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表面处理能耗限额
① 汽车零部件的三包条款
汽车“三包”直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说法,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再次呼吁汽车“三包”及早出台。
又是一年“3.15”,又是一年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再次呼吁汽车“三包”尽快出台。
汽车“三包”这个已经让人疲倦的问题,直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说法。曾庆洪对记者表示:汽车“三包”规定出台的消息2001年就曾传出,2004年年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公示征求意见。然而,自2005年以来,汽车“三包”规定如石沉大海。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仍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除此之外,曾庆洪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提案,主要包括:落实国家鼓励自主创新优惠税收政策、完善汽车行业管理、统一轿车等级划分标准、修改《价格法》、零部件销往出口加工区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
汽车产品的“三包”规定迟迟没有出台,使得消费者维权艰难、汽车使用费用高昂并且手续繁琐。
如某车主的新车刚刚跑了1000公里发动机就出现故障,大修一次后又跑了2000公里,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他想退车,结果遭到拒绝。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他找了媒体、厂家、消协,还找了权威部门进行鉴定,结果仍然不能退换。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的免责条款规定,“因消费者未正确使用、维护、修理产品,而造成损坏的部分”以及“发生故障后,消费者自行处置不当,造成损坏的部分”不在“三包”的范围,对于何为“消费者未正确使用”、何为“自行处置不当”,草案中并未明确。在产品质量纠纷中,处于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曾庆洪建议尽快出台“三包”法规,他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把“三包”中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纳入到《质量法》中。如美国,在制造商质量担保期内出现缺陷的车辆,合理修理次数后仍不能正常使用,消费者有资格要求换车、货币赔偿或其他补偿;在欧洲,销售者提供的产品不符合销售商允诺或消费者合理期望,需承担更换、修理、降价处理或补偿消费者损失的责任。此外,“三包”的权利主体除了自然人消费者以外,还应扩大到法人主体。
同时曾庆洪还提出应该实行汽车产品质量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他说:“‘谁起诉,谁举证’这一在绝大多数领域通行的原则,在解决汽车质量问题纠纷时显得很无力,因为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评判标准,消费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举证。高昂的鉴定费用也可能让消费者中断维权道路。因而在产品质量纠纷中,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由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证明汽车产品质量合格。”
应理顺车业管理体制
此次曾庆洪除了为消费者争取权益之外,还为广汽自主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他告诉记者,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发布了《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再次明确了国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税收政策。曾庆洪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政策落到实处。
现在“大部制”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着管理体制职能分割过细的情况。曾庆洪介绍:多部门职能交叉,造成“多头、多环节管理”。与此相对应的是,各部门基于自己的管理职能颁布各种政策规章。管理职能重复,部分政策法规内容重叠矛盾。这些繁杂的政策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加大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也加重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效率。
如在汽车产品认证中,新车上市要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认证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强制性认证,同时受《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3C认证管理》、《国家环保型式核准》等政策法规的调整;而公告认证、3C认证和环保认证有许多重复的内容,其中公告认证规定的检验项目总计为49项,3C认证规定的检验项目为47项,两者完全一致的项目有44项,也就是说,这两种认证的检测项目重复率达到了90%。企业所有的产品等于是做了两遍几乎一致的检测。
曾庆洪在提案中建议:应当理顺汽车行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化的纵向管理模式。
据介绍,关于汽车行业的管理模式,外国主要有“一部制”和“两部制”两种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一部制”模式由一个主管部门集中行使与机动车相关的职能;以美国为代表的“两部制”模式由运输部和环保局分别行使安全、节能、防盗和环保职能。在发达国家,机动车管理纳入整个国家交通管理体系当中,基本上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有机结合。实行集中化的纵向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重复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国外管理经验,在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可将公告认证、3C认证和环保认证统一起来,实行检验项目互认,减少重复的检验项目。
② 汽车零配件行业有没有能耗的法规要求
汽车零配件行业有能耗的法规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提出,加强内燃机机械效率提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开展低摩擦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进智能化、模块化部件的产业化应用,实现部件的合理配置和动力总成的优化匹配:在乘用车节能惠民补贴、农机工业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广节能环保型商用车的财政扶持政策,带动高效内燃机的发展。
③ 国标汽车配件要求
1、QC/T15-1992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2、QC/T346-1999塑料螺塞。
3、QC/T349-1999塑料紧箍带。
4、QC/T349-1999(2005)塑料紧箍带。
5、QC/T350-1999塑料开尾销钉。
6、QC/T438-1999汽车点火系高压塑料件技术条件。
