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25km越野跑初体验
❶ 长跑训练技巧
无论是马拉松还是健身,只要保持定期运动,都可以提高身体耐力,增强运动能力。对于跑者来说,最好的锻炼无疑是长跑。
长跑不仅提高耐力,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还能提高跑步经济性和燃脂效率。稳定的长跑训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耐力训练,在此方法基础上,增加一些变化方式,能助你在跑步上再上一个台阶。
1、慢速长距离跑(LSD)
加强体力,肌肉和结缔组织,提高跑步的经济和燃脂效率。
根据比赛目标进行每周一次的长距离跑练习(比如:以半马为目标的'长距离跑可以设定为 15km,以全马为目标的长距离跑可以设定为 30km),并以能够对话的速度完成的(在跑的过程中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并持续练习至少一个小时,它是初学者建立长跑基础的一个起点。
2、 一日两跑
一日两次的练习可以进行有氧训练刺激,尤其在第二次练习期间,可以训练不同的肌肉。它不像一次性跑步那样,容易因为时间过长而超出体能负荷。
在大强度的跑步练习之后,一日两次跑的训练可替代上述的中长跑。假设星期二完成强度练习,星期三的训练就可以分成早晚。比如:目标 12km,可将其分成早晚各 6km 练习。
3、法特莱克跑
法特莱克是瑞典语,意为“变速游戏”,它能打破长跑的单调性。
以非常保守的速度慢跑20 分钟,然后开始逐渐加速,但比马拉松的目标配速慢约 1 分钟。跑60 分钟之后,每隔1.6km(标准田径场 4 圈)的前20-60 秒,再比马拉松的目标配速快 1 分钟。
4、节奏跑
节奏速度训练有助于在马拉松的过程中表现得更稳固。
以舒服的节奏速度跑步 3-4 km,休息后,再次以同样的速度跑3-4 km,同样的方式做3-5 组。
5、马拉松配速跑(M跑)
帮助你练习跑马拉松的配速。
以马拉松的目标配速匀速跑 20-25 km。
6、越野跑
越野跑的好处是可以加强腿部、核心力量,培养意志力,并提升心血管耐力。
从平坦的路线开始,慢慢增加,每次至少8 公里。渐渐增加有起伏的路段和里程,练习结束前逐渐下坡回到平坦的路线。
❷ 25公里越野跑一般人能跑吗
不能。
因为这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人绝对跑不了,越野跑最大的特色就是下坡比上坡难,需要更多的身体技巧配合,随着不同的地形改变动作与步调,方能使自己跑得更顺畅。
❸ 你认为5km跑25分钟是什么水平
5KM对于跑者来说,是一个不长不短的距离,很多跑者都会习惯与跑个5km。
晨跑5km,夜跑5km,减肥5km,恢复体能5km等等...
为什么5km这么受欢迎呢?5公里跑容易实现
5公里跑是许多入门跑者最想要挑战的距离,这个距离不需要什么跑步基础,大多数跑者都可以直接参与。
5公里跑性价比非常高
一般人跑5公里的时间是30-40分钟,这个时间正好达到消耗脂肪的门槛。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用于运动中脂肪供能的比例,会逐渐提高,尤其是30-40分钟后,脂肪供能的比例会更高。
5km用时多少算快呢?
那么既然5公里跑难度不大,完成时间达到多少才能算一个不错的成绩呢?
