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卡越野 » 2018年越野跑赛

2018年越野跑赛

发布时间: 2025-08-10 18:32:08

① 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遇难是怎么回事

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时,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据中国宁波网报道,中国超马圈的领军人物梁晶在比赛中不幸遇难。

据媒体报道,梁晶是一名90后安徽小伙,跑圈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梁晶就像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单纯,与人交流,语速较快,普通话不太标准,带有浓厚的方言,思维跳跃。他获得第一个超马冠军是在2014年10月,梁晶在济南12小时超马比赛中,跑出了惊人的149.5公里,打破全国纪录。

梁晶的超马成绩

随着马拉松成绩不断提高,2015年,梁晶辞去工作,走上了职业化道路。

2015年1月,首届香港12小时超马比赛,梁晶以139公里的成绩夺冠;同年10月,梁晶以145.725公里的成绩卫冕济南12小时超马。

2016年4月,梁晶以136.73公里的成绩获得12小时超马男子组冠军;同年10月,梁晶以150.35公里的成绩三度蝉联济南12小时超马。

2017年,梁晶的表现更加抢眼,先后获得2017连云港环岛12小时超级马拉松冠军,南京老山100公里国际越野挑战赛男子组冠军,2017懋源地产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冠军,2017中国贵州·金沙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天空跑50公里冠军,2017杭州超级马拉松24小时金杯赛全国纪录。

2018年梁晶一路开挂,仅在4月就先后夺得HCFR2018国际越野跑挑战赛100公里冠军、2018曲阜12小时超马冠军、2018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冠军。

10月1日,在获得越野赛2018八百流沙极限赛冠军20天后,他又以151.2公里的成绩,四度问鼎“2018济南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冠军,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中国12小时超马纪录。

11月,他以11小时12分46秒第一个跑完100公里赛程,夺得“2018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暨环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冠军。

② 三届越野赛冠军梁晶:在牧羊人窑洞里被发现时已经遇难


“太可怕了,每次说都得流泪”。




(梁晶赛前发自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视频截图)


但中国越野跑纪录保持者梁晶没有撑过去。梁晶是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2015年,梁晶辞去工作,专心以跑步拿奖金为生。他曾经有着傲人的辉煌战绩:2018年,梁晶以151.2公里的成绩夺取“2018济南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冠军,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中国12小时超马纪录;就在上个月,宁波江南百英里越野赛,梁晶刚以18小时24分23秒的成绩创造了全新百英里赛道纪录,收获了三万元奖金。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对梁晶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前三届的冠军都被他收入囊中,今年是他第四次参赛,却最终因失温,倒在了熟悉的赛道上。


21人遇难事件已经过去近48小时,不少遇难者亲友和家属仍然在追问:第一时间,救援是如何展开的?整个赛事的应急措施、救援系统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


“后退比前进更难”


王金明是第一次参加越野跑,此前他所参加的马拉松比赛都是“路跑”。在网站上看到此次活动,远在重庆的王金明抱着跑跑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本次赛事。


临赛前一天,主办方开了一个技术分析会,所有参加此次百公里越野赛的选手都得参加。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具有一定难度,海拔整体在2000米左右,很大一部分赛道处于无人区,20小时的关门时间也有一定的“门槛”。劫后余生的王金明说,这样的越野跑对新手来说确实是有门槛的。


王金明回忆,比赛刚开始时,天气并没有什么异常。他带了保温毯、GPS、口哨,还有冲锋衣。当他跑到cp2至cp3路段时,天气骤变,狂风、冻雨还有冰雹一起袭来,气温骤降至只有几度左右。王金明感到手脚逐渐冰凉,意识逐渐模糊。


(5月23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受伤人员在景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图/中新网)


他想打开携带的保温毯,由于四肢冰凉,拆解了20多分钟才打开,然而一股狂风将他的保温毯刮走了。此时,王金明处于cp2至cp3段中间位置,那里属于无人区,山形陡峭,地形复杂。进退两难,又缺乏必要的补给。在一个风口处,王金明遇到了五六位参赛者,彼此的身体情况都差不多。王金明感到自己的手脚慢慢失去知觉,他只能爬行。王金明提醒其他的参赛者动起来,“但大家都已经有心无力了”。


刘喜兵是甘肃本地人,同时也是一位资深“跑友”。去年,刘喜兵也参加了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



