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配件供应商
A. 沈晖创办的威马汽车是自建工厂还是找代工厂
是自建工厂的。
从一开始,威马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自建工厂,广泛挖角传统汽车领域的人才。自建工厂几乎成为了新造车企业的禁区,而传统汽车领域出身的沈晖不仅越过了禁区,还将威马打造一座基于C2M模式的4.0数字工厂,用户可以从下单起能实时掌握车辆个性化配置、生产状态及交付周期等。
威马的定制化生产,传统豪华品牌都有所涉及,但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优势在于大规模集成生产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而C2M个性化生产模式取决生产线成立之初。
(1)威马汽车配件供应商扩展阅读:
相关发展:
威马已获得了成为资本、远景能源、七海资本、网络资本、网络集团、SIG海纳亚洲、阿米巴等累计超过120亿元的融资,这对于重资产模式的威马来说,无疑是强大的资本后盾。
2015年沈晖带领团队仅历时16个月就建成了新造车企业中首个自主建成投产的工业4.0智能制造整车工厂,实现了从品牌发布到产品落地的蜕变。
2016年11月23日,沈晖在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奠基仪式上发表演讲。表示威马汽车第一个整车平台的首款产品将于2018年在温州下线。
B. 都是电池惹的祸威马汽车:让供应商背锅,切莫耽误我上市!
在竞争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威马汽车还将面临大众、本田、丰田、吉利等一众传统车企的“围剿”。
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抢先上市就能领先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果威马明年上不了市,资金需求无法解决不说,恐怕离惨淡出局就不远了。
毕竟,威马汽车输不起。
写在最后:
对于消费者来说,车辆的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而对于威马汽车来说,即便上市成功,威马也远没有成功上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威马起火爆炸召回供应商甩锅 未来IPO之路还有多远
此外,消费者关系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率也首次被写入工信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目标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别小于0.5次/万辆、0.1次/万辆和0.01次/万辆。
对于威马汽车来说,眼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起火自燃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对销量和IPO等事项产生不利影响。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问题,还需要众多车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上游产业的共同努力,解决制约消费者选择的主要痛点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如何评价Mobileye和威马汽车的合作
熟悉Mobileye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以色列一家生产协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中,保障乘客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视觉系统研发公司,已经有十二年的研发历史,2017年3月,被英特尔以每股63.54美元的收购价收购。股权价值达到了153亿美元,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宝马集团的供应商,曾经为宝马5系、6系的自适应巡航系统提供更清晰的雷达图像识别,如今Mobileye包含了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多家汽车公司的供应商。

E. 有关威马召回的三个问题:被供应商坑了,威马汽车还能买吗
今天下午,各个电动汽车用户群都被威马召回的消息刷屏了:
(本文完)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是一个专注于讲述电动汽车用户的故事,为用户说真话的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威马汽车并非中兴高能一家电芯供应商 谁该为北京威马自燃担责
10月27日晚,一辆威马EX5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自燃”起火。威马汽车社交平台也发布了起火事实。
需要注意的是,威马汽车10月销量3,003辆,同比增长46.1%,环比攀升42.5%。一方面威马汽车发生了严重的自燃事故被召回,另一方面威马汽车的销量还在增长,10月份销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召回事件发生在10月份,可能消费者还没有注意到,就看11月份威马汽车的销量如何了。
写在最后,威马汽车“自燃”事故已经引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荡,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也再次被提起,新能源汽车到底安全吗?可以攻克“自燃”弊端吗?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大讨论。威马汽车至今已经发生多起“自燃”事故,深陷“自燃”门的威马汽车还值得购买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威马汽车召回背后: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触礁
除了配套威马超3000辆汽车外,中兴高能的客户还包括吉利、汉腾、海马等。
10月28日,威马汽车约一个月时间内连发四起自燃事件引发行业极大关注,自昨日威马汽车发布召回声明起,在几个小时内抢占了网络和头条的热搜榜单。
在威马汽车发出的召回声明中,车辆所用的电池为ZNP3914895A-75A动力电池,生产商正是中兴高能。据悉,成立于2016年的中兴高能是中兴通讯旗下新能源板块全资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列产品。
不过,针对10月27日北京一辆威马汽车发生的自燃事故,中兴高能予以了否认,称其生产的电池仅搭载于福建邵武起火事件中的涉事车辆。
目前,威马汽车自燃事件不断被行业和消费者关注探讨,但让人疑惑的是,为何威马在北京这起事件之后,才立即宣布召回福建邵武起火的同批次车辆?此外,如果10月27日的涉事自燃车辆的电池并非来自中兴高能,又会是哪家电池供应商?
图为威马汽车图片来源于车企官网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兴高能和威马汽车自去年开始合作,截至目前累计给威马装车超过3000辆。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在声明中表示将召回1282辆汽车,由此计算,有将近2千辆配套了中兴高能电池的威马汽车未在召回之列,不过,一位新能源车企公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剩下的车辆有大概率还未销售出去,所以谈不上召回。”
据悉,中兴高能原本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8GWh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其中一期项目于2018年10月投产,产能1GWh,并预计2021年底达到4GWh,2023年实现8GWh。
此外,官方最新消息还表示中兴高能已通过了多个主流厂商的车型配套产品测试。在PHEV领域,其51Ah产品已经获得了海马汽车、郑州日产等认可,并签订供货合同。
如今,自燃事件发酵,中兴高能的产能规划和订单是否会受到冲击,将考验决策层的危机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电池厂商,如何打消公众的质疑和对电池安全的忧虑,更是摆在中兴高能面前的首要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车企、供应商、经销商各执一词,威马\"自燃门\"事件扑朔迷离
10月27日,一辆威马EX5在北京市西北四环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内发生起火爆炸。
并且,就算接二连三的起火爆炸的最终调查结果发现是供应商的责任,也与威马汽车脱不了关联。毕竟,作为汽车厂家连供应商质量管理都不做了,那创始人沈晖还有什么资格谈"秒杀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35天烧了4辆,威马汽车和供应商互踢皮球,用户成“小白鼠”
截止到10月27日晚、北京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内突然起火而烧毁的威马汽车,威马已经在35天内“火了”四把。就好像前不久理想经历的断轴风波一样,国内涌现出的造车新势力从来都不能一帆风顺,而相比起理想汽车的自信,威马对于连续自燃情况处理的就不那么妥当了。
如此一来现阶段的威马车车主无疑就成了“小白鼠”,几起起火事故虽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也可以管中窥豹的反映出威马汽车的质量。这时候已经不是电池质量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品牌是否有能力量产车安全、稳定车型的问题。听说威马不久前刚融了100亿,它到底是一个玩钱的企业还是造车的企业,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