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越野试驾场地
A. 试驾路虎发现运动版:跑山路行云流水,极限越野很强悍
在全国排名前十的《车壹圈》看来,发现神行版拥有一辆豪车不该有的一样东西,就是性价比。35.68万元起,可以买一辆豪华与科技兼备,实用和配置如此全面,同时还拥有普通城市SUV所不具备的强大越野功能,真的是物超所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广东越野场地有哪些有没有详细介绍
小野提示:想要去以上场地体验越野的,最好去之前能找到场地的联系方式,问过具体的情况之后再去。
C. 建一个越野汽车场地赛道需要多大面积
很贵的,拿上海为例
花费26亿元人民币兴建上海F1赛道
“烧钱”最多的F1上海站赛事
F1上海站赛事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功。门票卖得异常的火,大大超出当初的预计;从上海组委会到国际汽车联合会(FIA),从观众到车手,好评如潮。然而,也有赛车界传媒认为,中国上海站的赛事花费实在是太昂贵。
为了办好F1赛事,上海赛车场有限公司首期投资26亿元人民币,专门兴建了赛道,这在现今的F1各分站赛中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是为F1专门兴建赛道,绝大多数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赛道,都是利用现有的公园、城市道路、或者汽车公司的试车场。
这26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用来建设5。3平方公里的F1赛场及赛场指挥中心、新闻中心、赛车改装中心和直升机停机坪等。但是,要举办F1赛事,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首先,要交报名费。为举办赛事交给FIA的报名费达到2000万美元,而且根据协议,这笔费每年将以40%的幅度递增;其次,配套道路建设的投入。
为了配合比赛,上海市政府对F1赛车场周边区域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涉及6条道路、长达9。7公里,可以想像,这笔工程费用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F1上海站全年平均需要雇请5000名工作人员,这笔开支也不会少。
另一笔大的费用就是举办权购买费。
据《F1商业》杂志最新刊登的数据显示,上海购买举办权费用每年高达3000万美元,但与上海同样今年第一次举办F1的巴林却只付出了1800万美元。在亚洲地区举行其他两站赛事中,日本铃鹿站为购买举办权付出的费用只有950万美元,马来西亚雪邦站稍微多点,但也只有1500万美元,都远远少于上海的花费。
在欧美地区,各个F1分站赛的举办费用都只在1000万美元左右,有的甚至不用购买举办权,例如意大利蒙扎站和摩洛哥站。因此,与欧洲各站比赛相比,上海几乎付出了三倍的费用购买举办权,这似乎是有点不可思议的。
除了每年向FIA交纳巨额的举办费用外,上海每年还要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向FIA购买赛事转播权,这就是说,上海每年在这两个方面要支付5000万美元给FIA。
而上海组委会能够从赛事本身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门票。虽然上海站比赛门15万张门票全部销售出去,但是总共3000多美元的门票收入并不能抵销支出。为了获得F1赛事举办权,上海可谓不惜血本。
D. 浙江有赛车场吗
当然有啊,绍兴有个浙江国际赛车场,
二级赛道,月初刚举办过一场比赛,
LMP3勒芒原型车,还有雷诺方程式。
赛道建在山边,弯比较多,坡度比较好玩。
E. 谁知道全国试驾场地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求介绍!!!
我这有47大试驾基地覆盖全国35个核心城市,各基地具备汽车试驾、越野体验、新车发布及汽车培训等多样功能。基地配备全套越野器械;分布有: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安徽、上海、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内蒙、山西......等等:如需详细请与我联系:15083529729(微信同步)
李经理
F. 请问一下附近有没有试驾的地方
可以去一些线上的平台看一看,一般都比较方便的,综合场地,越野场地,还有冰雪、夜路等试驾都能找得到,而且全国各个城市的都有
G. 场地试驾捷途X70 PLUS 综合实力一点儿不含糊
11月15日,捷途X70PLUS在成都天府芙蓉园举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场地试驾体验活动。现场设置了S路曲线行驶、百公里加速、交叉轴、U型弯道、麋鹿测试、侧坡、滑轮组、100km/h-0制动等项目,充分向在场的媒体和消费者们展示了自己的不俗实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北京越野赛道哪里有北京或是北京附近有试驾越野车的赛道吗公司做活动用
有的 在北京市西四环四季青桥西 青泉赢睿越野赛道 全长超过2.7公里,有多种赛道之分如:初级越野道、越野教具模型路、山地环路、越野模拟测试路、高级越野道等,当然 我们还设有很多刺激的障碍,如:双驼峰、马蹄坑、炮弹坑、沙槽、起伏路、陡坡、单边桥......
