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箱原理与维修
㈠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的变速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的齿轮组合从而产生变速变距以致达到调整速度的作用。
汽车的变速箱分为自动变速箱以及手动变速箱两种,手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如上所述,是通过不一样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距,发动接的动力输入轴是由一根中间轴来完成的,与动力输出轴是间接连接的。而自动变速箱则是通过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以及液压操控系统三者组合,经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来做到变速变距,可以根据油门踏板的多少以及车速的变速,自动的做到变速,我们只用操控加速踏板来改变车子的速度就可以了。
㈡ 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车的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
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AT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并传递扭矩,同时具有离合作用。泵轮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来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的变化而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
㈢ 自动档汽车的变速箱原理
自动档汽车的变速箱原理
设计特点
手动变速箱是通过离合器摩擦片的机械式接合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轴上,并通过啮合不同传动比的滑动齿轮,提供不同的速比,从而驱动车辆并达到所需的运行速度。
自动变速箱的结构略比手动变速箱复杂,但其功能却大大提高。自动变速箱采用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设计,这一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受了世界各地的重载工况的考验,并仍在不断改进。
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液力变扭器(torque converter),在这个三元机械机构中,动力(扭矩)以油液作为介质,从泵轮(pump)通过导轮(stator)传递到涡轮(turbine),再传递到变速箱的主轴。在涡轮与泵轮之间有转速差时,油液通过变扭器内部结构的引导,可将泵轮传递来的能量更充分的传送到涡轮上,使涡轮的扭矩增大,这就是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泵轮与涡轮的扭矩增大,这就是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越大,这个作用就越显著。因此,当车辆刚起步或车辆负载增加时,艾里逊自动变速箱可提供增加扭矩的功能。
在艾里逊自动变速箱的一些型号中,液力变扭器中可设有闭锁离合器(lock clutch),即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接近零时,闭锁离合器接合使用其成为直接机械连接,达到最大传动效率。
动力从变扭器通过主轴进入行星齿轮(planetary gear assembly)变速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多套行星齿轮副一齐工作,产生不同速比以满足车辆不同的负载和行驶速度要求。和手动变速箱的滑动齿轮机构不同,行星齿轮副是处于常啮合状态。每套行星齿轮由太阳轮(sun gear)、行星轮(planet gear)和外齿圈(ring gear)组成,如果使它们之中其中一个固定,转动另一个,可使第三个以不同的转速、或不同的转向转动,多个行星齿轮副的不同组合,便可得到多个不同的传动比和转向。
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中,有一系列的多片离合器,这些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使不同的行星齿轮副组合,产生多个前进挡D及倒挡R。
控制自动变速箱功能的是液压控制阀板,它可连续感应发动机及车辆速度、载荷、道路情况的变化,通过液压系统使用相应的离合器动作。变扭器的模式和齿轮的选挡都是自动和即时性的,任何操作变化换挡都比司机手工操作快的多。
液力变扭器(torque converter)
省去机械离合器的维修和调节
有缓冲地吸收发动机的扭矩并降低传递到传动系统的冲击
增扭作用使3-5挡位自动变速箱的性能超过6-10挡位手动变速箱的性能
可选用不同的变扭器匹配不同的发动机和用于不同的用途
多片离合器
自动磨损补偿,无需调节
闭锁离合器
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高挡位时的引擎制动力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快速不切断动力换挡,无冲击、错挡和空挡油耗
保持大量齿数常啮合,扭矩力分布均匀
为驱动轮提供不间断动力
液压控制阀体
准确及时地感应计算和换挡
防止司机操作不当
避免发动机过载或超速
电子控制
应用于T、MD、HD系列的电子控制系统能非常精密的控制变速箱的工作,电子控制系统的电子传感器能及时准确的感应车辆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指示变速箱的控制阀体进行适当的换挡或改变液力变扭器的工作形式,使车辆在最佳状态运行。艾里逊自动变速箱的电子控制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优越性:
换挡更精确
电子控制系统的换挡精确度可达输出速度的+/-1%,而液压控制的仅为+/-5%-10%。从而使变速箱对车辆运行状况更敏感,换挡更顺畅、更合理,大大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应用更灵活
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可以安装不同的芯片,这些芯片储存有变速箱的所有换挡逻辑,这样,您便可根据您的车辆性能、用途等因素来设定芯片,当车辆性能或用途需要改变时,还可更换芯片,从而使变速箱的应用更为灵活广泛。
提高燃油经济性
电子控制系统使变速箱的换挡点更精确、合理,控制单元的灵活性使变速箱更准确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用途。因此可以使发动机保持在油耗曲线的低段工作,提高燃油经济性。
