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配件维修 » 汽车配件锻造行业趋势

汽车配件锻造行业趋势

发布时间: 2023-02-16 23:50:25

『壹』 2020年汽车配件行业前景如何

一、理由一:国内乘用车需求复苏提供零部件盈利好转的基本土壤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深度监测及营销渠道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0-2021年认为国内乘用车将景气逐步向上,核心三大支撑点:1)未来10年中国乘用车消费远没到零增长时代,“经济韧性+全面放开二胎+个性化消费”推动下销量同比增速中枢或 3%,销量峰值或出现在3000万辆。2)购置税补贴带来的透支效应经过 2018-2019 年调整已反应充分,且从微观交强险数据可见 2019 年 11-12 月份传统车同比销量已结束近 2年负增长实现持续转正。3)全国依然有 18 个省/市汽车千人保有量低于平均值 144 辆,且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主,未来汽车消费潜力依然较大。基于以上,预计 2020-2021年乘用车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复合增速 4%)。

2020-2021年国内乘用车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理由三:5G 商用加速智能网联推进带来新增市场空间

智能与网联相伴相生,两者将共同推进人类通往自动驾驶的长远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理论上存在两种技术路径:

1)车辆本身实现高度智能化能应变各种的环境条件。2)车与车、车与交通的联网,通过智慧交通规划实现无人驾驶。ADAS 和 V2X 分别是实现这两种技术路径的基础所在,这两者也是我们通常所讨论的汽车新四化的智能/网联。

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是无人驾驶对于整个社会提供的价值所在。智能和网联是真正实现汽车变成移动数据终端的两大推手,所创造整个市场空间(硬件+大数据)是万亿级别。国内 ADAS 行业规模 2019 年超过 150 亿元,2021 年超过 400亿元。全球 ADAS 行业规模 2025 年超过 2000 亿元。

『贰』 汽车配件材料和工艺的研发趋势都有哪些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汽车工业对高强、轻质材料的需求刺激了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工艺制造三个领域研发的迅猛发展。在材料、设计创新及工艺创新的通力合作下,高强、轻质材料的可成型及其成型系统的柔性正在不断提高。下面简单介绍下汽车配件材料和工艺的研发趋势:
一、配件材料的研发
在现代汽车工业中,为了能够成功地应对安全、结构和底盘部件批量的挑战,想得到高强度就必须以牺牲材料的可成型性作为代价。例如超高强度钢材,如马氏体相钢很小的变形就会导致其失效,相反的是较低强度的钢材在失效前能够表现出高的可、延展性。对于汽车车身而言,这种关系在优化材料的选择土起着重要作用。但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提高强度与提高可成型性之间的矛盾随着可选的新型多相钢材的增加而逐渐弱化,现在相当强度的钢材也可获得较高的可延展性、更好的冷成型性能以及更高的抗拉强度。
二、工程材料的选用
在现代汽车的车身上,外壳和结构件之间包含着相当数量不同种类的材料。因此要根据各部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工程材料。对于高抗拉强度钢材的使用,可依据它们的材料特性进行粗略的分类。在毛坯材料的选择时,必须依据具体的抗拉强度级别,并考虑其成型的应变特性。汽车车身部件使用的典型材料主要有:
复合相和马氏体相钢:用于与碰撞安全相关的主要部件,如梁、侧边冲击单元、保险杠;
高抗拉强度钢:用于带平滑弧线的拉伸件,如车门、罩、顶盖;
高强自由填隙原子钢:用于带有拉伸和深压延应力的非常难压延的部件,如内门板、侧板、翼子板;
双相钢:用于结构件,如车顶纵梁、轮子,以及带有特殊抗凹性的拉伸车身外皮,如车门、前盖、行李箱盖;
烘烤硬化和磷化合金钢:用于难拉伸板,如车门、前盖、顶盖;
残余奥氏体钢:用于强吸能特性的结构件,如梁、车纵梁。
三、创新的成型工艺
高强轻质的部件对装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传统的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最新的超强度材料的需求。在冲压车间的实际中,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
(1)高强度钢的成型
对高强度和超强度钢进行冷成型的优点是能够明显缩短周期。对于复杂件的局限性是使用冷成型时存在着“回弹”现象。另外,这种工艺要求压力机吨位高,而且需要昂贵材料制造的刚性模具以减少磨损。
(2)使用双滑块多工位压力机的冷成型
带独立成型工位的双滑块六工位压力机可进行高强度板的精拉伸,对成型系统的柔性、可靠性和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多工位压力机用于高强度和超强度钢是其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
(3)组合式冷成型
在现有的机械式压力机上进行改造,将首台压力机更换成液压机便可实现对高强度钢。最近几年由于诸如动力缸,的模态转换和环阀技术促进了驱动技术的进步,液压拉伸压力机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在小底座表面也能够提供更高的冲压在行程、装模空间和冲压力方面拥有更大的柔性,冲压线上可使用模具的数量增加。
(4)在成型过程中形成高强度钢
加压淬火也称热挤压或热成型,主要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复杂的高强度零件成型。由于加热和冷却的工艺要求,根据不同工件情况,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制造周期。在成型过程中为确保加压淬火的成功,需在材料表面涂上一层铝硅合金以预防产生氧化皮。毛坯或型坯应在炉子里加热以获得奥氏体组织。为防止空气冷却,已经加热的坯料需尽快送到压力机冲压,接着由诸如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把工件从模具中取出。
四、新型冲压油的研制
(1)硅钢板是比较容易冲切的材料,一般为了工件成品的易清洗性,在防止冲切毛刺产生的前提下会选用低粘度的冲压油。
(2)碳钢板主要用于汽车防护板等工艺要求不高的低精工,所以在选用冲压油时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拉伸油的粘度。其次必须考虑使成形容易的油性、防止卡咬的极压性、防锈性、脱脂性以及在焊接时不产生有毒气体。
(3)镀锌钢板因为和氯系添加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选用冲压油时应注意氯型冲压油可能发生白锈的问题,而使用硫型冲压油可以避免生锈问题,但冲压后应尽早脱脂。
(4)奥氏体不锈钢是容易产生硬化的材料,一般使用含有硫氯复合型添加剂的冲压油,在保证极压性能的同时,避免工件出现毛刺、破裂等问题。
以上就是汽车配件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研发趋势,通过不断的改善制造工艺可以使得汽车配件制造行业得到深远的发展。

