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470改装皮卡
㈠ 丰田御用改装品牌介绍 TRD和TMG
丰田,一个诞生于棉纺厂的民营汽车企业。1937年成立至今历经75个春秋,丰田从模仿到突破再到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公司前列。丰田虽中庸,但一步步走来,也有年少轻狂的一面,打造过令无数车迷历历在目的经典运动车型和赛车。
从1957年参加赛车运动开始,丰田已经走过50多个年头,当中有拉力赛最高地位的喜悦也有F1赛事的低调离场。当中不得不提作为丰田运动部门的两家御用改装公司:TRD和TMG(前身叫TTE)。
丰田从1957年便投身于赛车运动,其响当当的改装部门TRD估计每个车迷都知晓,我们就先介绍TRD吧。
TRD作为丰田的100%独资的改装公司,出品的改装件种类繁多:包括高性能减震器、涡轮增压器和高强度轻量化轮圈等,负责对丰田、雷克萨斯、Scion品牌汽车进行性能的改装提升。TRD不但负责改进丰田旗下市售车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项高水平赛事上为丰田提供技术支持。
图:TRD在日本的商标。
图:TRD在北美的商标,设计稍有不同。
TRD主要分为两大板块:TRD日本和TRD北美。TRD日本主要专注于日本国内的赛事,包括Super GT Series(JGTC)、全日本F3冠军赛、ESSO丰田方程式和Netz杯等。TRD北美分部则在越野锦标赛(CORR)、NASCAR大赛、Drag拉力、Baja100和Indy赛事中表现得异常活跃。而Toyota?Australia在2007将TRD引入澳洲,发布了搭载高性能V6发动机的Aurion车型,接下来又在2008年4月推出了TRD版海拉克斯(HILUX皮卡)。
TRD从刚开始到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954年6月7日,丰田技术开发部成立,主要负责维护和修理各种事故车辆和二手车和特种车辆、展示车辆的制造。
1957年,丰田为参加在澳大利亚的赛车赛事,试探性的创立了最初的丰田赛车运动部门,职责专为丰田打造赛车,这也是丰田赛车活动的开始。
1965年,丰田正式确立了赛车运动部门的地位,开始为“日本大奖赛”派遣赛车和技师参与赛事运动,这也是TRD的前身。此外,由于赛车运动的特殊需求,在当时的芝浦工厂单独设立了一处办公地点。
1973年由于爆发的石油危机对世界汽车产业影响巨大,导致日本丰田公司的特别发展部于1975年解散,并重新设立了专门开发和销售赛车专用零部件的部门——TOSCO(Toyota?Sport Corner),次年,丰田为了扩大对汽车运动的投入程度,便将原来的TOSCO部门更名成TRD(Toyota?Racing Development),从此,丰田的赛车专用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规模便壮大起来。
1979年,TRD在美国加州Costa Mesa子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北美地区的细分市场以及为丰田在北美的赛车运动提供技术支持。此后,TRD便活跃在北美的各项汽车运动之中。并帮助丰田征战NASCAR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6年:开设湘南工场。
2003年:增资到17亿日円,并完成芝浦新社屋。
2006年:开设湘南技术开发中心(旧湘南工场)/开设爱知工场/横滨工场/设立TRD ASIA CO.,LTD.。
2011年:芝浦工场更名为东京雷克萨斯服务中心。
图:TRD在日本已经开设了多家工厂。
得益于TRD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专业的技术提供,在被称为世界上最激烈的厂商车队间的斗智斗勇、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欢迎的“SUPER GT”锦标赛中,TRD新开发的凌志SC430成绩斐然。与其它厂商车队采用分别由不同的公司开发底盘和引擎的情况不同,凌志SC430的底盘和引擎都由TRD进行开发,并在比赛中不断进行改进使之日趋完善。这些由TRD开发、制造的车辆提供给各参赛队,各队再自行变更调整,并最终装配后参加比赛。另外,GT500级的所有车型都装配TRD开发的引擎。TRD不仅负责引擎调校,还对赛前的引擎装配、比赛间隙现场的引擎维护、赛后的拆卸检修提供整套服务。
图:TRD活跃于各大赛车活动,但TRD仅作为使用丰田车的车队提供服务。
TRD并不组队参加比赛,而是作为后台的开发团队、支援团队为所有丰田用户车队提供服务,一年四季为丰田GT赛车的性能提高倾注着热情。这些努力开花结果,从全日本GT冠军赛到现在的SUPER GT,以Supra、凌志SC430为代表的赛车车辆一次次地创造辉煌。
此外,在2009年SUPER GT系列GT500/GT300两个级别赛车比赛中,同时获得了系列赛冠军。
