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福特越野車80年代

福特越野車80年代

發布時間: 2023-02-05 14:55:41

『壹』 野馬汽車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野馬汽車是中國的汽車品牌,誕生於20時間8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浪潮中,目前的辦公點在四川成都。野馬當時是最早生產汽車的廠家之一,2011年經股份重組後更名為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曾經生產的「金頂」牌客車系列、野馬、白鹿牌輕型越野車和客貨兩用車一度風靡全國,特別是野馬牌越野車,更是成為國家免檢產品。

野馬專注於SUV車型的研發和製造,具備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完整生產的資質。說到這里,相信很多車友會比較關心野馬汽車多少錢一輛。

野馬車有傳統燃油版和新能源兩個系列,其中傳統能源有斯派卡、博駿、T70S和T80四款;新能源則有斯派卡EV、EC60、EC70、商用車四款;除了商用車以為其他車型都是相對來說還是算便宜的,價格區間都在4.99萬-7.99萬之間。

『貳』 80年代中期軍用重型越野車的生產廠家有哪些

20世紀80年代中期,軍用重型越野車的主要生產廠家濟南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四川汽車製造廠等已成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的重要成員,共同參與了奧地利斯太爾91系列車型的國產化工作,分別生產斯太爾系列中的不同車型。

陝西汽車製造廠在消化吸收斯太爾系列車技術的基礎上,研製生產了第二代陝汽(6×6)7噸級重型越野車SX2190。

該車在1996年北京汽車博覽會上正式亮相,目前已裝備部隊,作為重型火炮牽引車。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行動中,SX2190和SX2150新老兩代「陝汽」一起出現在人民解放軍抗洪部隊的行列中。

SX2190大量採用了斯太爾的技術。它所使用的WD615·77廢汽渦輪增壓水冷柴油發動機,屬斯太爾WD615系列,在我國軍用汽車首次採用;與之匹配的RT11609變速器,是斯太爾91式系列車型所使用的、引進美國福特技術的產品,有9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並配有機械式副變速箱和液壓助力轉向裝置。

這些先進技術的採用,顯著地改善了驅動系統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性,提高了車輛的越野能力;車輛的運載能力和牽引力也有了顯著提高。車輛採用了經改進的斯太爾駕駛樓,使駕駛員的視野更加開闊、乖座條件更加舒適。

『叄』 你知道SUV的祖先嗎這要從福特說起

眼睛一閉一睜就有一款SUV誕生的時代,或許你已經挑花了眼。但是,要追溯SUV的鼻祖,那就不得不提美國汽車品牌。最早的SUV就誕生於那裡。

二戰時期,美軍招標生產一款能夠在戰場上馳騁的全地形汽車,一方面動力要夠野,要有四驅系統,另一方面要皮實耐用,絕不可以在戰場上掉鏈子。這樣的軍車被美軍士兵當時叫做吉普——當然不是現在人們熟知的JEEP品牌,而只是彼時很時髦的汽車物種名字。吉普車由威利斯和福特汽車兩家企業共同生產,福特製造的這款車名字叫做福特GPW,它是現在所有SUV車型的鼻祖。

新車在外觀方面延續了前幾代車型的硬派風格,黑色的A、B、D柱,C柱與車身保持同色,懸浮式車頂採用了「遊艇式」設計,營造出大氣的豪華感。新車將於6月上旬正式上市,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復活即火!福特最經典的硬派越野車,Bronco的過去你了解嗎

今年有不少硬派SUV登場,不過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是要數福特新一代Bronco。這位牧馬人最有力的競爭者,在之前便有數據顯示,首發不到半個月便收到了23萬個訂單。本來首發限量版只計劃生產3500台,可是不到3小時就賣光了,只能增加到7千台,可還是都一下子就被搶光了,可見大家對於這款車的喜愛。

1996年,福特便停產了這款車,也宣告它的傳奇時代結束。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唏噓,本來輝煌依舊,卻突然落幕。好在這款車又將出現在公眾的視線,而從目前看依舊擁有過人的吸引力,還是挺讓人欣慰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新一代Bronco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征服者與領航員底盤差異

豪華典範領航員的歷史解析,不愧為美式豪車

愛卡汽車

原創
2018-3-29 11:41 · 愛卡汽車官方賬號

[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

美系車在車圈兒內似乎一直都是以狂野、奔放不羈的形象示人。而美系豪華車則似乎完全不知道「內斂」為何物,誇張的車長、沙發式的座椅等等都在向人們傳達一個消息——「我就是豪華車」。在這其中有一位叫林肯的佼佼者,這個品牌所代表的就是純粹的美式豪華。而在這個隊伍中,有一款專門營造豪華氛圍的「龐然大物」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它就是全尺寸豪華SUV屆典範——林肯領航員。

第一代領航員

領航員的誕生也算是順應時代潮流了。上世紀80年代,當越野車逐漸從曾經的專業用途越野車,轉變為更適合家用的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後,一股「SUV風」在美國盛行開來。

在看到了歐系豪華SUV的成功後,福特首先推出了自家的全尺寸SUV征服者(Expedition)。福特徵服者是從福特F-150的相應產品中衍生出來的一款車型。

雖說福特徵服者填補了這個級別的空白,但似乎還是缺少豪華品牌方面的產品。就這樣,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林肯的頭上。

由於林肯「時間緊、任務重」,第一代領航員是基於福特徵服者開發而來的。動力系統方面同征服者一樣搭載一台5.4L V8 SOHC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4擋自動變速箱。