我们首先来看参照一下《国家 体育 总局田径运动员标准2013版》
以前的运动员标准中,男子5000米二级运动员成绩应该在16:10.00内,这项标准对于大众跑者来说是相当难实现的。
在2018年最新的田径运动员征集意见稿中5000米的二级运动员标准依旧为16:10.00内。对运动员三级指标进行修改,并且新增了四至六级运动员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成绩标准都是在标准田径场进行测试得出的,大众跑者在路跑时不比对时间锱铢必较。
最近在上海进行的一次5千米测试中我也仅仅才达到六级运动员水平(哭)
回到提问者所问之中,5km跑25分钟,平均配速在5:00,对于身边许多想要跑步,坚持跑步的跑友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速度,参照下面的表格,我们很快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速度对自我进行一个等级评定。
5km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祝愿所有运动的人可以通过 或长或短的5km有更加健壮的身体。
还不错,算是中级,或者中高级水平吧。
时速12里,配速5分钟,我习惯用时速,不习惯用时间。
图一是40岁左右的男性跑步成绩标准,提问者跑5公里也可以用这个标准作为参考。
要想提高运动成绩,首先要有足够的体力,其次要用前脚掌跑步,其它的与平时跑步区别不大。
体力方面,重点锻炼腿部肌肉,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
股四头肌:负重深蹲为主,一般采用高杠位深蹲,杠铃放在斜方肌上部,深蹲时膝盖尽量不要超过脚尖,腰背挺直,手握杠不要太宽,夹紧背部,抬头目视前方,蹲起时膝盖不要完全伸直,双脚最好一肩半宽,向外30度站立,具体细节较多,可以搜索深蹲具体了解。低杠位深蹲和颈前深蹲也可以锻炼股四头肌。
腘绳肌:硬拉、俯卧腿屈伸都可以锻炼到这块肌肉。
小腿肌肉:提踵即可,锻炼时双脚平行,脚尖向内和向外三种站姿都要锻炼到。
核心力量主要锻炼腹肌和竖脊肌(腰部肌肉),keep里有核心锻炼课程,也可以练卷腹锻炼腹肌,竖脊肌可以用硬拉、罗马凳锻炼。
上肢主要锻炼肱二和肱三。
此外胸背部肌肉也很重要。
上肢肌肉主要锻炼肱二和肱三。
前脚掌跑步需要用良好的锻炼基础和强劲的小腿肌肉做基础。
使用前脚掌跑法时,前脚掌部分略微先落地,随后脚后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脚后跟落地的时候,身体重心仍然是压在前脚掌部分的。前脚掌落地时,最先着地的是前脚掌外侧,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内侧和脚跟。任何着地的过程都会有一个内旋的动作。r
大家千万不要把前脚掌落地技术,理解为翘着脚尖跑,脚后跟不落地。这样的跑法会造成小腿肌肉过度紧张,同时乳酸堆积也很快,如果强行用这种错误的认识来学习前掌跑法的话,时间一久很容易会诱发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小腿胫骨应力综合征。r
优点:r
用前脚掌跑法跑步速度较快,更符合人体力学。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说,前脚掌着地是最适合人类的跑法。该跑法能充分利用跟腱。跟腱就是脚后跟和小腿中间那条粗粗的“筋”,它能在你跑步过程中像弹簧一样帮助你。r
能力要求:r
没有一定的速度,你是hold不住这种跑法的。当你跑步速度过慢时,跟腱的弹力都释放完了,你的脚还没离地的话,那就白白浪费跟腱的弹力了。而且,这种前脚掌跑法对小腿力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种跑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可以在跑步机上用快走的方法逐步改变脚掌着地顺序,或者在户外跑时稍微放慢一点速度体会这种跑姿。
另外跑鞋也要更换成适应前脚掌着地的竞速跑鞋,比如阿迪达斯的adizero Boston系列跑鞋,或其它品牌适合前脚掌着地的跑鞋,全脚掌着地跑鞋勉强也能用前脚掌着地的跑姿跑步,但是绝不能用适合后脚跟着地的跑鞋。
选鞋时除了看自己的脚是不是高低足弓和内外旋足,体重之外,还得看鞋底厚度,可以参考圣康尼的产品介绍。
此外步频要逐步提高到180。
我是女的,五公里二十四分八秒,十公里五十一分二十五秒,四十岁!健身三年了
我,40多岁,和提问者岁数差不多,断断续续跑了几年,40岁之前没有连续跑超过一公里。后来从一开始只能跑一百米到一圈,然后3公里,5公里,最后参加半马比赛。由于离大学比较近,所以经常去学校的塑胶跑道上跑步,说实话,我5公里28分钟的速度,是经常超过好多跑步时人的,至少70%吧。只有那些看起来训练的大学生比不了,曾经跟过他们跑,但坚持不了几圈,并且影响后来跑步的节奏和信心,后来参加本市的第一次马拉松比赛,半马,用时2小时16分钟,配速6分半,但最快配速的是在15公里以后,排名也是在中间,但不要忘记这些大部分都是以我为参照物的大咖了。
现在越来越感觉速度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跑起来,还有正确的步姿和呼吸,目前配速5公里在6分30秒到7分钟之间,有点舒适跑的意思。
