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50公里越野跑
❶ 部隊規定五公里越野跑多少分鍾及格
成績是20分鍾內是優秀,20-21分鍾良好 ,21-22分鍾及格 22以上不及格。
❷ 一次深度體驗——50km越野跑
9月初,重慶的火辣天氣已經漸漸消去,然而我對跑步的熱情卻持續鬥志激昂。9月3日,在我的家鄉獨自跑完了個人第一個一個馬拉松的距離。耗時4小時29分鍾。對於第一次馬拉松的感受,應了村上春樹第一次馬拉松的感受。前面30幾公里只管機械式的奔跑。難受的都在33公里以後。然而在這次跑步的前一天我接到去參加山鷹50km越野賽的通知。時間在9月9日舉行。
當我跑完42km的感受是,雙腿每一塊肌肉稍稍觸碰都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全身已被無數的鹽粒灑滿。我很難想像去跑完50km之後的感覺,並且這50km不是平路,一半是上山,一半是下山。最重要的是我完全沒有退縮的念頭,反而期盼這一天早點到來。
提前一天來到了越野跑的出發點。到的那天下午,陽光燦爛,山腳下,空氣清新宜人。晚餐時間,賽事負責人大致講解了一下線路以及補給點,便吩咐大家飯後早些睡覺。原來50km的開跑時間在第二天的早上6:00。對於我來說早起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兒,然而,為了明天保持一個更好的精力,我還是早早睡去了。
第二天凌晨,跑友們吃過早餐,天還未亮,都已集結在了起點,一個個精瘦的身板,前一天一起坐大巴的跑友,據他所述,他已經是跑過十幾次全程馬拉松的人,去年的山鷹50他已參加了,花了12小時45分鍾。更可喜的是,他的煙癮無比大,在長跑愛好者里,實在是罕見。看著他們一個個精緻而專業的越野包,我的包包還是前一天在迪卡儂花了19.9買的簡易包包。穿著一雙平常馬路上的跑鞋,旁邊的跑友感嘆道:但願今天不下雨,不然你這鞋子跑起來就很悲催了。9月初的早上六點,天還是黑噥噥的,哦,主委會還要求帶頭燈,我心想馬上就天亮了,隨便拿個手電筒就OK了。
帶著一顆好奇心,以及一身看起來不那麼順眼的裝備出發了。在起跑幾百米之後便開始一路上坡,基於最近幾個月每月都有200km左右的跑量,跑起來還算輕松。一段長滿青草的石子兒馬路,一段較為奇缺的山間小道,起初,我還帶著無線耳機,一邊聽著《得到》,一邊跑著,本想,就這樣悠哉的度完今天的行程,不料,天公不作美,在起跑30分鍾之後,就已經開始小雨紛飛了。只得摘掉耳機,把手機與耳機單獨放進一一塑料袋裡。在雨中奔跑。一會兒小雨,一會中雨,全身已濕透,在雨中奔跑的經歷也有過,有時候還挺享受在雨中奔跑的感覺,我還特地問了跟我同速的跑友會不會得感冒,他說:「在跑步的時候毛孔張開汗液往體外排,寒氣是進不去了,不會得感冒的。」
在未來的1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我與這跑友基本是一起度過。一路上得知,他今年51歲,主業是大學教師,11年開始跑步。這六年裡參加過至少50次以上的全程馬拉松,至少50次以上的越野賽,還跑過一次400㎞的超長耐力越野,用時93小時。有時候,最為享受的是能與與眾不同的人近距離接觸。當然像他這種經歷的跑友是被主委會特地邀請過來體驗的,去年拿了第五名,今年的目的主要是體驗與欣賞風景,他與我一路上談天說地,時而小作逗留,拍上一兩張美照。
在第一個補給站到第二個補給站之間,有兩次跑錯,第二次多跑出去了1公里多,與我同路跑友談起,他在香港參加一次越野賽時,多跑了20幾公里的情況,最後還是堅持完賽,在他看來是自己對自己額外的獎賞。讓我看見了一個真正熱愛跑步,同時還淡泊名次、有始有終的人。他一路上叮囑我,第一次參加越野賽一定要控制好速度,重在體驗,順利完賽就是一種勝利。
中途一共有7個補給站,到達第三個補給站時,完成了21公里,耗時3.5小時。接下來有3.6公里最為艱巨的爬升。有些地方坡度接近80度。唯有拉著鎖鏈或者手腳並用,一路爬上去。在陡坡的後半段時,身心疲憊,一路的跑友展現出了夯實的基本功,勻速的持續前行,我只能放慢一個檔次的速度,爬幾下,停留幾秒,再爬幾下,再停留幾秒,就這樣緩慢的爬行到第四個補給站。這個爬坡用時1.5小時。