刘喜兵遇险的地方同样是在cp2至cp3路段,狂风暴雨之下,被一阵风刮倒后,刘喜兵便失去了意识。刘喜兵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被救下来的,当时他已经陷入了昏迷。一段视频显示,刘喜兵当时只穿一层跑衣,平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刘喜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cp2至cp3一路都是陡峭的石头山,使得参赛者“后退比前进更难”。


晚上8点左右,刘喜兵被当地牧羊人所救,他也是最早一批获救的被困伤者。


复杂地形给救援带来巨大挑战


5月22日下午3时左右,景泰县条山消防救援站接到了求援电话,站长成文卿奉命带领两台车10名救援人员前往救援。成文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说有1个人被困在山上了”。


下午5时左右,成文卿和他的救援团队到达了cp4补给点。救援队员们是沿着cp6至cp5再到cp4的,从cp6到cp5这段路线,越野车可以行驶,“但到达cp4点后,车就无法走了”。


cp4补给点是在一条深沟里,成文卿在补给点看到了一顶帐篷。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告诉他们,自己体力不支了,而山上被困人员存在失温的情况。救援队带上战斗服、水、绳索等保温和救援物资,继续从cp4往cp3至cp2这条线开始搜索作业,随队出发的还有一名医生。


(23日上午直升机救援现场。图/中新网)


救援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不知道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该地区属于无人区,对救援人员来说是片陌生地域,只能依靠马拉松赛道沿线的信标旗来指示搜索方向。其次是通讯受到影响,成文卿说,救援人员一般都是使用手机来进行沟通,到了事发地之后,发现山上无信号。救援队特地携带了两部卫星电话,但当地地形太复杂,“被山挡住了,卫星电话通讯也会受到影响”。


当地的复杂地形给救援带来巨大挑战,成文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从cp4地段开始徒步救援,体力消耗很大,到了cp3区域,该地山形陡峭,赛道大多在山顶处,有些赛道旁即是悬崖。而cp2区域,地形则更为险峻,属于越走越危险的情况。


陌生的地形加大了搜索的难度,虽有当地村民作为向导,但事发地域常年人迹罕至,也没有明确的地名,无法精准定位和指示目标。在天快黑时,救援队员终于看见了几个人影。


救援队员走近发现,在一个牧羊人放牧所搭的窑洞里,有四位参赛选手,身旁有两位当地村民在照料。成文卿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有生命体征,另外三人已经冻僵死亡,其中一人就是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


救援队员在洞中生起了火,对幸存的参赛者做了保暖处理,留下一名救援队员照料,其余救援人员继续搜索救援。整个救援行动持续到第二天凌晨6点,成文卿率领的救援队一共发现了9位参赛者,但除了那位幸存的参赛者,其余7男1女都遇难了。


在成文卿看来,参加这样的野外越野运动,冲锋衣等户外保暖设备是必须要携带的,“当地村民说即使夏天上山,也要穿棉衣的。”成文卿说。


被忽略的强制装备


李乐曾在2019年参加过甘肃省白银市的黄河石林越野跑赛事。在他印象里,参加过的几十场百公里越野跑,几乎没有一次赛事会严格检查过选手的强制装备,检查人员通常只是随便翻看。在2019年黄河石林越野跑时,他曾在终点前十余公里,碰到一位没有携带头灯的选手。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没有头灯,其实危险很大,“赛事方并没有严格要求并检查选手的装备”。


一张网络流传的图片显示,相较此次黄河石林越野跑的号码簿、计时芯片、电子轨迹、GDS跟踪器、照明设备、水具、救生毯、口哨、手机等强制装备,国外某个越野赛的强制装备还有绷带、实物储备、防风防水外套、能够覆盖整个腿部的长裤或压缩裤和长袜组合等。而且,对于水杯容量、实物储备卡路里、救生毯和绷带的尺寸、外套防水和透气性能都有明确的数字规定。


李乐曾有过一次失温的可怕体验。2018年8月,他在五台山参加越野跑。晚上7点,为抵达一个路段,全程18公里,垂直距离1200米,全是下山路,没有设任何补给点。当天,因为山上下了雨雪,李乐全身湿透。他当时刚参加越野跑仅两个月,毫无经验。自补给的包不防水,干净的衣服也被雨雪淋湿了没法换,李乐觉得自己已经在失温边缘。