『叁』 简述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关发展:

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

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

『肆』 汽车配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配件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支撑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汽车零部件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有序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门槛较低,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一些企业通常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来扩大销量,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另一方面,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规模小等问题频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管理不完善,同时企业自主R&D能力不足,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辅料种类繁多,质量无法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商品的流通。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扩大规模,逐步形成企业间的联盟,弥补各种不足,提高管理和生产技术,逐步完善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伍』 浅谈锻造汽车零部件在汽车工业中的发展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汽车零部件作为推动汽车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情况着手,分析汽车零部件锻造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动汽车零部件锻造自动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1.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
2017 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888 万台,与汽车工业服务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汽车零部件生产工业和技术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给国内其他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更多地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
2.汽车零部件锻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汽车零部件锻造的问题包括规模小,实力不强,人才缺乏等,据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锻件产量虽然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论锻造企业规模,技术人才等,仍存在不足。汽车零部件锻造行业的环境差、劳动强度高、人员待遇低等原因,使得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流失。
3.加快推动汽车零部件锻造健康发展
锻造企业要想实现规划引领,明确汽车零部件锻造产业发展方向离不开市场大环境和本身需求,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问题,从源头出发,一步步的实现锻造行业全面性锻造自动化改革,制定产业发展速度,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汽车零部件锻造产业自动化发展。
我国锻造汽车零部件要通过强化锻造自动化改革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实现数量精度和人才的自给自足,开发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才有利于汽车工业发展。

『陆』 汽配行业如何发展呢

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受到“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技术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线单一、技术含量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波动下滑。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发展前景: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

『柒』 汽车配件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呈现采购全球化、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逐渐兴起、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等四大趋势。以下是相关信息:1、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减少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采用零部件全球采购策略。同时,国际零部件供应商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减少甚至停止其部分不占竞争优势产品的生产,转而在全球采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2、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整车厂商从采购单个零部件转变为采购整个系统。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整车厂商充分利用零部件企业专业优势,且简化了产品配套环节,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

『捌』 目前国内汽车锻造行业的发展状况 以及汽车锻造行业的企业分布

世界锻压工业的柔性自动化发展不断加快。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家电等工业领域,其中,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之一的汽车工业,被当今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发展主导了锻压技术及装备的发展,锻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基本围绕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进一步缩短;与此同时,汽车变型品种日益增多,现代汽车工业生产日益呈现生产规模化、车型个性化,车型批量小、车型变化快、多车型共线生产、车身覆盖件大型化一体化的特征。传统的加工单一品种的刚性生产线显然已不适应这种特征和市场形势发展的要求,其升级换代产品具有高柔性和高效率的自动化锻压设备,成为世界冲压技术及装备发展的主要潮流。

