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武装越野时间
1. 军人5000米跑标准
1. 部队中的5000米跑步,通常指的是徒手或武装5公里越野跑。
2. 徒手5公里越野跑的成绩标准是:21分钟为优秀,23分钟为良好,27分钟为及格。
3. 武装5公里越野跑的成绩标准是:23分钟为优秀,27分钟为良好,30分钟为及格。
4. 集体5公里越野跑的成绩以最后一名为准。
5. 野战部队轻装越野跑的最快成绩约为16分钟,一般成绩约为18分钟,及格线为23分半。
6. 武装越野跑(携带水壶、挎包、防毒面具、枪弹夹、手榴弹)的及格线约为24分半。
7. 跑步技巧:
a. 跑步前不要进食或大量饮水,以免跑步时感到不适。
b. 选择宽松但不过大的运动服,以保证呼吸顺畅且减少阻力。
c. 鞋底不宜过硬,以免导致脚部疼痛。
2. 军队里5公里最快的记录是多少啊
1. 军队中5公里最快的记录是由张茂春在2007年要塞区组织的81军事大比武中创造的,他仅用17分57秒就完成了武装五公里越野。
2. 张茂春在2008年再次打破自己的纪录,以17分23秒的成绩再创武装五公里越野的新高。
3. 五公里越野是军队中的共同科目,要求所有兵种都能完成5公里的跑步训练。这项科目主要针对经过一定训练的新战士,没有负重要求,只需穿着轻装和解放鞋。
4. 共同科目的5公里跑步,及格时间是23分钟,优秀时间是21分钟(海军陆战队的优秀时间为20分钟)。大多数新兵只要体格健康,都能达到标准。这项科目主要目的是考验集体精神,增强军人的凝聚力。
5. 专业科目包括轻负重武装越野,这项训练或考核通常在野战部队每年年初进行。轻负重武装越野五公里项目要求携带背包、茶缸和水壶,不携带武器,不戴头盔,不穿作战靴,单兵负重约13公斤。及格时间是27分钟,优秀时间是19分钟。
6. 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雪地、山区、丛林、沙漠、沼泽、高海拔地带,轻负重武装越野五公里的具体考核时限由带队责任干部根据地形地貌和历年成绩来决定,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7. 重负荷武装越野五公里项目要求携带所有武器、头盔、步枪弹一个基数(约150发)含弹夹、4枚手榴弹、灌满水的水壶、作战靴、背包、茶缸等,负荷约24公斤。按照中国陆军的训练标准,单兵武装负重24公斤跑5公里,整个连队全部跑下来26分钟算及格,25分钟良好,24分钟之内即达到90分的优秀水平。
来源:人民网-揭秘解放军尖刀部队:5公里武装强行军仅20分钟
3. 军队5公里越野要求时间是多少
成绩是20分钟内是优秀,20-21分钟良好 ,21-22分钟及格22以上不及格。
如果是老兵的话,基本能跑到20分到21分之间。其中,年龄小于25岁的士兵,必须跑进23分钟内,才算及格;年龄偏大的,也得跑到23分30秒之内。如果是狙击手、特战队员等,这样的训练都能在16分钟之内完成。
在军队之中,越野五公里可不是跑下来就行,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的,五公里也是挑战人类耐力和极限的标准化训练。
(3)5公里武装越野时间扩展阅读
军队五公里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先不要负重,或者负重减少一半。随着时间的慢慢的增加。至于增加多少,要看个人的能力。
(2)越野速度一定要均匀,不能刚开始时快,然后越来越慢。要合理分配体力。就算是实在跑不动了,也不要停下来,一定要迈开腿。切记不要用嘴吸气,要用鼻子。但是可以用嘴吐气。节奏和跑的节奏相协调。
4. 五公里武装越野全军最快纪录是多少
武装五公里越野纪录,在2007年要塞区组织的81军事大比武中,张茂春以17分57秒的成绩创下纪录,2008年又以17分23秒创下了又一新高。
5. 部队里武装5公里越野多少时间合格
26分钟。
为了锤炼战士在实战化条件下体能和技能的战斗应用,检验特战小队在极限条件下的协同配合能力,近期,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支队特战队员们严密组织武装五公里越野。
武装五公里越野,作为军事体育项目之一,是指官兵携带个人武器和装具进行的越野跑,是军人体能训练的“重头戏”,也是极具考验的课目之一,一般官兵都要求在26分钟内完成。别看他们训练时跑姿刚劲威猛,但想要征服武装五公里,绝没那么容易。
经过一路上的重重考验,战士们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知道真实战场更为严酷,只有从平时训练中不断突破极限,才能在战场上拿出真功夫、硬本领。
武装五公里越野,瞄准实战化训练,从严从难,突出重点,为支队武装五公里科目进行了一次的示范,树立了一根挺立的标杆。
(5)5公里武装越野时间扩展阅读:
