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桂溪越野赛
1. 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发展历史
汽车运动及汽车拉力赛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1985年国际汽车拉力赛事进入中国举办分站赛,到1997年中汽联自主举办国际和国内系列汽车赛事以来,中国的汽车运动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隶属于中汽联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汽车运动协会和近50个地方汽车运动协会,并产生了近百个汽车运动俱乐部、车队等参赛组织。
自2003年8月中汽联推出首届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以来,参赛车队、赛事规模在逐年扩大。
首届共有6站比赛,参赛车辆88辆;到第二届2004年全年总共9站比赛,共有来自全国的24支车队、23家厂牌的越野车参与到了全年的比赛;2010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赛站更扩大到11站,每站比赛报名车辆超过100辆。参赛门槛低,赛事争夺激烈、观赏性强应是它持续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21支车队80辆赛车83名车手在此角逐。同时,举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的城市中从最初的内蒙古、北京、广东、郑州,发展到了山东临沂、黑龙江鸡西、山东青岛、辽宁大连、甘肃嘉峪关、福建厦门,许多城市都对举办汽车场地越野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不乏像青岛、大连、嘉峪关、厦门、江苏栗阳、浙江海盐、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广西南宁等这样的旅游城市。随着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在这些城市的举办,汽车越野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是由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及举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汽车拉力赛事。拉力,是其英文Rally的中文译音,是汽车道路比赛项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砾路或柏油路上进行,是在一个国家内或者跨越数国举行的既检验车辆性能和质量,又考验驾驶员驾驶技术的长途比赛。比赛在规定日期内分若干阶段进行,每阶段内设置由行驶路段连接的数个测试速度的赛段交替进行,每个赛段的长度不超过30公里。比赛采用单个发车方法,每个车组由1名驾驶员和1名副驾驶员(领航员)组成。以每个车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赛的时间和在行驶路段所受处罚时间累计计算最终成绩,时间短者名次列前。比赛对行驶路段的行驶时间有严格限制,车组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依次到每个时间控制点报到,迟到或早到都会受到处罚。
2. “盗火者”——林贾尼越野赛赛记
一、林贾尼的星空下
印度尼西亚的五月,林贾尼山脚的火山湖岸。
当地时间凌晨两点,抖了抖挂在身上的杂草,找了个方便站立,又不会阻挡后来者的地方,抬头望着火山湖上的一抹星空,纯净而璀璨。
回头仰望来路,出发时的兴奋感已被十公里两千爬升的藤蔓路消耗殆尽,漫长而孤寂的“热带森林通道”之后就是急转直下的“最危险路段”——从陡峭的巨石缝里下降到火山湖边,手脚并用的在岩壁上寻找落点,这一段精神集中到几乎忘记了时间,成功“降落”之后才把憋在胸腔的空气长长地呼了出去。
