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用越野车
Ⅰ 能不能开同款军用车上路6个选择满足你
如果能开着军用车代步,获得的回头率恐怕不亚于超跑。但该怎么圆梦呢?军用车一般人也买不到。
实际上,去买一台同款的民用版车型,才是最实际的方法。就实用性来说,这些车型的空间够大、通过性够强,大件相对便于维修保养……只不过,这些车型可能稍稍有点不太好开。军迷们有哪些选择呢?先看这6款:
悍马H1
悍马H1HMMWV军用版可谓是最为人熟知的军用车,在此前中东的战事中,总少不了这款车型的身影。据说,如果平均下来,每十名陆军就会拥有一台悍马H1HMMWV军用版。而且,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都很喜欢它。
当然,勇士车型终归骨子里还是军用车,日常驾驶的难度偏高,开着它代步的人可能真的是勇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退场警告!这几家中国车企说:我太难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韩国的汽车品牌有哪些
韩国的汽车品牌:
现代
现代汽车株式会社(朝鲜语: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KSE:005380)是一家韩国跨国经营的汽车厂商。
双龙
双龙汽车公司(SSANG YONG Motor Company)其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司,1986年10月并入双龙集团,1988年3月更名为双龙汽车公司。以犀牛牌四轮驱动吉普车和克兰多牌家用型吉普车为代表的双龙汽车,已出口到欧洲、亚洲。
起亚
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是韩国最早的机动车制造商.作为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一部分,起亚汽车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顶级汽车品牌之一。
大宇
通用大宇新公司总部位于韩国仁川,旗下拥有并管理三家分别位于韩国的昌原、群山及越南河内的生产厂。此外,位于韩国富平新命名的大宇仁川汽车公司,将为通用大宇提供整车。通用大宇还拥有位于欧洲和波多黎各的九家海外分公司。
御翔
内饰做工细腻 进入车厢后,座椅、油门和刹车踏板的高度均是电动可调,各种体形的人都能在车中找到最合适的驾驶位置。阶梯式换挡杆面板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换挡时的误操作。
途胜
作为一款革命性车型,途胜凭借引入多种新元素和技术革新,从实用性、舒适性角度出发着重强调了整体车型的高品质与高性能,并将这种高品质和高性能表现在发动机动力、内外观及空间设计、安全性等方面,形成兼具舒适感、动力性与完美实用价值。
雅绅特
雅绅特将是一款为目前“节约型小康社会”量身定做的经济性车型,雅绅特在外部尺寸、动力、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全新演绎了“节约型小康社会”下的“平民主义”。
伊兰特__流动的激情
Elantra名字的来历由法语"elan"(飞跃、热情)与英语"transport"(搬运)的词根组成的合成词,寓意今天的竭尽全力为了明天的飞跃,勇于挑战未来。
索纳塔__衡量价值新典范
北京现代推出的索纳塔轿车,是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开发的最成功的车型。作为中高级轿车,无论在韩国国内市场,还是在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Ⅳ 中国国产重卡十大排名
中国国产重卡十大排名依次是:解放FAW,东风DFM,中国重汽CNHTC,陕汽,福田欧曼AUMAN,江淮汽车JAC,上汽红岩,大运DAYUN,北奔重汽,三一重卡SANY。
详细内容:
01、解放FAW
一汽的轿车业务虽然不怎么争气,全靠合资大众、丰田,但解放商用车确实当之无愧的重卡第一品牌。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轻、中、重型卡车企业,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有17个专业厂、分公司、子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分布在长春、大连、青岛、无锡、成都、柳州六个城市,形成了长春、青岛、成都、柳州四大整车基地和无锡、大连、长春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三大总成基地的生产布局。
解放有载货车、牵引车、工程车、专用车四大产品系列和J7、J6P、J6M、J6L、JH6、J6F、J5P、J5M、J5K、J4R、新大威、龙威、天威、途威、虎威、越野车、新长头安捷重卡16个产品平台,发动机功率覆盖40-520马力。
解放卡车以“安全、可靠、节能、舒适、高效”的技术性能和卓越品质,被誉为“真正的挣钱机器”。如今解放重卡销量已经突破700万
02、东风DFM
曾经的中国二汽,东风建于1969年,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汽车装备/特种车等领域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和汽车水平事业。
东风商用车在中国拥有独立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中重型卡车、客车整车与底盘以及发动机、驾驶室、车架、车桥、变速箱等关键总成。其产品为长途运输、区域配送、城际运输、建筑工程及采矿业服务。
03、中国重汽CNHTC
中国重型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主要组织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客车、专用车、发动机及机组、汽车零部件、专用底盘。