1966年丰田以Jaguar为蓝本,由丰田技术研发部打造经典跑车丰田2000GT发布。并将当年这款热销的2000GT跑车改装成为赛车,该车花了78小时以206.04km/h的时速完成了长达15000km的耐力测试,2000GT的测试成绩建立了3项新的世界记录并且刷新了13项时间记录。
图:1955年,1.5L排量的CROWN(皇冠)车型诞生,名为皇冠RS。凭借卓越的性能参加当澳洲的汽车拉力赛。标志着丰田正式开始参与汽车运动。
图:1966年丰田以Jaguar为蓝本,由丰田技术研发部打造经典跑车丰田2000GT发布。并将当年这款热销的2000GT跑车改装成为赛车,该车花了78小时以206.04km/h的时速完成了长达15000km的耐力测试,2000GT的测试成绩建立了3项新的世界记录并且刷新了13项时间记录。被誉为日本第一跑车的丰田2000GT。
图:为加大TRD在赛场的地位,1981年丰田创办了Toyota Starlet Cup,由家用车Starlet统一系列赛车的比赛。由丰田提供车型,TRD提供技术支持。众多车手以及车队报名参加,一举带动了平民赛车运动,开创了单一车型竞技的新型竞技模式。
左上:丰田Starlet杯比赛盛况。
右上:1985年由TRD改装的丰田Corolla?Levin首次参加JTCC(The Japanes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便获得了A组的冠军,该车是TRD的代表作品之一。
左下:1990年由TRD独立完成设计、开发和制造的Toyota 90CV夺得日本原型车锦标赛500km耐力赛锦标。
右下:由TRD部门开发并制造的Toyota TS010作为新的C组赛车亮相日本原型车锦标赛。
图:1992年,Toyota TS010配备3.5V10引擎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取得了第二的成绩。
图:1994年,TRD研发的SUPRA(JZA80)GT赛车,开始出战日本SUPER GT赛事,第一次参加此项比赛即取得第二名,凭借其优异性能,在GT500组别中多次夺得冠军(1997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除了在日本本土取得傲人成绩之外。另一边厢美国的TRD分部,凭借着TRD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赛车经验以及技术,在2000年采用赛利卡作为蓝本改装,参加NASCAR比赛。并在2001年和2002年就取得了年度亚军打响头炮,2003年便站上了最高颁奖台,取得年度总冠军。
除此之外,TRD北美分支在越野锦标赛(CORR)、拉力、Baja100和Indy赛事中表现也非常活跃。
图:2000年参加NASCAR赛事的Celica赛车。
图:不仅仅是斗平路,越野丰田也不甘落后,越野锦标赛(CORR)。
图:2007年拉力赛场上的Corolla TRD战车。
TRD设计的改件包罗万象,上至动力系统升级,下至外观套件和饰品样样俱全。涡轮套件、机械增压套件之类不在话下。凭借多年来的赛车经验,动力升级绝对难不到TRD。连凯美瑞舒适取向的中级车都有推出机械增压套件就知道TRD对动力有多疯狂。
以丰田GT-86为例,TRD Performance Line性能提升部件清单包括了外观空力套件、底盘强化、制动系统升级、行走系统和其它等部件,覆盖度高,顾及到整车提升的需求,相当全面。
图:丰田86(ZN6)TRD Performance Line安装套件图。
图:丰田86用TRD绞牙避震,具备全长式调整功能,可在改变车身高度的同时保持最佳的筒心行程。另外,软硬阻尼为40段可调,阻尼覆盖范围较广。
图:前顶吧、防倾杆以及底盘强化套件可使底盘结构更加紧凑,刚度更高。而TRD防倾杆与TRD避震配合驾控感更佳,车身稳定性高。
图:这个就是TRD最新研发成果——强化车门锁,目前该部品仅为86车型专用。从上图可以看出,安装强化门锁后,丰田86的转向更为敏捷,偏航率更接近理论值。
图:丰田86用TRD制动系统套件是由Brembo代工生产,前制动卡钳为对向6活塞设计,配355mm制动碟,后卡钳为对向4活塞设计,配345mm卡钳。该制动套件需与18寸轮圈配合安装。
图:TRD SF2轻量化轮圈,采用了锻造工艺生产,配合多幅细轮辐设计,轻量化性能出众,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显著提升运动性能。而该轮圈可匹配8用TRD制动系统套装。丰田86用SF2轮圈规格:18×7.5J,PCD:5×100,INSET:46,推荐轮胎规格:225/40R18。
TMG全称Toyota Motorsport GmbH,也就是丰田在欧洲设立的竞技部门。主要为丰田欧洲市场开发而设立的。丰田TMG主管Yoshiaki Kinoshita更表示要将TMG打造成为与AMG和宝马M部门齐名的公司。