最后,您5公里25分钟我觉得足够好了,起码我还达不到,很羡慕,恭喜你,但我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来不断奔跑,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跑步的入门距离是5KM,这是训练者认同的数字。但是关键就在于配速,有人很快,有人就很慢。
如果5KM只耗时25分钟,在40岁这个阶段属于中高级跑者,同时也超过了同年龄段90%的人群。
1.完成5KM是每个跑者的入门要求随机打开一个跑步App软件,里面会有各种训练计划,包括限时跑、设定距离跑步、减脂跑步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你的跑步成绩。
里面也有完成的距离等级,最基础的就是5KM,再到10KM,15KM,半马、全马等等。
对于许多新人而言,完成5KM相当于半马的距离,尤其是一些体重系数较高、体能状态较差、平时缺乏锻炼的人群,刚刚跑步2-3分钟就已经在大口喘气了。
因此刚开始许多训练者都只看跑步时间,不会太在意跑步距离,直到呼吸平稳、跑步姿势、步频、步幅都在一个相对完善的水平时,才会去测试公里数。
新人从1公里到5公里,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无法保证每天坚持训练,中间还会产生腿部肌肉酸痛感的问题,提升速度较慢,但是坚持下去正常都可以达到入门水准。
2.跑步5KM耗时25分钟是什么水平?正常人跑步5KM的时间为35-40分钟之间,平均配速在7分-8分之间,这算相对较慢的速度,比快走稍微快一些而已。
再快一些,5KM的时间为30-32分钟之间,平均配速在6分-6分12秒之间。
再往上提升,5KM的时间为28-30分钟之间,平均配速在5分36秒-6分钟之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值,每公里的速度会有小幅度的变动,通常第1KM较慢,第5KM较快。
但是正常训练者5KM能跑进30分钟以内,同时还小于28分钟,这样的水平已经超过不少人了。
如果现在5KM只用时25分钟,平均配速只有5分钟,如果速度再快一些就只有4分多,这样的水平是许多人达不到的。
能够保证每公里的速度都在5分钟以内,上下波动幅度很小,同时你的年龄已经40岁,在中年人里面,你已经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但是只能与业余爱好者比较,如果与专业跑者相比,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为你只是跑5KM。假设现在跑步10KM,15KM或者半马,这样的速度就很难保证了,可能会下降到6分-7分的配速,甚至可能无法跑完全程。
写在最后的:5KM的距离只是普通跑者的入场券而已,即便是零基础的新人,坚持训练3个月就能完成。即便你的体重很大,从超慢跑开始训练,坚持6个月也能实现。
25分钟的时间的确很短,5分钟的平均配速的确很厉害,但是要知道人外有人。与普通菜鸟相比,你是中高级水平,但是要与专业人士相比,优势就很难体现了。
同时跑完5KM,还有更远的距离,对于跑者而言,半马和全马是理想的追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更长的还有越野跑,会超过50KM,甚至达到100KM,这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距离。
因此每个跑者要有敬畏之心,始终带着学习的心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训练水平,只要超过自己以前的水准,你就是高手。
这成绩对于从来没有跑步过的人来说很不错了;对于一个平时经常跑步的锻炼者来说就不算好了;对于一个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来说这成绩是个逗逼。本人70后,算是一个业余精英跑者,学生时代16分,现在平时玩玩不跑进20分都有负罪感。
内地没试过,我在西藏当兵的时候,5公里全副武装最快的时候,21分钟10秒不到,大部分的时间是23分钟,可能很多人说成绩很差,但是,我们当时部队的要求是徒手25分钟及格,武装越野35分钟及格,顺便说说我当时是武警西藏总队直属支队反劫机中队,不知道有没有战友能看见的,希望能遇见亲爱的战友
你从来没跑过步的人来说,很牛的成绩。
对经常跑步的人来说,基本都能达到。
对跑步的牛人来说,相当于起点,配速跑。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一位跑者,你的 【关注】 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哦!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们在衡量一位跑者的水平高低与否时,一个标准是看他的平均配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的有氧能力。
5 用时25分钟,平均配速就是5′00″。由于5 对耐力的要求不算太高,一般咬咬牙就跑下来了。所以在大众跑者中,还是有很多人跑5 平均配速能够达到5′00″的。
但是如果是在有氧状态下跑出来的,那就比较牛了。
怎么解释?