I. 依然是同级别中的"标杆",场地专业试驾博越PRO
四年前,一句"你好 博越"开启汽车智能互联先河,引领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发展方向。作为吉利汽车的明星产品,博越家族销量高歌猛进,连续3年年销量突破20万,曾经创立过"平均每售出33台SUV,就有一辆是吉利博越"的神迹。而通过对80万博越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四年后,博越PRO正式上市。为了让大家对博越PRO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此次我们在场地对博越PRO智能四驱版进行了一次专业的试驾,体验一下15万级的四驱SUV产品到底有怎样的实力?
博越再进化,PRO改变的是细节享受
一款车型是否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买单,颜值是最重要的一点,而博越PRO在这方面则有着十足的自信。博越PRO身上已经抹去的SUV惯有的那份油腻感,无论是漫画家还是音乐人,都能在博越PRO上找到那份相同的气质。更为立体的家族式前脸以及"豹越式"车身设计让整车有更强的立体感,全新设计的前后LED大灯透露出科技感的同时,也让新车变得更有辨识度,19英寸轮圈更是整车的焦点所在。车尾的造型比较饱满,两侧的尾灯也采用了全LED光源的结构,并且示宽灯的样式采用了光带式LED结构以及叠加的样式效果。
同样精彩的还有内饰部分,博越PRO内饰设计融合了传统底蕴与互联印记,将中国风理念贯穿始终,再配上大面积的搪塑软质材料、缝线、金属饰条等,当你用手触摸中控的第一下,就能感觉到它高档豪华的内饰氛围。12.3英寸大屏幕与中控面板融为一体,除了屏幕下方的钢琴键式温控区之外,没有过多的实体按键,整体观感十分协调。电子挡把周围的驾驶模式旋钮、车身稳定控制、360°全景影像、AUTOHOLD自动驻车等按键,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实用。由于采用了电子换挡杆,所以中央通道箱下部拥有一个比较大的储物空间。
另外,对于博越PRO来说,引以为傲的智能科技无疑是一把"杀手锏"。博越PRO搭载了吉利最新的GKUI 19智能生态系统,毫不夸张地说,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软硬件实力最强大的车机系统。语音控制导航、空调、多媒体等操作在现今的智能车机系统中都比较常见了,但是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融入了更多、更精确的操作,比如"打开右后窗"、"打开副驾驶座椅加热",更加支持口语化。此外,语音问候可根据不同的场景,对驾驶员进行问候,这也使得博越PRO更加"有温度"。
48V轻混+四驱坐实"标杆"之名
此次试驾车型为吉利博越PRO智能四驱版,其搭载的是1.5T+48V轻混系统,传动系统为7速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四驱系统是来自博格华纳的第五代四驱系统。最大功率为135kW,最大扭矩为255N·m;配合的混合动力系统为48V BSG,系统综合功率140kW,综合扭矩可达到300N·m。而此次场地试驾环节包括了S蛇形弯、直线加速/制动、交叉轴等项目,此外,还有轻中度越野路线,这些环节能够较为充分的体验车辆的性能表现。
从试驾感受来看,得益于48V电机的加持,博越PRO在油门的响应速度上非常快,即使是轻踩油门,电机也能瞬间做出响应,起步反应比较灵敏。同时,吉利还优化了发动机的低扭输出,1500转就可以达到255N·m的扭矩,极大弱化了发动机迟滞的特性。而在制动表现上,博越PRO倒是令人惊喜,它的刹车脚感略微偏软,而且刹车力度比较线性,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极度友好。在S形弯道中来看,博越PRO方向盘的转向力度柔和,指向非常精准,车身所反馈的灵敏度与侧倾虽不及轿车,但在同级SUV车型中也算是较高的水平。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博越PRO的四驱系统,它的中央差速器是多片离合结构,轮间限滑依靠电子辅助,在车内可以手动切换至OFF ROAD模式,当时速在60km/h以下时前后动力分配会固定在50:50,在其他模式下,系统会根据车轮的打滑情况自动分配前后桥的动力。而从此次试驾的交叉轴、轻中度越野测试来看,博越PRO智能四驱版的脱困能力非常出色;在车轮悬空,或者是出现打滑时,四驱系统能够快速介入,将动力传送至有附着力的车轮上,轮间动力分配能力相当出色。同时,博越PRO智能四驱版还提供了"OFF ROAD"越野模式,在该模式下电子系统会允许车轮在一定范围内打滑,从而增强车辆的脱困能力。
主张观点
从此次场地的专业试驾来看,博越PRO四驱版的动力体验上虽然不算很强劲,有了48V轻混系统的加持,动力响应更加迅速,动力输出更加顺滑,同时燃油经济性也有不小的提升。并且,博越PRO的四驱系统绝非花架子,而是真正的具有不俗的脱困能力和越野性能。再结合14.88万的售价来看,吉利博越PRO四驱版在同级别车型中是有较高竞争力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