看到这里,估计已经有读者迷糊了,TMG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实自1979年开始,TTE(Toyota Team Europe)作为TMG的前身,在70至90年代一直活跃于WRC的赛事。1998年和1999年参加24小时勒芒耐力赛,当时参赛的GT-One赛车于1999年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而2002年开始参加一级方程式赛事,不过到2009年丰田宣布退出一级方程式赛事。8年期间丰田F1车队一共13次登上了领奖台。随着退出F1赛事,丰田正式将TTE更名为TMG。TMG与TRD套件升级的方式不一样,主要倾向于赛车研发、欧洲市场和整车研发的工作,而TRD则侧重于北美市场以及日本市场的开发。
TMG接下来的工作主要负责生产和开发丰田品牌、雷克萨斯等旗下品牌车型的高性能版本。
图:丰田TMG的logo,Toyota Motorsport GmbH。
TMG发展历程:
1970~1990年:TTE一直负责丰田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的赛事。
1993年:TTE(Toyota Team Europe)正式更名为TMG(Toyota Motorsport GmbH)。TMG大约200名员工,在3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共同研发丰田汽车的技术和客户服务工作。
1994年:TMG开始开发市售车零部件升级业务,提供各种汽车升级套件。除此之外,TMG也有提供整车销售业务。
1998~1999年:TMG进军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丰田GT-One赛车凭借出色的发挥,在1999年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1999年:TMG决定退出WRC舞台。
2000年:丰田车队在科隆工厂建立了研发中心,制造了第一款V10引擎。
2002~2009年:TMG以“松下丰田车队”之名参加F1方程式大赛。8年期间,丰田在F1赛场上,并没有获得如同其他比赛中的光环。惨淡的战果下,黯然退场。
Corolla Levin(TE27):1973年、1975年
Celica(RA63):1982年
Celica Twincam Turbo(TA64):1983-1986年
Celica GT-FOUR(ST165):1989-1992年
Celica GT-FOUR(ST185):1992-1994年
Celica GT-FOUR(ST205):1995年
Corolla WRC:1998-1999年
丰田Celica远比家用车Corolla更适合运动,但考虑到市场宣传的原因使用了Corolla上场作战。但后来因为Celica拥有更为强大的改装潜能,更能适应B组的新规定,改用Celica赛车应付WRC的战斗,并多次夺冠。
图:1975年丰田为了配合市场,使用Corolla Levin(TE27)出战WRC。
图:Celica GT赛车。
图:1993年TTE车队大合照。
TMG与TRD套件升级的方式不一样,主要倾向于赛车研发、欧洲市场和整车研发的工作,所以目前TMG的升级零件还不算多,TMG还没大规模生产改装部件。
图:能找到的改装部件,大多还是停留在外观层面。
图:适合3SGTE引擎用的2手TTE锻造连杆。
估计有很多读者会疑惑,一直为人熟悉的TOM’S为什么没有被归纳到御用改装品牌之列呢?因为御用改装品牌需满足两个条件:一、与车厂有隶属关系,车厂持有股份;二、有开发改装部件供应市场。
大家别误认为TOM’S中的T代表Toyota,其实非也。因为TOM'S是由原丰田试车手Nobuhide Tachi和Kiyoshi Oiwa两人共同建立的。而两位创始人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再加上Motor Sport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Tachi +Oiwa+Motor Sport=TOM'S),属于一家独立的改装公司。只不过后来得到了丰田认证,签约成为合作关系。可以说,TOM'S是专业改装丰田的公司,但不属于御用改装品牌。当然,TOM’S为丰田也推出过许多经典车型。
图:TOM’S Toyota 90C-V赛车。
图:TOM’S官网罗列了大量改装零部件。
编辑点评:丰田作为世界大厂,为迎合最大众的口味,以中庸之道制造出众多全球热销车型。当大家记住丰田的中庸之后,其实丰田一样有实力制造出极具个性和性能玩味的汽车。丰田旗下的御用改装品牌更具有独立研发赛车的能力。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只要你想玩,丰田车一样好玩,甚至玩得更出色。
图:TTE始祖Corolla Levin(TE27)赛车,英姿不减当年。
图:看拉力赛最喜欢的就是飞速冲过时扬起的尘土和水花。
图:丰田TS030 Hybrid Le Mans战车。
图:Starlets 杯赛车,旨在市场推广。
图:TRD官网有许多漫画版本的墙纸供车迷下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求一张各种车型的刹车片通用车型表
你好 现有顶账来的各种车型刹车片2000套 有意收购清回复
㈢ 丰田suv车尾标srs是什么车子
4Runner,2010款,中国并没有正式进口。
㈣ “hummer”这种车的简介!!!