穿过一段草木密集的森林,抵达火山湖岸,没想到右脚脚踝在这个时候崴了,罪魁祸首来自一块隐藏在树丛下的石块,脚踝开始阵阵发疼。
驻足火山湖边缓解疼痛的时间,已经陆续有选手经过。咬咬牙吃了一颗消炎的药丸,决定继续前行。
在湖岸折向林贾尼山脊的路口,汇合了此行的好友兜兜,有朋友互相拉扯,心里似乎多了一点信心。我们两人在极速拔高的山坡上轮流领路,有些需要攀岩前行的地方因为有了搭手的伙伴也显得并没有那么困难。
攀过最后一个仰头才能望见的石头坡,眼前忽然开阔,原来到达了补给站。给头灯换了电池,山脊上已经有透体的冷风呼啸而来,套上皮肤衣,简单进行了补给,抬头望向绵延直上的头灯长龙,此刻,天已渐亮。
二、盗火者
扑面而来的火山灰、细碎的沙石、折磨的坡度、咆哮的冷风构成了登顶的四大元素。
每往上踏出一步,就顺着坡度和鞋陷入的深度下滑一段,加上已过三千的海拔,很多人如同被施了魔咒,保持着倾力攀爬的姿势就停格在了那里。
林贾尼火山仿佛以肆虐的姿态在嘲笑我们这群渺小的越野跑者。直到朝阳破开叠嶂般的云层,霸道的将整个地平线染成红色,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望向日出的方向。
远处碧蓝的火山湖、 脚下缭绕在火山口的云层、映成红色的地平线,伴着山颠之上的日出,直击内心的绝美,不知何时,眼眶已湿润。
古希腊传说中,众神都住在难以攀登的高山之上。雄伟壮丽,巍然耸立在群山之中。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曙光首先照射到圣山的顶峰,撒满光辉。
然而,宙斯神拒绝赐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文明所需的最后一物:火。
从爬树的古猿到现代人,我们拥有历经数百万年进化后形成的体格,我们曾经凭借速度,在遍布野兽的自然界脱颖而出,作为自然界最出色的长距离跑者之一,这一切,是否已经成为过去。是否已经习惯了让身体停滞在各个固定的空间里,麻木而不自知,在被创造的怪圈里周而复始,机械运动。
在通往火山之巅路上的我们,脱下各自生活里的“伪装”,只为点燃我们内心的火焰。
我们,不是普罗米修斯,而是现代文明的——“盗火者”。
三、与君,终须一别
登顶之后的折返下降非常迅速,用跳跃和大步幅奔跑的姿态从火山之巅一路冲下来,不由自主的像个孩子一样嚎叫,就像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玩具”。哪怕鞋袜里塞满了火山的“馈赠”,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喜悦,之前的伤痛和折磨在这一刻得到最畅快的释放,直到回返到山脊的补给站。
过了山脊之后一路下坡,草地土路,印尼常年火辣的太阳加上当下旱季,土路上没有植被的维系,一脚踏下去就激起漫天尘土,扑面而来。
对于越野跑我始终保持着极简的习惯,除了强制装备之外,没有太阳镜、没有护住口鼻的头巾,虽然之后因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但这或许就是我习惯且喜欢的与自然相处的模式,无论舒适与否,那都是和自然交流的方式吧,熟悉我的都知道,毕竟我是个随性的越野跑者……
在烈日的照顾下,海拔逐渐降低,草甸和可跑性高的土路让之前麻木的双腿逐渐找回了奔跑的动力,可是这个时候,兜兜出现了状况,下坡渐渐有些乏力,到后面平路也只能保持快走。始终保持着在他视线前方不远,让他保持着不算太慢的节奏,不然很担心他陷入恶心循环。这时候他让我先走,还可以趁着状态好追上前面的选手。但如果不是因为他前面的陪同,我或许因为脚踝的疼痛早打乱节奏影响状态了。
最后我们哥俩达成统一,我陪同他到下一个补给点,然后他好好休息,我独自出站。
此去前路,已无故人。
四、强者自渡
与兜兜别后,十余公里草甸路,肆意奔跑,直到四十公里左右,遇见在站点等待的此次大后勤Vicki和GPS负责的翱翔。给烈日下已经晒得发红的皮肤降了温,Vicki提醒后面的野山难度很大,补充好水,挥手出站。
经过一段乡村小道进入野山的攀爬段,反反复复的起伏,大幅的坡道居多,扎腿的小路,落叶深叠的密林路,山脊众多植物中的“一线”爬升路,像极了四川周边的很多山头,在这段很多人觉得麻烦的野山上,我居然跑出了状态,仿佛回到了蜀山之中。