因為是基於福特徵服者開發而成,所以第一代領航員的內飾與福特徵服者大致相同,區別僅在於領航員採用了更高級、更細膩的內飾用料、個別裝飾等。

身為一款豪華品牌的全尺寸SUV,普通的232座位布局當然體現不出「豪華」二字,第二排採用的雙邊獨立座椅體現出領航員可不是為了普通家庭用戶准備的。

雖然身為豪華品牌,但領航員依舊能「干粗活」。它擁有3500kg的牽引能力,拖拽物品像馬匹、船艇、甚至房車都不在話下了。

第一代林肯領航員超過44000美元的售價,雖說要高出售價僅為34000美元的福特徵服者不少,但依舊取得了銷量44000台左右的優異成績。

可以說,第一代領航員開創了「全尺寸豪華SUV」的細分市場。比之同時期的競爭者,領航員有著更鮮明的特點,更符合特定消費人群的需求。因此在口碑、銷量上小勝於同級。

2002年,第一代林肯領航員結束了它的生命周期,將未來的一棒交給了下一代的繼任者。

由於這一代的領航員屬於「鼻祖之作」,所以脫胎於征服者

『陸』 福特探險者往事(上):美國純正全尺寸SUV的起源與進化

開門見山毫不掩飾,如果你要問我「什麼是一台預算四十萬的完美三排座SUV?使用場景是五天城市兩天郊野」,那我會回答你:全新福特探險者。

▲全新福特探險者

福特探險者Explorer,這是一個誕生至今已經30年的名字,比起 汽車 工業大把年過半百的經典名號自然還算年輕,但它過去三十年的經歷,卻非尋常之輩可比——從誕生之日起,福特探險者Explorer就以成為一台完美的三排座SUV為目標,不斷進化,而且每一步進化的腳步,都無比堅定。

「如何讓一個擅長跋山涉水、酷愛爬石頭的叛逆小伙變身柏油大道上健步如飛的奶爸?」

一切要從探險者Explorer的前身說起。雖然福特探險者的 歷史 只能追溯到三十年前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可它的前身卻是早已名聲在外的、福特旗下除了Mustang之外另一款佩戴馬標的車型,那是一匹前腿踩地、後腳撩起蹶子向後猛踢的烈馬——福特Bronco。

▲福特作為一家很喜歡用小動物命名產品的公司,馬標顯然不止一匹

就像很多其他SUV製造商喜歡宣傳自己的產品是業界首創、SUV始祖一樣,烈馬Bronco雖然首次亮相於1965年的8月——晚於1960年底就誕生的萬國牌Scout以及從二戰之後從美國軍車小步改進的Willys CJ系列、大西洋對岸的路虎衛士前身Series I——但福特卻有一個相當理直氣壯的理由來稱呼自己的Bronco才是現代SUV始祖。

前面提到的這些同年代產品要麼源自卡車衍生、要麼是軍車改進而來,硬軸設計加上行程較短、硬度太高的板簧大行其道,其實並不適合城市道路行駛。

而Bronco的設計師在它的前軸用上了螺旋彈簧,雖然現在的民用車里螺旋彈簧顯然已經是稀鬆平常的東西,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Bronco給那些嘗鮮購買平時城裡通勤、周末郊野爬溝的SUV初代客戶帶來了出色越野性能與舒適公路性能雙全的深刻印象。

而螺旋彈簧在SUV上的首次應用,卻是福特後來執迷於不斷折騰、持續改進硬體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初次印證。

▲福特對於初代Bronco可以兼顧越野路況與日常路面的均衡性能非常有信心

對了,福特也不會承認Jeep是二戰美利堅軍車Willys Jeep的唯一創造者,由一家小公司Bantam、福特、當時還保持獨立的Willys-Overland三家共同參與的軍方訂單競標中,這台車型有過三種設計原型,Bantam是最早完成樣車參與測試的、但財務上無力支撐軍方的大規模訂單,福特的GP車型是最終軍方統一車型設計之前產量最高、首批供給美軍自己而非盟軍、底盤設計懸掛最為出色的那一個,而Willys-Overland則是在軍方最終統一車型設計之前因動力最強而受到士兵青睞的那一個。

實際最後美國軍方統一軍車標准時,最終成為Jeep CJ系列前身的這台小吉普同時有著兩個名字——

Willys MB與Ford GPW,Willys是公司名,MB首字母M指的是Military軍方訂單、B指的是設計上比Willys原來的A型設計改進一版;

福特這邊的GPW則是G為Government政府訂單,P為福特對該車型80英寸軸距的稱謂,W則是軍方統一車型設計並由Willys開始大批生產但依然需要福特的大規模流水線來支持,從而讓Willys授權福特同時生產,兩者最終的產量比大約是9:7。

此外,後來被Jeep注冊成自己外觀專利的平頭發動機蓋與沖壓七孔前臉還是最初福特的原型車Pygmy、以及後來福特設計的量產版本GP車型首先使用的。至於「Jeep」這個名字,也是大兵們口口相傳軍車型號GP(實際上是福特版本型號)的讀音演變而來。

