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西藏大北線自駕游視頻
⑴ 開車自駕去西藏走川藏公路有沒有高原反應南線318國道和北線317國道分別路況怎樣,走過的朋友請詳
還可以吧越野車或者地盤較高的車都可以勝任!會經過五千米高海拔地區,會不會有高反要看你身體素質了,去之前半個月喝紅景天草葯跟木棍一樣,計量大夫會告知!堅持每天喝,多少會有效果!再不行就吃高原安!初次進藏建議帶上血氧測試儀攜帶型很方便,氧氣瓶四升裝基本差不多,可以在車內迷漫式放氧但注意安全,也可帶幾支攜帶型氧氣罐!葡萄糖針劑在高反時不想吃飯喝一支很管用!車里可以准備一個點煙器插頭的燒水杯!這東西在高海拔或無人區時很有用!
⑵ 西藏最險四條自駕線路推薦,去西藏自駕游這幾條考驗膽量的線路不能錯過
1、珠峰大本營 2、山南大環線 3、墨脫 4、阿里北線 今天這幾條非常規自駕線路,可是對意志力的考驗,你敢去嗎?
1、珠峰大本營
巔峰夢想,在地球148,939,100平方公里的陸地上,只有一個地方海拔高達8844.43米,這就是珠穆朗瑪峰。對很多人來說,珠峰是毫無爭議的一生必到之地,因為這里有不能忘懷的一世夢想。
雅魯藏布江
羊卓雍錯
絨布寺
自駕路線:拉薩(G318)→57.3KM→ 雅魯藏布江大橋(G318) →659KM→羊卓雍錯(S307)→147KM→江孜縣(S204)→92.6KM→日喀則(G318)→231KM→查務鄉(左轉,G318)→76.3KM→白壩村→4.1KM→左拐彎(搓板路)→98KM→絨布寺(環保車山路)→4KM→珠峰大本營
2、山南大環線
山南之南,山南,顧名思義就是山的南方,山南之南,是在岡底斯山脈更往南的喜馬拉雅山脈之南,那裡有眾多不為人知的秘境,雪山、湖泊、草原、森林,還有桑耶寺、昌珠寺、三安曲林寺、卡久寺、賽卡古托寺等眾多悠久歷史寺廟。
桑耶寺
昌珠寺
卡久寺
自駕路線:成都→147KM→雅安→168KM→瀘定→49KM→康定→75KM→新都橋→74KM→雅江→143KM→理塘→165KM→巴塘→36KM→竹笆籠→71KM→芒康→158KM→左貢→107KM→邦達→94KM→八宿→90KM→然烏→129KM→波密→89KM→通麥→127KM→林芝→457KM→山南
3、墨脫
蓮花秘境,墨脫意為「隱秘的蓮花」,屬喜馬拉雅山脈東側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新都橋
理塘
芒康
米堆冰川
自駕路線: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398KM)→雅江→理塘→巴塘(378KM)→芒康→左貢(260KM)→八宿→然烏(290KM)→米堆冰川→波密(128KM)→嘎隆拉山隧道→墨脫(117KM)
4、阿里北線
終極越野,所謂阿里大北線,是指西藏境內的一條最靠北邊的、東西向的、由那曲地區的安多到阿里首府獅泉河的省級公路,編號為S301,全長約1400公里,地處羌塘和可可西里保護區的腹地,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在自駕圈被尊為一條越野終極線路。
獅泉河
納木措
自駕路線:獅泉河→革吉縣→雄巴→亞熱鄉(308KM)→仁多→錯勤(374KM)→文部南村(280KM)→文部北村→尼瑪縣(180KM)→錯折羅瑪鎮→班戈縣(400KM)→520KM→拉薩
⑶ 西藏自駕游火爆,但對車要求高,什麼車才能順利走完西藏
很多人對西藏很嚮往,特別是自駕旅遊。西藏不同於一般對方,海拔高,環境惡劣,一般人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而且對車的要去也比較高。當然,進藏並不是大個子越野車的專利,普通車也可以成功,當然,車越好,成功率越高。如果車輛不合適,對技術的要求也更高。下面就來說說自駕游西藏該選擇怎樣的車。
1、保有量大容易修的車