周围一片漆黑,空无一人。他给赛事主办方打电话请求救援,但对方说,没法救援,只能由他自己下山,下山后可以找个出租车送他回宾馆。李乐大怒,“我就是下不去才请求支援,浑身湿透,又找不到路。”他觉得眩晕,甚至出现些许幻觉,但不敢睡也不敢停下休息,只好自己给自己鼓劲,一路高吼、唱歌,终于下了山。


从那之后,他再也不敢轻装上阵,随身携带的自补给包总是满满当当,足有八九斤重。包必须防水,放着两块两万毫安的充电宝、两个头灯、厚实的抓绒冲锋衣、雨衣等等。有的跑友追求速度,他只追求安全完赛。


像李乐这样的跑友,在越野跑圈中并不算很多。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对于强制装备、自补给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李乐指出,强制装备所反映出来的,还是大家对安全不重视的问题。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赛事方,都觉得比赛没有出过问题,有侥幸心理,“但往往这种情况下,就会真的出问题”。


狂热的行业


李乐在参加2019年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时,已有几十场百公里越野跑的经验。


黄河石林越野跑在他看来“比较简单”。在景区内比赛,意味着安全有保障;累计爬升3000米,在20小时内完赛,对他来说也不难。而且,报名费1000元,完赛则奖励1600元,自己来甘肃玩一趟还能赚600元,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9年比赛时,天气炎热,无风无雨,大家更在意会不会中暑。这次事故中被人诟病的补给点3不提供补给、只提供打卡这一问题,在2019年时并不存在。当时,补给点3也提供了简单补给。


百公里越野跑在那时已经开始“出圈”,作为资深马拉松跑友,李乐立刻转投了这项运动。从2018年到2019年,李乐几乎每周都参加百公里越野跑,一年多的时间里,参与了60多次。现在想来,他认为自己那时既不了解赛事公司的办赛背景,也不了解线路,对自己的装备也准备得不充分。到了当地就比赛,就这样跌跌撞撞一路跑来。


李乐后来才知道,事实上,许多赛事都是小公司主办,一般是越野跑的发烧友成立的公司,想组织跑友们在某个经典线路跑一跑,于是跟当地政府合作,就有了一场赛事。“他们原来只是参加比赛而已,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全凭主观愿望办赛,怎么可能把赛事做好?”


曾为珠峰攀登、戈壁挑战赛等各项户外运动赛事提供过多次医疗保障服务的魏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认可这一说法。据他所知,初期国内部分越野赛的执行公司,老板也是资深的越野跑友,组织人员规划线路,再根据大家的参赛经验模拟,以中短距离30-50公里的小型越野跑赛事为主。后来经验丰富后,再逐步邀请更多人参加,扩大参赛规模,并增设100公里以上的组别,摸着石头过河。


魏必说,大约在五六年前,百公里越野跑在国内逐渐风行,各地都组织“某某百公里”这类赛事。这几年的趋势是,西南、西北地区,因为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秀丽的风景,希望通过组织越野赛来做 旅游 推广,增加自身的曝光率。此次发生事故的黄河石林越野赛,也是设置在甘肃省白银市的黄河石林景区。


这类起源于欧美的小众运动,在欧美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配套保障、补给等基础服务已经相对成熟。而我国引入这项运动年头并不长,用魏必的话说,“部分急于求成的赛事,只学了形,没有学到相关的配套和内在的精神”。


当越来越多水平参差不齐的人前来参赛,比赛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应急救援和保障预案,国内各主办方都缺乏丰富经验和统一细化的规范。


救援效率低下是国内赛事的通病


魏必所在的医疗保障团队曾碰到过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名选手在戈壁赛中,因跑错方向丢失,赛事主办方救援反应很迟缓。十分庆幸的是,选手所在团队通过自身努力,并在当地有经验的服务商协助下,最终营救了该选手。


在他看来,赛事方应急救援决策反应迟缓、施救力量严重依赖第三方救援队、施救范围较大地形复杂、选手前后过于分散、特殊的天气干扰等,都是导致救援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当前国内极限运动赛事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选手出现突发状况,即使有GPS定位,如何确保营救效率,不错过黄金的救援窗口?


在开展 历史 更长的马拉松赛事中,经过长期积累,已有比较完备的急救方案、专业团队和处理措施。救援团队在赛事开始之前,就会事先评估各赛段的风险系数,并作出极端情况下的预案。而越野跑作为小众运动,且通常又是小赛事,救援常常囿于成本的限制。比如,会出现补给点分布较少,或者补给点内的补给物资准备不充足的情况。另外,因越野跑在国内如星火燎原,一些不具备 体育 赛事承办能力的小县城也参与进来,但几百甚至上千人的赛事规模,是否会超过县城级别救援体系的承受范围?