整车制造企业主要有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商用车公司、特种车公司、济宁商用车公司、轻卡部,发动机有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和杭州发动机公司,车桥有济南桥箱公司,变速箱有济南变速箱部、大同齿轮公司,形成了拥有汕德卡(SITRAK)、HOWO、斯太尔、黄河、金王子、豪瀚、王牌、福泺、威泺等品牌的全系列商用汽车企业集团。
中国重汽制造系列化的单中间轴带同步器变速器、双中间轴变速器,10、12、16档手自一体AMT变速器等重要总成,构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拉式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组成的黄金动力产业链。
04、陕汽
陕西汽车隶属于山东潍柴集团,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制造企业,前身是始建于1968年的陕西汽车制造厂,除了重卡它还是军工企业,下辖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金龙汽车(西安)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
主要从事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中轻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微型车、重微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及汽车金融业务。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产品已出口到欧洲、非洲、亚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茅。
05、福田欧曼AUMAN
福田汽车和戴姆勒合资成立生产的中重卡产品,包括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各类专用车等,福田戴姆勒汽车建成全球数字化超级卡车工厂,拥有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个工艺,年产能达20万台,形成了全价值链经营体系,目前已拥有90多万用户,800多加经销商,3400多家服务站,2000多家配件店,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国。
产品涵盖欧曼ETX、欧曼GTL、欧曼EST、欧曼EST-A四个系列,产品吨位覆盖3T-49T,包括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各类专用车等200多个品种。
06、江淮汽车JAC
江淮创建于1964年,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等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公司现有主导产品包括: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现拥有瑞风、江淮iEV、帅铃、骏铃、康铃、格尔发、和悦、星锐、锐捷特等品牌。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汽车、康明斯发动机、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企业分别建有合资公司。
已经与南美、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拥有JAC日本、JAC意大利两家海外研发中心;在俄罗斯、越南、肯尼亚建有子公司;在墨西哥、伊朗等地建有19家国际产业基地。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出口至沿线30多个国家。
07、上汽红岩
上汽集团旗下,专注于重型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企业,较早引进欧洲整车技术的重卡制造企业,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是由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
公司于重庆市北部新区。在重庆北部新区新建年产8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并继续着力打造拥有特色红岩桥、ZF转向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双桥生产基地,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重型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08、大运DAYUN
风驰天下,大运摩托,就是这个大运,曾经摩托车起家的它创建于1987年,集商用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空港经济开发区。
是集摩托车、电动车、商用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房地产开发,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2009年3月,集团成功收购四川银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集团成立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三足鼎立的卡车产业布局。