在第四個補給站吃了一兩碗小米粥,繼續前行,到第五個補給站,坡度不大,比較舒適的完成了這段行程,到第五個補給站時,志願者反復強調,接下來10㎞,一路下坡,好好享受吧。殊不知上午幾小時的持續下雨,已經把這種「享受」變成了「考驗」,加上我穿的只是一雙普通的馬路跑鞋。雨後原本都已經很滑的山溝在前面20幾位跑友的鞋底親吻,路面變得異常濕滑,剛剛開始我就腳底打滑多次,越到後面越不敢下腳了,只得拉著兩旁的竹子滑下去,沒有竹子的地方,倒著爬下去。一路慢速,加上前面六七個小時的體力消耗,顯得這10km得下午無比的漫長,在3.5小時之後,爬完了最為艱難的10km的泥濘小道。到第6個補給點時,離終點還有11km。補給站的朋友特別提醒,我們已經完成了最為艱難的路段了。與我同路的趙老師提議讓我先跑著,一路上他都在等我,老鳥就是老鳥。
我邁著沉重的步子,慢速往前跑著。最後這11km,多為景區景點路線,然而我也無心觀賞周圍的美景,只想最後這段距離早點完成。在最後快到終點時,趙老師輕松的趕了上來,還有一位剛剛從高原下來的職業跑友由於醉氧放棄了追求名次,我們一同到達的終點。用時11小時28分鍾。
完賽後,由於晚上得坐車趕回重慶,我不得不忍受這種疲憊,回酒店換洗,淋浴時,為減輕腳部的負重,我癱坐花灑下面,享受著童年時的洗澡方式。
當我第一次跑10km時,最後一兩公里是一種煎熬,當我我第一次跑21km時,最後幾公里身體各種不適,當我第一次跑到30㎞時,完全不力回家,當我第一次跑到42km時,我開始變得從容。當我第一次完成50km時,我已經習慣了最後這幾公里的不適感。
突破舒適區,總得體驗這種不適,不過,我的人生目標絕不是成為職業跑者。我希望我在這種經歷的磨煉來輔助提升我的教學方式,我希望我在幾年後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其次才是一位跑步愛好者。
❸ 特種兵越野跑多少公里
一般是20公里常規訓練,也有體能極限訓練的,那就不是跑了,扔到水池裡直到你再也起不來為止
台女特種兵與男兵一起負重22公斤行軍300公里 ,這也是一種
在海上徒手游50公里也是
❹ 50公里越野的強度大嗎
大。在進行大強度或者持續較長時間的運動後,對越野跑運動員來說全馬或大於50公里越野跑比賽,均屬於大強度,人體肌肉會非常疲勞緊張,通常表現為肌肉僵硬、腫脹、酸痛等症狀。
❺ 新兵在部隊跑步是多少公里、標準的時間是多少啊拜託了各位 謝謝
部隊里要求所有兵種都跑的5公里是共同科目,在共同科目里,沒有負重要求,就是輕裝加解放鞋。
共同科目的5公里及格時間是23分鍾,優秀時間是19分鍾。但是在三個月集訓期過後(老兵進入專業科目訓練階段),新兵分兵種後,5公里就屬於是專業科目了。
有的兵種專業科目里就不設5公里,而每年年初的共同科目訓練或考核里,才有五公里項目。我95年在徐州某部當兵的時候是屬於摩托化野戰部隊,一般單兵負重13公斤左右,(不包括機槍手、火箭筒手及狙擊手)5公里及格時間是27分鍾,優秀時間是21分鍾。
新兵的注意事項,搜羅一些新兵的經驗,總結如下:
少說話,多做事。
因為在裡面,沒人聽你說,有意見可以保留,因為說出來沒人會聽,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讓班長覺得你這人不行,弄不好一筆斗就來了。
一切用行動說話。
實力永遠是部隊里生存的根本,因為你有實力,班長們更看重你,但切記不能太裝,不然會被拍死的。
干明白。
這是部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新兵常常被罵干不明白,為什麼呢?因為你是新兵,你還沒有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要做好,我們就要注重細節。畢竟部隊講究標准,什麼是標准?就是沒有標准,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要做就做好,不然就別做。
在部隊里有一句真理,那就是「做好了不一定能得到表揚,但做差了,就一定會批『』。所以做事情一定要細心,要動腦子,講究方法,具體怎麼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
要有時間觀。