▲最初測試中的福特GP原型車Pygmy

給福特解釋過為何他們認為自己是現代SUV創始者後,再來講講從Bronco到Explorer的演變,Bronco的誕生可以說迎合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 社會 的多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二戰結束二十餘年經濟恢復且蓬勃發展促使了人們對於精神 娛樂 上層需求的渴望,除了城市與公路的柏油大道可以被大馬力肌肉車與由另一匹小馬Mustang帶領的Pony Car大軍滿足,廣闊的北美平原與大農場間多樣化的溝壑與丘陵、砂石地貌迫切需要一台周中通勤、周末爬石頭沖沙子的多面手來滿足;另一方面,經歷過戰爭的歸國退伍大兵對戰場上縱橫輾轉於歐洲戰場或是東南亞半島、太平洋戰場的Willys MB與Ford GPW青睞有加,全地形征服的痛快之感遠非尋常城市用車所能滿足。

於是乎,與Lee Iacocca一起提出Mustang車型想法(1964年誕生並大獲成功)的福特產品經理Donald Frey,又提出了Bronco車型最初的設想,不錯的越野能力必須與出色的公路舒適性結合,簡單的車身造型可以提供敞篷、硬頂與皮卡三種選擇—— 一個提供自由暢享鄉間野趣而又不犧牲日常通勤需求的方案。

對了,福特在這台車型上首次提出了「Sports Utility」的概念,這也是現代SUV稱謂縮寫「Sport Utility Vehicle」的開始。

▲被福特成為「跑車新物種」(New Kind of Sports Car)的Bronco,皮卡版本的型號名稱就用了「Sports Utility」

Bronco誕生之後,不可避免地與它的小馬兄弟Mustang一樣遇到了與競品一起體型越長越大的命運,從1965年獨有平台車長3米85、軸距2米34、車寬1米74的爬石頭神車,到1977年起的第二代就開始與全尺寸皮卡福特F系列皮卡同平台,數代之後又漲到了1991年長4米66、寬2米01、基於F-150全尺寸皮卡平台的雙門大型SUV(對的,你沒看錯,日常爬石頭需求當然得堅持雙門設計);

福特的調研部門發現,80年代的年輕人與那些60年代的前輩一樣,也需要一台體積更為緊湊、短小精悍的SUV——順理成章的,福特旗下除了F系列全尺寸皮卡外的另一個皮卡平台,中型皮卡Ranger的平台被賦予了這一使命,一台長度剛剛超過4米的Bronco II誕生了;

▲重新回歸本源的Bronco II,純粹、小巧、精幹,目標客戶是當時的美國年輕人

不過作為全尺寸大哥Bronco的小兄弟,Bronco II並不是本文的重點,但這台車的懸架卻是我要說的。Bronco II在1983年誕生之時,使用了福特在60年代時為旗下F系列卡車發明的一種前懸掛形式——「Twin I-Beam」與後來的「Twin Traction Beam」(後驅與四驅區別)。

這種懸掛在六十年代誕生之時,相比大把競爭對手使用的硬軸整體式懸掛,可謂領先了一個時代、並且完美契合城市道路與郊野道路混合的使用工況,相比於完全獨立的雙叉臂與麥弗遜前懸掛,「Twin I-Beam」懸掛行程更長,在跋山涉水、爬溝過坎時更為輕松,相比於行程接近、但設計原始的硬軸整體式懸掛則又可兩邊獨立上下調節壓縮彈簧、一邊車輪吸收路面振動沖擊時不會影響另一邊車輪貼伏地面,公路行駛更為舒適。

而這個設計也成為福特旗下皮卡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世紀之交的優勢賣點。又一個福特堅持不斷折騰、持續改進硬體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證明……

▲「Twin I-Beam」與 「Twin Traction Beam」,成為福特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紀末皮卡及SUV車型兼顧越野與公路性能完勝北美競爭對手的殺手鐧

Bronco II的產品生命周期並未堅持太長的時間,八十年代末期,福特北美的調研部門又發現這種SUV車型正在偏離個人通勤承載生活、周末爬石頭尋找樂趣的原始用途,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開始考慮購買空間更大、乘坐更舒適的SUV而非大型轎車(當時北美的大型與中大型轎車市場還是十分暢銷的,但此後開始下滑直至近十年來銷量幾乎被SUV市場蠶食殆盡),一個四門的、可以方便坐下一家人而非讓家人從翻起的前排爬上爬下的車型方案初現其型——

1990年2月福特啟用了旗下F系列皮卡在60年代曾經用過的車款名字「Explorer」,來命名一款四門五座,在Bronco II基礎之上衍生而來的SUV車型,也就是第一代探險者,同時不願意放棄雙門市場的福特依然保留了雙門Explorer,將其命名為Explorer Sport。

▲初代探險者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廣告,依然以兼顧郊野越野路面與城鎮公路行駛作為賣點

初代福特探險者Explorer還是Bronco II所基於的中型皮卡Ranger的U1非承載平台,並使用「Twin I-Beam」/ 「Twin Traction Beam」前懸掛以改進駕乘舒適性,不過折騰硬體上癮的福特顯然不會滿足於此。

1994年誕生的二代探險者Explorer將U1非承載平台的前懸掛更改為雙叉臂形式,雖然損失了一部分越野能力,但對於即將到來的世紀之交,越來越多SUV買家面向城市的用車需求更為貼合。對了,1997年二代探險者Explorer增加了第三排座位作為選配,這幾年北美市場的三排座SUV老二——漢蘭達當時還有3年才會出生,而七座版本則還有7年。

▲將「Twin I-Beam」/ 「Twin Traction Beam」前懸掛更新為雙叉臂全獨立懸掛的二代探險者Explorer

不過二代探險者對於前懸架的改進只是又一場對駕乘舒適性追求(折騰)的開始,在世紀之交2000年即將亮相的三代探險者是福特的重頭戲,雖然在北美本土遙遙領先所在級別,但福特的管理層決定要把探險者更多地賣到全球市場,依然使用傳統的非承載底盤,但駕乘舒適性研發目標全面對標當時在北美市場頗受好評的初代雷克薩斯RX車型——非承載縱置平台對標承載式橫置平台,一個看似不可能贏下的挑戰。