9、北奔重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大型高端支柱型重型商用汽车制造企业,国内重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总部在内蒙古包头市。
北奔重汽以独特的奔驰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严谨军工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集成开发,建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科研开发队伍和专业成熟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在众多专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
以平台化、模块化和系列化战略,构建起NG80、NG09、NG10三大重卡平台和NG08非公路车平台,创新开发驾驶室、车桥、车架、悬架、车电、动传等模块系统总成。
10、三一重卡SANY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先者,世界500强,全球享有盛誉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创建于1994年。自成立以来公司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
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混凝土机械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公司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筑路机械、建筑装配式预制结构构件,其中泵车、拖泵、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备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
Ⅳ 长安汽车的生产基地是在哪里
1福利$(J6PXcmLqltm)$打开手机【Tao·寳】/安汽车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生产企业,很多汽车爱好者都想知道长安汽车是在哪里进行生产的,长安汽车八大生产基地在哪你们知道吗?同时长安汽车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安汽车产地在重庆。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其历史可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起源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曾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安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1996年,注册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拥有2家上市公司、4支股票。2014年3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5)越南军用越野车扩展阅读: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57年历史底蕴、35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6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2016年,长安汽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截至2018年7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突破1700万,领跑中国品牌汽车。
拥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2万人,其中高级专家近600余人,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分别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起“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庆
长按汽车八大生产地分别是重庆、黑龙江、河北、广东、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目前长安汽车主要生产地在重庆,长安汽车目前旗下拥有数间子公司如“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等。长安汽车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工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对于长安汽车的背景你可能有所不知,长安汽车的前身是李鸿章在1862年创办的上海洋炮局。前前后后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是一个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军工车企。在1957年长安仿制美国的“威利斯(wellys)”吉普车,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军用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
后来国家局势逐渐平稳,长安为了生存下去开始进入到民用车领域。其实国内拥有军工背景的车企还有北汽和东风,如果突发战争,这些军工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兵器的生产
