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的内容
1. 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最主要包括的是整体的一个生产流程的质量管理,以及整体的一个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
2. 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有哪些
汽修管理制度
一、汽车维修质保及服务承诺制度
1
、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
、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汽车竣工合格证。
3
、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
、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自竣工出厂之日起;
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
公里或者
10
日;
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5000
公里或者
30
日;
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休息质量
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0
公里或
100
日;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
者为准。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
下制度。
1
、质量管理机构
本厂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售后经理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
负责。
2
、质量机构职责
全面负责全厂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汽车维护工艺规
范》、《汽车维护出厂技术条件》、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贯
彻执行有关汽车维修质量的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对全厂维修车辆
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维修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
1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进行质量分析。
(
2
)收集保管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
(
3
)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
(
4
)负责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
5
)负责标准计量工作。
(
6
)负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3. 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有哪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是良好秩序的开始。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有哪些?王昌·边肖近日走访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专家得到相关解答。现共享如下:汽车维修管理系统1。禁止赤脚或穿着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长发者应戴工作帽;2.工作时禁止吸烟;第三要专心工作不许笑不许玩。四、使用一切机器、工具和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五、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工作;六、严禁未取得驾驶证的所有机动车启动;七、严禁开启不符合驾驶证的车辆;八、未经领导批准操作人员不得使用机床和设备;九、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始终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十、严禁一切低燃点的油、气、酒精接触照明设施和带电线路。以上是边肖与汽车维修管理专业人士交流的结果。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4. 汽车维修行业的质量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1、加强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人人重视质量,处处保证质量。
2、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策划,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
3、严格执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对维修车辆从进厂到出厂的维修全过程、维修当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
4、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等科学、现金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汽车维修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日常工作管理等方面,对汽车维修质量实施系统的管理和保证。
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1、维修车间内禁止明火,易燃品及腐蚀性物品要正确存放,明确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2、拆装蓄电池时,拔出点火钥匙,先拆负极再拆正极,装时先装正极后装负极,注意保存车上个性化记忆。
3、红外烤灯不要照射受热易变质和易燃的物品。
5.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汽车服务企业技术管理的任务有: 1、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2、 建立技术管理制度及技术责任制度 坚持技术为生产服务的原则 。搞好汽车维修的机具设备管理, 搞好修旧利废与技术革新。
3、 搞好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 做好技术基础工作。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汽车维修企业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哪些
1.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在高档车维修企业内部应建立以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工作指挥系统,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技术管理职能机构,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
2.建立技术管理制度及技术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汽车维修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各级技术责任制度,例如车辆维修制度、机具设备管理制度、材料配件管理制度、全面质量管理制案例度及质量检验制度、技术教育培训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经济定额管理制度、技术责任事故处理制度等。
3.坚持技术为生产服务的原则
宝马维修企业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为中心,技术应为维修生产服务,为生产现场服务。其内容包括:分析汽车维修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情况,抓好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抓好零件分类检验、维修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及总成验收,开展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等);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技术问题。
4.搞好汽车维修的机具设备管理
根据“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原则,配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对本企业所有的运输车辆及汽车维修机具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5.搞好修旧利废与技术革新
积极开展修旧利废与技术革新工作,以推广先进维修技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努力降低修理成本。
6.搞好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
7. 汽车维修管理规定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汽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4、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5、汽车进厂检验制度6、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7、汽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8、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9、汽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10、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11、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12、汽车维修人员培训制度13、汽车修理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14、车体矫正架安全操作规程15、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16、轮胎拆装机、平衡机操作规程17、空气压缩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18、四轮定位仪操作规程19、举升机安全操作规程20、制冷剂回收充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1、汽车修理作业环境保护条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各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生产部门和班组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教育和检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四、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架牢固后方可作业。举升设备应由专人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车下,举车时不准检修举升设备
8.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哪七类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协调、创新七项职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汽车维修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把汽车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策划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类重要依据。汽车维修质量是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最终目的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一项广泛的、经常性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汽车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
9.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
法律分析: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消费市场体系的有力保障。 通过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懂得如何依法进行汽车维修经营,提高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切实为社会提供方便及时、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汽车维修服务,维护企业与客户的合法权益。章重点应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基本内容,理解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在汽车维修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主要以质量检验监督为主,掌握维修过程检验和整车、总成及零件修复的竣工检验。国汽车维修企业是在我国境内从事汽车维修经营服务活动的,理应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因此,汽车维修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把汽车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策划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类重要依据。汽车维修质量是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最终目的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一项广泛的、经常性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汽车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
法律依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维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是指以维持或者恢复机动车技术状况和正常功能,延长机动车使用寿命为作业任务所进行的维护、修理以及维修救援等相关经营活动。
第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维修质量主体责任。
第四条 机动车维修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优先选用具备机动车检测维修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员,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第六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10. 什么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management of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rades)国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对从事汽车维修经营者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泛称。在中国,全国的汽车维修管理工作由交通部主管,各行政区域的汽车维修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的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方针,促进行业内横向联合,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使各种类型汽车维修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