▲世紀之交的第三代探險者,福特開始把目光投向歐洲市場與亞洲市場

說到這里又得提一個題外話:大部分全球車企一般都以本土研發中心為基礎,北美、歐洲、日系品牌在世紀之交全球化浪潮開始之前幾乎都是如此,但福特卻是特立獨行的一個,看過我前幾年文章的讀者應該記得,福特是一家二戰前後即開始確立歐洲、北美雙中心布局的全球 汽車 公司,北美部分更強勢的皮卡與SUV車型、以及大排量動力總成;歐洲分部更強勢的中小型車、緊湊級車與小排量動力總成,形成互補。

而歐洲分部這一次貢獻給三代探險者車型的是駕駛性與乘坐舒適性等多方面傳統歐洲車更強的項目。2000年底到來的三代探險者在底盤上的改進包括但不限於:對於二十世紀傳統美系車非常難得的四輪獨立懸掛、改進350%扭轉剛性的車架、垂向與縱向屈服強度各自改進26%等等,持續改進硬體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又一步升級。

▲小步快跑又一次獲得改進的四代探險者,非承載平台的潛力即將被福特壓榨到極限

2005年中,四代探險者到來。在重大改進的三代探險者之後,將車架供應商從Tower International改為麥格納之外,車架剛性進一步增強,並將後懸架進一步設計改進、大幅削減後懸架對於第三排腿部空間的影響,新增的眾多電子車身穩定系統與更新的內置DVD導航系統也使得四代探險者的日常易用性顯著增強。

不過這個時間點對於一路改進至此的四代探險者來說卻略微尷尬,承載式車身的SUV正開始大批量出現在市場上,雖然越野性能基本沒有,美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拖拽性能也與非承載大梁車架所賦予的天生神力無法相比,但那些非豪華品牌抑或是近豪華品牌從轎車平台上衍生而來的橫置承載式SUV,顯然比非承載式的四代探險者在乘坐舒適性上有先天優勢,四代探險者就算再怎麼依賴於懸架設計、避震阻尼等等調教方面的改進,也無法不為下一代車型所面臨的競爭局面感到擔憂。

▲科幻效果的概念車身軀之下,是福特宣布要將五代探險者改為承載式平台的大變革

2008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上,福特展出了一台被命名為「Explorer America」的概念車,開始變得有些圓潤的造型之下,福特告訴媒體這會是一台承載式Unibody車身的橫置平台SUV,Boooom,對於探險者的「死忠粉」簡直是世界末日:探險者,怎麼可以沒有大梁!

但隨後2010年底到來的五代探險者證明市場非常歡迎這一次改變,五代探險者再一次成為北美大型SUV的銷量冠軍,這一次,它靠的是成為橫置承載式Crossover後的內部乘坐空間、後備箱空間、以及在硬體上與競爭對手同一起跑線、調教上更佳的駕乘感受與舒適性、還有與時俱進的車機系統配置等等,同時數款使用渦輪增壓技術的EcoBoost發動機也讓五代探險者保持了在本土市場對日系競爭對手的動力優勢、與對北美本土競爭對手的油耗優勢。

對了,這一代探險者開始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純正美式進口大三排的身份、並不算太弱的四驅系統與高低搭配的兩款動力總成,讓它順利成為進口SUV市場的「三排奶爸」車銷量冠軍。

▲五代探險者的前後數個版本均在國內有售,以進口身份常年月均銷量保持在一千台上下

至此,跋山涉水、擅長爬石頭的Bronco與Ford GPW的後代探險者Explorer,變身柏油路上健步如飛的奶爸……

預告: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一起回顧了探險者——這部「美國國民SUV」的前身、起源,以及從一代到五代的一次次進化……而誕生於承載式縱置發動機布局、福特最新CD6平台的全新第六代探險者,則是這部車型一次更為劇烈的蛻變——在「福特探險者往事(下)」中,你將讀到全新第六代探險者又是如何從一個「超級奶爸變身為魅力大叔」,以及對它競爭力的詳細分析。

文|Jenwayz

圖|網路

『柒』 野馬汽車是哪裡產的

野馬汽車產自四川成都和綿陽生產基地。

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龍泉驛區),總資產近40億元,擁有成都傳統車生產基地、成都新能源生產基地、綿陽綜合生產基地三個汽車生產基地。

野馬汽車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1994年5月由成都輕型汽車總廠等三家成都市屬汽車企業全建制合並組成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公司。2002年9月經成都市政府相關部門批復由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整體兼並重組。

2006年8月正式更名為四川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經股份重組設立--四川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野馬汽車啟用新標志。

(7)福特越野車80年代擴展閱讀

野馬汽車品牌介紹

作為四川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野馬汽車是四川土生土長的有著30餘年歷史的老品牌,伴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與變遷,經歷了早期的興旺、中期的沉默和現在的復興。川汽同時擁有客車整車(含底盤)及越野車生產權,擁有8大系列56個品種,曾經在客車、越野車領域創造過輝煌的歷史。

這么多年來「野馬」、「白鹿」牌輕型越野車和客貨兩用車曾經風靡全國一時,尤其是「野馬」牌越野車更成為國家免檢產品,被公安部列為指定用車,總銷售量一度位列全國第二位。