Ⅵ 悍马M1114资料
在世界武器发展史上,似乎很少有一种军用车会像“悍马”这样。受到如此多的争议。在他诞生若干年里一直岌岌无名,一场海湾战争使他一鸣惊人。成为全世界追捧和效仿的对象;然而两年后。在摩加迪沙的街头他成了被人痛扁的孬种;更加糟糕的是,十二年后当他再回到伊拉克的时候。他成了备受指责的垃圾虫。批评他的人说,从外观’上他几乎毫无美感丑陋至极像一条被晒干了的癞蛤蟆;欣赏他的人说,他外形彪悍线条阳刚拥有男人般的铮铮铁骨。目前国内关于“悍马”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只停留在技术规范的浅尝辄止。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从各个角度对“悍马”进行深入的挖掘剖析。还原一个真实的“悍马”,以飨各位读者和同好。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诸多轻型越野车往往被爱好者冠以“某某版
悍马”或者“悍马斯基”。然而更多的爱好者不知道,“悍马”的诞生却源于声名显赫的General—Purpose的传人——M151轻型吉普车糟糕表现。
越战遗恨
经过战后近十年的专业规划和发展,美军已经基本摆脱了二战期间装备车辆的繁杂混乱,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后勤压力。但是精简过后的军用汽车并没有让意图称霸世界的美军满意,特别是在朝鲜战场上,以美、英为首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面前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得不在1953年签订了停战协定。志在建立全球霸权的美军战略决策层,立即对朝鲜战争的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1954年,针对朝鲜战场暴露出来的问题,美国陆军拟定了新的战术车辆发展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在五角大楼的专项资金支持下,美国诸多汽车公司纷纷开发车型来博取美国陆军坦克与汽车部专家的青睐。大名鼎鼎的M151轻型军用吉普车就是这一期间的成果。
与战后第一代军用汽车大多脱胎于民用汽车军用化改造不同的是,M15l是一款纯正的“军用越野车”。M151诞生于1952年。1956年,福特汽车公司又根据1954年美军制定的新款军用车辆发展规划的技术要求,研制出两种采用不同车体材料的XMl51轻型越野车样车,随即交付美国各兵种地面部队试用。其中,钢结构车体的样车编号为XMl51E1,采用当时较为前卫的铝合金结构车体的样车编号为XMl5lE2。经过近三年的试验,汇总了美军各兵种的意见后,钢结构车体的XMl51E1受到更多的青睐,为福特汽车公司赢得了五角大楼的订单,正式编号为M151型“军用通用战术轻型卡车”(MUTT)。
然而,在车辆设计师们案头确立的战术指标得到试验场的承认后,投放到战场上却出现了迥异的状况。在越南战场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特战部队的士兵发现,不要说是在复杂路面,即使是在普通非硬质路面,全副武装的M151越野车在进行高速转向和紧急制动时非常容易发生侧倾事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车”。加之当时的美国小型越野车没有加装防侧倾支撑架的习惯,以至于经常有士兵被摔得鼻青脸肿甚至失掉性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和五角大楼的技术官僚,不得不重新审视这辆被他们千锤百炼的轻型越野车。在经过了近3个月的重新试验后发现,问题出现在他们引以为傲的独立悬挂系统上。该车采用断开式驱动桥,其连接车轮和车体的横向下控制臂为A字型,硅铬钢等螺距螺旋弹簧安装在车体弹簧座和下控制臂之间。一般说来,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悬挂系统结构。但是在XMl51设计伊始,根据美军新制定的“美国军队卡车汽车标准”规范要求,XMl51刻意降低了整车高度,导致A字下控制臂和车体的铰接点位置偏低。加之为了克服独立悬挂车辆离地间隙相对较小的缺陷,XMl5l横跨底盘的防偏杆安装位置偏高。这样高速行驶中的车辆一旦进行转向和紧急制动时,受惯性作用较强的悬挂系统的弹性元件会自然给出机械力补偿,导致车辆4个车轮的悬挂系统受力不均匀,加之低效率的防偏防侧滑装置影响,横向移滑甚至是整个车体侧倾也就不可避免了。也许有人会问,难道1956年到1959年期间长达3年的时间里,在XMl51样车试验阶段,福特汽车公司的车辆试验标定技术人员和国防部的官员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我们要说的是,参与试验的技术人员的驾驶和养护水准要远远高于在前线作战的那些士兵,前线士兵的驾驶习惯和操作流程往往野蛮到超出试验场所有人员的想象。
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对M151的悬挂系统进行改进。1964年,新改进的M151被批准重新进入美军装备序列,这就是M151A1。在亚洲,越南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欧洲,苏联地面部队强大的突击力量犹若达摩克斯之剑高悬。为了彻底解决M151的问题,从1968年开始福特汽车公司联合凯撒汽车公司(1963年收购威利斯)、通用汽车公司等召开了多轮联席会议。其间,多方决定对M151A1进行全方位的改进。针对导致车辆侧倾事故的悬挂系统,技术协调小组决定把车辆的后桥独立悬挂改为半独立悬挂,增强车辆对地面的附着能力。同时针对高速转向故障,福特汽车公司对车辆原有转向系统过于灵活的特点进行了限制,同时采用了制动效率更高的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改进后的车辆编号为M151A2型轻型越野车。1970年,M151A2又经过数次改进后投入生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M151A2满足了军方的意愿。