提高车辆性能
变速箱的换挡工作区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在车辆最佳状态下。例如,需提高车速,可将换档工作区设定在发动机扭矩曲线的高段,车辆的性能可因此而提高。
提高生产率
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的动力和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换挡精准、低速下闭锁使发动机不发生拖曳,不降低扭矩,变扭器可以省去许多再循环工作而提高了传动效率。车辆的工作效率因此提高8%—10%。
降低保养费用
电子控制系统具有31种监测自检功能,能在运行出现问题时及早报警,避免发生严重故障和昂贵的维修。自检结果可以储存,一些小故障的排除可以留待例行保修时进行。如在工作中出现主要功能失灵,系统能提供应急功能,保证故障车辆能行驶回维修场站。此外,电控系统省去了许多需经常维护的机械元件。 在最新一代的艾里逊世界自动变速箱T、MD、HD系列中,电子控制系统更步完善,功能更齐全。
微电脑智能控制系统
具有自学功能,能根据司机的不同驾驶习惯、道路状况、载荷情况等、自动调节最适合的换挡模式。使车辆、发动机动行更畅顺、经济性更好。
车辆及发动机状态感应模块
能根据用户的需要,为车辆或发动机设置特定工作状态,如客车的车门感应、工作或作业车辆的作业装备状态感应、车速感应、发动机转速及油门感应等,提高整车使用功能。
防飞挡逻辑控制
能在车轮滑转或突然卡死时,防止变速箱飞入高挡或急降低挡。
ABS兼容
使变速箱的闭锁离合器与ABS刹车联动,进一步提高刹车性能。
液力减速器
艾里逊液力减速器是强有力的辅助刹车装置。
艾里逊液力减速器分两种形式:输入减速器和输出减速器。输入减速器在变扭器和行星齿轮之间,输出减速器在行星齿轮后部。两种液力减速器均可产生巨大的刹车动力,几乎是其它辅助刹车装置的两倍。在起步停车频繁、陡坡路段,液力减速器能发挥很好的功效。
输出减速器
输出减速器的制动力直接作用在车辆的传动轴上,与发动机的转速或变速箱的挡位无关。它可以通过手动或脚踏板与刹车联动,也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在油门关闭时自动起作用。艾里逊还可提供二级输出减速器,第一级为液压转子定子减速装置,第二级为油冷离合摩擦减速装置。车辆高速时,液压减速装置起作用,车辆低速时,离合摩擦减速装置起作用。
液力减速器的优越性
减少刹车磨损及维修保养
避免刹车过热失效
提高刹车使用寿命
增强下坡时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车辆减速平稳 行驶更加安全
工作噪音较其它类型的减速器小
分动力输出(PTO)
艾里逊自动变速箱提供两种分动力输出形式,变扭器驱动和发动机驱动。(仅提供分动力输出接口,分动力取力装置由车辆生产厂选配安装。)
变扭器驱动
艾里逊自动变速箱的每种型号均能选用这一形式,其无级变扭比使得仅控制油门便可操纵分动力输出装置平顺起动、寸进或保持。分动装置在空挡情况下工作时,载荷越大,增扭比也越大,这样,加载时发动机的转速变化很小并能随载荷增加自动调节。载荷的变化和冲击被变扭器的油液缓冲吸收,发动机能维持一个较稳定的转速保证风扇,油泵正常工作。
发动机驱动
在HT系列中,可选配发动机驱动的分动输出形式,分动装置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在车辆静止或行走状态均能工作。这样在分动装置需在发动机低转速时工作或分动装置需以恒定转速工作。
㈣ 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维修
AT:自动档(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手自一体(手自一体其实也属于自动变速器,这里所说的“手动”只是在自动换档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动换档模式)
MT:手动档(Machine Transmission)
CVT:无极变速(Continuouslv Variable Transmission)
1、MT: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在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
2、AT: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不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1)AT的结构:
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2)AT的优缺点 :
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3)AMT
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AMT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3、CVT: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其原理是与普通的变速箱一样大小不一的几组齿轮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车的踏板经大小轮盘与链条带动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由于不同的力度对各组齿轮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变速箱输出的转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不分档次的徐缓转动。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近年来经过各大汽车公司的大力研究,情况有所改善。CVT将是自动变速箱的发展方向。
㈤ 汽车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的原理与使用
自动波(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自动波对于行外人士颇显神秘,要详细剖析自动波涉及不少专业知识,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一个初步的印象。
汽车自动波常见的有三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波(简称AT)、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CVT)、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AMT)。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波的代名词,广州本田老款使用的是四速AT自动变速器,03新款改为五速AT变速器。