野馬汽車是四川省唯一一家同時具備新能源及傳統能源乘用車、客車等完整生產資質的本土整車製造企業,同時具備年產傳統及新能源乘用車單班20萬輛、8000輛客車(含新能源)的生產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野馬汽車官網-品牌介紹

參考資料來源:野馬汽車官網-發展歷程



『捌』 想知道是那個汽車廠家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 SUV

第一輛SUV是美國威利斯生產的。

1940年6月,正值二戰如火如荼之際,美國陸軍向全美135家汽車製造商發出競標通知,他們正尋求一種輕型偵察車,並列出了詳細的車輛要求。

為了得到這份訂單,威利斯-奧弗蘭、美國班塔姆汽車製造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而這也催生了世界上第一輛SUV,軍用Willys威利斯MB。

(8)福特越野車80年代擴展閱讀:

威利斯最初的25808輛MB採用了鋼板焊接而成的散熱格柵,但不久後即被一體成型的格柵所取代,這也在今後數十年中成為JEEP產品的標志性特徵。

根據軍方提出的要求,Willys在MA進化為MB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改進,例如手剎被置於靠近中間的位置,使得駕駛員和乘客都可以進行操作。

頂篷從單弓支撐改為雙弓支撐,令頭部空間有所改善;油箱改在駕駛員座椅下方。如此一來,即便不幸被擊中,也不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玖』 福特越野車有哪幾款

1、福特Bronco

第一代福特Bronco定位更接近於傳統的越野車,從1978年之後的發展,這款車更接近於硬派SUV的定位,強調的是車輛使用上的多功能性。雖然如今已經見不到她的身影,但是猶如經典一般被車迷紀念,正因為是經典不回真正消逝,新款福特Bronco將在不久的將來回歸大眾。

2、第一代福特探險者

作為推動SUV從小眾車轉變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車型,福特探險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美國25年來最暢銷的SUV車。第一代福特探險者於1990年3月正式推出,兩門版被眾多喜好運動風格的消費者滿足,而後者則滿足需要更多乘坐空間的消費者。

3、第三代福特F

車型於1957年推出,一直到1960年。這一代車型的前臉設計上,保險杠和發動機蓋開始採用了幾乎平直的設計,車身側面也不再有線條明顯的突出,感覺很像我們今天看到的卡車的造型了。1959年,福特開始自己製造四驅系統,並且也是第一款把四驅系統作為選配的車型。

4、2009-2014款福特F-150猛禽

福特F-150猛禽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越野硬漢,並且每一代的升級都又強化了越野性能。對於5.4L V8發動機版本,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31Kw,另一款6.2L V8版本功率可達306Kw。

除了強勁的動力外,35英寸的越野輪胎以及前28厘米後30厘米的懸架行程為通過性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此外,SVT競賽特別版本最大功率可達372Kw,同時這款車也征戰了Baja 1000。

5、2017款福特福特F-150猛禽

2017款福特F-150猛禽將會成為福特生產線上第一款採用全新的EcoBoos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能夠輸出最大馬力375匹,最大扭矩為634N·m。此外,2017款福特F-150猛禽會採用和雪弗蘭科邁羅ZL1同款的10速自動變速箱。

