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皮卡汀尼导轨
❶ 什么是皮卡汀尼导轨
《兵器知识》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我国兵器工业的文章,文中刊登一幅自动步枪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该枪不同于87式5.8步枪的结构,与网上公布的一些正在研制的有托步枪也大不一样。今年末《兵器知识》十一月号上刊登了我军新的03式步枪大幅照片,谜底终于揭开。新照片显示定型的步枪比以前略有改动,主要是护木和瞄准具,下护木略改了形状并有密集的竖条状防滑纹,瞄准具也改为觇孔式并挪到机匣末端,瞄准镜座也相应地挪到觇孔座前部。铰接机匣处和枪机也由金属原色变为黑色。
虽然,十一月号用了两篇文章多幅图片来讲述该枪,但对其性能和具体数据未做说明。也许近期的《轻兵器》杂志会刊登吧。当95系列步枪新鲜出炉时各种数据被说得乱七八糟,特别是有关枪初速的报道,KBU88式狙击步枪的初速从890米/秒到920米/秒,一直没有统一数据。所以很担心03式步枪也出现类似问题,估计03自动步枪和QBZ95的射击诸元几乎一样。
文章报道03式步枪属于95式枪族,由于无托步枪的结构与有托型迥异,所以二者有较大差别。从照片上看03枪在抛壳窗下有一拉机柄槽,问题是拉机柄是否与枪机合为一体?从56半、56冲、63、81一直是一体化的设计,这种设计非常实用,比像瑞士Sg550系列的可卸式拉机柄要好。韩国大宇K2、柯尔特AR18、也是采用可卸拉机柄和下开折式机匣,由于枪机导轨较长所以只有卸下拉机柄才能取下枪机。日本的89步枪拉机柄据说是焊接在枪机上的,那么该枪的导轨很可能设计在下机匣与上机匣的接合面上,也可能是将下机匣内侧铣一个浅的直角面起到导轨的作用,这样分解时时需要先卸复进簧然后慢拉枪机至抛壳窗,再将枪机转动90度后横转枪机才能取下,但我总怀疑日本89自动步枪是可卸拉机柄,因为如上述设计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加工精度来减少射击中的枪机晃动,日本89的拉机柄头较大切呈圆饼状,从抛壳窗取出时容易剐蹭。
鄙人觉得拉机柄设计很重要,如美军的M16系列的后拉杆式就很差,由于故障多又在机匣右侧设计一个不到位推杆。M16系列的机匣设计也有问题虽然很紧凑,可管形的复进簧室却伸出机匣外,所以M16系列无折叠托,只有伸缩托。英国的L1A1、德国G3、HK33等步枪是前拉机柄,柄在上护木一侧,与枪机一体使用很方便,枪机导轨也很长有利于提高精度,分解、结合方便。AK47系列的设计更加简单可靠,但可惜采用了下机匣导轨和可卸式上机匣盖,不利于安装瞄具,侧面安装瞄具后不利于枪的分解结合。以色列伽列尔步枪也如此,其结构与AK47区别不大。而也设计中参考了AK47的瑞士Sg550系列、比利时FNC系列和韩国大宇K2采用了下铰接机匣盖,Sg550和FNC是活塞短行程自动原理,AK47和大宇K2是长程活塞导气,所以大宇K2虽有减震装置连发精度也不太好,但好于伽列尔。像G36、法国法玛斯步枪、新加坡2000和我国95步枪采用前上拉机柄,其中最好的是G36,机构简单左右均可操作,可有枪机不到位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最烦琐的是新加坡的2000步枪,点头式拉机柄不仅上膛动作不够快捷而且机构也复杂;法玛斯和95步枪的拉机柄.作简便,分解结合方便,但紧凑性不如G36。本人认为拉机柄是枪械中最常用的装置,所以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枪的使用,甚至影响到枪的结构和可靠性,人们多批评95的拉机柄设计不良,为手提抬高了高度,其实95设计十分优良,如瞄准线过低会导致缩脖和过分前伸头部而容易疲劳,这里G36设计得高低正合适。鄙人也不喜欢95的前小握把,但使用时感觉还可以。
03式的拉机柄是全枪的特色,此设计完全不同我国以往的枪械。因为没有公布具体情况,所以只好瞎猜了。鄙人认为该拉机柄是和枪机联动的,有点像二战美军M1卡宾枪,而以色列乌齐(Uzi或叫乌兹)冲锋枪的拉机柄在设计过程中是保持原位置不动的。对于空膛待击武器没有上膛不到位问题,其有一拉枪机到1/3处呈保险状态的设计,是通过拉机柄机构中的棘爪来实现的。鄙人认为03步枪不宜用此结构,因为侧拉机柄空间受限制,遇到枪机不到位问题处置不便,远不如联动式简单、方便。估计拉机柄机构采用了直角钩状结构与枪机结合,分解时先取下复进簧,然后是枪机,再将拉机柄推进机匣内就方便地拆下了。可能以上就是杂志上所说的拉机柄过尖小的原因,改进只能纵向加厚。
