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时能有拿得出手的汽车配件厂
① 开国产车会被人看不起吗
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是比较热闹的,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给予资金补贴,一些互联网巨头凭借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物联网等优势也开始跨界进入了汽车市场,各家造车企业使得使得中国汽车行业鼎盛一时。

如果想要让国内的汽车工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品牌文化,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车企的奋进和进取,对车子各种问题能够让车企直面,并且针对性解决才能够让车企的造车工艺和造车技术得到发展。
② 中国什么时候造汽车的
旧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 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商。现存于北京的最早的小客车是1908 年袁世凯奉献给慈禧太后的。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1936 年中国政府曾有计划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成立官办“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拟先组装汽车、后制造汽车。翌年,抗日战争爆发,此议遂搁置下来。直到1949 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中国只有汽车使用和修理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产业才得以建立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创建阶段、独立自主发展阶段和对外开放阶段。
1. 创建阶段
1953~1958 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建阶段,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是这一阶段的标志。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建设工作是在原苏联的全面援助下进行的,产品由苏联引进,工艺流程由苏联设计,主要设备由苏联提供,连厂房设计也是由苏联方面承担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设计能力为年生产汽车3 万辆,产品是载重4t 的载货汽车和相应的越野车。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 年奠基,1956 年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流水装配线上开出第一台“解放牌”汽车。1958 年生产汽车16 000 辆。
2. 独立自主发展阶段
1958~1984 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二阶段。1958 年左右,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汽车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一起进入自力更生的时期。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工业之后,我国各地纷纷仿造和试制了多款汽车,逐渐形成了几个较有规模的汽车制造厂。除第一汽车制造厂外,较大规模的还有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等。1958 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了中国人的第一辆轿车,起名“井冈山牌”开进了中南海。从此,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标志性的成果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
1964 年开始筹建第二汽车制造厂,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建设观点出发选择湖北省西北部山区(现今十堰市)建厂。全国相关行业大协作,从1966 年开始动工,几十个工厂散布在山沟里,绵延80km。建设期间经过“文化大革命”,1978 年开始批量投产,主要产品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载重5t 的“东风牌”载货汽车,20世纪80 年代中期达到年产中型载货汽车10 万辆以上的规模,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并且产品深受用户欢迎。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工厂设计和工艺设计都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98%的生产设备是国产设备。在当时条件十分困难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3. 对外开放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主题是要不要发展轿车消费和轿车生产。争论的结果是中国需要发展轿车,中央决定,建立现代轿车工业,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决定。
1984 年,第一家整车制造合资公司,由北京汽车工业公司与克莱斯勒共同投资的轿车生产企业诞生,这标志着汽车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阶段。从此,一大批合资公司在中国诞生。
这一阶段有以下特点:把轿车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引进国外产品、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高起点、大批量的起步方针,很快形成一定规模;企业初步做到按市场机制运行。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改变,是中国汽车产业初步实现与世界产业的接轨。90 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从中央统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并且开始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并取得成功。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走上逐渐国际化大循环的道路。
自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执行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汽车产销量、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均有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要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并具有指导意义的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4 年6 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与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相比,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具有七个方面的特点:①取消了与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做承诺不一致的内容;②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依靠法规和技术标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③提出了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汽车工业自主发展明确政策导向;④引导现有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国内汽车企业集团做大做强;⑤要求汽车生产企业重视建立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⑥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⑦对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具体目标是使我国汽车产业在2010 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992 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突破100 万辆,到2000 年汽车年总产量达到200 万辆,此间增长100 万辆用了8 年。