時間一直是部隊要求最規范的,比如六點起床,出操,開飯,訓練,體能,看新聞,熄燈都是定死了的,無特殊重大情況,不會隨意調整,所以新兵去了,一定要有時間觀,我介意買一塊便宜的手錶戴上,時刻關注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而且對於新兵,老班長都在時間上卡的特別嚴,所以慎重對待。
積極主動永遠是獲得好感的利器
對於新兵,事情肯定多,那就要調節你自己的心態。打個比方,打掃衛生。如果你看見地面臟了,你主動就把它弄乾凈,自己心裡過的去,班長領導看見了也許嘴裡不會說些什麼,但心裡絕對對你有好感。如果你看見了,不主動,班長也會叫你去做,到那時候,你也得做,被人命令的感覺不爽不說,在大家心裡,你就是干不明白的那類人。
尊重他人
在裡面,無論班長們是比你大一年還是大幾年,你都應該叫班長,這是最基本的尊重,說話要注意,不能像和同年兵那樣肆無忌憚的談天說地,遇到脾氣不好的,你就有是事做了,你也不要覺得那些兩年兵才比自己大一年,不屌他,不尊重他,那樣你就錯了,因為新兵下排後,真正管理你們的就是二年兵,他們就是你的直接領導。這點你應該懂得。要想過的舒服,自己看著辦。
最後聲明
也許你可能覺得老兵是不是太黑暗,是不是老是沒事找事,故意刁難你,其實沒有誰會那麼無聊,只要你沒做錯,沒有給他帶來麻煩,沒有誰會吃多了來教訓你,所以,自己弄好,不用去弄些什麼其他的,還有就是別在班長面前耍心眼,他們都是新兵過來的,你們有什麼想法,他們很清楚,只是有些時候裝作不知道罷了。要有個度。
❻ 五十公里越野賽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有多難平常也就校園跑個五公里,偶爾十公里,不過堅持了半年健身了,雖
50㎞越野跑,完全是全新的嘗試。
希望你循序漸進的訓練,既然你能跑10㎞,最好先從路跑開始,用18-24周的時間參加半程、全程馬拉松,感受一下比賽的氣氛,增加比賽經驗,拿到越野跑的通行證,所謂通行證就是全馬完賽證明。
參加50公里越野賽的條件,各個比賽組委會要求不完全一樣,一般要求至少完成過22㎞越野賽或者全馬就能報名,當然也有不規范的圈錢比賽只要求半馬成績就行。
報名時一般需要提供全馬完賽證明和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證明。
50㎞越野跑,比賽前建議至少進行3個月以上的針對性訓練,平時每月路跑量建議不低於200公里,有條件每周或者每半月要跑山路或者多爬山,要麼就多爬樓梯。賽前一兩個月每半月進行一次30㎞左右,1800左右爬升的山地跑。上山一跑你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而後針對性的補短板。
跑完了你會發現用到的肌肉和路跑完全兩回事,臀部、上肢力量也要加強。
越野跑裝備也很重要,而且價格比較高,越野跑鞋、背包、跑杖(不是登山杖)、頭燈、皮膚風衣是五大必買裝備。
強大的胃也很重要,馬拉松單純補液或者補水果就行,越野跑時間比較長,新手50㎞首野一般都在7-14小時不等,途中必須要吃東西,腸胃不強大,難以保持充分體力。你得適應吃了東西休息5-10分鍾馬上運動。
另外你還要適應夜跑,黑暗和孤獨是少不了的,越野跑不少比賽是跨夜的,比如北京TNF100,半夜0點出發,凌晨2點左右要過一大片墳地,有時候跑的太慢,大野地就你一個人,確實需要克服黑暗所帶來的恐懼感,所以頭燈建議不低於160流明,越高越好,我見過用500流明的,打開確實有心理安慰效應,但注意滿電池續航時間最好不能低於4-5小時,
最後就是希望你能早日完成自己的越野跑夢想!有什麼問的盡管問。
❼ 越野跑50公里 需要登山杖嗎
需要的
登山杖(建議攜帶);
③ 頭燈+備用電池(100K組必備);
④ 手機+充滿電(必備);
⑤ 水袋包或運動水杯(必備);
⑥ 急救毯(必備);
⑦ 哨子(建議攜帶);
⑧ 簡單醫用品(建議攜帶);⑨ 垃圾袋(必備)如果是平時玩玩,需要一雙越野跑鞋,盡量帶壓縮的長褲、皮膚衣、背包。
❽ 特種部隊五十公里規定時間
50公里那叫長途奔襲……5公里的規定時間是在20分鍾內,15分鍾或者還要快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