悍马家族
一提起悍马(HUMMER),你立即会想到那一种具有越野之王称号的车辆,尤其是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及战争后,你总能从电视中看到美国大兵驾驶悍马军车巡逻于巴格达街头,或者被袭击后的现场。但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军用悍马,你不可能买到,你出再高的价钱也只能买到民用版悍马。性能及外形最接近军用悍马的民用版悍马是H1型,这是一款真正的越野车,它在美国的基本售价为10.5万美元。如果你出不起这个价,可以买悍马H2型,这是一款现在正在中国流行的SUV,它的基本售价为48800美元(在亚运村市场曾标出150万元RMB,现在标价为118万RMB)。从今年夏天开始,悍马H2 SUT也将开卖,它的价格至今还是个秘。SUT是什么?那是“运动型多功能卡车”的意思。在美国,卡车(Truck)一般是指我们中国人根本不正眼看的皮卡。在美国开皮卡就像是穿牛仔裤一样,不分贵贱和贫富,谁都可以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驾驶一辆皮卡比开轿车或SUV都更具“美国精神”。然而,悍马那高昂的价格把许多悍马迷拒之门外,它那宽大的车身也显得太霸道,它那“油老虎”式的大排量发动机也让不少人负担不起。
H3T——悍马小弟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产品。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小型悍马H3T概念车最近亮相,骤然间唤起了众多悍马车迷们的希望。H3T是一款单排皮卡车型,它虽是最小的悍马,长宽高仅为4443×1893×1795mm,但它继承了悍马H1的反叛造型特征,也拥有美国军车的DNA。H3T的两门两座式皮卡设计,是当今美国最为时尚的车身造型。
悍马H3T的外形就是皮卡,与它的三个哥哥H1、H2和H2 SUT都不同。它的顶篷可以电动打开,后窗也可以隐藏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驾驶室。H3T的机盖仍像它的哥哥们一样是向前打开,而是是半自动的。它的通过性极强,配用34英寸的轮胎,离地间隙高达11.5英寸,从而使其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达到51度和50度。虽然你一眼就可看出H3T是悍马家族成员,但由于车身尺寸要小些,线条也稍柔顺些,因此比它的哥哥们看起来更亲切些,至少没有H1那么野蛮,也没有H2那样张扬。同时,较紧凑的车身尺寸也让H3T显得更具动感和灵敏。
H3T的轮胎和内饰设计是与世界运动服装名牌耐克合作的产物。耐克将它在运动鞋上的制作技术应用在H3T轮胎上,使其不论在何种路面上都具有很强的抓地力;耐克在运动衣上的制作技术则运用在H3T的座椅面料上,这种面料不仅轻质,而且不需机械手段即可达到温暖如春或清爽宜人的效果。
以往的悍马车都是在通用全尺寸卡车平台上开发的车型,而H3T则是在通用中型卡车平台上设计的车型。它的四轮都靠近车身四角,采用四轮盘式刹车,前盘上设置了6活塞式卡钳,后盘则是4活塞式卡钳。
H3T配用通用的新型Vortec 3.5升直列五汽缸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350马力,升功率达到100马力/升。最大扭矩为474Nm。
悍马H3T概念车技术参数
高(mm) 1795
长( mm) 4443
宽 (mm) 1893
轴距 ( mm) 3012
轮距( mm) 前1650/后 1664
车重 (kg) 2109
发动机 3.5L 增压 I-5
排量(cc) 3460
功率 (hp / kw @ rpm) 350 /260 @ 6000
扭矩(lb-ft / Nm @ rpm) 350 / 474 @ 3600
变速 4速自动,AWD
悬挂 前:扭力杆,后:5连杆带螺旋弹簧
轮胎 285/65R19
制动 15英寸刹车盘, 6活塞卡钳
H1——悍马老大
4×4车迷们用“世界越野之王”来形容悍马H1一点也不过分。它是悍马车型中最接近美国军车的车型。
从哪开始介绍H1的越野性能呢?它406.4mm的最小离地间隙,几乎是任何其它4×4车的两倍。它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高达72度和37.5度,更是其它越野车型无法比拟的。它17英寸的车轮穿上37英寸的轮胎,也只有大卡车才能有这么大的脚。H1的最大爬坡度为60% (31°),最大侧倾度为40% (22°),涉水深度762mm。