在我国当过兵的和没当过兵的都知道部队要跑五公里,特别是当过兵的武装五公里越野其艰难程度终身难忘。虽然有特殊作战任务的特种兵或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加强训练中会偶尔跑十公里、八公里等距离,但绝大多数普通的作战连队还是以五公里的训练科目更为常见,训练次数也更为频繁。
其实,不只中国军人跑5公里,美国陆军司令部2011 年颁布训练规范《身体准备训练》中明确:因应新型战争需要, 新兵训练项目中废除了刺枪术和8000米长跑,改为了3英里跑考核,换算过来是4.83千米,几乎也是5公里。俄罗斯军队出操必跑3公里,然后进行各类力量型训练,后再跑步。
在我国要了解跑五公里首先要了解步兵。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步兵,秦汉以前的车战中,每辆战车都配备若干徒兵,他们手持各种长短兵器配合战车进行战斗,这就是步兵的前身。
战国时期,因为战争规模的扩大,作战区域逐渐由平原扩展至山地和丛林。战车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徒兵的重要性开始上升,最终一部分徒兵从战车部队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兵种——步兵。
秦军步兵按所持兵器种类划分为不同的集团,有手持短兵器和盾牌的近战部队,有手持长兵器的长兵部队,也有专门操纵弓弩的弓弩部队,每种部队均集群作战,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动,不同部队间互相掩护,以达到集中攻击、集体防卫的目的。
汉代以后,由于步兵机动性较差,且缺乏足够杀伤力的远距离攻击武器,逐渐被骑兵取代。元代时,步兵甚至已沦为纯粹的后勤保障部队。明代中期,步兵有了自己的作战阵法和长短兵器,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成为中国古代步兵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之后步兵从没淡出历史舞台。
步兵担负打仗任务,有进攻就有防御,进攻和防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才是最优值,换句话说就是两军对垒最安全的值,也就是避让和进攻的最佳值。
经战争的实践检验,于是就有了这个5公里的概念。
如果两国激战,有来使说和,首要各退10里,待商定后再战。修建长城时在每隔5公里之内必建一个烽火台,虽是用放狼烟的形式传递信号,但在紧急情况下也便于守台兵快速机动传递信息。元、明、清时期每隔5公里设立1个急递铺,便于“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铺兵昼夜不分,在铺值班,遇有公文到达,立即出发走递,程限一般为每昼夜行400里。据《清光绪会典》载,清光绪年间全国有18个省有递铺13935处,铺兵44643人。
古代战争法则的安全距离被运用到现代战争中也十分管用。
5公里是中型迫击炮的射程距离,中型迫击炮可以配置到步兵连。一个连的作战半径和实际控制区域,折中来说也就5公里半径方圆。退出了5公里,基本可以退出中型迫击炮的射程。单兵新型毒刺肩扛式导弹,有效射程5公里左右。如用直升机投放步兵,最好在5公里以外。
解放战争中,徐东阻击战围歼黄百韬兵团,中央军委果断命令华野指挥机关由碾庄圩以南后退5公里到土山镇,确保了指挥部安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将军果断将东线部队所属的我军130火箭炮和各种火炮全部调上来,集中炮火猛轰越军的军事工事,逼迫越军不得不后退5公里。
5公里在战略战术上是一个折中的安全值,对在这个安全值范围内的战士来说也是一个可塑的最佳值。
从我国自己研究确定的体能极限来看,单兵负重20到30公斤,急行军状态下,超过五公里,会导致体力透支,缺水缺盐,极易发生昏厥,长期如此,会对士兵身体造成不可逆损害;低于五公里,无法做到与战术训练需要,卡在这个极限恰到好处。
从运动学角度来看,800米以上是中长跑的奔跑运动,5公里以上是长跑的奔跑运动。5公里作为中跑的上限和长跑的起点,正好卡在了一个体能的临界点上,便于体能的迁移,如果负重跑更能锻炼军人的耐力和负荷力,适应各种战术跑的要求。
当然,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要求战士体能素质整体高,而且必须均衡。一味加强力量型素质战士,应激素质、耐力素质会下降,且整体战士的体积与体重也会过大,都不利于杀敌和战术躲避,也不利于战术载具的驾驶。
过于纯耐力型的战士,在需要战术负重的情况又会造成麻烦,不利于持武器战斗的实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