魏必指出,如果要做到相对专业的安全保障,在一些大型赛事中,需要做到1:10甚至1:5的响应,也就是说,每10名或者5名参赛者,就要有一名急救人员。在不同城市、不同赛事中,聘请团队的成本不同,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有时,因地形地势所限,必须出动直升机急救。赛事方如果要事先准备好直升机,也有可能需几十万元开销。魏必认为,对一些小型赛事方来说,办赛几年从未出过问题,医疗保障团队又是其中的成本支出大头,可能会在这方面松懈。


“我们这一行,是速效救心丸。备用时会占用一定的资金,不出事也用不上,但是如果你有侥幸心理,不买这个药,当你需要的时候,就来不及了。”魏必坦言。


对白银黄河石林越野跑中出现的事故,魏必认为,这样大规模的伤亡事件,必然是赛事主办方对当地极端天气估计不足、救援停赛等流程不果断、配套保障体系出现了问题。


5月23日晚,国家 体育 总局紧急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压实 体育 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体育 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


李乐和魏必都认为,此次事件会成为行业的一个转折点:安全问题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行业标准也有可能就此出台,狂热的市场将会“纠偏”。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乐为化名)

③ 我的淅川越野赛

初次听到淅川丹江湖国际越野赛,是十月六日在从昔阳参加完大寨三十公里山地马拉松赛后,返回长治的路上,听同行的跑友极力推荐这场赛事,并且一看报名费还打五折,便毫不忧豫地报名。报名费149元,是全部越野赛中价格最低的,可以说极其超值。

我跑开步已经一年多了,从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山地马拉松一年跑了十五场。由于单位事多,不好意思请假,所以一直都不敢报名参加越野赛。

看了淅川越野赛的宣传片,才知道淅川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为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孕育了一代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历史人物。更有亚州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更有坐禅谷、神仙洞、香严寺等人文历史景点,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脚踏三省的荆紫关古镇,我甚至排好了比赛之余的游览行程。

由”中鲜冷链“冠名的Mountain Hard China 2018中国淅川·丹江湖国际越野赛是由中华户外网将Mountain hard China,一个起源于阿尔卑斯主峰——勃朗峰所举办的Montagn’hard越野赛,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越野跑赛事之一引进了中国,并且首站落户淅川,让我们能和全世界优秀的越野跑选手一起,感受原汁原味的阿尔卑斯越野跑体验。

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场赛事是构建在“体育+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下的一场赛事,是要发挥体育综合带动效应,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带动当地贫困家庭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变成当地群众的金山银山。

11月23日临晨我和两位美女跑友一同乘火车从长治到郑州,然后在郑州坐上从郑州到淅川的大巴,下午四点到达淅川。出郑州,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汽车就如长上了翅膀,路边树、房屋、高架桥也像长了腿一样,向后极速奔去。到鲁山才见小山,汽车开始上坡,愈往南,山势愈高,到南阳下高速,走镇平、内乡到淅川。下车后,导航到淅川文化中心广场,查验身份证和强制装备检查之后,领上号码布和参赛包以及一盒精美的伴手礼。订上宾馆休息片刻。看天色渐晚,出门到一饭店,要一盘炒菜,一小瓶酒、一大碗烩面,自斟自饮。对面桌子上的三位正在谈论跑步,我一听是跑友,于是插话进去,他们一听我也是跑者,便盛邀一起吃,坐过去一问是武汉的三位跑友,天下的跑友是一家人,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谈兴骤起,频频碰杯,互留微信联系,相约明天赛道上见。

回到宾馆,洗涑后,钻进被窝,但睡不着,又打开手机看明天的赛道,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早上四点半,闹铃响起,喝了一杯油茶,吃了两个鸡蛋,一个面包后,便在夜色中向文化中心广场走去。5点钟的县城街道很寂静,只有路边微弱的路灯在寒夜中散发着红光。快到文化中心广场时,人渐多,一看都是和我一样装束的跑者。排队坐上摆渡车,经过一个半小时到达瓦房村,淅川越野赛的起点。这里可谓人流涌动,有志愿者、有运动员、还有附近的村民。下了车先脱衣存包,然后直奔厕所,但排队上厕所的人太多了,足足排了十分钟才解决了问题。