悍马H1装备一种名为TorqTrac 4技术的四轮驱动系统。它可以自动通过向打滑车轮施加制动而降低打滑轮胎的转速,同时差速器自动将四个车轮的驱动力进行重新分配。如果你还嫌这些不够,你可以选配一种“越野冒险包”(Off-Road Adventure Package)。这套装置包括多种越野用装备,如前后伊顿(Eaton)锁止差速器,当你驾驶H1攀登岩石、爬大坡、过深沟时,可以按下一个按钮,前后差速器立即锁止,帮你渡过障碍。“越野冒险包”还包括一套12000磅的绞盘、越野专用轮胎等。
H1上的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TIS)可以让驾驶者在需要时调节轮胎气压,如在冰雪路面、散沙或泥泞地段,你按下车中一个钮,便可将轮胎气放掉一些;再按一下这个钮,便可恢复原来气压。
H1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也不含糊,2004车款中标配有六碟CD,电加热风挡、轮胎气压监测(CTIS的一部分)、速降车窗、电加热外后视镜及遥控无钥匙进入系统等。
2004款H1仍配用6.5升V8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205马力(152 kW) /3400rpm,在1800rpm时即可发出596Nm的最大扭矩,着实吓人。此指标分别比2003款高出7 kW和14Nm。
H1采用四轮独立悬挂并配可变比重载螺旋弹簧,前悬挂还配有稳定杆。刹车系统为四轮盘式及四通道ABS。
H2——SUV终结者
悍马H2的灵感来自2000年底特律车展上悍马H2概念车。当时人们把H2叫小悍马。其实,H2根本不小。只不过是悍马的原型车即H1的强大的功能使H2显得小而已。
H2继承了H1的优良越野性能,同时增加了一些舒适的功能。它是一款对悍马的大胆和年轻的演绎。在越野方面,H2能在50厘米深的河水中行驶,跨越40厘米高的台阶或岩石,或在沙漠中长时间穿越。
H1的车主一般包括有钱又有闲的人群,他们平均拥有6部以上汽车,从标准的轿车到劳斯莱斯和皮卡,他们买悍马是为了其特殊的形象和无比的功能。
H2是面向那些更年轻、更主流的消费者的。H2可做日常车辆使用,更可以用来做最极端的越野活动。H2主要面对以下两种人群:独立的硬汉们和成功人士。
对这两种人来说,H2都有吸引力。首先,那大胆的设计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而且品牌认知又特别明显,谁看见H2都会把它看成一部强大的越野车。H2看起来,感觉上都传达了一种力量感、权力感和控制感。这些都是以上说的那两种人群所追求的。具体地说,那些硬汉们更愿意开着H2去越野,去体验它那各种功能的极限。而那些成功者们则更愿意开着H2在公路上跑以显示他们的大胆和成功。所以根据这两种倾向,H2提供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配置。
H2的标准动力配置是通用汽车的VORTEC 6.0升 V8引擎。变速箱则是加重的4L65-E四速自动变速箱。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25马力,最大扭矩为385磅英尺。变速箱的四驱高速模式同时是H2的拖车模式。四驱模式为一体式的两速电控全时四驱系统。必要时,这个系统可以使减速比达到2.64:1。用这个减速比可以有效地翻越比较大的障碍。通过对减速比的控制,H2的变速箱用一档时的拖拽能力达到 6500磅。H2的前后扭力分配为 40/60。当前后差速器锁死时,可达到前后50/50 的扭力分配。变速箱的电控系统可以提供5种模式选择,包括后轴差速器锁死这一越野车在恶劣地形上最常用的模式。
H2继承悍马的衣钵,前后悬都很短,为H2提供了几乎最大化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在通用汽车的卡车里,H2的这两个角度都是最大的。底盘上的岩石护板更增添了H2的粗犷个性。护板包括一个大型的厚厚的防撞板、燃油箱下板和固定在车架上的摇臂护板。如果选装空调的话,还可以装上压缩机护板和挡泥板。
悍马H2技术参数
车型 2003悍马H2 SUV
车身型式 四门运动型多用途车
驱动型式 前置、全时4WD
发动机型号 6升、V8
排气量(cc) 5967
压缩比 9.4:1