区别一位跑者跑步时是否有氧跑主要是看心率,如果他的心率始终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那就是持续的有氧跑。打个比方。
一位最大心率为200次/分钟的跑者。
200次/分钟 70% 140次/分钟。
如果他跑5 用时25分钟,而他的心率始终维持在140次/分钟 145次/分钟之间甚至更低。那么,他的有氧能力是比较强的, 他的5 水平在大众跑者中属于中等水平。
而如果这位跑者跑这5 时心率一直在160次/分钟以上,或者始终在高区内忽上忽下,心率极不稳定。那么,他此时是在混氧和无氧状态下跑步。 这个水平在大众跑者中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
不过,一般把更具有挑战性的10 作为衡量跑者跑步能力的标准。 10 需要跑者具备更强大的有氧基础以及掌控配速的能力。如果在有氧状态下以5′00″的平均配速跑10 ,那么,这个水平就在大众跑者中就属于中等偏上了。
这也是大多数跑者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就题主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也感谢诸位朋友看到了这里, 我是山水之墨白,帮我点个【关注】再走呗, 让我们一起交流跑步经验,共同进步吧!
不错。算是中级或中高级,速度是12里,时长是5分钟。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运动成绩,你必须先有足够的体力,然后你必须用前脚掌跑,其余的跟平常的跑步没什么不同。
在体力方面,重点放在腿部肌肉,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
股四头肌:负重深蹲为主,一般采用高杠位深蹲,杠铃放在斜方肌上部,蹲膝尽量不要超过脚尖,腰直,手杆不要太宽,夹背,抬头,蹲膝不要完全挺直,最好一肩半宽。站向外30度站力,细节较多,以搜索深蹲具体了解,低杠位深蹲和颈前深蹲也可以锻炼股四头肌。
腘绳肌:硬拉、俯卧腿屈伸都可以锻炼到这块肌肉。
小腿肌肉:脚跟抬起,双脚平行运动时,向内和向外倾斜三个站立姿势来锻炼。
核心力量锻炼主要以腹肌和竖直肌(腰肌)为主,有核心运动课程在保持,也可以锻炼腹肌翻滚,竖直肌可以用来伸展,罗马凳锻炼。
上肢主要锻炼肱二和肱三。此外,胸部和背部肌肉也很重要。
上肢肌肉主要锻炼肱二和肱三。前脚掌跑步需要良好的运动基础和强壮的小腿肌肉。
前脚掌跑步时,前脚先稍微后跟,后跟脚后跟。重要的是要注意,当脚跟着陆时,身体的重量仍然在前脚上。当前脚着地时,它首先落在前脚的外侧,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和脚跟的内侧。任何着陆过程都会有内旋。
我们不能触摸前脚掌的脚尖,要知道它是踮起脚跟,脚跟不着陆。这种跑步会引起腿部肌肉过度紧张,同时乳酸的积累也很快,如果利用这种误解强行学习正手掌跑法,时间很容易诱发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小腿胫骨应力综合征。
❹ 25公里越野跑的难度相当于
马拉松。根据查询资料显示,25公里越野跑的难度相当于马拉松。25公里越野跑跑前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做几个 30 米的加速跑。
❺ 跑者说|菜鸟选手初次参加越野赛必须知道的事
一入越野深似海,从此跑马是路人。
相信我,这绝非危言耸听。
作为一名跑步一年,跑程1500公里,跑过线上线下N场马拉松,在炎炎烈日、飘雪寒冬以及春风拂面等在各个季节均有过户外越野比赛经历的资深菜鸟,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从身体和装备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初次备战一场初级难度的越野赛事。
国内初级越野赛基本情况介绍:
以21公里越野赛为例。
与马拉松比赛相同的是,一般越野赛每隔五公里设置一个cp点,但也不绝对,具体距离长短取决于比赛路线的方便程度。越野赛一般都在多山的景区进行,路程可能包括水泥路、土路、石子路、台阶,可能还有部分攀岩效果的盘山路,亮点就是你不知道下一个拐弯处等待你的是什么,另外还伴有美丽风景(一直认为体验与风景是我在越野这条路上坚持的理由)。一般难度的比赛爬升1000米左右,关门时间6小时左右。
一、身体准备