AT:结构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原理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它们就好似相对放置的两台风扇,一台风扇吹出的风力会带动另一台风扇的叶片旋转,风力成了动能传递的媒介,如果用液体代替空气成为传递动能的媒介,泵轮就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
辅助机构自动换档不能满足行驶上的多种需要,例如停泊、后退等,所以还设有干预装置即手动拨杆,标志P(停泊)、R(后档)、N(空档)、D(前进),另在前进档中还设有"2"和"1"的附加档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于将其变速区域分成若干个变速比区段,只有在规定的变速区段内才是无级的,因此AT实际上是一种介于有级和无级之间的自动变速器。
优缺点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
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AMT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据悉我国今后的汽车自动波国产化将重点发展AMT。
雅阁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操作杆有7个挡位,分为“P(驻车)”、“R(倒挡)”、“N(空挡)”、“1”“2”、“D3”、“D4”。
P挡位置时,变速器被用机械方式锁定,在此挡着车时,最好踩下制动踏板,以免增加起动机负荷,从P挡出来时,必须踩制动踏板,按下换挡操作杆上的解除按钮。
R挡操作时,一定确保车不能向前移动,如果是向前行驶中,一定要制动使车停稳再进入R挡,以免损伤变速齿轮。
N挡为空挡,在停车短暂等候时,不管是否灭车,都可以使用N挡,但离开车时最好使用P挡。N挡换至其他挡位时,必须踩下制动踏板,以免伤害变速齿轮。
D4挡为行车挡,正常驾驶时使用此挡,变速器依据车辆行驶速度与加速,自动地选择适当的齿轮,在1~4(或5)前进挡齿轮间变换,我们行车是以D4挡为主。
D3挡同样为行车挡,除了只在前三个前进挡齿轮只见变换外,与D4挡基本相同,但行车时一定要注意三挡齿轮所允许的最大速度,以免损坏发动机。在山陵地带拖车时应使用D3挡,在下陡坡时也应使用此挡,以提供发动机制动,减轻制动片磨损和磨擦产生的热量。
2挡时变速器被锁定在第二挡齿轮上,即使停车也不会自动换至第一挡。上陡坡时,2挡可以提供较大动力,下陡坡时,则提高发动机制动效果。在易滑路面或冰雪路面起动车辆,2挡可以减少车轮空转打滑。
1挡时变速器被锁定在第一挡齿轮上,本人经验是此挡几乎不用。
自动挡变速器在行车过程中由电脑控制,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辆行驶速度自动加减挡位,在急加速过程中,变速器会减挡以便增加动力,因此急加速时一脚油门到底,车会明显感觉座一下再加速,本人行车经验是急加速时,重踩油门到3000或4000转,收一下油门再踩,强行让变速器加挡,反复3~4次直到最高挡位,行车平稳性会好很多,提速很快,还不至于让发动机高转速工作。
自动变速器虽然由电脑控制换挡,但会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自动记忆换挡转速。有些新手开车能明显感觉到换挡冲击,是因为平时开车不敢加油,发动机长期在低转速工作,造成变速器自动在低转速换挡,而发动机低转速时扭力输出不够,带动高挡位齿轮困难,因此会感觉换挡冲击,道理应该与手挡车速度不够时换挡冲击明显相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尽量提高发动机工作转速,尽量大脚油门加速,以提高变速箱换挡转速。根据本人经验,以2.4为例,变速箱在2000转以下换挡时,就会感觉到换挡冲击,遇到最低的是1700转换挡,换挡冲击十分严重,这辆车高速上急加速到4000转以上,跑几个回合下来,变速器自动改为2500转换挡,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只能通过换挡时转速表指针掉下来确定已经换挡,后经车主自己驾驶几天以后,又恢复1700转换挡,无奈。
平时驾车多注意自动变速器换挡,改变不科学的驾驶习惯,减少换挡冲击,有助于减少变速器齿轮磨损,行驶的舒适性平稳性也会大大提升。定期检查变速箱油,让变速器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也会使你的爱车更好更放心地为你工作。以上全是本人驾驶经验、感性认识,欢迎拍砖探讨。
㈥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如果你开过自动档的车的话,你就知道自动档和手动档有两大区别
自动档不像手动,没有离合器
自动档不用换档,把档把拨到DRIVE D档就行。
自动变速箱(加上扭矩转换器TORQUE CONVERTER,有的地方叫它湿式离合器) 和手动变速箱(加上离合器) 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到了相同的功用。
除了不用关闭引擎能让汽车停下以外,扭矩转换器事实上在汽车起步加速时输出更大的扭矩。现代的扭矩转换器能够把引擎的扭矩放大两到三倍。当引擎的转速比变速箱转的快时扭矩转换器能够输出比引擎大的扭矩来了。
高速时,变速箱的速度就渐渐追上引擎的转速了。最终两者的速度就很接近了。当然最好是相同,因为他们转速不同的话,就有能量损耗。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动档的车比手动要耗油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汽车上的扭矩转换器上有一个锁止离合器LOCKUP材CLUTCH。当扭矩转换器的两半转速相近时,锁止离合器就把它们联起来,这样它们之间就没有滑动。提高了传动效率。
㈦ 目前市场上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以往的汽车相比,现代汽车驾驶更轻松,操作也更加简洁,且性能上也足够的强大,其主要原因就是配备了自动变速器。
此外还有个优点就是自动变速器能够提升汽车零配件的使用年限。就如液力自动变速器他能够通过液力变矩器把传动系的柔性和发动机联系起来,进而使得发动机的年限使用上提高百分之八十五,传动系统的年限甚至可达百分之一百二,同时变速器的使用年限也可以提高两倍左右。
经过以上的具体步骤来实现自动换挡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就叫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此外还有一项需要重点指出来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就是用来完成实现自动换挡变速的机构,其也是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零部件,具体是由齿圈、中心轮、行星和行星架等等零部件所构成。
通过行星齿轮部件中的主动件和限件不同零件的运动以后就产生了行齿轮转速比的变化。在行星齿轮运动的同时随着转速比的改变,动力的传递也在运行中,所以也能够实现动力换挡。
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