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有什么意思
① 越野长跑的意思是什么
1500米是中长跑,需要耐力。下面我给你说点简单的方法。1.天天锻炼,同时要注意休息好;跑长跑可以锻炼耐力,在长跑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用自己的毅力坚持下来,那样慢慢增加跑步的长度,耐力就会慢慢提高的。2.科学的跑法是: 鼻孔吸气,嘴巴呼气,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感觉不够气时可加深呼吸.跨大步保持匀速跑;3.战术:可采用跟人跑,紧跟第一名,最后100米超越.4.赛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服装需要宽松的就好,有条件的话穿钉鞋!跑前吃点高热量的东西,如巧克力或者喝点咖啡;5.到了极限需要靠个人毅力去克服!这样训练一个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跟他,自己可以测试一下1500米的时间,如果相差大的话就不要跟了。祝你好运! ~ 在比赛中战术前一百米不要与其他人硬挤,容易摔跤,刚开始速度太快容易把节奏跑乱,后面就不好跑了。赛前要注意营养,不要喝太多水,和刺激胃的食物。前一百米最好用40%—60%力量去跑,不要太注重现阶段的名次,在前200米有可能在最后,但你用匀速跑会慢慢把前面的同学超越掉。这种战术非常实用与非体育生参加考试能拿高分就可以又不太费力。也适用于运动会上取得意想不到的名次如果是体育专业生那你就要在起跑时占据前4到6名以便在最后来超越第一而拿到冠军,这要一定的运动实力赛后要注意调整放松,不要马上停下来要慢走1到3分钟为宜,可以补充少量糖类和运动饮料“红牛”等来恢复体力也可做放松按摩。温水浴等祝你成功
② 越野跑基本规则是什么
世界各地举行越野赛跑的环境差别很大,特别是季节、气候条件及比赛距离各异,因此不可能对此项运动作出世界性的统一严格规定。但下列规则可用来指导和推动各国开展越野赛跑,使之既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也作为田径运动的辅助训练手段。
1.季节
越野赛跑通常应在田径赛季结束后的冬季进行。
2.路线
越野赛跑路线应尽量限于空旷的田野、荒野、空地及草地。横穿公路的次数应减至最低限度。
必须为比赛路线作出明显的标志,较为可取的是在比赛路线两边设置栅栏或障碍物。如不能做到这—点,至少应在路线两边用连续的带子拦起作为标志。
勘测路线时应避免很高的障碍物和危险路线,如深坑、危险的上下坡、密茂丛林等。
总之,应避免一切给比赛带来困难而违背比赛宗旨的障碍物。不宜设置人工障碍,但为了进行此项运动而必须设置时,也可模拟旷野中的自然障碍。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较多,在起跑后的1500米内不应有狭窄地段或其他障碍物,以免造成阻滞。
应测量比赛路线,在发出邀请时宣布比赛距离,应利用此机会对路线作简要介绍。当比赛路线为环形时,建议每圈距离不少于2200米。
主办机构应负责提供适用的、作好标志的比赛路线,在秩序册中说明比赛路线的细节。为比赛指派路线管理员、检查员以及必要时在复杂地带为运动员指引正确路线的引导员。
除国际比赛外,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修改上述有关路线的规定。3.建议将运动员分成年龄组
4.比赛距离
国际田联世界越野团体锦标赛的距离大约为:男子长距离12公里、男子短距离4公里、青年男子8公里;女子长距离8公里、女子短距离4公里、青年女子6公里。
建议其他的国际比赛和国家比赛也采用类似比赛距离。
5.出发
使用长跑比赛的标准口令,鸣枪出发。
如果比赛人数较多,应在出发前5分钟进行预告,必要时可增加预告次数。出发时,应为各队提供起跑位置,各队队员应在起点处排成一路纵队。
运动员在越野赛跑时不得接受任何人提供的帮助。
6.计分
比赛结束时,裁判员应判定各队计分队员的名次,然后将名次分数相加,总分最少者为优胜。
计算总分时,可以去掉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运动员名次,对后继名次进行相应调整。但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时,不宜使用此种方法。
如总分相等,则以最后一名计分队员名次较好的队为优胜。
7.饮水、用水和饮料站
在所有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均应放置饮用水和其他适宜饮料。
在所有项目比赛中,如果天气条件需要,应以2~3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饮水、用水站或每圈设置。
8.山地越野跑
山地越野跑的主要路段应离开公路在山野举行,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上坡(主要是上坡)或上坡/下坡(起点、终点在同一高度)跑。
建议国际比赛的大致距离和上坡总量如下:
(1)主要为上坡跑项目比赛距离上坡距离成年男子12公里1200米成年女子7公里550米青年男子7公里550米
(2)起点、终点设在同一高度项目比赛距离上坡距离成年男子12公里700米成年女子7公里400米青年男子7公里400米
跑经沥青公路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全程的20%。比赛路线可设计成一个环形。
③ 马拉松与越野跑看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本质上说有什么区别
马拉松与越野跑看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本质上说他们主要区别是:
1.马拉松难道比越野赛要小一些,安全性更高;
2.越野赛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这对跑着要求更高;
3.越野赛时间更长,对身体考验更大,也更容易受伤。
