外。
所以,如果你以为现在4S店都在亏本大甩卖,可能就错了。不过,相比之下,现在仍然是一个购车的好时机,只是如果你对个性化要求比较高,需要到订车的话,等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如果是那些转产防疫物品的车企,比如宝骏五菱、比亚迪等,等车的时间更长,毕竟他们把更多精力和人力放在防疫物品生产线上,在汽车产能速度上有减弱。
AL频道小结
无论复工有多难,现在经销商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因为疫情只是短暂的冲击,随着车企和行业内各个细分公司的复工,车市恢复正常只是时间问题,熬过这段黑暗时期就会变好。所以,广大4S店当前要做的是最大化降低消耗,规避风险,我们相信能熬过来的必将享受到后期销量增长的丰硕果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实地考察韩系车4S店复工情况,还真的不是空无一人!
总结
从探店情况来看,虽然复工前期4S店的客流量还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火爆景象,但无论是接待到店看车客户,还是售后维修保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整体都是有条不紊的。相信在疫情真正退去以后,韩系车以及其它的汽车品牌,都能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新一轮“汽车下乡”刺激政策即将落地,汽车行业目前面临哪些压力
为了能够缓解汽车行业的风险,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即将落地,除此之外汽车行业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疫情原因很多,汽车4S店并没有客流。疫情造成汽车的前端,中端和后端系统都会出现问题,很多汽车4S店在疫情防控政策之下,基本上没有人去看车。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居家隔离没有时间去看,另一方面疫情造成了很多人员失业或者经济来源中断的现象。当居民的收入还要还房贷和生活的经济成本,时而汽车又不是作为一个刚需,长期下来汽车的销售量自然会减少。
5. 上海发布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这一消息对汽车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4月16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指引明确,各区政府和街镇、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核酸检测点设置和提供检测服务,及时处理医废,并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提供托底服务。
据报道,国内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上汽集团发布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4月18日将开始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特斯拉工厂准备于本周复产,复产计划目前得到上海当地政府支持,但也有可能受疫情走向影响而有所改变。该工厂停止生产时间已有三周。《南华早报》介绍称,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之都,上海在去年生产了283万辆汽车,占全国总产出的10.7%。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消息称,该部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6. 高管当主播、机器人上阵……车企复工复产如何闯关
作者|王慧路梦怡
“情人节快乐!”“666买它!”“上汽荣威走一辆!”……弹幕霸屏、礼物不断,近50万人同时在线互动点赞,这是2月14日,上汽荣威、名爵的视频直播间。
坐在摄像头前的主播叫“胖头俞”,不是时尚博主,也不是网红,他是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
这是俞经民第一次当主播,颠覆了以往国企高管一贯的严肃印象,把传播路径、用户沟通从线下做到了线上。
一位北京现代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眼下面临着疫情和车市存量竞争压力的双重考验,但从长远角度看,此次疫情的侵扰,也是对企业技术竞争力、管理体系实力的一场深度考验,将推动企业更快完成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前述威马汽车人士认为,对于车企来说,接下来需要做好精细化运营,服务好用户,管理好公司的基本面,这也是对员工、用户、供应商等领域最负责任的态度。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相信在各方合力之下,我们一定能平稳渡过这次疫情。”东风日产人士表示,“寒冬”之后,那些经过锤炼的汽车企业终将会迎来春暖花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理想汽车5月份交付11496辆,汽车行业恢复情况如何
中国汽车协会的相关人员表示,理想汽车在5月份的交付车辆在11496辆,汽车行业的恢复基本上已经达到了100%。
整体的汽车行业仍然是向上的发展趋势。在上海基地的各类汽车零件和机械一共有25万台左右,产量保持在全年的86%左右,根据上海汽车的相关发言人声称,已经为全国各地的汽车行业颁布了数10张通行证。有了这些通行证之后,即使存在疫情,也可以实现汽车行业的畅通无阻,确保汽车行业的销售量稳居不下。同时汽车的生产数量也正在逐渐增长,我国的15家汽车行业累计生产的车辆数量达到了113万左右,较上个月大约上涨了51%左右。
8. 上海车企一线员工讲述复工细节,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好几家上海汽车企业表露复工复产进度。4月17日、18日,特斯拉8000名职工相继返修,并已经在19日宣布复工复产;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19日进行复工复产稳定性测试下的第一台车退出。
另报载,好几家汽车经销商如采埃孚、纬湃高新科技、广达上海制造城等也均表明,复工复产正稳步推进中,一部分公司已完成了复工复产。但是也是有公司表明,现阶段复工复仍有挑战,根本原因是在货运和供应链管理购置层面有一些艰难。
宋钢也表露,特斯拉在江苏省的经销商现阶段仍有较多处在停产情况,且运送困难比较大。现阶段相关部门正积极主动融洽供应链管理恢复工作。为了更好地连通长三角区域货运物流路面,长三角关键物资供应紧急稳价转运站(浙江-上海)于4月18日宣布投用。据统计,第一批转运站共6个(已完工4个),在其中上海2个,各自坐落于嘉定区、闵行区;浙江2个,各自坐落于杭州市、宁波市;江苏2个新建中。
国家工信部此前表明,抓实落细关键全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授权管理”规章制度,创建汽车、电子器件、消费电子产品、装备制造业、农资产品、食品类、药业等关键全产业链行业龙头日生产调度体制,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供应链管理通畅融洽服务平台功效,加强前后方协作、上中下游对接,加强部省连动,确保关键公司平稳生产制造和关键全产业链运行畅顺。
9. 上海4s店什么时候复工
上海4s店6月1号复工。
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复产复工的正常生活状态。作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的“复苏”为国内外汽车产业重回正轨注入一剂强心针。多家整车厂商目前已恢复双班生产制,各汽车销售网点也在陆续开门营业。
在加速恢复售后服务的同时,不少汽车品牌还推出更多与疫情相关的服务政策。同时,在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支持下,多家车企推出购车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
10. 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1月乘用车销量厂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销量为12.4万辆,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以1月销量10.2万辆(暂估)排名第四,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东风日产在1月卖出10.1万辆汽车,排名第五。
排在后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1月销量均未超过10万辆。
乘联会预期,虽然疫情期间,不少车企开展了“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络营销活动,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整个汽车产业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回复较慢。
不仅如此,车企在短期内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运行,不少车企复工复产存在困难。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都大打折扣,对于汽车销售非常不利。
但乘联会也认为,疫情不是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一环,各方应该像办法帮助企业活下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
所幸,不少产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各类法案,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危难中的车企,也发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钱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大车企捐献的物资与现金总额已超过10亿元。
同时,乘联会还指出,疫情中其实“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疫情中,车企复工难,消费者购买欲望低,网约车市场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供给与需求都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暂抑制后,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会短暂爆发,首购群体会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的爆发将刺激车企大量出货,此时,有库存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
此外,首购群体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与车型,在这波购车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结语:新冠肺炎疫情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本次疫情仍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出台经济保障政策为企业减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企业的困难与问题。目前,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可能会在汽车产业扮演“筛子”的角色,筛选出抗风险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