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
⑴ 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汽通用杯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根据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工作安排,大赛赛项的申报、遴选工作已结束。本届大赛共收到有效申报方案283份。经赛项初审、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确定2016年大赛拟设赛项94个,其中:中职组赛项44个,高职组赛项50个。 即日起,请各拟设赛项的方案设计团队依据答辩评审意见认真编制赛项规程,并于2016年2月15日前报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予以公布。
⑵ 要出一份汽车售后服务的竞赛方案,请问各位,汽车4S店的售后服务是怎样的啊要出情景模拟的题目.
第一,服务意识淡薄——这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顾客投诉4S店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的新闻经常见诸于网站与各大报端,网易投诉中心处理的投诉中,该项投诉也是名列前茅。国外汽车售后服务的立足点是推行“保姆式”的售后服务,对待客户热情周到,尽量让客户的要求得到满足。但很多4S店并没有这种意识。当消费者的汽车出现问题时,服务人员认为反正车已经卖出去了,你必须得来保养,所以态度冷淡、推诿责任的现象较多。
第二,服务欺诈。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道德与法律问题。维修时,往往有4S店出于降低成本等原因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个别高档车品牌的4S店,也会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依仗口碑提供劣质配件,欺诈消费者。车辆出现故障了,部分服务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是想方设法解决疑难问题为消费者修车,而是诱导其更换不必要换的零配件,从而增加维修利润。
第三,服务人员技术不过硬,小毛病修成大问题。在我们处理的投诉中,发现还有这样的问题,使得消费者对4S店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质疑。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它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尽管近几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开设了汽车维修类专业,但是目前社会上汽车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基本素质普遍偏低,技术不过硬、缺乏服务技巧。
第四,维修价格不透明。这也是令消费者十分头疼的问题。有消费者在投诉中表示,他遇到了4S店的“先斩后奏”——修车时没说明有哪些问题,临时增项,在消费者取车时才告知一并修复了哪些问题,当然账单很昂贵。更有甚者,有些4S店在维修之后,连服务明细都不提交给消费者。此外,配件、服务价格不明示,对于维修项目狮子开口,随意抬高工时价,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第五,“一次修复率”低。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汽车服务质量”这一问题中,有54.94%的答卷者选择了“一次修复率”。一次修复率的重要性,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重视。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车主看重维修企业的一次修复率。因此,这直接影响着车主去哪里修车的决定,也影响着品牌的形象。
有一台车,副水箱的总是抽过到主水箱里去。副水箱、主水箱盖都是新的,水箱口座都是好的,主箱水一两天少一小矿泉水瓶之多。就是检查不出那里漏水。现问:副水箱水到底是热车还是冷车抽到主水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