随着甘肃越野马拉松的不断升级,这场灾难也给大家带来很多反思,很多人开始认真了解马拉松和越野赛的区别,把运动当作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严肃的对待。马拉松与越野跑看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区别主要还是在风险安全度上面。马拉松主要在城市进行,相对来说,后勤保障更到位,安全性更高,出现生命安全的危险更小;越野赛主要在户外举行,场地比较复杂,对于参与者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相对比较危险,很容易受伤,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马拉松和越野赛都是对人类极限的挑战,都需要长时间的运动锻炼之后,才能够完成目标,对于新人来说不建议参与越野赛,风险比较大,很容易出现问题。
④ 跑步于越野跑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
怎么说呢?运动的原理,就是适量就好。你身体能承受什么样的方式,你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比如,你一天跑两次2仅是,过了一周,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松,就是好的。而你每天跑3公里,身体越来越差,那就说明这个方式不适合你。这是要根据人的身体来定的。而且要实践,事实最能说明问题。但无论什么运动都是要持久才好,不要炼一两天就不炼了。但一定不要过量,这样只能让身体越来越虚弱。如果有一天累了,就少做一些运动,或不运动,休息。所以,每天的运动量不一定要一样,是要根据身体来调解的,但如果你的身体一直很好,那你就可以每天保持一样的运动量,只是现代人的生活,有太多的事,没有太多时间去锻炼,所以,你的身体情况,每天都有可能不同。
⑤ 万米越野长跑的意义
现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一)
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外),都应列为训练的内容。这些主要内容有: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
一、专项素质训练
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而无氧训练与些相反(见表5.1)。
表5.1 不同时期各个项目供能系统百分率比 年代 400米 800米 1500米 5000米 米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1932年 17% 83% 33% 67% 50% 50% 80% 20% 90% 10%
1985年 5% 95% 5% 95% 25% 75% 70% 30% 80% 20%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在4摩尔/左右时的跑速可确定为无氧阈速度。用无氧以下的跑速进行不间断持续跑是发展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无氧阈确定以后,可采用两种训练手段来发展有氧能力:分别取无氧阈速度的70%或80%-90%作为练习手段。例如某长跑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为5.2米/秒即每公里4'34",这种速度的不间断匀速跑占跑量的30%,心率在20-24次/秒时间不超过120分钟。采用这种跑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氧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有时在大强度训练或病愈后也采用这种强度的恢复性跑。间歇训练时的间歇慢跑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跑。
在采用第二种训练手段时,取无氧阈的80%-85%-90%即每公里3'05"-2'45",这种训练手段占问题的60%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心率为27-28次/10秒。这种训练手段也可应用间歇训练负荷法。在跑每一个快跑段落(200米至1000米)结束时心率为27-28次/10秒,而慢跑段落时心率为24-25次/10秒,快跑段的时间、长度及其反复的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该训练阶段的任务。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二、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最基本素质。800米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素质可视为该项的法定性素质。例如:800米男子世界纪录为1'41"73,全程平均速度为6.75米/秒。由此可知,800米运动员的训练应建立在速度(无氧)训练的基础上。
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比赛中,速度有三种表现形式种是绝对速度,表现为10-60米行进跑的成绩。可通过行进间计时取后30米的速度来计算。另一种是基础速度,可采用站立式起跑100米计时来计取。这个速度对运动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种是相对速度,即短于专项距离的段落速度,如:800米运动员的相对速度就是100米到600米的成绩。各项目计取相对速度的段落如下:
专项 计取段落
800米 400-600米
1500米 800-1200米
5000米 3000米
米 5000米
了解运动员的相对速度水平是重要的,中长跑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数学效果,在确定成绩指标时,相对速度是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假如一个运动员400米成绩为60秒,那么他任何时候800米成绩也达不到2分。
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
跑的专门练习:30-100米的加速跑;接力跑和多人破纪接力跑;行进间跑;60-200米重复跑;快速跑;变速跑;阶梯跑练习;借助外力短距离跑(如顺风跑、牵引跑、下坡跑、在活动跑道上跑等);其它各种速度练习和素质性游戏,力量、弹跳力的练习及比赛训练法等。
上述所谈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在运动员青年和成年期都应采用。我们应在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就抓紧速度训练,这种速度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