悍马”诞生
面对着已经物是人非的国际局势,其势日衰的世界霸主不甘心如此退出历史舞台。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狼狈退出越南战场的五角大楼官员们一面养精畜锐,一面重新制定新的武器发展规划,以图与前苏联重新争锋。“悍马”越野车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1979年,美国国防部决定发展一种新型的1.25吨级车辆,代替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部队诸如M38、M151等两个系列标准机动性轻型车辆,M274“机械骡”、M561“山羊”、M792前沿高机动救护车等三个系列高机动性车辆以及M880民用轻型通用运输车等繁多复杂的轻型车辆。
各兵种对新型车辆的最大战术要求为“高机动性”,新型车主要装备师级以下前沿作战部队,主要用于战术突击和战术支援。多兵种统一的采购数量有利于降低单车造价,实现高性能低成本。鉴于汽油
发动机单位燃料消耗较高,对后勤补给压力较大,特别是汽油的挥发性和低燃点引发的安全问题,新型车辆决定采用柴油发动机。为了满足多兵种的不同要求,该车基准型必须在动力性和车辆空间上具有较大冗余,以满足各兵种在基型车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装,实现当下地面武器模块化的发展潮流。吸取M151等车的教训,真正实现车辆全球作战地形适应能力,该车有必要加装大型轮式地面武器上应用成熟的中央充放气系统。由于当时中央充放气系统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由车辆供应商和系统供应商进行技术合作,研制适合于轻型车辆的简易中央充放气系统,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造价。考虑到车辆作战环境的复杂,新型车换装大型宽截面轮胎,以适应在沙漠、沼泽、冻土融化等松软泥泞地面行驶。该车要尽可能降低装备质量,在不影响远程战略机动空运、空投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该车的车内容积,以保障前沿作战部队士兵随身战备的搭载。
1981年2月20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向有意参与“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项目的美国汽车企业发出邀请。27日,美国国内61家汽车生产企业蜂拥而至。五角大楼的官员明确告诉与会汽车企业,这次采购计划从研制样车到大批量装备之间的时间差只有3年左右。这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车辆采购常规周期的45%左右。同年4月底,在对诸多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的30多份合格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谨慎细致的审查后,选定包含通用、福特在内的5家汽车公司的方案提供给决策机构。经过进一步甄选,7月1日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宣布美国汽车公司AMG分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达信·大陆公司等三家汽车公司的设计方案符合技术要求,获得了军方进一步发展该项目的研制合同。合同要求这三家汽车公司,在1982年5月份之前,向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工程局递交11辆样车,进行严格的技术试验和作战效能评估。
1983年3月22日,美国陆军坦克汽车司令部宣布,AMG汽车公司的样车在进行3万多公里的多地形试验后,表现最佳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在一份文件中,参与试验的技术官员是这样评价AMG汽车公司的“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样车的:“设计优越,可靠耐用,运载能力超乎想象,达到预期的机动能力”。对于试验中暴露出来的无关大局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再次完善后,美国陆军和AMG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份多阶段的供应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美国陆军在1989年之前,预计会向AMG公司订购54973辆“
悍马”越野车,合同总价值为12亿美元左右。其中,首批车辆生产订单为2234辆,合同价值为5980万美元,全部车辆在1985年交付装备。第二批订单为15000辆,在1987年之前交付装备。到目前为止,“悍马”系列越野车总计超过了20万辆,其中军用型为16万辆左右,美军现役装备有10万辆左右。
扬名海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那场海湾战争,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沙漠风暴”行动中,以美国为主的联军以绝对制空权对伊拉克的精确打击。而在随后的“沙漠军刀”行动中,联军地面武装力量由南向北一路推进。搭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小口径机关炮的“悍马”越野车,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一马当先,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著名的“麦地那”装甲师打得落花流水。整个“沙漠军刀”行动只持续了100小时,“悍马”越野车以其彪悍的外形、充沛的动力、强大的火力成为这场战争中最耀眼的地面武器明星。