我国锻压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冲压方面,目前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约有90%的冲压线采用一台双动拉伸压力机(或多连杆单动拉伸压力机)和4-6台单动压力机组成冲压流水线,手工上下料完成大型覆盖件的冲压生产,生产效率低,生产节拍最高只有3-5次/分;人身安全和工件环境差;在手工上下料和传送工件过程中,易造成工件划伤等缺陷,冲压制件质量差;整条冲压线长60米左右,约需20-24名操作工人,占地面积大,人工成本高,冲压件制造成本比国外高2-3倍,是我国汽车工业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有90%的冲压线采用人工上下料,另有10%的冲压线实现了单机联线自动化,生产节拍最高为6-8次/分,而代表当今冲压技术国际水平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仍是空白。这也是我国冲压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热锻方面,大型自由锻造的设备能力过剩,设备布局分散,利用率极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锻件加工余量大,工人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国内自行设计制造了三条800T双机联动快锻机组,但自动化程度不高;国内冶金行业引进少量的快锻机组和精锻生产线;汽车大型模锻件的自动化方面,只有一汽、二汽等少数大公司从国外引进热模锻压力机自动线,绝大部分仍采用蒸空模锻锤和压力机模锻相结合的格局,自动化程度低;中小件的模锻,仍然是模锻锤占多数,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锤上模锻机械手实际应用很少,高速自动热锻机主要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以轿车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动汽车零件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而且随着加入WTO,国际大汽车公司必然严重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装备工业的大力支撑,锻压设备制造业必须满足汽车工业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向自动化、高效率方向发展。
大型自由锻造向数控化、高精度化、专业化发展;用精锻和冷温挤压逐步代替中小自由锻件。
大力发展压力机热模锻自动线技术。
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向单机联线自动化特别是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方向发展。根据国外的经验,汽车产量达到15万辆以上的企业,就有必要采用大型多工位压力机连续自动冲压,降低冲压件的成本。可以认为,谁先掌握和使用大型多工位自动压力机,谁就将在汽车的产量、质量、成本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中国锻压行业一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坚持“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研制出一流技术、一流质量、国内价格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提高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工业。
四、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概况及锻压设备发展水平
我们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37年,5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机械压力机和龙门刨床,以机械压力机为主的重型锻压设备和以铣刨床、数控龙门镗铣床为代表的金切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并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锻压之王、龙门世家”。现为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中国锻压行业的排头兵,已发展了锻压设备、数控机床、自动化产品、铸造设备、环保机械、建材机械六大类产品。企业占地101万平方米,下设11个生产厂、8个全资子公司,在岗职工47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近800人,总资产逾11亿元。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实施“锻压设备自动化、金切机床数控化”产品发展战略,形成并不断发展了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为尽快掌握世界先进的锻压设备开发与制造技术,我们实施高技术嫁接,扩大与美、德、法、日、瑞典等国九家公司,以及十余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生产和产学研联合,加快产品“两化”发展,迅速发展完善了数控锻压设备、数控金切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了产品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自主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每年开发研制四、五十种新产品,90%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进步产品产值占新增工业产值的70%以上,2000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综合评价中跻身前50强之列,企业还入选首届“中国机械十大杰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三十佳”。
继八十年代引进美国VERSON公司的机械压力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后,90年代又引进了美国ISI机器人公司的冲压自动化技术,1996年-2001年分别与日本小松公司及德国穆勒.万加顿公司合作生产大型冲压线,进一步发展了锻压设备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巩固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的主导地位,产品打入了欧美等国际市场。我们还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轿车大型覆盖件冲压自动化关键装备――上下料机械的的开发》,合作完成了上海通用等二十余条单机联线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并在全自动换模技术、现场总线等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单机线自动化技术已达到当今国际水平。我公司还引进了美国VERSON公司大型多工位压机的技术资料,与德国穆勒.万加顿公司合作生产了两台2000T多工位压力机并出口北美市场,具备了开发、设计和制造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目前,已形成了大中小型、高中低档、各种规模型号的锻压设备及自动化辅机系列,包括:单动、双动及单点、双点、四点闭式机械压力机,及其组成的各种冲压生产线;全自动冲压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开式压力机,数控板料折弯机,数控剪板机;冷挤压机、多工位冷挤压机、精压机;单机自动及连线自动冲压装置,自动开卷落料线,转塔冲床。同时,还迅速发展了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数控机床,形成了提供“高新数控套餐”的能力,能提供自动化冲压车间的全套装备。
实施高起点改造,构建国际一流的锻压设备制造实力。经过“七五”、“八五”和“双加”等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3亿多元,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拥有完善的科研、设计、加工、检测手段。新增大型MAAG插齿机、大型数控机床等关键设备仪器300余台(套),主要生产设备共1200余台。拥有世界一流的重型压力机生产厂等3个压力机商品厂,国内一流的数控机床制造厂等3个数控机床商品厂,中国机床行业金属结构件样板厂等3个毛坯厂,和1个自动化设备厂、1个专业化加工厂,构建了强大的制造体系,具备年产各种机床570标准台的生产能力,可制造世界上最大公称力的超重型机械压力机和重型金属切削机床,成为国内同行业装备和制造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了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强人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培训,建立岗技效益工资制度,健全了竞争与激励机制。实施“生命工程”和“精品工程”,建立并运转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能过了DNV公司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工程”,引入MRPII,建立了生产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产品目标成本控制和比质比价采购,提高企业素质。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机床行业前列,为制造高质量、高水平锻压装备,提供了可靠的管理保证。
依托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向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先进装备。近几年,我们的大、重型机械压力机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0%,向市场推出了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的一级精度重型冲压生产线等高水平锻压装备。1997年以来,以合作方式成功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本部及其在英国、加拿大、泰国、中国上海的分公司,提供了7条高水平重型冲压线,开创了国产大、重型锻压装备成线出口之先例。1998年,压力机批量出口非洲市场。2000年,与德国穆勒.万加顿公司合作,赢得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第三条冲压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本部两条重型冲压线、墨西哥两台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等订货合同;自营出口也实现重大突破,与德国代理商签订了17台机械压力机出口合同,SC2系列压力机开始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自主设计制造的2000吨重型机械压力机成功打入美国市场,标志着国际市场营销实现重大突破。2000年数控机床合同总额比上年激增350%,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订货额跃居全国机床行业首位,2001年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继重型锻压设备之后,成为新兴的主导产品,并中标上海磁悬浮列车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中国加入WTO,必将给中国锻压行业及汽车、家电、航天航空等用户行业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推动锻压技术、装备及市场的结构升级与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自动化锻压技术将主导中国锻压装备市场的竞争格局。依托企业核心能力,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与社会同行一起,以自动化、数控化、柔性化为发展方向,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我国锻压技术及装备的发展与升级,在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中国汽车等民族工业的发展