速度训练课的安排,应在冬天每周安排1次,冬天到夏天的过渡期每周安排2次,在比赛季节每个周期(2个星期)安排3次。
三、耐力训练
耐力是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耐力一般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员能发挥最好的持续跑的能力。
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就是有氧训练能力,即时间长,速度慢,强度小的跑的能力,有氧训练是通过、走跑以及伴随着其它条件来进行。时间与速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跑两小时,要求1千米/5分钟,而跑1小时则要求1千米/4分钟。一般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通常为小于等于79%,而专项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为小于等于80%-90%。
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在整个跑程中保持始终如一高速度的能力,专项耐力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专项耐力训练可称为无氧训练。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特别是在准备期训练中,成绩的好坏可影响正式比赛的成绩,在训练中,基础训练是最根本的。专项耐力训练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不能中断,训练强度取80%-94%(发展一般耐力的强度为小于等天79%),(发展速度时的为95%-100%)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训练采用的手段和训练形式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在于跑的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以及运动员的情况和强度等。例如:发展速度,用6×50米,强度为95%-100%,休息3'。发展一般耐力,用20×400米,强度为79%以下,休息慢跑200米。发展专项耐力,用2×(2×400米),强度80%-94%,慢跑200米,每组之间休息7'。
发展耐力训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待续跑、重复跑、间歇跑、法特莱克跑、缺氧跑、等距离跑或不等距离的变速跑、较长距离的大强度越野跑、长时间或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以及各种段落的计时跑;检查跑测验、比赛等。
(一)持续跑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距离长、匀速的公路跑。初学者为达到训练效果,一次课至少要达到15分钟。优秀运动员要达到里迪亚德的标准,一周至少要跑160千米(现已达到每周200千米以上)一次课的跑量要达到12-20千米,对优秀运动员,跑的强度要高一些。如要求1千米 /3'20"-4'20"。通过此方式提高耐力水平及有氧训练水平。如果速度提高了,也可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用无氧训练和无氧与有氧混合的训练。
(二)重复跑的方法
这与训练速度的重复训练法不同。重复训练法对中长跑和短跑训练老师很有效的。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一般比赛期采用较多。重复跑训练的距离范围很宽,50米至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直到最长的8000米等。在训练中可使用变化距离或相同距离的重复跑训练。例如:5×200米2",休息5';或者2×150米21",休息3';3×200米27",休息5';2×150米20",休息3'。距离虽可以改变,但要掌握总的强度要接近,同时距离的变化不宜过大。
采用重复跑练习,选择的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如:800米运动员,以400-600米为主;1500米运动员,以700-1200米为主;3000米运动员,以1000-2000米为主;5000米运动员,以1000-4000米为主;米运动员,以1000-6000米为主。
当选用长于专项距离段落时,其超过的距离也不应过长,一般几百米则可。如:800米运动员,用1000-1200米;1500米运动员,用1600-1800米;3000米运动员,用3200-3600米。
在长跑训练中,基本上不采用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
(三)间歇跑的方法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间歇训练法的实施是较为困难的,教练员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并对运动员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得以实施。该方法的特点是: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第三,运动量大。例如:扎托贝克、库次、费林、穆思斯,曾经一次课完成过20-100次×100-400米的间歇训练。近年来段落跑的次数趋于减少,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不超过20-40次。
间歇跑与持续跑、重复跑的区别在于训练的休息时间。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可以参考表5.2。
表5.2 不同段落跑间歇时间表
400米 800米 1500米 3000米 5000米
100米 35"-40" 30"-35" 30"-35" 20"-25" 15"-20"
200米 2'-2'30" 1'-1'30" 45"-1' 45"-50" 30"-45"
