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越野记录
Ⅰ 部队中所谓的五公里越野是怎么个跑法
五公里越野跑分为负重五公里越野跑和轻装五公里越野跑,其中负重五公里越野跑需要背负背包,水壶,步枪,教练用手榴弹进行;而轻装五公里越野跑则只需要穿着迷彩进行训练。
新兵连考核是携一把81-1步枪,装两块砖头的挎包,装满水的水壶,防毒面具,急救包. 4颗教练用手榴弹,弹带背包,双鞋,武装带,钢盔等。成绩是:20分钟内是优秀.;20-21分钟良好;21-22分钟及格;22以上不及格。
Ⅱ 五公里越野跑最快的记录是多少
男子5000米跑世界纪录12分37秒35
女子5000米跑世界纪录14分24秒53
牛逼吧?
Ⅲ 如何描述5公里全副武装越野
新兵连考核是携 81-1步枪 装两块砖头的挎包,装满水的水壶,防毒面具,急救包.
4颗手榴弹(教练弹) 弹带(装的是空弹夹) 背包加双鞋,武装带,钢盔等. 多重不清楚
成绩是 20分钟内是优秀.
20-21分钟良好
新兵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主要是由于部队特殊的现实环境与新兵理想化设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3]。多数新兵带者浪漫的想象,理想化的设计等超越部队客观现实的心境来到部队,而集训期间严格的纪律,紧张的训练,陌生的人际关系与他们的想象之间反差太大,那种理想化的构象被随之而来的困惑所取代,加上新兵对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的具体细节不够了解,认为是“残酷的魔鬼训练”,表现出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情绪。这种情况与文献[4]报道的相似。而进行心理干预后,新兵对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具体环节有了详细的了解,对具体训练技巧做到了“心中有数”,消除了紧张、焦虑情绪,通过教官的心理疏导,自认为能够正确处理“出色完成任务”与视身体素质“量力而行”的关系,因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明显优于训前未干预组。由于训后组测评时间在刚刚完成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后30 min,机体机能尚未完全从乏氧运动的不良状态中恢复过来,体力透支明显,或者由于过度疲劳,到达终点后突然停止运动静坐或站立不动,影响肌肉血液回流,脑供血不足[5],表现为轻度头晕甚至昏厥等脑缺氧综合征症状,因而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训前组、训前干预组和中国军人常模,说明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属于大运动量级训练科目,参训者躯体化症状、精神病性因子需要及时调理、疏导。新兵训前组、训前干预组、训后组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说明新兵入伍后,难以很快适应部队特殊的环境,加上远离父母,训练任务重,使其心理应激处于不安定状态,加上对全副武装5 km 越野训练的“恐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新兵刚刚步入军营,正处于人生最有朝气及心理某些特征成熟阶段,性格、个性可塑性大,提示部队领导要注意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生活工作环境,积极开展训练科目的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加强心理疏导,促进新兵身心健康发展。
Ⅳ 部队规定五公里越野跑多少分钟及格
成绩是20分钟内是优秀,20-21分钟良好 ,21-22分钟及格 22以上不及格。
Ⅳ 当兵,5公里越野的问题!
首先,现在部队对新兵的要求没以前那麽高了,采取循序渐进地方法。其次,你会慢慢适应的,只要你心中有理想,就会不怕的。就会练好的。还有,关键是你的心态,我刚去也不行,后来全行了。因为我喜欢部队,喜欢军装!