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扭矩 (Nm @ rpm): 488 @ 4000
变速 四速电控自动
轴距(mm) 3118
轮距 前/后 (mm) 1763/1763
总长(mm) 4820
总宽(mm) 2063
总高(mm) 1977-2080
接近角 40.4°-41.7°
离去角 39.6°
最小离地间隙(mm) 255-267
最大爬坡度 60%
最大侧倾度 40%
前悬挂 独立悬挂
后悬挂 五连杆、螺旋弹簧
转弯直径(m) 13.5
制动 四轮盘式
轮胎 285/70R17
基本净重(kg) 2909
H2 SUT——顶级皮卡
悍马H2 SUT是H2的变型车。H2是一款SUV,即运动型多功能车辆,而H2 SUT则是SUT,即运动型多功能卡车(Sport Utility Truck)。它与H2在车身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后半部分,它的后半部分是敞开式的货箱,而H2则是完全封闭的厢式车身。H2 SUT的外形完全是悍马风格,方方正正的形状,轮廓分明的外表,坚强有力的线条以及几乎垂直的风挡玻璃等,都是悍马的显著特征。
2005款H2 SUT比H2更具多功能性,或者说它的功能更多。除了H2的一般功能外,它还可以在乘载四人的情况下装一些货物,此时货箱的容积高达30立方英尺。如何货物较大或较多,还可以将后排座后面的后车窗打开,并把后排座放倒,从而形成一个4英尺宽6英尺长的“床”。
按下一个按钮,驾驶者即可将所有四个侧窗和后窗隆下。再按下另一个开关,你还可以将车顶篷打开。此时你就像驾驶一辆敞篷车一样与自然完全接触。
悍马H2 SUT的前后悬都非常短,这样可以保证它拥有较大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前轮采用独立悬挂,后面为五连杆式悬挂。很有特点的机盖下面是6升的V8发动机,在5200转/分可产生316马力的最大功率。在4000转/分时产生360 lb.-ft的最大扭矩。变速器为四挡自动变速,并配合全时四驱系统。
悍马H2 SUT最早作为概念车在2001年的纽约车展上由施瓦辛格隆重推出,经过不断的改进后,定于2004年二季度开始销售。
悍马H2SUT技术参数
车型 运动型多功能卡车
车身形式 四门硬顶
车辆级别 全尺寸运动型多功能卡车
竞争对手 陆虎, 凌志LX 470, 林肯航海家
发动机类型 6.0L V-8
排量 (cc) 5967
缸径×冲程 (mm) 101.6 x 92
压缩比 9.4:1
最大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最大扭矩(lb-ft / Nm @ rpm) 360 / 488 @ 3600
变速形式 四速电控自动
最小转弯直径 (m): 13.2
制动 四轮盘式
轮胎 315/70R17 全地形式
轴距 ( mm) 3118
总长 (mm) 5170.2
总宽(mm) 81.2 / 2063
总高(mm) 不带行李架1977; 带行李架2080
轮距( mm) 前: 1763; 后: 1763
最小离地间隙(mm) 254.7
净重 ( kg) 2909
最大爬坡度 40%
接近角 42.8°
离去角 36.5°- 39.0°
HMMWV——美军的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军方对各种军车渐渐不满意,决定研制多用途高机动性四轮驱动车(High Mobility Mutlpurposc Wheeled Vehicle-HMMWV,现在美军方昵称为Humvee),除了运送人员外还可以架设机枪、救护伤员、发射导弹等老吉普车无法担当的军事任务。
当时有三家公司向军方投标,并提供了HMMWV的设计蓝图。经过十年的激烈角逐,美国汽车综合公司(AM General)率先将样车送到全美最大的车辆测试中心——内华达汽车测试中心进行全面测试。最后的车型设计采用V8型 6.5升柴油机,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常时四驱系统,低车身,宽车体。1984年通过各种严格的测试而成为新一代的多用途越野车,正式命名为HUMVEE,并获得55000部的美军采购合同。
