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驱越野车底盘结构图
❶ 四轮驱动的汽车的底盘的结构是怎么的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quattro(r)四驱的原理 在车辆采用全时四轮驱动和托森式差速器(纵置式发动机)或者电液式多盘离合器(横置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驱动力则分布于四个车轮之间。由于纵向力作用的减弱,各车轮传输quattro(r)驱动装置的横向力得以增强。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储备极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围,车辆工况基本上呈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会转向不足也不会过度转向。
越野车的四轮驱动,因为越野车都是四驱,说说四驱的原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车轮之间的转速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驱动力傻瓜式的分配给所有车轮而没有转速差,那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差速器装置就是吸收车轮转速差的。所有的四驱车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装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锁)。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虽然能让四驱车顺利转向,可当车轮有打滑的时候,另一侧的车轮也要失去驱动力,而打滑的车轮徒劳的空转却无法前进。这时候就需要差速器锁来锁定打滑的车轮,而把驱动力全部传送到尚未打滑的车轮上,使得车辆脱离险境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quattro(r)四驱的原理 在车辆采用全时四轮驱动和托森式差速器(纵置式发动机)或者电液式多盘离合器(横置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驱动力则分布于四个车轮之间。由于纵向力作用的减弱,各车轮传输quattro(r)驱动装置的横向力得以增强。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储备极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围,车辆工况基本上呈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会转向不足也不会过度转向。
越野车的四轮驱动,因为越野车都是四驱,说说四驱的原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车轮之间的转速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驱动力傻瓜式的分配给所有车轮而没有转速差,那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差速器装置就是吸收车轮转速差的。所有的四驱车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装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锁)。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虽然能让四驱车顺利转向,可当车轮有打滑的时候,另一侧的车轮也要失去驱动力,而打滑的车轮徒劳的空转却无法前进。这时候就需要差速器锁来锁定打滑的车轮,而把驱动力全部传送到尚未打滑的车轮上,使得车辆脱离险境
❷ 汽车底盘结构传动器结构及作用图
这个篇幅很大的,可以在网上搜下。
但一般动力传递路线为:
1、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后驱动轮(对于后驱车)。
2、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前驱动轮(对于前驱车)。
3、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分两路:(1)、前万向传动装置-前主减速器-前差速器-前半轴-前驱动轮;(2)、后万向传动装置-后主减速器-后差速器-后半轴-后驱动轮;(对于四驱车)。
❸ 坦克、装甲车、军用越野车辆底盘的4*4,6*6,8*8,10*10,这些规格都是什么意思啊
不是!他说说的主驱动轮的数量和驱动轴数。
4X4就是四轮驱动,2套轴。
6X8说的是6个轴,后8轮驱动。这个是有3套轴。
8X8就是8轮驱动,有4套轴。
10X10就是10轮驱动,5套轴。实际上就是10个轮子,但是每个轮子都有动力所以就是10x10.
❹ 汽车底盘构造图及底盘各部件名称作用
书上都有。。。
❺ 汽车底盘的4×4,4×6,4×8,6×6,8×8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啊
4x4是四驱的意思 4x6是6个轮子4个轮子有动力
❻ 关于越野车底盘
越野车底盘的高度没有绝对的标准和限制,如果一定要一个标准的话,那就以成熟的、公认的越野车底盘高度为标准吧,比如;陆地巡洋舰、霸道等;陆地巡洋舰这款车应该属于大家公认的越野车了吧。。。她的最小离地间隙只有21公分,丰田霸道的越野性能也属于成熟的吧。。。她的最小离地间隙也只有22公分!朋友,我认为你这个问题目的旨在了解车辆的越野性能,但你的问题有点片面了。。。因为2010年,这些成熟的越野车型基本都对底盘系统进行了重新的装备和调校,比如;陆地巡洋舰由原来的底盘升降系统,重新装备成了独立空气悬架系统,不但提高了舒适度,而且有效的保留了原有的越野性能;所以越野能力是各项装备综合指数的表现,底盘高度是一个数据而已,底盘系统的工作能力又是一个重要的数据,所以应该综合来看。另外,如果你长年在市内,请不要特别的追求越野能力,因为越野能力是需要燃料油作为代价的,而你又不是十分的必要。。。
❼ 全地形四驱越野车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全地形越野车也就是ATV,ATV全称All-Terrain Vehicle,译为全地形车。有两驱和四驱之分。前者国内有很多厂商专门做来出口,只能在沙滩等平坦区域开着玩,所以也有人叫沙滩车。四驱型则全然不同,仗着重量轻,体积小,再加上长行程的独立悬架系统...
❽ 谁有6*6六驱底盘车图片军绿色东风6*6六驱沙漠越野车底盘图片
国五排放东风6x6康明斯沙漠越野卡车
❾ 悍马车底盘结构图
温州有3辆,有空过来看看. 或看看: http://www.x5dj.com/GroupForum/1409/00153561.shtml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