如果您有过半程及以上马拉松的跑步经验,那么同等距离的越野赛基本可以完赛,只是用时长短问题,及赛后恢复的时间长短问题。
为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保证更长久的跑下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跑者的路上,永远勿忘初心。跑是为了健康,而非伤害健康。
首先,跑步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跑步计划可参照各大跑步软件半程马拉松的训练,但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等距离的越野赛要比马拉松难度更上一个台阶。
其次,要有适当的力量训练,主要包括核心肌群和腿部训练。 我记得第一次参加完越野赛,第二天从屁股到大腿小腿基本动不了。但是在一次力量训练中,教练把我练的屁股疼了好几天,自那以后,越野赛就再也没有屁股疼过。那次力量训练其实很简单,就是负重做相扑深蹲,我用的是壶铃,单次蹲25个,重复四组。次日的感觉特别酸爽,第三天酸爽更重,但之后再做力量训练,深蹲简直就是休息。
第三是赛前一周的准备。 赛前一周已不适宜进行高强度训练,基本每天跑个三五公里意思一下就行。这时候最重要的是饮食和休息。休息不用多说,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方面要多补充碳水,主要是面包、香蕉、蔬菜、苹果等;水要尽量补充到身体满足的状态,基本特征就是尿液的基本如水无色。
最后是比赛当天。 排空身体,没有负担,省得开跑了到处找洗手间,一般越野场地洗手间都比较简陋。赛前半小时吃一个能量胶,喝点儿运动饮料,不宜多。还有,赛前及赛后充分拉伸是必不可少的,以下附一组拉伸动作,激活肌肉,可以防止运动拉伤、抽筋等。
另外,最近一次越野赛还听前辈们说(本人未亲身实践过):比赛时吃盐丸可以防止抽筋。但也不宜食用过多,容易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基本信号就是上吐下泻,或有其中之一的症状。
比赛期间,基本每五公里补给一次,吃糖类喝水,没有组委会安排的补给就吃自带的,不要等到渴了、饿了才吃,那为时已晚。
二、比赛装备
以上是对参加越野赛我们的身体需要做的准备,下面我将根据自身经验介绍一下比赛装备,但是请记住,所谓的装备都是锦上添花,比赛的成绩关键还是看身体素质。就拿今年五月份的崂山越野赛来说,冠军就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装备的搬水工人,他比赛的装备就是一双普通运动鞋,运动衣裤,外加手拿一瓶水。
切入正题,身为菜鸟,装备是保护我们安全无伤完赛的铠甲。下面我将分类列举,并按大众价格将基本费用一一列示,仅供参考。
必备类:
水袋(迪卡侬100+。功能:赛中补水。建议赛前在家灌满,基本没有比赛是在开始前就提供水和其他补给的)
补给(士力架,6y/块;能量胶10+;21公里三四块即可。建议每五公里补充一次,及时补充能量)
防晒用品(帽子10+;冰袖10+;头巾可擦汗可护脖护脸防晒5+。男女通用,尤其对于爱美女士而言,更要捂严实。另外建议冰袖和跑步T恤最好衔接好,不然容易晒出斑马胳膊,惨痛的亲身经历。)
锦上添花类:
越野跑鞋(萨洛蒙、泰尼卡等,400+起。体验过就知道越野跑鞋和跑鞋踏地脚感差别很大)
压缩裤(2XU,CW-X,skins等,海淘600+起。对于初级跑者,膝盖、肌肉等不够强大,压缩裤的支撑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护腿(压缩支撑小腿肌肉,防止抽筋、拉伤)
速干衣
登山杖(个人认为25公里以下没啥必要,因为到后期累的时候什么都想扔掉。但也有大神说这是必备品,能省力)
越野是个挺烧钱的事儿,尤其初级跑者,在膝盖、肌肉都不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需要装备辅助。见过那些跑步多年的老跑友,就是一双鞋,在路上。只要坚持,我们终将也会有那么一天。
最后在跑步文明及安全方面温馨提醒大家:
1.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补给的包装等)请带到垃圾桶处丢弃,切勿乱扔乱丢。
2.越野赛中常出现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这种情况下如需拍照或欣赏等,请尽量让开赛道,以免耽误他人。