再好的車也會壞,更何況進藏很多路況都比較差,車子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尤其是阿里北線這樣的長途路線,每個人至少要備半個月的衣物、行李,空間小的車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⑷ 去西藏走阿里大環線需要幾多天多少公里
走阿里大環線,不含轉山基本上需要13天。全長1190公里。
阿里地處西藏西部,海拔較高,自然條件惡劣,道路時常因天氣變化而中斷,每年只有這幾個月份比較適宜行車。阿里的年平均氣溫19℃,地區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晝夜溫差很大,夏季白天氣溫為20℃以上,到夜間則降至0℃以下,在這里旅行一定要帶好足夠禦寒的衣物。
(4)越野車西藏大北線自駕游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關於著裝:
阿里的早晚溫差真的挺大,白天日照強烈,晚上寒風凜凜,推薦服裝以運動旅行為主,沖鋒衣、防寒服、羽絨服必不可少,旅途中在車內溫度還是比較暖和,但打開車門,感覺就不同那,所以隨車一定要放一件厚外套,隨時穿戴,避免旅途風寒感冒。
關於證件:
身份證、駕駛證是必須要帶上的,阿里位於祖國邊境,需要辦理邊防證件,建議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好,既省錢又方便,請拉薩當地旅行社代辦。此外如果有學生證、老年證、殘疾證、軍官證等也可以帶上,不少景區也會減免門票費用。
⑸ 川藏線分南線和北線,首次去西藏該走哪條線路這4方面必須了解
從成都到拉薩的公路,叫做川藏線,即從四川通往西藏的公路名稱的簡稱。
川藏線,一共有兩條線路,一是318國道川藏南線,另一個是317國道川藏北線。
從里程上分析,兩條線路差不多,都是2200公里左右。可是在進藏 旅遊 時,為什麼大多數遊人,都選擇川藏南線,而不走317北線入藏呢?
一、路況
318國道川藏南線路況比北線更為柔和舒適,路面更加平整,約95%的路段皆為柏油路,小轎車和麵包車都可以通行。
如果走317北線,在穿越雀兒山進入藏區之後,路況開始變得糟糕,小轎車通行困難,更適合越野車穿越。
二、海拔
318國道川藏線,從成都出發的海拔變化更為循序漸進,雖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供人休息的住宿點基本都在3000米左右,不容易高反。
317川藏線在駛入昌都後,丁青縣4500米、索縣4600米、那曲4650米,沿途海拔基本都在4500以上,讓人難以適應。
第三、景色
318國道川藏南線經過 新都橋、稻城亞丁、然烏湖、米堆冰川、金沙江大拐彎、林芝桃園 等地,自然風景瑰麗宜人,河谷澗地翠色慾流,不禁令人流連忘返。
317川藏北線的風景特點,更偏向為宏偉壯闊的大山,豐富多元的寺廟景觀,自然風景不及南線婀娜多姿。
第四、 旅遊 設施
317北線的 旅遊 設施比較荒蕪寂寥,沿途 旅遊 接待、小吃住宿等配套設施不全,甚至是極為稀有,不適合邊走邊玩。
318川藏南線一路景點不斷,景區開發較為完善,沿途餐飲、住宿、醫療設施等地都配套成龍,遊人入織,加油、住宿、飲食等各方面更加滿足遊人的需求,不需要遊人准備過多的戶外旅行用品,適合 旅遊 觀光。
雖然在 路況、海拔、景色、 旅遊 配套設施 方面,317北線不及318南線,但仍有不少人選擇北線。試圖體驗北線險峻路況的自駕游者,更能通過317北線尋找到一種戰勝極限路況的成就感。
除此之外,317北線在 歷史 文化方面上,優於南線。317北線沿途有許多寺廟,也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故事,如雀兒山公路修通的故事等。整個川藏線2000多公里,築路時倒下了3000多個解放軍戰士,平均每修築的2公里路,就融合有3名子弟兵的血肉。
下面我們來看看受90%遊人選擇的318國道沿途風光。
新都橋,被稱為「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天堂」。