来到起跑拱门前,热身,一看周围的跑友,有的竟穿得是短裤背心,我看得都瑟瑟发抖。七点半领导讲话,七点四十五比赛正式开始。

我本来就是以健身旅游为主,不追求名次和速度,只要努力了就行,享受跑步过程。从起点出发是三公里水泥路,速度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望着长长的奔跑的人流,我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因为怕冷,早上穿的冲锋衣,跑了一公里后,就显得闷热不堪,于是,停下脱去衣服围在腰间,继续开跑。

三公里后,开始登山,山道狭窄曲折,是以前登山者走过的一条小径,极不好走,头顶两边是密密麻麻的荆棘,不时勾住了这个人的上衣,又扯住了那个人的腿。有穿短裤的跑友,已经能看到两腿划的血淋淋的道子。这些还不算啥,山道过于狭窄,几百人挤这山道上,只能一个挨一个的往上爬。有心急的跑友,不时地喊,”快点,快点,要关门了”。但是喊也没有用。终于爬到山顶。开始下山,但是路依然狭窄,跑是困难的,但是很多跑友跑了起来,我也忍耐不住,也跑了起来,不时超过了几个人。

下山后,和一个南阳的美女一起跑,她脸颊上贴着两面红红的小国旗,甚是好看,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子,她是第一次参加越野赛,怕被关门,我安慰她,你跟上我跑,肯定关不了门,在快到cp1时,这位美女估计跑不动了,我一回头,不见了踪影。

到cp1打卡,喝了碗鸡汤,吃了半个馒头,几分钟后出发。

从cp1到cp2,途经坐禅谷香严寺景区,风景真美。香严寺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境内,是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历史悠久;寺前的几棵百年银杏树为古寺增添了新的活力。

香严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今天热情的淅川人民也将古老的香严寺作为一份厚礼,对每一位选手免费开放,但选手们也只是匆匆而过,不敢久留。只见香严寺四周群山环拱,听人介绍,东为龙山,西为虎山,地形恰如莲花,寺院也恰在莲花中间。石牌坊、韦驮殿、大雄宝殿、望月亭、法堂、藏经楼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两边有普贤殿、文殊殿、观音殿、禅堂等古建筑,依次排开。

香严寺内有中原地区最大的彩绘壁画,还有三间四柱无楼柱出头式的“敕赐显通寺”坊,更有工艺绝伦的寺房、石塔、石桥等建筑,其上砖雕、木雕、石雕甚美,被誉为“三绝”。

在唐代八百禅宗弟子修炼地--坐禅谷内,看到的更是山险石奇、潭深水急、谷幽林茂,沿着山谷奔路,只见飞瀑、深潭、千佛崖、面壁崖、古栈道迎面而来,让跑者叹为观止,流连止步,无不拍照留影,仿佛忘记了比赛。

通过下面的数据可看出赛道的虐。从起点到CP1,12.6千米,爬升851米,又下降776米。从CP1至CP2,9.2公里,爬升526米,下降447米。CP2到CP3,11.7公里,爬升737米,下降566米。CP3至CP4,9.8公里,爬升865米,下降950米。CP4至终点13.2公里,爬升370米,下降581米。上山,下山,是这个赛道的主旋律。机耕路,乱石路,不多的水泥路,更多的是山间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选手们或紧跟,或拉开,在山间忘情地奔跑,呼喊,有的甚至唱起了山歌,给这孤寂的大山送来了活力。最感动的是那些散布在大山深处的志愿者,他们一个人一个点,静静地呆在哪里,任寒风吹过,一整天不离不弃,给跑友送去安全的护送。还有那大山中稀疏的村庄、淳朴的村民、以及那设置在 村中的补给站,以及村民送上的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汤、鱼汤、米粥、馍头。在这热情的山山水水中,一座座高耸入云的连绵不断的大山,以及那山上或有或无的山间小径,其实有些根本不是路,只是路标挂在那里,让我觉得那里可以安全通过的路。乱石、溪流、山谷、丛林这些平时美好的景物,在赛道上就变成了一处处难以愈越的关,虽有绿叶相伴、飞鸟相陪、湖水相印,潺潺流水一路滴咚伴奏,悠悠白云一路轻轻相拂,但仍难掩赛道的虐,有很多跑友受伤退赛,我很幸运,虽在cp2下坡奔跑时左腿膝关节扭了一下,不能再跑,但仍然走完了全程,真好,淅川越野赛。在cp4,天色已黑,点上头灯的我们继续在这夜幕下的大山中行进,只是景色被夜幕遮挡,脚下的路更险更难走,一路上只有路标的反光和前面跑友若隐若现的头灯作伴,不时还传来远处山中人家的几声狗叫。到晚上九点三十一分,我终于赶到盛湾镇,冲刺越过终点,为本次越野赛画上了句号。