3.同样是在较狭窄道路时,人员拥挤,请收好登山杖手杖之类的工具,以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4.志愿者、工作人员等为大家提供服务很辛苦,请尽量谅解感恩。
5.请为自己和家人负责,一旦发觉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请及时上摆渡车,切勿逞强,一旦入山出现意外,将会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同时也会加大救援难度。
几乎在每一次比赛中,我都会觉得自己很傻X,花钱买罪受,几乎每次都会想半途而废,几乎每次都会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了。然后每次都没过两天,甚至连腿的酸胀感都没有褪去,就又会和小伙伴们讨论下一站“野”的地方。是的,越野赛就是有这种魔力。祝您在每一次比赛中都安全无伤,顺利完赛。
我是简式微,水泥盒子里的小白领,励志读万卷书,跑万里路。
如果您觉得本文略有可取之处,请评论、喜欢或打赏,您的每一分鼓励对我而言都将是莫大的支持。
❻ 25公里越野跑的难度相当于
您要问的是25公里越野跑的难度相当于什么?25公里越野跑的难度相当于跑全马(约42公里)的强度。越野跑属于极限运动,跑全马(约42公里)的强度,仅相当于越野赛25-30公里的组别。
❼ 努力过才会难过 ——记我的梅岭35公里越野跑
国庆,七天长假,为了一张“中国地图”的越野跑轨迹图,有近八百名越野爱好者聚集在江西南昌湾里区领秀湖市民广场上,等待着7:30分的起跑枪声。
站在起跑线上,周围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脸,国旗贴在脸上,插在发束上,飘扬在越野背包上,背包里的食物和水,预示着这是一次长距离的艰难与体验,你大致可以从每一个参赛者的外貌就能分辨出越野水平的高低。那些苦练后晒得黝黑的肤色,精瘦的极修长美好的腿部线条,精干简练又不失专业功能的速干衣压力裤,就能知道他(她)是一个越野高手,实力强劲;而多数爱好者更多的在拍照合影,招呼着相熟的朋友,约伴同行……
10月2号,天气正好,适宜出行。
梅岭“中国地图”越野轨迹在南昌越野圈是最经典的路线,没有之一。从2016年起,经过无数越野爱好者不断完善修复,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定稿,一举成为南昌越野跑爱好者心目中必须完成的行程碑。从入门级的新老四坡刷圈,到经典版的35公里抓鸡,再到升级版的50公里带心脏的中国地图,梅岭一直是南昌越野跑友的心头挚爱。在梅岭,用“中国地图”迎接全国跑友,也成了南昌越野圈的日常活动。
同样的,我们也聚集了一大群爱好越野跑的小伙伴,拉起了“梅岭云野”的旗帜,期待着在梅岭这个云雾环绕的氧吧带给我们更健康的身心,更美丽的友谊,也期待因跑而友的小伙伴们跑出好心情好成绩。
枪响,出发。
用最快的速度跑在最前面的,基本都是大神,毕竟出发后二公里路跑的排名,在进入“中国地图”轨迹的山间小路时,会直接限制前进的速度,而后面不紧不慢的出发的大队伍,多是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以完赛为目的,享受享受山林和清新空气,在变幻不定的路况中感觉肢体灵动,不带配速压力的完成越野过程的参赛者。——“对于多数人的越野跑,过程就是结果”。
大神如下图(⁎⁍̴̛ᴗ⁍̴̛⁎)
因为9月23号参加了我第一个50公里越野跑(福建邵武越野赛),考虑赛后恢复等原因,相隔一周的这次梅岭中国地图,我保守的选择了35公里,目标完赛就好。——然而,这个自以为的选择,让我后悔未及。这是后话。
梅岭,这个平日练脚的“老地方”,从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就让我感觉到与平日完全不一样的风情。二公里的路跑,完成没有马拉松起步的紧张,参赛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谈天说地,中午约饭,热闹的不行,感情这就是一场跑友聚会。很快进入山道,上坡窄长的山路将人流一下压缩成只能一两个跑友交错的支流,正是秋叶灿黄的季节,远远的看去,红的黄的桔的就在梅岭脚下点缀成一条细细长长的色彩渐渐的融入山里。阳光明媚的很,还没有从邵武风里雨里的越野赛道记忆中脱离出来的我,一下明白了上山吃灰的感觉(真的,看官想想秋日明晃晃的阳光下,几百人从一条山间羊肠土路跑过,跟在人群中后区域的我,除了吃灰,真的干不了啥!)