飛來寺,離318國道不遠,可以走「川藏線+滇藏線」經過。在飛來寺,可以遠觀雲南第一峰——梅里雪山,享受「日照金山」的視覺震撼。
稻城亞丁,秋天的時候金黃葉落,紅草叢生如火如燃,林葉翩飛靜美如歌。
仙乃日神山,為稻城亞丁的「三大神山」之一。
尼洋河,位於波密到林芝路段,高原山川連綿,下游靠近雅魯藏布大峽谷。
然烏湖,川藏線上由野外徒步者所發現的一片湖泊,原本為一次泥石流後的堰塞湖,後面漸漸形成一面玲瓏剔透、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成為川藏線的絕佳景點。
米堆冰川,由兩條世界級冰瀑布匯流而成,冰盆絕壁,撩人心魄,中國最美6大冰川之一,距318國道僅6公里,遊玩不用繞路。
關於川藏線自駕跟車、拼車游、自由行,還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私信問我哦,祝大家路途愉快!
⑹ 什麼車適合西藏自駕游
去西藏駕游車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選擇空間大的車型
選擇大空間的車沒啥其他原因,可以帶的東西,而且相對而言空間大了,坐的也很舒服,不會因為空間小太擁擠而難受。畢竟西藏駕游算是長途旅行,時間長,路程,加上路況天氣的原因,所以需要准備的物品還是需要很的。這一點對於全家出行的家庭來說,很重要!
2、盡量選擇排量在2.0以上的車型進藏,因為高原確缺氧,車跟人一樣也會有反應,那些5、6個排量的車都有反應,更別說什麼1、2個排量的車,陡坡急彎上坡很慢很難。
3、越野車,西藏任何路線都沒有問題,建議使用4輪驅動功能的越野車,兩驅車進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選擇底盤較高的SUV或者越野車。雖說也有一些轎車或者底盤較低的車型進藏,但是為了安全險還是SUV最可靠。因為藏區的路況變化是非常的快,特別是雨季的時候,什麼塌方.泥石流.滑坡之類情況頻繁。
4、家用轎車,適合走青藏線,因為青藏線沒有那麼什麼盤山路而且總體路況都還不錯。
⑺ 從山東濟南開車去西藏自駕游的路線 哪條路線最好走 風景美 花費得多少 需要准備些什麼 應該注意些什
如今進藏的路已不再那麼難,甚至普通的小車(QQ)在5月到9月也能從川藏公路長驅直入。但作為自駕愛好者的終極嚮往,西藏仍然有很多地方不是每個自駕者都能深入的。所以了解西藏路況、掌握西藏駕駛技巧,對於自駕進藏的朋友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一、時間
① 秋季
秋季是最佳出行時間,道路不會因降雨引發的塌方而經常阻斷,氧氣含量也較春冬兩季高。川藏線上很多山此時都是彩色的,這對喜歡攝影的朋友來說是最美的時節。
② 春季
春天是第二個不錯的季節,如果走川藏線,怒放的桃花會謀殺不少攝影愛好者的菲林。
③ 雨季
對喜歡挑戰的人而言,雨季到西藏不僅能經受很多不同路況的考驗,同時對於人的意志力也是一個挑戰,非常刺激、過癮。
二、路況
① 砂石路
西藏道路雖較以往好多了,但聶拉木到樟木、波密到墨脫、新藏線等很多地方仍是土路、碎石路和搓板路。若去這些地方最好使用AT胎(All Terrain,全地形通用輪胎),我們的六切(6缸切諾基)走這些路時有狀況發生,但出發前剛換的AT胎還是很牛,沒有扎胎、爆胎現象(當然也不排除運氣原因)。
② 大北線
對於走阿里大北線的自駕車者來說,四驅車是一定的。對道路的准確判斷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朝有明顯車轍的方向走,否則不但很容易陷車,而且很容易走上岔路,來回兜圈。
③ 冰雪路
10月中旬以後去納木錯等高海拔的地方,四驅車帶上防滑鏈很有必要。因為這個時節高海拔地方基本都有降雪,很窄的冰雪路面很多,甚至有些路段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一旦發生側滑,後果不堪設想。