『拾』 美國大盜80年車原型

文 | Dedee
等了整整3年,《怪奇物語》又雙叒叕來了,成功在第4季徹底封神。
通過一個小小的霍金斯鎮,這部披著科幻與恐怖的外衣的奈飛神劇,還原了1980年代大洋彼岸的政治經濟時尚電影音樂文化娛樂……以及人人都愛的都市傳說,總之各種時淚,都能在《怪奇物語》中找到。
而整個系列的靈感來源,是在美國1970到1980年代王者級別的國家傳說「蒙淘克計劃」(Montauk Project)。
傳聞「蒙淘克計劃」的大本營在紐約州長島蒙淘克「英雄營」,那裡藏著無數的精英與神棍,大家一同研究諸如時光隧道、意識控制試驗、毒化信仰、遠程傳物等各種Impossible Missions……當然,這一系列「機密實驗」並沒有什麼確切事實和嚴謹理論基礎,計劃的真實性一直備受質疑,更類似一種都市傳說,冷戰時期特有的某種輿論戰藝術表現。
這部劇中的「時淚」,還少不了那些經典老車。
正是40年前的1980年代,是全球汽車製造業突飛猛進的黃金時期,但也是全球汽車中心底特律極速下滑的時期。當時,由於種族沖突、高稅收與日系車急速擴張,美國汽車製造的人才飛速外流,其他國家的汽車工業逐漸發展起來。
尤其是日系車的熱賣,導致底特律汽車工人大批失業。而底特律政府為了撫慰這些可憐人的身心,除了努力籌款,還福至心靈地弄來一輛豐田供他們泄憤打砸。甚至到1986年,也就是《怪奇物語》第四季故事發生的同一個夏天,一位27歲華裔在底特律被人誤認為是一個日本車商,被人用棒球棍圍毆致死。
1986年,印第安納州霍金斯的大小孩子在拚命打怪,隔壁密歇根州底特律的工人在拚命打人……扯遠了扯遠了。
不過,或許真是石油危機與底特律危機作祟,《怪奇物語》第四季中出現的曾名噪一時風頭無二的美系經典大都已隨風而去,而那些非美系老車們……怎麼都還活著呢。
本周,我們就來聊聊《怪奇物語》第四季中出現過的各類經典老車,它們大多在1980年代的美國紅極一時。可以這么說,達菲兄弟對劇中道具車的選擇那是頗有眼光與內涵,絕不是隨便配的。
雪佛蘭G20
一開始就是如此熟悉的配方!這款雪佛蘭大Van在這一季中毫無意外地又雙叒叕出現了。
不過本季中,這款車不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霍金斯電力公司貨車,而是作為艾迪·曼森的座駕,以及霍金斯小鎮的政府/警察用車,在前兩集中不斷出現。
雪佛蘭G20曾和道奇Ram Van一起被譽為美系大Van的「卧龍鳳雛」,其前一代是誕生於1964年,脫胎自大眾T1的雪佛蘭G10,後一代則是多被當成豪華房車的G30。三代都擁有著極為霸氣的進氣格柵和超大單面雙雨刷前擋風玻璃——容易讓人想到國內的華晨金杯。
不過,三兄弟中最著名的還要數誕生於1970年左右的G20。它可謂是1970到1980年代,美國最最常見的大型Van,一度擁有著極為光明的「政途」,是美國的救護車、警車及校車專屬車型。尤其是G20的校車,由於各方面表現優秀且外觀過於經典耐看,一直都是全世界校車的典範,更是國內校車廠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G20的巔峰是1973年推出的Beauville商務系列,那真是純純的美國土豪范兒。G系列的絕響是1993年推出的G30 Beauville。此後,雪佛蘭大Van的命運和無數曾經輝煌過的美系經典車一樣,即使為國立過功,在北非流過血,在猶他海灘負過傷,依舊被公司毫不猶豫地槍斃了。
溫尼巴格Indian型房車
在第四季最後兩集,這輛溫尼巴格(英文名為Winnebago)Indian型1970年代老房車可謂是極為重要的道具。估計也就是它,能裝下8個全副武裝的少年——外加N多武器。當然,別問它是怎麼來的,問就是不懂規矩。
請不要糾結於它車頭那個不知道是啥玩意兒的圖形,反正不是汽車自己的logo。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溫尼巴格房車都被譽為美國頂級的房車製造商,誕生於1958年。最早它是做拖車的,之後開始專攻大型房車。據了解,在1960年代的時候,他家就頗受中產的喜愛,因為他們對房車內的家居設計,以及布局空間都頗為講究。
記得國家地理曾經為這個房車品牌特地拍過一個紀錄片,詳細描述了其位於愛荷華州福雷斯城的工廠,以及那些豪華露營車是怎麼來的。
由於溫尼巴格的做工和質量,幾十年來都非常道地,所以即使變成N手車也頗為搶手。
網上關於溫尼巴格Indian型房車的資料不多,只知道這個型號是公司在1970年代最重要的車型,如今早已不在了。
之所以有一個「Indian」的型號,是因為溫尼巴格之名其實源自美國著名的原住民部落溫尼貝戈印第安人。他們最早居住在肯塔基州西北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Winnebago在當地印第安語中,意為「生活在臭水裡的人」……所以,估計是想讓人知道這車的名字是咋來的,所以就用Indian來指代這款車的型號。
這起名的思路……真特別。
目前,溫尼巴格Indian型在一些二手車市場還頗為活躍,售價在1千到2萬美元不等。據說當年車內就標配了全波段民用收音機、丙烷爐、冰箱和雙人床等配置,動力系統採用1970年代經典道奇Charger R/T的同款440 CID V8發動機,據說可以讓這么一個大傢伙最快飆到每小時120公里。
福特LTD維多利亞皇冠
1980年代街頭最常見到的美國政府用車,其姐妹車型就是之前曾提到過一秒鍾的水星Marquis。在劇中作為警車,它們在第二集開頭大批量出現過;而作為FBI公務用車,又在第五集一開始出現了一會兒。
福特LTD維多利亞皇冠之所以會在第四季中大面積出現,是因為維多利亞皇冠直到1983年才成為福特的正式車型。在此之前,它一直都只是福特LTD的一個分支或套裝。