300米 2'30"-3'30" 2'-3' 1'30"-2'30" 1'-2' 1'-1'30"
400米 3'-4' 2'-3' 1'30"-2'30" 1'30"-2'
500米 2'30"-3'30" 2'-3' 1'30"-2'30"
600米 4'-5' 3'-4' 2'-3'
1000米 5'-7' 4'-6'
1200米 7'-9'
间歇休息的重点不是时间而在于休息的方式,不能停、坐、卧,而应慢跑或走。
(四)法特莱克跑的方法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或跑的游戏)。这种在野外进行的变速跑可作为不同水平心率(130-180次/分)的有氧能力训练手段。同时在这种跑中加速跑还可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法特莱克跑时间为30分-2小时,可根据跑的速度和加速跑的长短而定。这种方法要贯彻全年,冬春宜多采用。
在法特莱克跑的过程中,运动员进行一系列100米到2-3千米的加速跑,而且事先既不规定这些加速跑的速度,也不限制慢跑的时间。在法特莱克跑时,运动员可用跑和跳专门练习代替加速跑。此方法对1500米至5000米的项目较为有效,而万米以上运动员,不常采用些手段。800米运动员也不宜采用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
专项耐力训练中,强度要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百分比强度要求法:计算某段跑强度要求公式为:
强度要求=个人最好成绩÷强度%
例如:运动员600米最好成绩为1'30"时,其85%强度要求为1'30"÷85%=1'45"9。不仅全程跑要有强度要求,不同段落也要有强度要求。为此,要了解运动员的最佳成绩如成绩,再计算强度要求的范围。
2.比赛速度要求法:先按某项预计的比赛成绩求出该项中的每100米平均成绩,在运用时,只要将该成绩乘以所跑段落的百米数,所得出的时间即为该段的比赛速度强度。如预计1500米比赛成绩为4分0秒,训练时以比赛速度跑800米的强度为:(4分0秒÷15)×7=16秒×7=1分52秒。
3.自然强度要求法:自然强度是指教练员只提出技术上或体力上的要求而没有提出具体数值的强度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是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训练自觉性和训练水平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训练阶段转换(如冬季转入春季)时,为了适应环境、气候变化或其它特殊情况时采用。
专项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中,只保留一定的比重,而在竞赛前期和竞赛期中的比重大。
⑥ 越野跑和马拉松有何不同
越野跑被称为超级马拉松,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流行,与马拉松比赛相比,首先距离特别长,普通马拉松全长42多公里,但越野跑全长一般都超过这个距离,国内首个超长距离越野赛事“玄奘之路八百流沙极限赛”全长400公里。
相比于平路上进行的马拉松比赛,越野赛选手需要时刻注意脚下多变的路况,在观察中选择路线,同时不停变换奔跑节奏,这就需要选手在比赛时高度集中精力。
越野赛沿途风景更美,赛道挑战也更大,这是越野赛最吸引人的地方。
对于普通人如何参加这项运动,建议还是要从长跑练起,提升体能和耐力,同时通过深蹲和半蹲有意识地增加下肢力量,“上手不能太急,登山是从长跑向越野跑过渡的不错选择。”
⑦ 马拉松是被人所熟知的一项运动,马拉松与越野跑有哪些区别呢
马拉松是被人所熟知的一项运动,马拉松与越野跑的主要区别是:
1.马拉松是入门级的越野赛,安全性相对较高,后勤也更有保障;
2.越野赛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如果没有马拉松经验,不建议参与越野赛;
3.越野赛都是在户外举行,需要丰富的经验,风险比较高,很容易受伤。
马拉松和越野赛都是跑步的一种形式,但是很多人对这两种运动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其实越野赛和马拉松看似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但是他们两个的风险程度和参与人群完全不一样。马拉松是入门级的越野赛,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举行,安全性相对较高,后期也更有保障;越野赛完全不同,越野赛基本上都是在户外举行,需要爬山越岭,需要自己找路线,这对人的综合能力非常高,越野赛基本上是在山地举行,路面不平,这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风险也非常大。
马拉松和越野赛都需要经过非常刻苦的练习才能够安全完赛,对于很多没有练习的跑步新人而言,还是不建议参加马拉松和越野赛,难道太大,很容易受伤。
⑧ 什么叫越野赛啊
越野赛(cross-Rally)是指驾驶车辆在野外进行竞速比赛。场地多为丘陵,山地,沙漠等自然环境。有汽车类,摩托车类,自行车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上你 望采纳
⑨ 马拉松与越野跑看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拉松与越野有何区别
甘肃黄河石林越野事故发生之后,各界对此都非常关注,但是很多人都是用马拉松来表示这一次的越野赛事,认为马拉松这种极限运动不应该举办,危险性太大。实际上,马拉松和越野赛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在跑圈里面,“越野跑”和“马拉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所以相关部门不应该将所有马拉松赛事停止。那么马拉松和越野赛有什么区别?
跑步技巧不一样。
马拉松是在路跑,跑步技巧更容易要求更低一些,但是越野跑是在大自然环境中,更需要注意脚下路况的多变情况,在观察路况的时候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奔跑节奏,还需要掌握爬升和下坡的技巧。马拉松其实是越野跑的基础,想要提升自己,挑战自己,就可以选择越野跑,但是越野跑最起码要具备跑马拉松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