『玖』 锻造 铸造 压铸哪个更有发展前景或者未来的发展趋势

铸造还是比较稳定的行业,就是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带来经营压力,这就需要考虑把工厂搬到中西部人力成本比较低的地方生产,以降低成本。
锻造、铸造和压铸,这3个行业,本来压铸最挣钱,也最有前景,因为压铸为汽车工业配套的,一个零件就往往是几万~几百万个的产量,行业押款现象也比较少。
但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新能源替代计划,最主要的就是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替代石油和柴油汽车,将会造成汽车用压铸件大规模减少。
所以,压铸行业前景也不乐观和明朗了。
压铸行业的零件将主要集中在电器零件、汽车车身和航空领域,规模和现在比较将下降80%。
锻造应用面比较窄,面向基础行业的企业的话,估计应收账款也很难回笼。
其实冲压件使用很多,冲压行业有订单的话,收入也很可观,特别是和汽车零件有关的冲压件生产,挣钱预期比现在的压铸行业都好。
就是冲压的安全要特别重视,不要出现员工冲压手指,造成残疾的现象(机器的双键启动装置和感应停机装置要保证完好无损)。

『拾』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的前端产业链,对汽车产品舒适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影响显著,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又与整车的发展密不可分。近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稳健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规模利润趋势

全球收入前五的零部件企业均为国外企业,为博世、大陆、采埃孚、电装和麦格纳,目前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产品几乎被外商合资或独资企业垄断,国外零部件巨头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远超国内企业,本土部分企业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且国外标杆企业近几年加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零部件在中国的布局速度,主要战略路径是聚焦传统领域,同时加强与国内新能源、智能网联零部件企业合作,加大投资力度。新能源方面主要布局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电控等,智能网联方面主要布局自动驾驶、车联网生态系统、5G-混合式-V2X解决方案等。

热点内容
吉普和越野车区别 发布:2025-07-13 08:22:26 浏览:184
cx4红色旳内饰配什么颜色 发布:2025-07-13 08:11:14 浏览:210
10米冷藏车价格 发布:2025-07-13 08:11:13 浏览:856
长安驾校学车价格 发布:2025-07-13 08:11:06 浏览:532
大众豪车有哪款 发布:2025-07-13 08:08:59 浏览:246
小伙开豪车测试美女 发布:2025-07-13 08:08:18 浏览:556
房车研发人才招聘 发布:2025-07-13 08:02:48 浏览:138
能坐八个人的商务车 发布:2025-07-13 08:00:06 浏览:903
30排量百万豪车税要多少 发布:2025-07-13 07:51:46 浏览:281
皮丘进化皮卡丘日月 发布:2025-07-13 07:20:52 浏览: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