安全隐患:
在开具购车发票那天起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汽车零件出现质量问题的,可以申请免费更换相应的部件。同样在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车辆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质量问题时,也可以申请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④ 汽车配件管理有哪些规则
1、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2、及时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划单经领导签字同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3、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4、材料入库后要立卡、入帐,做到帐、卡、实物三符合。
5、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放,保持整齐有序。
6、保持仓库整洁,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锈、防腐、防失窃工作,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7、库管员根据前台传来的备料单准备材料及零配件,修理工凭派工单领料,领料人签名,领用大总成件要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领新料必须交旧料,严格执行领新交旧制度。
8、加强对旧料的管理工作,上交旧料贴好标签,出厂时交还车主。
9、材料及零配件的领用应执行先进先出的规定,严格执行价格制度,不得随便加价。
10、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清仓盘点,消除差错,压缩库存。
⑤ 汽车配件销售与消耗有什么关系
汽车配件销售与消耗有辅助关系,条件如下:
1、较强的专业技术性
现代汽车是融合了多种高新技术的集合体,其每一个零部件都具有严格的型号、规格、工况标准。要在不同型号汽车的成千上万个零件品种中为顾客精确、快速地查找出所需的配件,就必须有高度专业化的人员,并由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保障。
2、经营品种多样化
一辆汽车在整个运行周期中,约有3000种零部件存在损坏和更换的可能,所以经营某一个车型的零配件就要涉及许多品种规格的配件。
3、经营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库存支持
由于汽车配件经营品种多样化以及汽车故障发生的随机性,经营者要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库存储备和商品在途资金储备。
注意事项: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⑥ 汽车配件工艺月产量如何界定
汽车是由很多不同的机件组合连接而成的。
大件例如主机、底盘、车架、前桥、后桥、车厢等。
总成如气缸盖、主轴及飞轮、机油泵、喷油泵、喷油嘴、增压器、机体、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水箱、车轮等。
小件例如缸套、活塞、连杆、活塞环、活塞销、卡簧、轴瓦、气门、弹簧、滤芯、油管、螺栓等。
这些机件都可以通称为汽车配件。
⑦ 国家规定汽车配件供多久
2年。在开具购车发票那天起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汽车零件出现质量问题的,可以申请免费更换相应的部件。同样在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车辆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质量问题时,也可以申请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18条规定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内,家用汽车产品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凭三包凭证由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
以及第27条规定更换家用汽车产品后,销售者、生产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三包凭证,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
⑧ 什么是汽车配件消耗的规律性
汽车配件的消耗是有一定规律的。汽车按照行驶里程,有各级维护和修理的规定,各种类型的维修需要调换若干种配件。例如汽车在正常使用寿命期,零配件的损坏是随机的、偶发性的。如果其设计和制造质量较好,损坏率一般很低。又如活塞一般是在发动机大修时才需更换,如某车型的新发动机平均大修里程是24万公里,那么有一半左右的发动机在这个里程之前,需要更换活塞。再如矿山、油田、专业运输公司、机关事业单位及建筑施工单位,在用车辆都有一定的配件消耗定额以及按照这个定额编制的各车型的配件采购计划。因此,掌握车辆配件消耗的规律性,就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采取积极的经销措施。
配件消耗规律的变化
近年来配件消耗的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
l)辅助总成换件增加。维修中经常更换的辅助总成件有分电器、空气压缩机、发电机、起动机、水泵、汽油泵、制动蹄片、离合器摩擦片等。遇有辅助总成故障,用户大多要求换上新总成,旧件换下维修后作备件用。与之相应,组成这些辅助总成的零配件消耗就急剧减少。
2)组合件、成套件的大量使用。如活塞带环带销,活塞带环带销并且带连杆,精加工成各级修理尺寸,装上就用的曲轴轴瓦等,越来越受到用户和修理工的青睐。相应的这类单件或未经加工的品种就遭受冷遇。
3)车辆保养中必换的密封件,如离合器、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的皮碗、皮圈、油封,以及气缸垫、油底壳垫等密封垫片。一般都集中包装制成的各种修理包,尤其受到用户和修理工的欢迎。
4)小规格容器包装的润滑油(脂)、特种液,因其具有携带加注方便、较少废弃的优点,尤其适合单台车辆使用,随着个人用车的增加,其销量逐渐增加。以上产品即使价格高一点,用户也乐意购买。
以上变化的原因:
1)用户时间观念的更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在人们思想深处牢牢扎根。为了争取时间,用户要求尽量缩短在修日,最大限度地提高在用车辆利用率。维修厂家为了满足用户要求,也想方设法筹措以上配件。
2)随着汽车工业和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汽车对维修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维修配件具有配合精密、使用维修方便、搭配合理、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国产新型汽车和进口汽车的配件供应上,这些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
根据配件消耗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调整库存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配件销售部门应当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适应汽车配件消耗规律变化的措施:
l)认真研究汽车维修配件消耗规律的变化,及时组织适销对路的品种供应市场。不再批量组织滞销品种,防止产生新的积压。
2)尽量利用库存的零散件,装配成质量合格的小总成件供应市场。
3)委托工厂将单件加工组合成配套件或尺寸精确的装配件供应市场。
4)将零散密封件分门别类制成修理包供应市场,如总泵、分泵维修包、发动机修理包等。
5)按车辆规格的容器封装车辆保养必换的润滑油(脂)、特种液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