本来报名50公里组,但赛道实际上有58公里,属于组委会友情馈赠,赛道风景非常美,山水相伴,有坐禅谷景区的极美瀑布,有河南省四大名寺的香严寺,有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丹江水库。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但赛道又是非常虐的,有乱石路,涉水路,机耕路,但爬升非常大,一座大山又一座大山,望着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确实有点发愁,背着一水袋2升开水竟全部喝完,但跑了一天也没有上厕所,水全部转化成了汗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脸上身上有盐粒沙沙的。赛事组织很不错,补给很丰盛,路标也很美,特别在夜里,那反光的路标就象亲人一样,只是我在过了cp2快到cp3时,左腿关节有点受伤不舒服,便放弃了奔跑,全程走下。

淅川不但山美,水美,人也很美。这种美不是简单的外表上的帅和靓。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善良、热情、淳朴的美。如果单看外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衣着过时,没有城市的光鲜,仿佛与时尚慢了许多,但是当你跑过、接触过,你才能感觉到他们的美,让我仿佛到一净土,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是因山水美而使人美,还是人美改变了山水,我思考了很久,没有荅案。

在淅川跑越野赛,最可敬的是那些志愿者,在陡峭的山顶,危险的崖边,难以攀爬的山沟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就像一个个路标,孤零零地站在大山深处,任寒风施虐,却一整天一动也不动,默默地迎来每一个选手,温馨地用那方言送去一句句祝福和提醒,他们就是那生命的路标。在每一个补给站,一个个火红的柴火炉将馒头、鸡汤、鱼汤的香味弥漫的满山遍野都是,选手们远远地就感受到了这补给站的温暖。村民们还惟恐不热情,将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汤和冒着热气的馒头送到疲乏的运动员手里。白天,十六度,夜里,零度,山里更冷,我们在奔跑,感觉不到山风的凛烈,但补给站的村民们仿佛也忘记了休息与寒冷,将他们的热情和淳朴完全融入到了这场越野赛中。最可爱是那些孩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但一样的稚嫩天真,他们也围在赛道旁,等着每一位选手通过,或加油、或跟跑,提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淅川,明年我还来,因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不及感受楚都文化的厚重,来不及领略一脚踏三省的荆紫关古镇的美丽,再见了,淅川,我走是为明年更好的再来!

④ 7年22个冠军!跑者梁晶的高光人生

梁晶,1990年生,31岁,马拉松与越野跑界的明星。

2012年,梁晶在厦门全程马拉松首秀,成绩3小时18分54秒,刷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2014年,福州12小时耐力跑,梁晶以136公里成绩夺亚军。

2014年,梁晶以业余身份参加济南超马,以149.51公里夺冠。

2015年,梁晶转为职业运动员。

2015年1月,香港12小时超马,梁晶以139公里夺冠。

2015年10月,梁晶卫冕济南超马冠军。

2016年,福州超级马拉松男子组冠军。

2016年10月,梁晶第三次夺得济南超马冠军。

2017年2月,江苏连岛12小时超马,梁晶夺冠。

2017年3月,南京老山100公里国际越野挑战赛,梁晶夺得男子组冠军。

2017年4月,中国-新县百公里挑战赛,梁晶夺冠军。

2017年7月,梁晶在张家口马拉松,以2小时45分27秒夺冠。

2017年9月,中国贵州·金沙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梁晶获得50公里男子组冠军。