Ⅵ 部队里武装5公里越野多少时间合格
26分钟。
为了锤炼战士在实战化条件下体能和技能的战斗应用,检验特战小队在极限条件下的协同配合能力,近期,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支队特战队员们严密组织武装五公里越野。
武装五公里越野,作为军事体育项目之一,是指官兵携带个人武器和装具进行的越野跑,是军人体能训练的“重头戏”,也是极具考验的课目之一,一般官兵都要求在26分钟内完成。别看他们训练时跑姿刚劲威猛,但想要征服武装五公里,绝没那么容易。
经过一路上的重重考验,战士们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知道真实战场更为严酷,只有从平时训练中不断突破极限,才能在战场上拿出真功夫、硬本领。
武装五公里越野,瞄准实战化训练,从严从难,突出重点,为支队武装五公里科目进行了一次的示范,树立了一根挺立的标杆。
(6)5公里越野记录扩展阅读:
在我国当过兵的和没当过兵的都知道部队要跑五公里,特别是当过兵的武装五公里越野其艰难程度终身难忘。虽然有特殊作战任务的特种兵或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加强训练中会偶尔跑十公里、八公里等距离,但绝大多数普通的作战连队还是以五公里的训练科目更为常见,训练次数也更为频繁。
其实,不只中国军人跑5公里,美国陆军司令部2011 年颁布训练规范《身体准备训练》中明确:因应新型战争需要, 新兵训练项目中废除了刺枪术和8000米长跑,改为了3英里跑考核,换算过来是4.83千米,几乎也是5公里。俄罗斯军队出操必跑3公里,然后进行各类力量型训练,后再跑步。
在我国要了解跑五公里首先要了解步兵。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步兵,秦汉以前的车战中,每辆战车都配备若干徒兵,他们手持各种长短兵器配合战车进行战斗,这就是步兵的前身。
战国时期,因为战争规模的扩大,作战区域逐渐由平原扩展至山地和丛林。战车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徒兵的重要性开始上升,最终一部分徒兵从战车部队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兵种——步兵。
秦军步兵按所持兵器种类划分为不同的集团,有手持短兵器和盾牌的近战部队,有手持长兵器的长兵部队,也有专门操纵弓弩的弓弩部队,每种部队均集群作战,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动,不同部队间互相掩护,以达到集中攻击、集体防卫的目的。
汉代以后,由于步兵机动性较差,且缺乏足够杀伤力的远距离攻击武器,逐渐被骑兵取代。元代时,步兵甚至已沦为纯粹的后勤保障部队。明代中期,步兵有了自己的作战阵法和长短兵器,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成为中国古代步兵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之后步兵从没淡出历史舞台。
步兵担负打仗任务,有进攻就有防御,进攻和防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才是最优值,换句话说就是两军对垒最安全的值,也就是避让和进攻的最佳值。
经战争的实践检验,于是就有了这个5公里的概念。
如果两国激战,有来使说和,首要各退10里,待商定后再战。修建长城时在每隔5公里之内必建一个烽火台,虽是用放狼烟的形式传递信号,但在紧急情况下也便于守台兵快速机动传递信息。元、明、清时期每隔5公里设立1个急递铺,便于“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铺兵昼夜不分,在铺值班,遇有公文到达,立即出发走递,程限一般为每昼夜行400里。据《清光绪会典》载,清光绪年间全国有18个省有递铺13935处,铺兵44643人。
古代战争法则的安全距离被运用到现代战争中也十分管用。
5公里是中型迫击炮的射程距离,中型迫击炮可以配置到步兵连。一个连的作战半径和实际控制区域,折中来说也就5公里半径方圆。退出了5公里,基本可以退出中型迫击炮的射程。单兵新型毒刺肩扛式导弹,有效射程5公里左右。如用直升机投放步兵,最好在5公里以外。
解放战争中,徐东阻击战围歼黄百韬兵团,中央军委果断命令华野指挥机关由碾庄圩以南后退5公里到土山镇,确保了指挥部安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将军果断将东线部队所属的我军130火箭炮和各种火炮全部调上来,集中炮火猛轰越军的军事工事,逼迫越军不得不后退5公里。
5公里在战略战术上是一个折中的安全值,对在这个安全值范围内的战士来说也是一个可塑的最佳值。
从我国自己研究确定的体能极限来看,单兵负重20到30公斤,急行军状态下,超过五公里,会导致体力透支,缺水缺盐,极易发生昏厥,长期如此,会对士兵身体造成不可逆损害;低于五公里,无法做到与战术训练需要,卡在这个极限恰到好处。
从运动学角度来看,800米以上是中长跑的奔跑运动,5公里以上是长跑的奔跑运动。5公里作为中跑的上限和长跑的起点,正好卡在了一个体能的临界点上,便于体能的迁移,如果负重跑更能锻炼军人的耐力和负荷力,适应各种战术跑的要求。
当然,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要求战士体能素质整体高,而且必须均衡。一味加强力量型素质战士,应激素质、耐力素质会下降,且整体战士的体积与体重也会过大,都不利于杀敌和战术躲避,也不利于战术载具的驾驶。
过于纯耐力型的战士,在需要战术负重的情况又会造成麻烦,不利于持武器战斗的实战要求。
Ⅶ 五公里武装越野多长时间达标
五公里轻装及格时间为23分,部队一般时间为19到20分钟,17分钟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