雖然和走高大上風的水星Marquis屬於姐妹車型,但福特LTD維多利亞皇冠走的是實用風——當時Marquis明顯已經出現滑跪的情況,在不想浪費老流水線的情況下,福特將Marquis的分離式底盤架,後整體軸驅動,V8發動機和4擋自動變速等一系列已較為過時的技術,放到了LTD維多利亞皇冠身上,極為聰明地重新設計了這款車的外觀,並將定位向下狠拉了兩個檔次,變成了主打實用省油的中低車型。
由此,這款看上去更大氣老派、皮實耐用,再加上比同時期V8車型更寬敞省油,這輛大型後輪驅動式轎車很快就收到了1980年代中老年男性、計程車司機,及巡邏警等政府專員的喜愛。
尤其在1980到1990年代,無數前往美國旅遊且坐過當地計程車的中國遊客,都對美國的皇冠車念念不忘,感受到了坐小車如駕大船的高級感。
有數據顯示,自1983年橫空出世,LTD維多利亞皇冠硬是在廉價實用轎車界打出了專屬自己的一片天地。尤其自1996年以來,這款轎車成為了警用巡邏車市場的霸主,甚至一度佔到北美執法機構購車量的80%左右。每年起碼有6萬輛全新的維多利亞皇冠作為巡邏車被投入使用。
2011年8月,福特LTD維多利亞皇冠由於大同小異的原因,正式停產。
水星Colony Park旅行車
「槍炮女王」南希和羅賓去Pennhurst精神病院看望霍金斯鎮第一「瘋逼」克雷爾,開的是第三季中曾出現過的那輛水星Colony Park旅行車——一款冷門又極具1980年代美式特色的老車。
Colony Park的最大外觀特色,一個是拼木色車身,另一個就是如今極為少見的觀音門。所謂的觀音門就是側邊開車尾門,通常這種設計方便裝卸貨物。
Colony Park曾是水星專門的旅行車系列,誕生於1950年代後期。最早的那批Colony Park還擁有類似凱迪拉克Eldorado那樣的火箭尾翼——試想一下,旅行車屁股上裝著噴氣元素,玩得那是相當花啊。
也就是從1950年代開始,旅行車開始迅速成為了美國人的新寵,並在1960年代到達高潮。當時,Colony Park甚至一度成為了水星品牌的頂樑柱,從V6的5.0L、5.8L到V8的6.6L和7.5L,整個系列賣得都相當好,知名度與銷量稱得上是老父親放屁,霸氣外露。
直到石油危機的到來——Colony Park由於產品線過長排量太大,瞬間跌進下水道,成了無人問津的坑貨,更成了福特首先考慮的墊刀頭。福特的做法很美國,就是讓曾經的爸爸做了水星另一個系列Marquis的兒子……
1970年代後期,不少Colony Park都貼上了Marquis的尾標,而華麗的拼木色多用廉價PVC材料「偽裝」。
不僅如此,車輛尺寸和重量都被改得更小更輕,6.6L和7.5L的V8發動機被全部取消,只生產5.0L和5.8L發動機。1980年代初期,福特把5.8L排量的也取消,只留下5.0L的Colony Park,一直熬到1991年凄慘退休。
林肯Capri
這款車出現在霍金斯小鎮「首席瘋逼」維克多·克雷爾的回憶中。
克雷爾的描述中,1955年他剛走上人生巔峰——妻子善解人意,兒女貌美如花。更重要的是,他繼承了一大筆財富,在霍金斯買下了一套大別野。
其實還有一輛水鴨色的林肯轎跑Capri。
現在我們似乎只記得林肯大陸Continental,對這款以義大利度假勝地卡普里島命名的轎車極為陌生。要知道,Capri曾讓林肯在1950年代的賽車圈風頭無二!對的,是林肯Capri,不是後來的福特Capri也不是水星Capri。
想不到吧。
1950年,約翰尼·曼茨駕駛著一輛林肯Capri,在第一屆卡雷拉泛美公路拉力賽分站賽段一舉奪魁。此後,Capri制霸這項被公認的全世界最危險賽事整整5年,數位車手依靠它拿到了賽事冠軍,尤其是查克·史蒂文森。他甚至兩度駕駛Capri拿下了冠軍——成為了該項賽事唯一一位兩度奪冠的車手。
自1952年量產到1959年停產,Capri可謂是林肯1950年代最風頭無二的轎跑車。不僅因為其出色的速度與耐力,還因為它實在太豪華太好看了,是世界第一款標配座椅四向電動調節的車型。
甚至瑪麗蓮·夢露都在1955年訂制了一輛粉色的敞篷Capri。當然她的粉色是極為特別的,是她和簡·拉塞爾一同演繹的經典歌舞片《紳士愛美人》中的同款禮服色。
1955年的維克多·克雷爾,是多麼的春風得意。
Jeep Cherokee
這款車想必大家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切諾基、自由光……反正說的是它是它都是它。在第四季中,它成為了霍金斯高中籃球隊隊長/霍金斯高中啦啦隊隊長男友/霍金斯高中首席紅脖子馬丁的座駕。
馬丁開的這輛車,是1984年AMC汽車公司推出的第二代Cherokee,還是Pioneer豪華版的,車內包裹著極為悶騷的紅色皮革。
這代Cherokee是一款針對石油危機而開發的縮小版四驅越野車,長度比初代減少了533mm,軸距減少了180mm,重量也比老款輕了455kg。更重要的是,與當時美國市場上所有的同類車型不同,這款Cherokee採用1980年代轎車上極為流行的廂型承載式車身,因而內部布局高級乘坐感極為舒適,操控性也比當時美國市場上,以卡車為基礎的同類產品方便太多。
總而言之,當時這代Cherokee屬骨骼清奇的非主流越野車。
反正和劇中馬丁非常相配。他認為自己是霍金斯最接近事實的人,是最愛克雷西的男人,是愛是暖是希望,是光是電是唯一的正義使者,可以代表月亮消滅玩龍與地下城任意宅男,破壞他們的家當,踩爛他們的手指。
Jeep Cherokee系列現在依舊過得過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很早就已經被義大利菲亞特「解救」了。而3年前菲亞特又與PSA合並成為全新的Stellantis集團——這從屬邏輯,似乎和「大寶貝川普祖上其實是德國人」頗為吻合。