2017年10月,梁晶在济南超马赛跑150.35公里,创下个人纪录。

2017年12月,梁晶在杭州24小时金杯赛夺冠。

2018年1月,海口马拉松,梁晶获得季军。

2018年4月,曲阜12小时超马冠军,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冠军。

2018年4月,HCFR2018国际越野跑挑战赛100公里,梁晶夺冠。

2018年9月,八百流沙极限赛,梁晶以85小时46分43秒夺冠。

2018年10月,梁晶第四次获得济南超马冠军。

2018年11月,梁晶在浙江宁波余姚山地越野赛夺冠。

2019年2月,江苏连云港连岛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梁晶夺冠。

2019年11月,浙江宁波余姚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梁晶夺冠。

2020年9月,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梁晶获得100公里组季军。

2020年10月,梁晶第五次获得济南超马冠军。

2020年11月,浙江宁波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梁晶夺冠。

2021年4月,梁晶第二次在浙江宁波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夺冠。

梁晶以7年时间,获得22个冠军,3个亚军,2个季军,成就高光人生。

中国12小时和24小时超马纪录保持者,职业生涯璀璨。

感谢所有为体育事业奉献的运动员们。

⑤ 2018秦岭国际越野跑挑战赛52公里纪实

秦岭,是我们西安人最喜爱的名山,上下五千年,纵横三千里,又是夏天周末避暑胜地。

终南山,简称南山,又称太乙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主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终南山主峰太乙山盛产药材,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

终南山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有“中国天然动物园”、“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

2018秦岭国际越野跑挑战赛是我的首个50公里赛事,6月2日早晨约好的四人5:00准时在兴乐园门口集合出发,6:15到达起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门口,5人小组全部聚齐,合影,存包,排空。准备比赛的开始。

      按照越野赛难度换算公式:累计爬升100米,相当于平地1000米。也就是说,越野路线的等效路跑距离=GPS实测距离+累计爬升X10。当然,实际跑起来,天气、路面、体况、装备等的影响因素很多。

我报的是TSC组赛道路线长度约52公里,累计爬升约3686米,相当于路跑88公里,尽管大家都是马拉松老手,但老唐,花花,我还跑过1-2次越野,折伟和进步兄都是首越,大家都算是新手或初级选手,大家心里都兴奋中混合着忐忑。

第1赛段: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大门至甘湫池盘下,0-9公里,爬升约684米,到达时间8点10分,用时1小时10分,第92名。

赛段地形:景区盘山公路、天池木栈道

起点到cp1甘湫池盘下,也就是秦岭滑雪场,有几个转折弯道,整体爬升不大,基本小步频上山,坡度略大就走走,保留好后面的体力。

我感觉略好,后半段开始追逐提前约好的许花花,追上后进步也追了上来,并超越了我们,看样子感觉非常好,我还想老唐速度慢,我们不会在5人中垫底的,没想到花花在生理期,尽然仍坚持参赛,我的那个郁闷,看他5公里后的状态明显不好,我怕出危险,只好信守承诺,做好护花使者。没想到老唐身体状况也超好,7公里处也追上了我们。

天池美景。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

一起到达滑雪场,因为知道cp2无补给,我在哪里大吃大喝了10分钟,没想到为后面起了大作用。眼睁睁看着跑友跑走,我却在不慌不忙吃吃喝喝。

cp2设在终南山顶,甘湫池盘下至终南山(终南山站点仅为打卡,不提供补给)

(9-14.5公里,爬升约约1035米,关门时间2日12:30),完成时间10:16,用时2小时16分,第92名。不快,山顶减速,不想错过好风景,没让我留下遗憾。

赛段地形:石板台阶、土路

cp2基本都是上山,遇上陡坡很容易“堵车”,由Q1补给站出发后,是整个比赛的难点之一,距离短,爬升大,大家要合理分配体力,建议在Q1站点多携带补给。沿石阶路上约400米,在石板路的右侧大石头处,沿着小道上山,在约10.6公里处观景平台,可以拍一张美图。

继续前进50米,直行上山,不要走右侧的石板路,经过此段路程后,迎来此赛段的大爬升路段,路面逐渐由石板路变为石板台阶,再变成纯土路,两侧树木多,不时有鸟兽的动静。接近山顶时,注意增添防风衣物,同时也请为我们驻守山顶的志愿者说声“谢谢”。

终于又见终南山,再次欣赏南草北木奇观!

为什么终南山主峰出现南草北木现象?南坡向阳,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土壤干燥;北坡阳光照射时间短,土壤温度低,水分蒸发慢,因而土壤水分相对较多。树木生激敏物量大,蒸腾也高,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长;而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更适应干旱的环境。

终南山的南草北木现象,奇在以一条长长的南北分界线(仅有一人脚面宽)隔开,南北两侧植物生态迥异!