有個經驗:車上備個水桶,遇到冰雪路面時,把水澆到路面上,車上去後有被粘住的感覺,這樣就增加了摩擦力,慢慢通過是沒問題的,必要時也可給輪胎澆上水。
三、車型
很多准備自駕進藏的朋友都會問,到底什麼樣的車型比較適合。
① 建議
80、三菱是首選。其實西藏現在的路很多車都能進來,但要深度游那肯定是四驅越野車,當然也有開兩驅的依維柯單車單人走阿里南線到新疆的,這可能就得看你的技術和運氣了。個人認為,只要是四驅車,走西藏是沒什麼問題,我們的六切表現就不錯,只是和80相比,舒適度要差很多。
② 不建議
悍馬、路虎之類的車不建議走西藏。
首先,西藏的油標號不太夠,對這種油質要求較高的車危害較大。
其次,這些車型在西藏較少,配件很難找到,一旦車出現問題,要麼停下來等配件,要麼就把車拖運回去。
四、技術
由於環境特殊,在西藏開車和內地有很大區別,所以場地賽中技術不錯的朋友千萬別太自信,因為場地賽雖是多種路況的結合,但畢竟是短距離。
① 駕駛技術
在西藏自駕,很多時侯在土路上一顛簸就是十幾個小時,而且有些地方海拔很高,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體力和精力消耗都極大。所以此時千萬不要過度疲勞駕駛,不要讓自己處於高負荷狀態,適時停車拍照、解手很有必要。若有副駕陪伴,副駕最好不要睡覺,要多看路面多和駕駛員聊天,因為旁邊有人睡覺駕駛員也很容易犯困。在西藏,駕駛時犯困加高原反應是很可怕的事情。
② 行駛技術
在西藏搓板路很多,所以在搓板路上開車,速度最好控制在60邁以上才不會覺得顛。過水時,若路況不熟,不要抱僥幸心理,最好掛上四驅。
墨脫的路,在很多四驅越野人眼裡似乎已不是太難走,但很多路段平均時速基本上就在10km左右,是對人耐力的極大考驗,所以在這種路上開車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態。
③ 經驗技術
在西藏駕車經驗很重要。7月中旬我們去羊湖時在一上坡車熄火了,一藏族司機告訴我們在彎道很多又是上坡的地方想拖車很不現實,可以把車掉頭往下推,發動著後待轉速上去,迅速掉頭加大油門往上沖就沒什麼問題了。
在這里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西藏開車比在內地開車省油,但發動機也有失力現象,動力明顯不如內地強。也許是因為氣壓和含氧量給車造成的高原反應吧。
五、注意
① 初次進藏
最好提前半月服用紅景天,到達後可服用「高原安」膠囊,如有頭暈頭痛現象,睡前服用舒樂安定和芬必得膠囊各一粒,可有效緩解症狀。
② 吸煙
據很多朋友說,吸煙者在不舒服時吸根煙可防高原反應。(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③ 高原反應
有次一朋友單位派他和同事去機場接一內地來的領導,到機場才發現帶的氧氣袋沒充,緊急中他和同事用嘴把氧氣袋吹脹,只希望來的領導不需要氧氣。接領導上車後沒一會,這位領導就說有高原反應,需要吸氧。他倆誰也不敢說什麼,只能把氧氣袋遞給領導。領導吸了幾口後說:「現在好多了」。從這個真實故事可見,其實高原反應很多時候與身體無關而是心理因素。
④ 證件
出發前最好在本地辦好護照和邊境證。很多去西藏的朋友臨時想去尼泊爾,但因沒帶護照而作罷;西藏很多地方需要邊境證,在當地申請辦理手續繁雜,旅行社辦理時一般會收100元左右手續費,而本地辦理只需10元押金。
⑻ 西藏自駕游選川藏南線G318和川藏北線G317,哪個路線更好
第一,川藏南北線路況不同 第二,川藏南北線景觀不同 第三,川藏南北線線路差異 川藏自駕游實用小貼士 對比一產生,相愛相恨的自相殘殺就開始了。進藏的路線中,川藏線南北兩線往往是人民爭相比較的矛頭,這兩條線常常都是人們選擇進藏的最佳路線,因為許多人也為了到底是選擇川藏南線好還是川藏北線好絞盡腦汁,各種對比甄選。今天咱們也來看看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相比較有何區別,看能否甄選出進藏選誰更好!