寶馬7系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你們那位想走心但又習慣性走腎的「渣男」史蒂夫,開著深紅色的1977年款寶馬7系E23又來了。副駕駛坐著的,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大話癆羅賓,看來對於車與朋友的選擇,他還是專一的。
想想也是,當年這款寶馬7系可是寶馬品牌的當家車型,搭載3.2L V6發動機和3速自動變速箱。而且,車內還配備ABS、駕駛員安全氣囊、電動座椅、座椅加熱、電動車窗、電動後視鏡和行動電話等當時堪稱頂流的高科技——以他當時的身份地位氣質內涵,與擁有的財富看,這款車應該是他唯一的選擇了。
就是無法確定這輛寶馬7繫到底是新車/二手車,還依舊是里世界怪物砸壞的那輛——只是被修好了。感覺史蒂夫對這輛車的態度,顯然比之前要馬虎許多,除了不允許麥克開車(哈哈哈哈哈),居然能無比淡定地看著達斯汀站在車頂。
希望這一季里這款車別再被毀了,不然史蒂夫搞不好會成為霍金斯的第二大「瘋逼」。
大眾T型車
這款金黃色的沖浪男孩披薩店外賣Van,光榮地代替了Pinto,成為了露易斯家少年們第四季的出街神器。而與它相配的駕馭者,是比車還要彈眼落睛十倍的長發狂魔阿蓋!
一提到半個世紀前美國嬉皮士們的首選座駕,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大眾T型車。這對CP自1960年代開始,就如同於和偉沒了唾液腺一般,成為絕配。
嬉皮士們有了它似乎就擁有了全世界——他們成群結隊地在全美國轉悠,宣傳著熱愛自由,熱愛和平,熱愛音樂的主張。同時,又不忘充分利用T型車過於優秀的空間匹配機制,一路走一路為愛鼓掌哈草。
說回阿蓋的這輛T型車,一眼就能看出是大眾T3。其外形設計相比T1和T2變化明顯,尤其是增加了許多直線條,呆萌的圓大燈也改為了方形大燈——當然,那一時期出現的車款大多都有相同的直線條特色。
T3最早出現於1979年,當時還保留了前輩的後置風冷發動機設計,而1983年之後製造的T3多採用水冷發動機。1985年,大眾還推出四驅版車型T3 Syncro,車身為承載式,前輪為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後輪為單斜臂式獨立懸架。此外,T3還增加了電動助力轉向和空調等配置,漸漸地向中高端靠攏。
這種努力很快就有了回報,自1980年代開始,大眾T3開始「吃軍糧」,成為了美國陸軍和德國空軍的後勤保障用車——就如同當年在愛之夏抬棺的無數嬉皮士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回歸工作、回歸社會那樣。
瓦滋旅行者
第6集里,路易斯和備胎穆雷終於來到囚禁哈珀的勘察加監獄,後者熟門熟路地開著一輛瓦滋-452旅行者,成功混了進去。
是的,由於劇情原因,第四季中美系德系和俄系大Van都亮了相。
看到瓦滋旅行者出現時,必須感嘆一聲蘇聯汽車真的太有味兒了,雖然是世界汽車工業之屑,但絕對是最特別最值得研究的屑。
相比消失了近30年的雪佛蘭G系列,改款改得面目全非的大眾T型車,1965年誕生的瓦滋旅行者活得依舊滋潤,幾年前新款還正式進入中國,但實際和1965年的初代差不多,除了發動機、儀表盤等一些小細節有些改善,其它方面幾乎是「麥氏咖啡忠於原味」。
更重要的是,瓦滋旅行者是一款4x4越野大Van,採用嘎斯69型越野車的底盤+四輪驅動,擁有非承載式底盤,鋼板彈簧+避震筒減震的前後整體橋懸架。
因此,它就是一輛套著麵包車外殼的越野車,其離地間隙非常高,前後都有防撞梁,極為匹配被凍土大面積覆蓋的蘇聯,因此在俄國,不管是政府部隊還是民用市場都對其青眼有加——至今。
當然,由於蘇聯打造旅行者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可靠性與更好通過性,因而舒適性不能說是輕松愜意吧,也稱得上是坐立不安。可以看出劇中的那輛瓦滋旅行者內部非常低矮,一米六剛出頭的薇諾拉坐在里頭都顯得頗為局促,腳都不知道咋放呢。
既然說到了蘇聯,這里就再額外多說一句劇中哈珀所在的勘察加半島,在蘇聯時期一度被「譽」為比古拉格集中營還恐怖的惡魔之地。
蘇聯大地上居然還有比古拉格律賊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惡魔?就是第一到三季中里世界裡隨處可見的菊花怪(對不起劇透了)。
不過,無論是第三季的蜘蛛怪還是每季必有的菊花怪,他們真正的實體原型,應該是借鑒了「B級片之皇」約翰·卡朋特在1982年出品的恐怖片《怪形》。這部電影剛剛榮登了reddit「史上最佳恐怖片」榜首(勸大家不要想不開去觀摩),感覺《異形》之祖齊格看到了都會對卡朋特說做得真棒下次別做了,我想吐……
其實,早在《怪奇物語》第一季的開始,麥克家地下室的牆上就掛著《怪形》的經典海報呢。可見卡朋特對於怪物的極致塑造對達菲兄弟的影響有多深。

熱點內容
日本染島貢 發布:2024-05-06 05:56:37 瀏覽:944
五十鈴5座越野車圖片及價格圖片 發布:2024-05-06 05:48:47 瀏覽:131
林楓哪本小說主人公 發布:2024-05-06 05:36:05 瀏覽:542
中國最好看的三極有哪些 發布:2024-05-06 05:32:28 瀏覽:115
歐美以小孩子為主的電影 發布:2024-05-06 05:21:17 瀏覽:341
喜歡看這部電影的原因很精彩很有趣,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4-05-06 05:18:28 瀏覽:495
美國電影有什麼電影女人全裸 發布:2024-05-06 05:09:26 瀏覽:825
男主漏的電影 發布:2024-05-06 05:09:26 瀏覽:465
男人都懂的小電影網站誰有 發布:2024-05-06 05:08:44 瀏覽:591
李彩潭封神之作 發布:2024-05-06 04:49:39 瀏覽:898