让我吃灰的小伙伴们╮( ̄ ̄"")╭
好在赛道终是有几十公里长,不到一小时,几百人丢进大山里,一下就分散成了星星点点。应该说,这是目前我参加的三次越野赛中自然环境最好的一次比赛(2018年元月深圳梧桐山迎新越野赛30公里零点起跑,一路摸黑,早晨8点完赛;2018年9月23日福建邵武越野赛50公里大雨,一身泥一路雨,连滚带爬屁降,晚上七点完赛)。难得的阳光灿烂,难得的鸟语花香,难得的孨孨细流,难得的竹影婆娑。
沿途都熟悉的风景,却因为多了很多国旗红的赛道指示标识生动起来;当上山下坡时,视野里更能看到一些色彩炫丽的参赛者,山野都活跃了许多;每到一个重分叉口,就会有两位身着蓝色制服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热情指挥正确的路线;每隔几公里都会几位白衣天使拎着医用药箱,关切的询问受伤的跑友;再隔一段,在山林的某一处,就守着一位长枪短炮的摄影老师,卡嚓卡嚓的记录你的身影;然后,好像一下就快到十公里了,某个村口又出一大群热情的志愿者,有水、饮料、小餐包、香蕉、圣女果……不要太好啊,反正就是吃吃喝喝拍拍乐乐,不知不晓中,十公里,二十公里就过去了……当然,时间也偷偷的溜过去了……
我和豆豆姐一路相伴而行,计划着八小时完赛,毕竟都曾经有过七小时多的画图经验,不紧不慢,完赛应该不成问题吧。(这里的确是个大大的自信啊,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4个小时,20公里,11:25分,我和豆豆姐到达CP2樱花山庄, Very perfect。离终点还有15公里,4小时,No problem。
没有“然而”的故事不是好故事,没有“转折”的经历就不可能让我在这里逼逼这么多文字。于是,“然而”在25公里如约而至,谁让我还是一个越野“菜菜菜鸟”呢?什么鬼,左脚脚底的嫩滑剌痛感是什么鬼?这个滑滑的感觉是——血——泡——?好吧,左脚不给力,咱还有右脚,继续弄,还有15公里而已,又来了又来了,右脚踝又怎么了?酸?胀?痛?
平日缺练,赛后缺养的并发症,终于在CP3找上门来,坐在铁壁山庄的补给点综合评价了一下脚上的问题,合计着带伤跑完线路应该问题不大,但可能被关门。立刻和豆豆姐商量,你先跑,我尾随,咱们终点见。
就这样,我开始一个人的征途。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且目标也不那么明确,但是battle without honour才弥足珍贵!
放宽心后,在熟悉的赛道上,心里总是要轻松很多,余下的路程,没有了时间压力,更谈不上艰辛。每遇到一组志愿者,他们都会关切的问一句,你还好不?也常常有路过的跑友问,需要帮忙吗?越走越温暖,越走越放松,越走越执着。反而,在上雷公尖的路上遇到一位中暑的跑友,我把功能饮料留下了;在下新四坡的途中,带上了另一位受伤外地的女跑友。
近下午五点,经历了9小时30分,在关门后的30分钟,我终于到达终点。那一刻,眼框还是含着热泪。好友淑贤说:努力过,才会难过。嗯呢,努力过,才有权力难过。做个真正的跑者,你就是无冕之王。
来啊,走啊,我们去梅岭抓鸡啊¯_(ツ)_/¯**
❽ 第一次野——2019广州30KM越野跑
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越野跑,刚好是2019年5月12日母亲节。路线是从龙洞宵箕窝水库沿着盘山公路上山到凤顶,再下凤阶回到起点。
最早报名的时候见到报全程需要全马证书,我还没全马证书,因此就报了个半程。但之后又见到报名资格中,只要半马就可以报全程了。想想第一次越野,报个半程稳妥些。
5月2日跑了个全马拉练,之后状态一直不好,左腿膝盖内侧的旧伤隐隐复发的感觉,8号7分配跑了7KM,腿都迈不动,10号6分配跑了个10KM,感觉状态恢复了一些,6分配比7,8分配要舒服很多,高步频对膝盖的压力更小。