别小看拉机柄的设计,这不仅保持了我军使用枪械的习惯,也便于使用,而且有良好的防尘性。像日本的89、比利时FNC、大宇K2、瑞士SG550都没有很好的兼顾使用与防尘性的要求。日本的89由于枪机在抛壳窗后还要后坐一段,就设计了一个条状金属片来遮盖槽口,拉枪机后其会固定于后方,平时则弹回。日本的这个设计烦琐而不可靠,其在伊拉克的部队照片中经常可见这玩意卡在半腰的情况,这样很容易进灰尘,而日本的枪虽精致,但环境适应性远不如AK系列步枪。FNC解决防尘问题是在槽口设计一个上下动的带双弹簧金属片,枪机后坐时推向上,推弹上膛时弹回遮蔽槽口。Sg550是用上下开闭的两扇门状的金属片来防尘,大宇K2与柯尔特AR18可能是内动防尘盖,不知有没有机件剐碰问题。但大宇K2抛壳创设计过低在下铰接式机匣上,全枪结构不佳。据说日本89是参考AR18设计的,但总体感觉不如AR18好。总的来说还是AK47和英国L85系列设计得好,AK系列巧妙地将快慢机与防尘盖设计为一体,在保险位置时正好将槽口遮蔽,开保险正好打开,我国的81、95、03的快慢机都不如AK47设计得好,使用不便反应也较慢还不利于戴手套.作,应该参考G36的设计来改进,用大拇指可以全部完成保险、连发、单发的.作。英国L85的防尘盖只要拉枪机就可弹,关闭时开用手推回类似M16系列的,只是L85系列只遮盖抛壳窗后的槽口。可惜L85的活塞设计不好(可能是膨胀式),用残渣较多的火药可靠性不佳。我们的03步枪这里设计得非常好,兼顾了防尘和实用性,枪机可能也与95类似形状可能略有改动,03的导气箍和气体调节装置和95没什么差别,膛口很有特色,很可能是类似俄AK74U的收敛—扩散装置,应该不是短95的双膨胀室式。
03步枪的铝质机匣较厚,不知是否是铝镁合金,外表没有看到81那样的冲压凸筋,95也是如此。03的使用寿命应同95式,不如钢材耐用但很轻便。前护木过于靠前,主要是由于拉机柄长度过长造成的,鄙人认为如果参考Sg550和FNC的设计可能会使护木后移一点,这样可方便不同身高的军人使用,但这样拉机柄位置会在护木内。和95一样在护木前希望增加皮卡汀尼导轨,以便安装灯具和激光指示器,美军的附件太臃肿,我们的设计可以搞一体化这样更轻便。03步枪应该增加可卸前握把,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鄙人最欣赏罗马尼亚的AK前倾握把。03的上机匣应该改用皮卡汀尼导轨做瞄准镜座,也可以后方便地安装热像仪和火控等附件。西方有些武器为方便直升机上用,设计了弹壳回收器和橡胶挡板,防止弹壳在旋翼上反弹,这里我们也该参考。
03和95虽然零件互不通用,但性能可以互补且可靠性都很良好,最好5.8所有弹匣都通用,由于87没大量装备可以不考虑。加挂35口径榴弹发射器或装备枪榴弹后可构成点、面杀伤,其精度优良是十分先进的步枪改进余地很大,可单独发展成枪族,发展机枪是必要的卡宾枪则没必要了。有人希望增加三点发机构,鄙人不才使用过有三点发的HK32/33步枪,觉得效果不理想,虽然可杜绝因紧张而连发的现象,但.作麻烦(多了一档)遇紧急情况火力转换不及时。估计03步枪的快慢机是保险、连、单三位置,我军的三、二练习很好掌握只要多放几枪控制连发不难。希望快慢机最好改成用大拇指就能完成全部.作,并且左右可换或左右同时配置,方便左撇子使用。03步枪设计优良希望尽快在靶场上见到该枪,感受一下这枪的威力。以上的一切都是看表面问题,但不管怎样还是希望公布具体数据再做评论。
图: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5/20051217/12954849.html"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5/20051217/12954849.html
❷ 95式战术导轨皮卡丁尼怎么安装急需有帮忙的谢谢了
皮卡丁尼导轨不是可以另外安装的,零部件制造的时候就要整合的
这是有专利的,使用是要交钱的,所以我们是不用的
要不,你什么时候、生产了多少武器,人家就都知道了。
小国家,或者是不太重要的警用装备可以用。95可是国之利器
❸ 95式设计和工艺问题都可以解决
95式设计和工艺问题都可以解决
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是95式或者95-1式突击步枪,虽然武警部队或者边防部队等还装备着一定数量的03式突击步枪,不过毫无疑问,95式突击步枪是主要装备,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中国军队的代表。然而,尽管95式突击步枪自从装备起就得到了官方媒体和各界的广泛赞誉,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95式突击步枪暴露出了许多难以弥补的缺陷,不要说与M4突击步枪和AK-74M突击步枪相比,在某些方面,诸如可靠性上甚至还不如其被替代的81式突击步枪,尽管推出了95-1式突击步枪,但在解决了某些老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的新问题。
归根结底,95式突击步枪是中国装备的第一款无托步枪,而在无托步枪方面,中国此前的研制经验很少,根据公开信息,仅有改良自56式突击步枪的86式无托自动步枪,这款外贸步枪被使用者认为其精度和人机工程都明显不足。95式突击步枪从某些程度上说,并没有在广泛的实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制,而在单兵枪械的研发上,中国要明显落后于欧美和俄罗斯等国,就中国军队装备的大部分步兵武器来说,其性能都要明显落后的国外军事强国的装备,诸如67-2式连用机枪明显落后于西方的FNMAG和俄罗斯PK通用机枪,设计理念加之加工工艺的不足,导致了中国军队的单兵武器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