第3赛段:终南山至大瓢村

(14.5-24.2公里,爬升约700米,关门时间2日15:30)赛段地慎铅厅形:土宽隐路

到达时间14:23分,用时4小时07分,第73名。陪伴跑友,下坡基本没跑,只在下台阶时略发力。

经过终南山顶打卡点后,沿着山脊继续前进,此路段两侧有小竹林,大家做好防护,以防刮伤。沿途老乡很好客。

通过竹林后,就是约5公里的下坡路,在赛程的21公里处,将有我们志愿者给大家指引,UTMQ组和TSC组选手此处向左进山,CMC组沿着小路继续下山前往M3。

在翻越山头时,注意脚下,前往大瓢村的路上注意指示路条,此段坡陡路急。在路上会听到远处观音洞寺庙播放经文,到达大瓢村农家后,好好休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热食,吃饱了沿山间村道继续前进。

这段休息了20分钟,装好了补给,喝了N多饮料和水果,整了不少包子和榨菜。没等上热汤。

第4赛段:大瓢村至四岔村

(24.2-33公里,爬升约732米,关门时间2日18:30)赛段地形:土路

完成时间,16:49,用时2小时25分,第77名,被1跑了17年的大爷和3小伙超越。

由大瓢村农家出发后,是一段沿着山边的土路,路旁是崖壁,请选手靠着路内侧跑,不要冲撞。

由大瓢村农家出发后,是一段沿着山边的土路,路旁是崖壁,请选手靠着路内侧跑,不要冲撞。

到达小瓢村后,在山沟之间有防滑坡而建的堤坝,选手们就从这里进山,沿着山侧的小路蜿蜒上山,此路段因属阴面,土层潮湿易松动,请大家注意旁边的树木,扶稳后前进,在翻到山头时,注意辨别路标,下山途中会远远看到两棵矗立在山间的白杨树,两棵白杨鹤立鸡群,选手就是朝着它俩一直去,最后沿着山路到达Q4补给站。

第5赛段:四岔村至西尧村

(33-40.5公里,爬升约460米,关门时间2日22:00)赛段地形:村道、公路

完成时间,18:12,用时1小时23分,第79名。被2年轻小伙超越。

四岔村出发后,18点以后出站的选手要提前准备好头灯,沿村道下坡约800米,到达西石路路口,此处是UTMQ组和TSC的分流点,请听从现场志愿者引导,避让过往车辆。TSC组选手向右沿西石路公路出山,期间会经过多处村道岔路,不要进去!一直沿公路走,途中会经过多个隧道。道路左侧是石砭峪水库,请不要乱扔垃圾。到达西尧村村口时,听从志愿者引导,向右进村,都到达补给站。

第6赛段:西尧村至翠华山

(40.5-52公里,爬升约460米,关门时间3日01:00)赛段地形:土路、村道、公路

完成时间,20:41,用时2小时29分,第79名。超1人,追1人。

西尧村到翠华山这一段路也集中为村道和公路,中间夹杂小段山路,在路口处安排志愿者指引。从西尧村出发后,是长度约700米的山路,到达村道,向右沿村道上坡,快到山脚时,注意左边的路标,向左沿田边土路直走,约93.5公里处是个沟壑,通过后沿山路,到达星火村,在238乡道处,向右边继续前进,沿村道到达新农村,通过高速路高架,注意道路左边路标(约96公里处),沿田间土路,从南五台服务区旁的小路,经过村子,到达太乙宫街道的主街,向右边前进,过了桥口后向右边走,沿着公路一直上坡,到达比赛终点-翠华山景区大门

热点内容
保养会帮你洗内饰吗 发布:2025-08-11 02:19:58 浏览:714
禁行皮卡的城市 发布:2025-08-11 02:01:01 浏览:114
婚车商务车 发布:2025-08-11 01:59:33 浏览:559
5米99左右商务车 发布:2025-08-11 01:54:51 浏览:334
95式皮卡汀尼导轨 发布:2025-08-11 01:30:54 浏览:33
东风御风b型房车布局图 发布:2025-08-11 00:57:43 浏览:276
在哪里能买到铃木kcar房车 发布:2025-08-11 00:57:29 浏览:751
庆铃皮卡中控在车里 发布:2025-08-11 00:52:46 浏览:357
石家庄鹿泉杰明房车航拍 发布:2025-08-11 00:48:00 浏览:787
长安cs35plus蓝鲸版手动内饰 发布:2025-08-11 00:40:04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