第一,川藏南北線路況不同
川藏南線(G318):路況好,隨著9個隧道的相繼開通,這條路已然「改頭換面」,尤其是在西藏境內,公路修建的很平穩。80%以上的柏油路面,除了部分路段由於季節自然災害的迫害處於碎石路之外。
川藏北線(G317):極少有旅遊者深入涉足,路況相對於川藏南線而言比較糟糕,會偏向於原始風貌。
所以,通過路況比較可以得出:如果你是越野愛好者,那麼川藏北線可能更為適合你的野性展示。
第二,川藏南北線景觀不同
川藏南線(G318):沿途以自然風光見長,雖也會有一些代表藏區的人文景觀,但是卻不如北線那麼有名氣和氣派。
川藏北線(G317):人文景觀非常豐富。著名的人文景觀有甲居藏寨、五明佛學院、德格的印經院、梭坡古碉、道孚民居、爐霍寺、甘孜寺等等。
所以,通過出發點的側重不同,如果偏愛風景欣賞、攝影的遊客,選擇川藏南線肯定是更為合適的;如果是愛好人文挖掘、歷史探索的遊客,那麼川藏北線就是不二的選擇了。
第三,川藏南北線線路差異
川藏南線(G318):成都→147KM→雅安→168KM→瀘定 →49KM→康定→75KM→新都橋 →74KM→雅江→143KM→理塘→165KM→巴塘→36KM→竹笆籠→71KM→芒康→158KM→左貢→107KM→邦達→94KM→八宿→90KM→然烏→129KM→波密→89KM→通麥→127KM→林芝→19KM→八一→127KM→工布江達→206KM→墨竹工卡→68KM→拉薩 合計2140KM
川藏北線(G317):成都→48KM→都江堰→335KM→丹巴→160KM→道孚→72KM→爐霍→97KM→甘孜→106KM→馬尼干戈→112KM→德格→24KM→金沙江大橋→85KM→江達→228KM→昌都→290KM→丁青→232KM→巴青→260KM→那曲→164KM→當雄→153KM→拉薩 合計2320KM
所以,通過線路的對比,兩者的遠距離差距並不是很大,都需要大致10-15天的時間才能完成進藏的目的。如果你的時間充裕,兩條線你隨便選!
川藏自駕游實用小貼士
1、游川藏線最佳的時間是5、6月,和9、10月。因為每年5月至8月,都是西部的雨季,泥石流和塌方頻繁發生,穿越某幾段道路的危險性較高。如果想要領略川藏線雨季的美麗,在行程上應該多安排幾天;
2、川藏線上主要都是藏區,所以在飲食方面也是以藏餐為主的。如果你吃不慣藏餐,可以自己提前備好一些食物,如方便麵、巧克力、餅乾等;
3、從成都往西藏方向走,氣溫會越來越低,所以需要帶上厚衣服禦寒,注意適量增添衣服,以防感冒。另外,高原地區紫外線非常強烈,帶好防曬物品,做好防曬措施;
4、在高海拔地區,一定要注意高原反應。出發之前備上抗高反的葯物,如紅景天、西洋參含片等。途中若出現高原反應,應及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