在1990年海湾战争争中,HMMWV 出尽风头, 并进而促使厂家推出民用版式悍马。至今悍马军用车已生产超过14万辆,美军装备了十万辆,并出口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美国海军和空军装备外,美国陆军大约每十个人就拥有一辆“悍马”。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军用悍马又战功卓著,但从5月初美军在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HMMWV战车的处境却有些难堪,美国从政客到民众都在指责由于HMMWV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救的。这些较轻的 Humvees 和其他的军用车辆已经变成反美国游击队选择的最佳目标。从路旁的炸弹、地雷、火箭弹,甚至一个简单的 AK-47 步枪子弹,都能穿透这种非装甲车辆。后来战死的美国兵大多数是死在悍马军用车上。速度很高、气势汹汹的Humvees,其防护性能几乎为零,这也是今后 Humvees 面临的最大难题。
㈤ 日本丰田有那几种车型
最可靠的31种车型中,有15款车型来自丰田和雷萨克斯(Lexus),8种来自马自达
在Consumer Reports最近一次年度调查中,日产汽车公司(Nissan Motor Co.)参评的汽车在可靠性方面遭到沉重打击:该公司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生产的5款汽车中,有4款被列入可靠性评估结果最差名单。
Quest、Armada、Titan和Infiniti QX56这4款车在Consumer Reports杂志网络版和印刷版100多万订户参加的调查中得到的评价很低。这次调查中,欧洲车商的得分也不如人意,在最可靠车型名单中,没有一款欧洲品牌的车。美国车商同样成绩不佳,在这项在业界具有很大影响的评比中,可靠性最高的31款车中只有两款美国车。在表现最差的48个车型中,有22款美国车和20款欧洲车。
Consumer Reports杂志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车辆可靠性评选,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杂志的车型推荐名单。该杂志拥有620万订户,其中三分之二为印刷版订户,三分之一为网络版订户。最新调查结果及车型推荐已经面市。
对美国车商来说,这次评比结果喜忧参半。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有几款车型入选推荐名单,比如
雪佛莱Malibu Maxx、Pontiac G6和别克LaCrosse,但雪佛莱Silverado 1500和GMC Sierra 1500两款皮卡却因可靠性差而落选。
福特公司(Ford Motor Co.)的Five Hundred轿车受到肯定,但其Freestyle的可靠性评分低于平均水平,落选推荐名单。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 AG)的道奇Magnum、克莱斯勒 Crossfire和6缸克莱斯勒300也入选推荐名单,不过克莱斯勒Pacifica、道奇Durango和克莱斯勒Town & County及道奇Grand Caravan因可靠性不佳落选。
不过,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和马自达公司(Honda Motor Co.)在车型推荐名单及可靠性排名上继续盘踞大片领地。在最可靠的31种车型中,有15款车型来自丰田和雷萨克斯(Lexus),8种来自马自达。其中,当选2005年可靠性第一名的是丰田的Prius混合动力车,这款车只有4%的用户有过维修记录。排在最末位的是Infiniti QX56,这是该系列车型里体型最大的一款,用户的维修率为40%。丰田的其他车型排名也都很不错。丰田Tacoma连续当选1998、1999、2000款车型可靠性第一名,维修率不到25%。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的帕萨特在1998年车型中排在最后,维修率高达72%。
日产汽车已经充分意识到2003年投产的密西西比工厂存在的质量问题。一年多以前,该公司曾向该厂短期派驻了一支有20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队伍,该厂发言人弗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