10日下班后去领装备,在石牌桥的酸汤鱼店。出了地铁就往岗顶方向走,走到了展望数码广场才发现自己走过头了,又折返回来,在万佳超市隔壁找到了领物点。已经有不少人在里面了,参赛包有几张酸汤鱼店的20元折扣券,一件Tshirt和号码布。交了500块现金拿了GPS定位器。每个人的现金都会用信封存起来,再自己写上名字,确保拿回的是原来的钱,这点很用心。
12日凌晨3点多就醒了,又睡到5点半。收拾好装备,出门吃了碗云吞,多亏门口的早餐店,6点就营业了。坐83路车到榄元村,走路到华美路口,担心肚子饿又买了2个包子吃,转84A到终点。上车看到几个穿参赛服的乘客,同其中一个打了招呼,他胡子白了,留着细长的小辫,背了个大大的背包,我以为是长途过来的,但他是从沙河过来的,也不远。到了现场,他从包里拿出了单反相机,组委会的人和他也认识,估计是个大神。
检录,拍照,拉伸,上厕所。起点有宝矿力水特、皮蛋瘦肉粥,我吃了2碗粥,给水壶加满了饮料。上次连南马跑到15KM就肚子饿,所以跑前要吃饱很重要。董也到了,和他交流了下,我说平路还是要跑,7分配慢跑就行,要不然上坡跑不了,下坡不敢跑,肯定被关门,没想到一语成谶。
8:30,全程起跑。9:00,半程起跑。
一路沿着盘山公路跑,大多数是上坡。我以为这种山路只有4,5KM,想不到跑了8KM才结束。路上碰见广雅跑团的三个跑者,年轻真好。从出发的6:30配速一直降到9:00。这段山地跑没什么挑战,也就是说,越野的路程其实不到10KM,只是入门级的。
左转上山,一路爬坡。刚开始的坡不是很抖,爬过几个坡又下了几个坡,也没什么难度。在11.5KM处迎来了CP1点。我觉得这也太容易了,1个小时37分就完成了一半多的路程,还是应该报全程啊,我是做好了玩一天的准备的。CP1点有西瓜、面包、朱古力、葡萄干、饮料、皮蛋瘦肉粥、榨菜,越野跑的好处就是补给足够,不像马拉松人数太多,跑的慢的往往已经没什么吃的了。吃足再装上大半瓶饮料,继续出发。
我一直以为这条路线最难的应该是华一坡。但当我问路边的指引人,他说华一坡刚刚已经过了,我也没觉得特别难爬。而今年大年初一第一次爬华一坡我觉得是挺难的。一路见到3,4个抽筋的选手,有男有女,路过的跑友给他们做拉伸,也有赛会组织者提供了盐丸。今天的天气又热又闷,出汗多容易抽筋。我中途补充了2粒盐丸,喝了1,2升的饮料,虽然闷热,但状态感觉还不错,心率维持在130以内。(吃了盐丸心率会上升到170,几分钟后会恢复正常心率)
上坡跑不了,但移动速度还能保持敏捷,下坡反而要小心。平路的下坡可以小碎步小跑,有2,3处下坡比较抖,又很滑,有一处我差点摔了下去,幸好抓住了树干。穿过山路,跨过小溪,这时的路程我已经有印象了,之前的火雷线有经过,看起来都好熟悉。
绝望坡,坡抖且长,幸好有许多凸起的石头,可以半路歇下。一路上有几个女选手身手矫健,特别是下坡一下子就窜出去了。到了凤顶,拍照,这时全程和半程开始分路,有几个全程走错路,又得折返回来。下凤阶,我一路快走,远远听见终点的呐喊声。终点居然还安排了冲线,第一次享受到冲线的待遇。完赛,检录,拿奖牌和花。组委会为每个选手都准备了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很贴心。拉伸、拍照、吃西瓜、喝饮料。
用时3:23:34,半程总榜58名。
其实还不够过瘾,明年一定要报全程。有个二年级的小女孩跑完了全程,还见到一个更小的小男孩在跑半程,好佩服。
赛会现场气氛非常HIGH,小姐姐主持人特别棒。赛会组织也不错,有出现状态的,组委会都会打电话回访。我在终点等了2个小时终于等到董,他安全完赛没有抽筋,而我吃西瓜吃到了饱。
期待下一次野!
❾ 越野自行车平坦公路最快可以达到多少迈 25公里的距离(平坦公路)骑越野自行车20分钟可能到达吗
薄膜键盘肯定达不到,要想快必须换机械键盘,就是那种竞技用的,别说25公里20分钟达到,键盘敲快一点也许15分钟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