网络上出现一组疑似中国国产有托新式步枪的照片,这款步枪十分类似安装了皮卡汀尼导轨的改进版03式突击步枪。另据多名军事观察员称,新型步枪将逐渐取代目前解放军装备的03式自动步枪以及95式自动步枪,新型有托步枪极有可能就是中国下一代制式步枪的核心,貌似中国军队在装备95式突击步枪之后不久,要重新回到有托步枪的道路上来。
尽管95式突击步枪有着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的,事实上,95式突击步枪暴露的问题要明显少于越战中的早期M16突击步枪,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M16突击步枪已经发展成一款可靠的单兵武器,当然,这不仅有美国军队和大公司的功劳,美国国内诸多的枪械发烧友也为改进M16步枪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
其次,95式突击步枪在设计的时候人机工程不佳,至于使用先进的皮卡汀尼导轨安装各类附件,当时甚至还没有这种概念,这造成了很多问题,诸如在95式突击步枪的提把上安装瞄准镜之后,不仅瞄准镜安装不牢固,这是加工工艺造成的,而且瞄准基线过高,要使用瞄准镜瞄准,射手有时候甚至无法将脸贴在枪托上,不过,国外的很多无托步枪完全可以通过更改设计解决这些问题,诸如英国L85、法国FAMAS和奥地利AUG,现在的样子都与早期有了很大不同,通过安装皮卡汀尼导轨解决了人机工程和扩展方面的问题。
第三,95式突击步枪在1997年作为驻港部队的制式武器公开露面,到今天不过20年,完成全面换装的时间更短,中国军队和武警部队已经逐渐接受了这款步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装备一款步枪然后再将其撤装,影响巨大,用于替代的新型步枪也难免不会有更多的问题,从经济和影响上说,撤装95式突击步枪需要慎重。
❹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解放军大规模装备的95式系列突击步枪被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自从它装备定型、公开亮相后,批判它的声音就一直存在。客观来说,95式步枪的确存在缺点,但网上关于它的一些指责却并不正确。
例如网上流传一首总结95式步枪所有缺点的“打油诗”: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关于95式步枪的批判仍然会继续下去,永远不会停止。或许只有等中国新型突击步枪亮相后,中国才拥有一款没有争议、少有人黑的突击步枪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富强,相信就算95式步枪存在太多的缺点,就凭我们现在的国家,这款枪仍会有改进空间,且会越来越好。我们拭目以待!
❺ 中国的95式和03式为什么没有国际上流行的皮卡丁尼战术导轨
现在也慢慢在用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采用皮轨,是有很多主客观原因的
首先是观念问题,中国一向讲究中国特色,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不实用,就是噱头,尤其是皮轨,圣诞树全是扯淡,容易坏不实用,AK47最好了。。。呵呵
其次,中国轻武器行业闭门造车的风气很盛,很少放开眼界看世界,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必要学人家,皮轨这是这样,认为皮轨没啥用,不如自己的燕尾槽
第三,跟材料有关,皮轨对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的要求很高,早些时候国内不太达标,皮轨寿命和精度达不到要求
第四,是战术习惯,皮轨有个毛病,就是复装精度不好,把瞄准镜拆下来再装上去之后,精度就差比较多,要重新较枪,比较麻烦;所以中国习惯用燕尾槽,燕尾槽复装精度比较高,来回拆装也不会差太多,校枪比较方便。但是皮轨的毛病在西方军队里问题不大,因为西方军队本来就已光瞄为主,人家的瞄准镜装上就很少拆下来,行军运输都是装在一起的,皮轨复装精度低基本不是个问题。而中国军队以机械瞄具为主,瞄准镜是高级货,训练时装上,训练完就得拆下来保存好,这样来回装拆,每次都要校枪,很麻烦的。所以军队不是很喜欢皮轨
最后一点,也就是军队的观念了,军队对战斗附件不重视,认为光棍一根就可靠,什么光瞄红外瞄激光瞄都是废物,机械瞄准最靠谱,不需要附件,自然也就不需要皮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