1990年7月中旬,美军情报部门刺探到
伊拉克部队开始大规模集结,并且有向南部伊科边境运动的迹象。随即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紧急命令,以空降82师为首的特战部队取消官兵休假进入紧急状态。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宣布,从即日起美军发动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向波斯湾调集兵力。第二天,美军第82空降师率先抵达沙特阿拉伯。不仅如此,在这场行动中几乎所有以“悍马”和M151越野车(还没有完全淘汰)为主要装备的美军轻装部队和山地作战部队,其集结和部署的速度几乎是美军第一装甲师和第一机步师等这些重装部队的4倍以上。其高效战略机动性的秘密,就在于大量装备的“悍马”本身的特性。我们以美军快速兵力投放的主力机型之一——C一130H“大力神”战术运输机为例,其标准的货舱可以将3辆全副武装的“悍马”以及所属士兵,5个小时之内从中欧或者是印度洋上的军事基地运抵沙特。在运输M151A1越野车时,一架C一130H运输机勉强搭载4辆越野车以及所属士兵。然而“悍马”是标准的1.25吨级越野车,M151A1只是0.5吨级越野车而已。用一种不是很科学的量化比较法,可以说三辆“悍马”的战斗力是四辆M151A1越野车的200%以上。而对于重装部队的绝大多数装备而言,在当时除非动用美军装备较少的C一5“银河”重型战略运输机,否则“大红一师”和“马恩磐石”的兄弟们必须搭乘速度极慢的大型运输舰前往波斯湾。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笨重的第一骑兵师几乎是“直到战争打响前20天,那些蠢材才从总统的家乡(得克萨斯州)赶到沙特完成部署”。
如果说,以“悍马”为代表的轻型装备在战略机动性上表现超乎想象的话,那么其战术机动性和打击能力则是其在海湾战争中扬名的本钱。众所周知,轮式车辆在进行战术机动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首先影响车辆通过能力的就是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在这一点上履带式车辆凭借着宽大硕长的履带,MMP指数(车辆平均最大压力)远远低于轮式车辆。“悍马”采用了宽截面低压防弹轮胎和中央充放气系统,这样的配置一般出现在大型多轴轮式装甲车(比如闻名遐迩的“皮兰哈”轮式装甲输送车)上。采用了37×12.50R16.5LT型宽截面低压防弹轮胎的“悍马”,在通过松软路面时其接地面积相对于老式车辆大大增加,对地面的压强随之减弱,通过能力骤然提升。而海湾战争地面推进的主战场是从沙特一科威特一伊拉克由南向北推进,其攻击路线上是平坦而松软的沙漠。加之“悍马”装备了中央充放气系统,在驶离硬质路面进入沙漠后,士兵可以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快速自动降低车辆所有轮胎的气压,使其宽截面轮胎的按地面积进一步加大。有数据显示这时“悍马”的MMP指数只有272千帕,远远低于其他轮式军用车辆,和大多数履带式战车的MMP相近。也就是说,履带式车辆能通过的路面,对于“悍马”来说都是畅通无阻。如果你认为“悍马”越野车的“法宝”只此一件,那就大错特错了,能支撑其冲锋在前的“法宝”还有其优越的动力传动系统。“悍马”采用动力强劲的6.2升V型8缸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0千瓦。在全副武装的状态(搭载4名士兵,战斗全重3574公斤)下,其单位功率高达31千瓦/吨左右。加之该车装备的是通用汽车公司3挡自动变速器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即使是“医务站的那些女孩们”也能把“悍马”越野车开得飞快。
真正让“悍马”越野车备受称赞的还是其独特的设计。为了使车辆更加坚固,该车摒弃了M15l的承载式车身设计,采用了矩形管状大梁结构的车架。车身除必要的少量钢质构件外,大面积的采用了铝合金、甚至是玻璃钢碳素纤维等轻质材料,以实现“最轻的车辆自重、最大的武器和战斗辎重搭载能力”。设计师们并没有“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悍马”继续采用了让M151声名狼藉的全独立悬挂系统,当然结构上早已上大相径庭。“悍马”采用更加稳妥的双A字支臂和大直径螺旋弹簧的结构,并且从整车结构上对车辆行驶稳定性进行加强。一方面,“悍马”采用了大型宽截面轮胎增大接地面积,加大了车辆对地面的附着能力,对车体结构进行了“扁”处理,采用了较大的轮距(轮距1.82米,M151的轮距为1.346),使车辆高速行驶转向或者紧急制动时机械力分布更加平衡。而且“悍马”采用了全时四驱,该车的前后车轴几乎完全一样,其差速器直接安装在车辆底盘的大梁上。这样即使出现三个车轮打滑,车辆凭借剩余的一个轮胎的扭矩输出,照样可以正常行驶。另一方面,该车的车底前部安装有粗壮的稳定杆,它与下控制臂和枢轴支架相连,稳定杆有效地减小了下部A字支臂振动对车辆平衡的影响。所以,即使美军士兵驾驶着“悍马”在倾斜的沙丘上“玩耍”,也不会出现车辆倾覆的情况。当然,为了防止车辆出现倾覆造成人员伤亡,设计师们在“悍马”上加装了高强度的铝合金防滚支架。存优去劣的独立悬挂让“悍马”的越野性能和行驶舒适度得以彰显,该车的离地间隙达到了410毫米(M151A1的离地间隙为240毫米),和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差不多。在中东广袤的沙漠上,寻常的沟沟坎坎和沙丘石砾并没有阻挡住“悍马”的脚步,反而成为其表演的舞台,当然配角就是倒霉的M151系列越野车。海湾战争结束后,在五角大楼向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中,那些技术官僚们声称“悍马”除了“座椅稍硬,不利于士兵长期驾驶巡逻”外几乎是无可指责。而可怜的M151系列车在得到“不堪大用”的评语后,在美军阵营中很快消失,填补0.5吨级车辆空白的是奔驰G270CDI和兰德·路虎“卫十”110轻型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