登顶野山之后果然又是陡峭的曲折下坡,基本保持着小跑的速度持续下降,火辣的太阳让皮肤有些发疼,我是非常耐寒又极不耐热的人,虽然身体没有出盐也没有抽筋现象,但是在下完这段陡坡之后一阵眩晕袭来,是的,我中暑了。
在到达最后一个补给站之前,我已经彻底失去了奔跑的力气,一阵又一阵的干呕,看到水都想吐,脑袋时不时一阵晕车般的感觉。还好这一段是平坦的机耕道,用登山杖点着地,咬着牙保持着快走的节奏,脱掉了身上多余的衣物,让身体保持最舒服的透气状态,在有风的地方把水擦拭在脸和脖子上稍时休息,慢慢调整了过来,虽然依旧有些头晕,但是已脱离了最危险的状态。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五、尾声
穿过圣巴伦小镇,再路过一片田野,抵达终点前的“小恶魔”,一座陡峭到很多地方都需要攀着岩石上行的山头,至今记得在一个岩壁上自己几乎平行站立在那寻找攀登点,在选择抓草根还是土块上都迟疑了半天,登顶的时候激动得和在山顶的志愿者来了个大大的拥抱。穿过一段山脊,从山顶的草甸就能望见脚下小镇的坡度,根据路标方向自己设计下坡路线,在沟壑和草甸里来回穿插终于回到了平地。
经过最后一段平坦的田野路,在当地人的加油声中我到达小镇,开始奔跑,终于见到在终点前方等候多时的超哥和Vicki,接过超哥手上的国旗,冲向终点……
历时十五小时二十分钟,林贾尼火山越野赛完赛,总排名第三位。
后记
这次比赛前一周参加了武隆越野赛,虽然留了力,但是因为带领自己越野团的缘故,操心去“吃垮组委会”而对于林贾尼除了体能之外,缺少了很多准备。例如对抗中暑的药物和充足的符合自己特点的补给都没有做好,自己的大意必然以同等的折磨以偿。自身的耐热性不足也没有在赛前进行专门适应性训练,此次的教训,也提醒着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关于赛道
山地等级15的赛道果然不是盖得……涵盖了多种技术路段,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技巧,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一跑便知。危险系数高的赛段也不少,所以如何强化自身能力也很重要,毕竟越野跑只是我们的爱好之一,一切以安全为重。
最后,林贾尼之巅的日出,此生难忘。
关于体验
无论在赛道还是火山上下时引起对他人的影响,大家都比较注意,下坡时都尽量避免对还在爬坡的选手造成太大的影响,一直都能听到say sorry的声音,我所遇到的选手都非常友好,礼让和互相鼓励,这应该是我和选手、志愿者互动最多的一场比赛。
当地人无论是在劳作的农夫、路过的村民,还是沿途遇到的背夫、徒步和露营的各个国家的户外爱好者,都会微笑问好和打气,这种氛围,不经意间也减少了内心的疲惫感。
关于细节
我就是我,那个随性的柒月……所以……没有细节
关于感谢
感谢LP SUPPORT、GARMIN、Tecnica一路以来的支持;
感谢狮城玩咖此次的召集和繁琐的组织工作;
感谢Wild山鬼所有在远方关心着我们的伙伴们,此次出征六人,六十公里组三人完赛。
从来不相信
我们的世界能有多完美
很多忍耐 很多无奈
有些东西 早已不复存在
但是依然执着于我们的那点热爱
在火山之巅
以坦然姿态 等风来
柒月
2018年5月14日于成都
3. 熊猫蜀道山超级越野赛2025
熊猫蜀道山超级越野赛2025的具体信息尚未官方公布,建议持续关注赛事官网或官方社交媒体获取最新动态。
若该赛事延续往届传统,可能会在四川省内的蜀道山区域举办,结合自然山地与人文景观,打造高难度越野赛道。以下是相关拓展信息供参考:
1. 赛事概况
往届熊猫蜀道山越野赛通常设置多个组别(如50KM/100KM),适合不同水平选手。赛道以原始森林、陡峭山径和古蜀道遗迹为特色,兼具挑战性与文化体验。
2. 旅游建议
交通:四川成都为主要中转站,可乘高铁或自驾至广元、绵阳等周边城市,再前往赛事起点。
景点联动:赛后推荐游览剑门关、翠云廊等蜀道沿线景点,或体验川北美食(如广元凉面)。
季节提示:赛事可能选在春秋季(避开雨季),需提前关注天气,准备防滑装备。
3. 备赛与安全
山地赛道需强化爬升训练,建议提前适应高海拔环境。
组委会通常提供医疗保障,但选手需自备基础急救物品。
建议提前3-6个月规划行程,并留意2025年赛事报名开放时间(通常提前一年公布)。如有其他具体需求,可进一步补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