进入21 世纪,我国汽车年总产量迅猛增加,2002 年突破300万辆,2003 年突破400 万辆,2004 年突破500 万辆。短短的几年,100 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 年到2005 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31.6 万辆提高到570 万辆,21 年内增长17 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 万辆,21 年内增长654 倍;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在总体发展目标上,我国要在20 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努力成为汽车技术强国之一。
③ 谁能告诉一下我中国有哪些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了罕见的高增长,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在这段时期里,一些零部件生产商享受到了高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一大批企业从几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发展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滤清器、水泵、散热器、飞轮、连杆、喇叭等多项汽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中国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增长,40%以上的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尤其在商用车和二三级零部件配套领域最为突出,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和系统供货的能力,开拓了海外市场进入了国际采购体系,出口量逐年增长。部分零部件的先行者,跨入新型的跨国零部件企业行列,如万向集团(万向节等)、上海延锋江森座椅公司(座椅)、上海延锋伟世通饰件系统公司(内饰件)、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变速箱)、浙江亚太机电公司(ABS,液压制动件)、浙江银轮机械公司(中冷器)、瑞立集团(制动系统)、万安集团(液压制动件)、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公司(玻璃)、上海久乐安全气囊公司(安全气囊)、许昌远东传动轴公司(传动轴)、南京奥特佳冷气公司(空调压缩机)、深圳航盛电子公司(车载电子)、安庆环新集团公司(活塞、活寒环)、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柴油机共轨系统)等。
④ 中国有哪些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厂家
分那个部件。发动机有大连,无锡,上柴。变速箱有法士特,伊顿等这是一汽出的车
⑤ 博世汽车零配件在中国有几个工厂
您好,截止到2014年8月25日,博世公司在中国总共有63家公司。这63家公司又分为以下4个大类和若干小类,我们也叫做事业部,请您查阅:
1.汽车技术(最大的业务领域)
-汽车售后部门
-汽车电子设备
-车载多媒体
-底盘系统控制装置
-柴油系统
-电气传动设备
-汽油系统
-起动电动机和发电机(我在这个事业部,这个事业部在中国的一个工厂的人数就超过1500人)
-转向系统
2.消费品
-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
3.工业技术
-传动和控制技术
-包装技术
4.能源及建筑技术
- 安防系统
- 热力技术
⑥ 有什么汽车的配件全部都是中国制造
如果说全都是中国制造的配件组成的汽车应该没有吧。总会有一些是从国外进口的。就算是国产的汽车也需要与国外的相关企业合作。
⑦ 中国什么时候有汽车
中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于1958年9月28日诞生在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厂前身。1992年1月已合并进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当时,经过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上海广大汽车工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后,迫切要求改变汽车工业的落后生产面貌,决心结束上海不能制造轿车的历史。当时上海汽车装配厂职工一是由于有着上述迫切愿望;二是已经取得了于1956年试制成功58型越野车和1957年试制成功上海58Ⅰ型三轮汽车的经验。该厂领导接受了广大职工试制轿车的迫切要求,决定试制轿车。但是试制轿车,由于技术要求高,技术装备不足,场地简陋,又缺乏经验,把握不是很大。因此采取了悄悄的“埋头造车”。经过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老工人共同研究选型,决定以华沙和顺风两种轿车为样车,各取其长,按实样进行仿制。车身采用无大梁结构,发动机采用南京汽车厂的仿制苏联胜利牌M—20型四缸发动机,功率为50马力,底坐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型仿顺风轿车。在试制过程中,主要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零件切削加工,部分部件用越野车部件加以改用。整个车身制造全由手工敲制,仅一只车顶要敲四万多记,整个车壳要敲十万多记。就这样,工人们凭着精湛的手艺,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第一辆银绿色的轿车,于1958年9月28日延生。经过试车,测得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
⑧ 有什么汽车的配件全部都是中国制造呢
一个辆汽车上的配件很多, 国内的包括合资以及进口车,没有哪一家车企敢说是一个国家全部完成的,国际贸易不说促进了其它,但它绝对促进了产品提升性能与降低成本,任何一家车企除了在技术或其它宣传上领先对手可以拿到较高的销量与利润,其它无一不是靠性价比来推动.
看到前边的人讲的是国产的汽车配件几乎全线落后或没有,这种说法太过悲观了。国内的汽车工业(80年代前的就不要提了)起步晚, 自然落后他人, 且受治与人, 当某车卖得有起色时,某变速箱厂突然断供, 某发动机厂因故不能供货, 而正是如此,国内出现了大量迎难而上的企业, 从小到塑胶配件大到发动机(当然了包括传感器、电控系统、变速箱等等),都在一个个突破。 你要说哪辆车上的配件全是国产, 这个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 但你要说没有外资供货,国内企业照样可以生产汽车, 国内企业逐步在方方面面完成国产化, 也在逐步赶上外资。
一个成熟的产品,是需要过程的, 若是一开始就将国产车企打死, 那么现如今国内的汽车保有量降至10%都是正常的,你回头看看家电手机个人电脑这些东西的价格变化情况, 都是随着国产的兴起快速下降,当然了随后就是随质量与性能的提升价格又在回升,因为大家消费得起了.
不想说的太多,大家可以针对前面网友讲的产品一个个找一下,替代的国产货还是很多的。没有国产货, 相信现在很多人依旧买不起车.
⑨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大量汽车
2000年以后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最近的就是2009年,汽车刺激消费政策后。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节能车补贴等等。不过现在汽车刺激消费政策取消了,高端品牌有增无减,自主品牌影响最大,弱市。中国车市就是政策市。
⑩ 中国汽车制造业工艺和技术是什么水平
只有奇瑞汽车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